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拓扑约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拓扑,特征,直线,图像,多核,尺度,形态学。
拓扑约束论文文献综述
周露露,路纲,田艳玲[1](2019)在《拓扑约束优化特征匹配的图像配准与拼接》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方法(SIFT)应用的图像拼接过程中存在错误匹配的问题,结合拓扑学理论,提出一种去除错误匹配的SIFT改进算法。定义特征点间的拓扑关系,对于两幅图像的特征点间拓扑关系做异或运算得到判断矩阵,获得拓扑关系完全相同的特征点集,有效提高特征点的匹配精度。另外,提出利用特征点重复率、特征点辨识率以及图像拼接运行时间叁个指标对改进后的算法进行评价,并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等进行对比。数据分析与拼接结果表明,使用拓扑约束去除错误匹配后特征点的重复率为98.6%,与待拼接图像中具有最多重复的特征点,从而达到了提高匹配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以及图像拼接精度的效果,拓扑约束后特征点辨识率达到0.83的平均水平,算法去除错误匹配对,提高了特征点的匹配正确性。该算法继承了SIFT算法强壮的稳健性,进一步提高了图像拼接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技术与发展》期刊2019年06期)
崔英男,王勇[2](2018)在《基于量测量突变检测与拓扑约束协同的不良数据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系统状态估计过程中,常常由于残差污染和残差淹没等问题使不良数据点变得模糊,导致不良数据辨识难度增大.充分利用量测量突变检测方法,将超过某一门槛值的数据列为可疑数据;引入了电气量在网络拓扑间的约束关系,对已检出的可疑数据进行检测.根据电力网络的拓扑约束特性来确定量测量中的不良数据,以避免系统中存在多个不良数据时的漏检和误检.以某4节点电力系统为例,通过与加权残差法和标准残差法检测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基于量测量突变检测与电力网络拓扑约束协同的不良数据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上海电力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程昭睎[3](2017)在《摄像机网络时空拓扑约束的行人重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公共安全事件频发,给各国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引起了各国民众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城市安全作为人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随着图像采集技术与大规模数据存储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已成为各国政府提髙公共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大型摄像机网络越来越多地被部署心在公共场所。在这个背景下,行人重识别问题作为智能视频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自动视频监控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行人重识别是一个在多相机视频监控网络下,将同一个行人从不同的监控摄像机下识别出来的问题。尽管目前大量的研究聚焦于行人重识别问题,该问题依旧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本文在总结分析现有行人重识别方法的基础上,以提高行人重识别算法准确率和提高摄像机网络行人重识别算法效率为目标,提出了一种简单场景下的多摄像机网络行人重识别算法框架。在框架中提出一种时空信息的定义方式,使用了一种融合视觉信息和时空信息算法,以及一种网络一致性策略,并有机结合到一起。充分利用网络的各个特性提供的信息。当视觉信息给出的重识别结果出现误判或矛盾时,网络信息可以辅助排查这些错误。框架中的两种方法单独使用在提高行人重识别算法性能上已经都有不错的表现,有机结合之后的性能提升更加明显。同时,框架中网络一致性策略的部分会规约到整数规划问题。在本框架中,整数规划是将视觉信息,时空信息和网络一致性信息整合到一个框架中的粘合剂。为高效发挥框架的优点,本文对网络一致性策略的整数规划问题的解决方案做了详细探讨,并给出解决方案。此外考虑到实际监控场景的多样性,针对摄像机网络拓扑结构复杂,行人分布不规律的复杂场景,提出一种在计算行人间相似性分数时直接加入摄像机拓扑结构信息方法,提高摄像机网络行人重识别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7-12-07)
孟令奎,李珏,王锐,张文[4](2017)在《数学形态学与拓扑约束支持的单条河流骨架线提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当前遥感手段提取河流骨架线自动化程度不高、精度有限、易发生断裂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与拓扑约束理论的完整单条河流骨架线自动化提取方法。该法综合利用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和数学形态学方法提取遥感影像中的河流及河流初始骨架线;从河流初始骨架线二值图中获取断点,并自动计算膨胀系数,利用局部膨胀细化法进行连接;结合拓扑约束,利用初始骨架线对连接线进行去伪操作。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细小、易发生断裂的单条河流的完整骨架线自动提取的难题。(本文来源于《遥感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王小攀,郝向阳,程传奇,范立岩[5](2016)在《一种基于特征拓扑约束的图像配准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RANSAC算法在特征点提纯方面效率不高、迭代计算复杂等缺点,提出先利用拓扑约束进行特征点提纯,得到初始匹配点集,再通过RANSAC原理进行特征点精确提纯,最后通过最小二乘法利用精确匹配点求解单应矩阵进行图像配准。实验结果表明:拓扑约束提纯算法计算效率高,能有效提高RANSAC算法的正确匹配率和时间效率,可得到更多更稳定的匹配点,提高图像配准的精度。(本文来源于《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期刊2016年09期)
朱递,刘瑜[6](2017)在《一种路网拓扑约束下的增量型地图匹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着眼于低频浮动车轨迹数据,对地图匹配问题进行了抽象,并分析了影响匹配结果的几何约束与拓扑约束。针对GPS采样的低频性和城市路网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路网拓扑约束下的增量型地图匹配算法(topology-constrained incremental matching algorithm,TIM)。选取北京市浮动车的GPS样例轨迹数据进行匹配,结果表明,该匹配算法在不同复杂程度的城市路网下均表现较好。(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苏娟,王百合,刘代志[7](2015)在《一种基于拓扑约束的多核跟踪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视觉跟踪中常见的目标部分遮挡和尺度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拓扑约束的多核跟踪算法.首先,提取满足空间分布的位于目标与背景所在边界的Harris角点作为多核跟踪器的中心,然后,采用拓扑约束对多个跟踪结果进行优化,选取跟踪性能好的核跟踪器,构造仿射变换模型,进而得到最终跟踪结果和目标尺度变化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对目标进行准确跟踪,并能有效地处理目标的部分遮挡和尺度变化问题.(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张跃强,苏昂,朱遵尚,刘海波,尚洋[8](2014)在《结合局部描述和拓扑约束的直线段匹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弱纹理目标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直线局部邻域梯度信息和全局结构信息的直线匹配算法:对均值标准差直线描述符进行改进用于初始匹配;利用直线间的全局拓扑结构滤除误匹配;利用迭代拓扑滤波寻找更多的匹配,同时引入全局角度约束提高算法效率并进一步滤除错误匹配。实验表明,在光照变化、图像旋转、图像模糊、尺度变换、视点变化等条件下,该方法都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并在匹配效率和准确度上优于现有的两种比较流行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赵媛媛,袁澎,艾芊,吕天光[9](2014)在《考虑拓扑约束并采用改进遗传算法的PMU优化配置》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配置的效率以及其在大规模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一种结合人工智能方法和图论方法的混合优化算法。该算法以4种拓扑重构规则和3种PMU配置规则为基础,利用拓扑约束分析法逐步得出目标电网PMU配置的约束条件,有效缩小了问题的可行解空间,并提出基于序号编码法的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使用改进的交叉变异算子避免繁殖过程中出现不可行解,从而进行高效的优化。算例表明,所提算法不仅能够准确得到最小PMU配置数目,而且对大系统也具有较快的运算速度,在大规模系统PMU配置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14年08期)
田影[10](2014)在《基于局部特征与拓扑约束的遥感图像匹配与目标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面目标定位是无人机的重要应用之一,也是目前网络处理和模式识别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传统的无人机系统依靠GPS导航定位,当GPS失效的情况下,通常利用惯性导航、光电测量等方法进行定位,但是这些方法对设备依赖性较大,易受环境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无人机航拍图像与遥感图像匹配的目标定位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本文的工作与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提出了利用局部特征和拓扑约束相结合的目标定位算法框架。基于图像局部特征实现关键点的提取和特征描述,再根据关键点的拓扑关系剔除误匹配点,最后通过估计仿射参数,得到目标的准确位置。由于传统的特征匹配只利用关键点自身的特征,当图像中存在特征相似的关键点时就会出现误匹配,而误匹配点会严重影响定位精度,所以为了提高定位精度,本文兼顾局部特征和拓扑关系,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最终定位的精度。(2)本文提出利用多尺度FAST检测图像角点,并利用关键点局部特征SIFT描述子进行预匹配。多尺度FAST克服了算法本身不具有尺度不变性的缺点,SIFT描述子的生成过程使关键点的特征向量具有旋转不变性,基于欧式距离的评价标准对两幅图像中的关键点进行预匹配。从实验可以看出多尺度FAST角点比SIFT极值点具有更高的准确性、稳定性。(3)本文提出了利用Delaunay叁角剖分对匹配点进行拓扑约束,剔除误匹配点。当图像发生尺度缩放和旋转变化时,关键点内部的空间关系保持不变,待匹配图像中关键点组成的叁角剖分面的边长与参考图像中对应匹配点构成的边长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利用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将误匹配点剔除。(4)本文提出了用局部区域的RANSAC估计参数模型,实现目标定位。由于拍摄过程中图像可能存在畸变,不同区域的仿射参数不同,所以用RANSAC估计目标点附近局部区域的仿射模型,作为该目标的仿射模型,最终获得目标在遥感图像中的位置坐标,从定位对比实验可以看出局部RANSAC比全局RANSAC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4-06-01)
拓扑约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过程中,常常由于残差污染和残差淹没等问题使不良数据点变得模糊,导致不良数据辨识难度增大.充分利用量测量突变检测方法,将超过某一门槛值的数据列为可疑数据;引入了电气量在网络拓扑间的约束关系,对已检出的可疑数据进行检测.根据电力网络的拓扑约束特性来确定量测量中的不良数据,以避免系统中存在多个不良数据时的漏检和误检.以某4节点电力系统为例,通过与加权残差法和标准残差法检测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基于量测量突变检测与电力网络拓扑约束协同的不良数据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拓扑约束论文参考文献
[1].周露露,路纲,田艳玲.拓扑约束优化特征匹配的图像配准与拼接[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9
[2].崔英男,王勇.基于量测量突变检测与拓扑约束协同的不良数据检测[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8
[3].程昭睎.摄像机网络时空拓扑约束的行人重识别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
[4].孟令奎,李珏,王锐,张文.数学形态学与拓扑约束支持的单条河流骨架线提取[J].遥感学报.2017
[5].王小攀,郝向阳,程传奇,范立岩.一种基于特征拓扑约束的图像配准算法[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
[6].朱递,刘瑜.一种路网拓扑约束下的增量型地图匹配算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7
[7].苏娟,王百合,刘代志.一种基于拓扑约束的多核跟踪算法[J].电子学报.2015
[8].张跃强,苏昂,朱遵尚,刘海波,尚洋.结合局部描述和拓扑约束的直线段匹配算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4
[9].赵媛媛,袁澎,艾芊,吕天光.考虑拓扑约束并采用改进遗传算法的PMU优化配置[J].电网技术.2014
[10].田影.基于局部特征与拓扑约束的遥感图像匹配与目标定位[D].东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