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甘肃省庆阳第六中学745000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智慧的灵泉、道德的典范、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教育为荣”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
一、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敬业爱岗,乐于奉献。
理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是个体所向往的或所要模仿的事物或人的主观形象。教师的职业理想与教师的师德品质密切相关,由于理想的层次不同,在教学工作中产生的动力也不同。那些具有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努力奋斗的教师、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才具有长远而高尚的理想,由此产生出巨大的精神动力。他们不为眼前利益所困惑,呕心沥血,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
社会赞誉“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然而,教师却是清贫的,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选择了两袖清风,更意味着选择了责任和奉献。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面对金钱与名利的诱惑,是坚守岗位,成为广大教师的表率,还是为“脱贫致富”而跳槽改行、下海经商,或身在曹营心在汉呢?这就要看看你的为师之心坚与否了。陶行知先生之所以会出访海外26国,却满怀一腔热血,布衣草鞋,走向村庄,让中国的教育在贫困中放出曙光,就是因为他坚守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条。事实证明,只有那些立下终身为师、乐于奉献的崇高志向的教师,才能不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甘守清贫,敬业爱岗,全心全意地为社会造就人才、贡献力量。
大家熟知的环县一中的孙扬老师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典范。从教22年来,孙扬老师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和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2004年,他所带的理科班本科升学率为85.6%;2005年,他所带的文科复读班有一名学生考入北京大学;2007年,他所带的文科班有3名学生进入全省文科前100名;2009年,他所带的理科班高考语文成绩高于庆阳市平均分8.92分。去年,他所带的高三理(1)班69名学生高考成绩全部高于二本分数线,其中64名学生成绩高于重点线,两名学生分别以664分、662分的高分位居甘肃省高考理科第21名和第24名、庆阳市高考理科第一名和第二名。孙杨同志将自己的生命与健康置之度外,勇斗病魔,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在工作岗位上。早在2010年8月,他便时常伴有胃出血现象,但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不影响学生高考,他坚持带病上课,直到去年高考前三个月病情恶化才住院治疗,治疗期间还卧床给高考在即的学生写信鼓励,治疗之余还往返于医院和学校,给学生上课辅导,处理班级事务。孙扬同志挚爱学生,师德高尚。他的祖母年逾八旬,父母年近古稀,妻子没有工作,尽管家庭困难,但他经常十元、百元甚至千元地接济困难学生,多年来他接济过的学生有40多人。即使是在治疗期间,还捐出1260元钱,叮嘱学生完成课外实践活动。由于孙扬同志工作勤奋、业绩突出,先后被环县一中评为课程与教学工作先进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连续三年获校级教学工作先进个人,1997年、2010年分别被环县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教师”、“模范班主任”,2012年9月,庆阳市委授予孙扬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省教育厅党组、省高校工委决定,在全省教育系统广泛开展孙扬同志学习活动。孙扬老师就是一个标杆,激励我们前行。
二、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苦练基本功。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把自己知识的百分之一用于课堂讲授就够了的教师才是真正热爱自己学科的人。”可见,作为教师必须严谨治学,勤练基本功,既要精通学科知识,又要博采相关知识,还要有过硬的有关本领。为师者只有达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的境界,才能处变不惊,胜任教师职业。
高超的学识本领不仅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基础,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保证,还是教师树立教学威信的源泉。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现代社会、现代教育的急剧变革向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承担多重角色,要求教师具有多方面、综合性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在教育实践中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钻研业务,掌握现代科学知识,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
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移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中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除了父母,教师是学生相处时间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作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加里宁有这样一段话:“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前,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他。”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在学生面前,我们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自我解剖,自我反省,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有错就改,从谏如流,这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通过“内省克制”,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进行自我斗争,并自觉地使自己的言行规范于道德标准的要求。因此,教师的道德修养应当是一种带有高度自觉性的道德修养,自觉地“内省克制”应当是其修养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提高教师的师德境界,不仅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也是整个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的最后落脚点。
四、育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可能害他一辈子。教育工作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劳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全面接触、相互作用的劳动,是一种“做人”与“育人”密切联系、内在统一的劳动。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做人,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无疑应是一架人梯,这是教师人格精神伟大的光辉闪现,也是人类最崇高尊严的美丽彩虹。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位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觉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培育好祖国的下一代。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要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光荣优秀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