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式微流控芯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流控芯片,有机合成,脱水,玻璃
复合式微流控芯片论文文献综述
雍蓓蓓,徐光明,张宏[1](2014)在《复合式微流控脱水芯片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一种复合式微流控脱水芯片。采用玻璃、聚二甲氧基硅氧烷(PDMS)和聚碳酸酯(PC)叁种材质,采用不可逆封接方法分别制得玻璃—PDMS液路半芯片、PC—PDMS气路半芯片,中间夹一层聚四氟乙烯(PTFE)多孔滤膜,将两个半芯片可逆封接形成玻璃—PDMS…PDMS—PC结构的全芯片。该制备方法简单可靠,其液路半芯片和气路半芯片可以单独更换,使得使用成本降低。实验表明:该芯片脱水性能良好,可用于有机合成步骤中含水试剂的高效除水。(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4年11期)
雍蓓蓓[2](2013)在《玻璃-PDMS-PC复合式微流控脱水芯片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显像剂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与核医学的关键。用于PET显像剂生产的常规合成仪具有许多不足之处:仪器设备体积庞大,价格非常昂贵;每次合成得到的PET显像剂的剂量较多,导致反应速率和反应效率降低;纯化步骤非常复杂;反应耗时长,难以实现按时按需生产;难以进行功能扩展,每合成一种PET显像剂需要一组专用设备,制约了新显像剂的研发工作。在微流控芯片中进行PET显像剂的合成具有显着优势。第一,微流控反应合成系统可以操控非常小的反应体积,因此反应物的相对浓度高,反应速率快,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底物的使用量,降低纯化的难度。其次,可以极大的缩短合成时间,真正实现按需生产。第叁,能显着提高反应的放化产率。第四,反应体系小,降低防护成本,提高安全性。第五,反应芯片功能扩展性强,可以充分满足科研需要。这些特点为快速高效制备短半衰期的11C,13N,18F放射性PET显像剂化合物提供了一个新的实验平台,在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研究微流控条件下合成PET显像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第一章综述了近年来微流控芯片中合成PET显像剂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微流控条件下合成最常用的显像剂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将现有的合成系统分为“流动型”和“模块式”两大类,并比较了两类合成系统的优缺点。第二章,研发了一种复合式微流控脱水芯片,用于完成[18F]FDG合成过程中的脱水步骤。这个芯片由玻璃、PDMS、PC叁种材质制得,采用不可逆封接方法分别制得玻璃-PDMS液路半芯片、PC-PDMS气路半芯片,然后依靠外力将两个半芯片可逆封接形成具有玻璃-PDMS... PDMS-PC结构的全芯片。用此芯片对纯水、乙腈与水混合溶液以及实际样品进行脱水实验研究,结果令人满意,可以用于后续[18F]FDG显像剂的合成。(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3-02-01)
张玲[3](2006)在《一种基于玻璃-PDMS复合式微流控芯片气动微泵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 chip)是分析化学发展的热点领域,也是微全分析系统(μTAS)的重要组成部分。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在结构上的重要特征是各种构型的微通道网络,通过对通道内流体的操控,完成芯片系统的各种分析分离功能。其核心是对微流体的控制,而研究与微通道相适应的微流体驱动技术是实现微流体控制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微流体系统,尤其是生物芯片和缩微芯片实验室(lab-on-chip)技术的发展,微米乃至纳米尺度构件中流体的驱动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基于不同制动原理的微驱动技术层出不穷。目前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中使用较多的驱动方式是电渗流驱动和压力驱动。前者需要多点高压电源设备,驱动系统较为庞大复杂;后者主要包括两种,其一是利用外部的宏观泵或注射器与微流体管道耦合,这种方法简单、容易实现、成本低、而且已经商业化,但不易小型化是它的一个主要缺点;另一种微流体的压力驱动方式是采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制作的微泵来提供驱动力,而这种微流体泵又存在着制作工艺复杂、价格昂贵等缺陷。 本文在对近年μTAS领域有关PDMS气动微泵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制作简单,加工成本低,并可同时实现对多流路进行控制的玻璃—PDMS蠕动型气动微泵芯片。实验中住所建立的集成化微泵系统上,以Luminol-K_3[Fe(CN)_6)]-H_2O_2化学发光体系为模型考察了系统的分析性能。对4×10~(-5)mol/L K_3[Fe(CN)_6]检测的重现性为0.9%(RSD,n=7),线性范围6×10~(-6)~6×10~(-5)mol/L,线性相关系数R~2=0.9990,检出限为8×10~(-7)mol/L。 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玻璃与PDMS之间的可靠封接以及PDMS薄膜的高弹性特征加工制作的复合型气动微泵芯片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稳定等特点,通过设计不同构型的液流通道和气路控制通道微结构,可实现单一微泵对多路液流的同时驱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化密度。(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6-03-01)
徐溢,张晓凤,张剑[4](2005)在《复合式微流控芯片上阴离子型固相萃取微柱柱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原位聚合法在玻璃微管道内制备阴离子交换型固相萃取(SPE)微柱,以NO-2 为分析对象,针对NaNO2 KI Luminol发光体系设计微流控芯片,并将SPE微柱与微流控芯片连接起来组建成带有SPE微柱的复合式微流控芯片。分析了SPE微柱对NO-2 的吸附保留与富集作用,在复合式微流控芯片上,实现了NO-2的进样、分离富集和检测,通过漏点曲线和交换容量两种方法分析了SPE微柱的柱容量。为控制SPE微柱的最大进样体积提供有利保障,并实现了食品中NO-2 的在线分离富集与检测。(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05年04期)
复合式微流控芯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显像剂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与核医学的关键。用于PET显像剂生产的常规合成仪具有许多不足之处:仪器设备体积庞大,价格非常昂贵;每次合成得到的PET显像剂的剂量较多,导致反应速率和反应效率降低;纯化步骤非常复杂;反应耗时长,难以实现按时按需生产;难以进行功能扩展,每合成一种PET显像剂需要一组专用设备,制约了新显像剂的研发工作。在微流控芯片中进行PET显像剂的合成具有显着优势。第一,微流控反应合成系统可以操控非常小的反应体积,因此反应物的相对浓度高,反应速率快,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底物的使用量,降低纯化的难度。其次,可以极大的缩短合成时间,真正实现按需生产。第叁,能显着提高反应的放化产率。第四,反应体系小,降低防护成本,提高安全性。第五,反应芯片功能扩展性强,可以充分满足科研需要。这些特点为快速高效制备短半衰期的11C,13N,18F放射性PET显像剂化合物提供了一个新的实验平台,在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研究微流控条件下合成PET显像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第一章综述了近年来微流控芯片中合成PET显像剂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微流控条件下合成最常用的显像剂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将现有的合成系统分为“流动型”和“模块式”两大类,并比较了两类合成系统的优缺点。第二章,研发了一种复合式微流控脱水芯片,用于完成[18F]FDG合成过程中的脱水步骤。这个芯片由玻璃、PDMS、PC叁种材质制得,采用不可逆封接方法分别制得玻璃-PDMS液路半芯片、PC-PDMS气路半芯片,然后依靠外力将两个半芯片可逆封接形成具有玻璃-PDMS... PDMS-PC结构的全芯片。用此芯片对纯水、乙腈与水混合溶液以及实际样品进行脱水实验研究,结果令人满意,可以用于后续[18F]FDG显像剂的合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式微流控芯片论文参考文献
[1].雍蓓蓓,徐光明,张宏.复合式微流控脱水芯片的研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4
[2].雍蓓蓓.玻璃-PDMS-PC复合式微流控脱水芯片的研制[D].浙江大学.2013
[3].张玲.一种基于玻璃-PDMS复合式微流控芯片气动微泵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6
[4].徐溢,张晓凤,张剑.复合式微流控芯片上阴离子型固相萃取微柱柱性能分析[J].分析化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