一种用于电焊机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论文和设计-不公告发明人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电焊机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涉及焊接电源技术领域,其包括滤波整流模块、第二电源、控制模块、驱动模块、执行模块以及反馈模块,控制模块,与第二电源、滤波整流模块电连接,输出控制信号;驱动模块,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并接收控制信号,将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驱动信号;执行模块,与滤波整流模块电连接并接收第一信号,与驱动模块电连接并接收驱动信号,并响应于驱动信号对第一信号尽心放大并输出执行信号;反馈模块,与执行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电连接,将执行输出的执行信号反馈于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提高功率因数,还降低了电源谐波的失真,以减小对机器的影响。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电焊机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波整流模块(1)、第二电源、控制模块(2)、驱动模块(3)、执行模块(4)以及反馈模块(5),滤波整流模块(1),与相应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并对输入的电压进行滤波整流后输出第一信号;控制模块(2),与第二电源、滤波整流模块(1)电连接,输出控制信号;驱动模块(3),与控制模块(2)的输出端电连接并接收控制信号,将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驱动信号;执行模块(4),与滤波整流模块(1)电连接并接收第一信号,与驱动模块(3)电连接并接收驱动信号,并响应于驱动信号对第一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执行信号;反馈模块(5)与执行模块(4)以及控制模块(2)电连接,将执行输出的执行信号反馈于控制模块(2)。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电焊机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波整流模块(1)、第二电源、控制模块(2)、驱动模块(3)、执行模块(4)以及反馈模块(5),

滤波整流模块(1),与相应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并对输入的电压进行滤波整流后输出第一信号;

控制模块(2),与第二电源、滤波整流模块(1)电连接,输出控制信号;

驱动模块(3),与控制模块(2)的输出端电连接并接收控制信号,将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驱动信号;

执行模块(4),与滤波整流模块(1)电连接并接收第一信号,与驱动模块(3)电连接并接收驱动信号,并响应于驱动信号对第一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执行信号;

反馈模块(5)与执行模块(4)以及控制模块(2)电连接,将执行输出的执行信号反馈于控制模块(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焊机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电源的电压值设置为15V。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焊机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2)包括芯片U1、用于控制芯片U1得电的开关单元,芯片U1以设置为ICE2PCS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焊机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开关单元包括电容C19、PNP三极管Q7、电阻R14、电容C12、电阻R16、光耦U4、电容C45、电阻R58、电阻R62、电容C46以及开关S1,

电阻R58、电阻R62、电容C46依次串联于第二电源的正极和地之间,电容C45并联于电阻R62的两端;光耦U4的1脚耦接于电阻R58和电阻R62的连接点,2脚耦接于电阻R62和电容C46的连接点,3脚耦接于第二电源的负极端;电阻R16和电容C12依次串联于光耦U的4脚和第二电源的正极端;电阻R14并联于电容C12的两端;PNP三极管Q7的发射极耦接于第二电源的输出端,基极耦接于电容C12和电阻R16的连接点,集电极耦接于芯片U1的7脚;开关S1串联于触发信号Vs和光耦U4的2脚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焊机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驱动模块(3)包括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电阻R27、NPN三极管Q9,PNP三极管Q10、电阻R19、电容C13以及电容C14,

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二电源的负极端耦接,阴极与芯片U1的8脚耦接;二极管D2的阴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耦接,阴极耦接于第二电源的正极端;电阻R27串联于二极管D1的阴极和NPN三极管Q9的基极之间;电阻R19串联于二极管D2的阴极和NPN三极管Q9的集电极之间;NPN三极管Q9的发射极与PNP三极管Q10的发射极耦接,PNP三极管Q10的集电极耦接于第二电源的负极端;电容C13和电容C14并联与于第二电源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焊机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执行模块(4)包括电阻R25、电阻R34、电容C1、二极管D5电阻R153、电阻R9、稳压二极管DZ1、电阻R8、稳压二极管DZ2、电感L4、二极管D51、二极管D8、电容C11、晶体管Q1以及晶体管Q2,电感L4的一端、二极管D8、电容C11串联于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和第二电源的负极端之间,且二极管D8的阴极朝向第二电源的负极端;二极管D51的阳极的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耦接,阴极与二极管D8的阴极耦接;电容C1和电容C153并联于第二电源的负极端和二极管D5的阴极之间;二极管D5的阳极与二极管D8的阳极耦接;晶体管Q1的集电极耦接于二极管D8的阴极,电阻R25串联于晶体管Q1的基极和PNP三极管Q10的发射极之间,晶体管Q1的发射极耦接于第二电源的负极端;晶体管Q2的集电极耦接于二极管D8的阳极,电阻R34串联于晶体管Q2的基极和PNP三极管Q10的发射极之间,晶体管Q2的发射极耦接于第二电源的负极端;电阻R8并联于晶体管Q2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稳压二极管DZ2的阴极与晶体管Q2的基极耦接,稳压二极管DZ2的阳极与晶体管Q2的发射极耦接;电阻R9并联于晶体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稳压二极管DZ1的阴极与晶体管Q1的基极耦接,稳压二极管DZ1的阳极与晶体管Q1的发射极耦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焊机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都同时存在工业电网和民用电网,不同区域之间的电压等级也不相同,例如有110,120V,220V,230V等,所以市场上能宽网压范围的焊接设备很受欢迎。

目前市场上电源设备用的主流PFC(PowerFactorCorrection”,意思是“功率因数校正)为有源功率校正电路。

但是在焊接电源中,PFC电路连接相应的电容C和电感L,以示实现调节功率因素。尽管能提高功率因数,但是会导致电源谐波失真分量偏高,且效率难以提升,机器工作EMC干拢带来的传导影响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焊机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不仅能提高功率因数,还降低了电源谐波的失真,以减小对机器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电焊机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滤波整流模块、第二电源、控制模块、驱动模块、执行模块以及反馈模块,滤波整流模块,与相应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并对输入的电压进行滤波整流后输出第一信号;控制模块,与第二电源、滤波整流模块电连接,输出控制信号;驱动模块,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并接收控制信号,将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驱动信号;执行模块,与滤波整流模块电连接并接收第一信号,与驱动模块电连接并接收驱动信号,并响应于驱动信号对第一信号尽心放大并输出执行信号;反馈模块与执行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电连接,将执行输出的执行信号反馈于控制模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电源,第二电源为控制模块供电,控制模块输出控制信号,驱动模块响应于控制信号后输出控制执行模块进行放大的驱动组件,从而实现对输入电压进行升压。通过设置第二电源,通过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对执行模块的电流进行补充,从而提高功率因数,还降低了电源谐波的失真,以减小对机器的影响;通过设置反馈模块,将执行信号反馈给控制模块,从而提高执行信号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二电源的电压值设置为15V。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源的电压值设置为15V,为常用的电源电压,以便于购买以及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控制模块包括芯片U1、用于控制芯片U1得电的开关单元,芯片U1以设置为ICE2PCS0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芯片U1设置为ICE2PCS01,从而能与执行模块配合设置,通过设置开关单元,以对芯片U1的得电起到控制作用,以适应双电压的输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开关单元包括电容C19、PNP三极管Q7、电阻R14、电容C12、电阻R16、光耦U4、电容C45、电阻R58、电阻R62、电容C46和开关S1,电阻R58、电阻R62、电容C46依次串联于第二电源的正极和地之间,电容C45并联于电阻R62的两端;光耦U4的1脚耦接于电阻R58和电阻R62的连接点,2脚耦接于电阻R62和电容C46的连接点,3脚耦接于第二电源的负极端;电阻R16和电容C12依次串联于光耦U的4脚和第二电源的正极端;电阻R14并联于电容C12的两端;PNP三极管Q7的发射极耦接于第二电源的输出端,基极耦接于电容C12和电阻R16的连接点,集电极耦接于芯片U1的7脚;开关S1串联于触发信号Vs和光耦U4的2脚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光耦U4控制芯片U1工作电压的开启和关断,当光耦U导通时,PNP三极管Q7基极有电流,从而芯片U1有供电电压,此电压送至芯片U1的7脚,以使芯片U1启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驱动模块包括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电阻R27、NPN三极管Q9,PNP三极管Q10、电阻R19、电容C13以及电容C14,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二电源的负极端耦接,阴极与芯片U1的8脚耦接;二极管D2的阴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耦接,阴极耦接于第二电源的正极端;电阻R27串联于二极管D1的阴极和NPN三极管Q9的基极之间;电阻R19串联于二极管D2的阴极和NPN三极管Q9的集电极之间;NPN三极管Q9的发射极与PNP三极管Q10的发射极耦接,PNP三极管Q10的集电极耦接于第二电源的负极端;电容C13和电容C14并联与于第二电源的两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执行模块,从而在芯片U1启动后,从而在8脚的输出端实现对电流的输出并处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执行模块包括电阻R25、电阻R34、电容C1、二极管D5电阻R153、电阻R9、稳压二极管DZ1、电阻R8、稳压二极管DZ2、电感L4、二极管D51、二极管D8、电容C11、晶体管Q1以及晶体管Q2,电感L4的一端、二极管D8、电容C11串联于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和第二电源的负极端之间,且二极管D8的阴极朝向第二电源的负极端;二极管D51的阳极的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耦接,阴极与二极管D8的阴极耦接;电容C1和电容C153并联于第二电源的负极端和二极管D5的阴极之间;二极管D5的阳极与二极管D8的阳极耦接;晶体管Q1的集电极耦接于二极管D8的阴极,电阻R25串联于晶体管Q1的基极和PNP三极管Q10的发射极之间,晶体管Q1的发射极耦接于第二电源的负极端;晶体管Q2的集电极耦接于二极管D8的阳极,电阻R34串联于晶体管Q2的基极和PNP三极管Q10的发射极之间,晶体管Q2的发射极耦接于第二电源的负极端;电阻R8并联于晶体管Q2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稳压二极管DZ2的阴极与晶体管Q2的基极耦接,稳压二极管DZ2的阳极与晶体管Q2的发射极耦接;电阻R9并联于晶体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稳压二极管DZ1的阴极与晶体管Q1的基极耦接,稳压二极管DZ1的阳极与晶体管Q1的发射极耦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模块输出的电流作用与执行模块中的晶体管Q1和晶体管Q2,从而实现了电压的放大,并能提高功率因数,还降低了电源谐波的失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设置第二电源以及芯片U1,执行模块的电流进行补充,从而提高功率因数,还降低了电源谐波的失真,以减小对机器的影响,通过设置反馈模块,将执行信号反馈给控制模块,从而提高执行信号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滤波整流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模块的电路图;

图3是图1中执行模块的电路图;

图4是图1中反馈模块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1、滤波整流模块;2、控制模块;3、驱动模块;4、执行模块;5、反馈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电焊机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参照图1,包括滤波整流模块1、第二电源、控制模块2、驱动模块3、执行模块4以及反馈模块5。

参照图1和图2,滤波整流模块1与相应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并对输入的电压进行滤波整流后输出第一信号。滤波整流模块1包括整流桥以及电容C10,电容C10串联于整流条的负极和正极之间,从而实现滤波整流。

参照图1和2,控制模块2与第二电源、滤波整流模块1电连接,输出控制信号。第二电源可以设置为多个15V的蓄电池。控制模块2包括芯片U1和开关单元,开关单元用于控制芯片UICE2PCS01得电,芯片U1以设置为ICE2PCS01。

参照图1和2,开关单元包括电容C19、PNP三极管Q7、电阻R14、电容C12、电阻R16、光耦U4、电容C45、电阻R58、电阻R62开关S1以及电容C46,电阻R58、电阻R62、电容C46依次串联于第二电源的正极和地之间。

参照图2,电容C45并联于电阻R62的两端;光耦U4的1脚耦接于电阻R58和电阻R62的连接点,2脚耦接于电阻R62和电容C46的连接点,3脚耦接于第二电源的负极端;电阻R16和电容C12依次串联于光耦U4的4脚和第二电源的正极端;电阻R14并联于电容C12的两端;PNP三极管Q7的发射极耦接于第二电源的输出端,基极耦接于电容C12和电阻R16的连接点,集电极耦接于芯片U1的7脚,其中光耦U4的1脚为发光二极管D的阴极,2脚为发光二极管D的阴极,3脚为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4脚为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开关S1串联于触发信号Vs和光耦U4的2脚之间。

参照图2,芯片U1的3脚耦接有电阻R21,电阻R21的另一端耦接于滤波整流模块1的输出端,滤波整流模块1和第二电源的负极端之间并联有电阻R1和电阻R2;芯片U1的1脚耦接于第二电源的负极端;芯片U1的2脚和1脚之间串联有电容C27;芯片U1的1脚和1脚之间串联有电阻R35;芯片U1的3脚和1脚之间串联有电容C24;芯片U1的5脚和1脚之间串联有电容C36;芯片U1的5脚和1脚之间串联有电容C37和电阻R47。

参照图1和图2,驱动模块3与控制模块2的输出端电连接并接收控制信号,将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驱动信号。驱动模块3包括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电阻R27、NPN三极管Q9,PNP三极管Q10、电阻R19、电容C13以及电容C14。

参照图2,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二电源的负极端耦接,阴极与芯片U1的8脚耦接;二极管D2的阴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耦接,阴极耦接于第二电源的正极端;电阻R27串联于二极管D1的阴极和NPN三极管Q9的基极之间;电阻R19串联于二极管D2的阴极和NPN三极管Q9的集电极之间;NPN三极管Q9的发射极与PNP三极管Q10的发射极耦接,PNP三极管Q10的集电极耦接于第二电源的负极端;电容C13和电容C14并联与于第二电源的两端。

参照图1和3,执行模块4与滤波整流模块1电连接并接收第一信号,与驱动模块3电连接并接收驱动信号,并响应于驱动信号对第一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执行信号。执行模块4包括电阻R25、电阻R34、电容C1、二极管D5电阻R153、电阻R9、稳压二极管DZ1、电阻R8、稳压二极管DZ2、电感L4、二极管D51、二极管D8、电容C11、晶体管Q1以及晶体管Q2,晶体管Q1以及晶体管Q2设置为IGBT。

参照图2和3,电感L4的一端、二极管D8、电容C11串联于滤波整流模块1的输出端和第二电源的负极端之间,且二极管D8的阴极朝向第二电源的负极端;二极管D51的阳极的滤波整流模块1的输出端耦接,阴极与二极管D8的阴极耦接;电容C1和电容C153并联于第二电源的负极端和二极管D5的阴极之间;二极管D5的阳极与二极管D8的阳极耦接;晶体管Q1的集电极耦接于二极管D8的阴极,电阻R25串联于晶体管Q1的基极和PNP三极管Q10的发射极之间,晶体管Q1的发射极耦接于第二电源的负极端;晶体管Q2的集电极耦接于二极管D8的阳极,电阻R34串联于晶体管Q2的基极和PNP三极管Q10的发射极之间,晶体管Q2的发射极耦接于第二电源的负极端;电阻R8并联于晶体管Q2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稳压二极管DZ2的阴极与晶体管Q2的基极耦接,稳压二极管DZ2的阳极与晶体管Q2的发射极耦接;电阻R9并联于晶体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稳压二极管DZ1的阴极与晶体管Q1的基极耦接,稳压二极管DZ1的阳极与晶体管Q1的发射极耦接。

参照图1和4,反馈模块5与执行模块4以及控制模块2电连接,将执行模块4输出的执行信号反馈于控制模块2。执行模块4包括电阻R43、电阻R44、电容C34、电容C35、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39。

参照图2和4,电阻R43、电阻R44、电容C34、电容C35并联于芯片U1的6脚和第二电源的负极端之间,第二电源的负极端设置为VSS;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39串联于芯片U1的6脚和二极管D8的阴极。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关闭开关S1,光耦U4导通,芯片U1启动,芯片U1输出驱动信号,经推挽驱动放大,给后级的晶体管Q1和晶体管Q2驱动,经R39,R38,R37与R43,R44组成RC滤波电路,以稳压输出电压。光耦U4为芯片U1启动与关闭电源信号,控制芯片U1的供电,从而使输出的电压增大,实现功率因数提至0.99,机器工作效率提至0.87。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用于电焊机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7718.7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472547U

授权时间:20191008

主分类号:H02M 1/42

专利分类号:H02M1/42

范畴分类:37C;

申请人:上海沪工焊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沪工焊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700 上海市青浦区外青松公路7177号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第一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当前权利人:上海沪工焊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谢绪宁;薛赟

代理机构:1150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  ;  ;  ;  

一种用于电焊机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论文和设计-不公告发明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