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面向车间的编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数控,特征,车间,加工,扩展性,刀具,机床。
面向车间的编程论文文献综述
尚鸿儒[1](2018)在《面向AP203铣削特征的开放式车间编程系统研究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制造业越来越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而作为传统制造业的代表,数控机床亦将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在数控机床生产过程中,好的铣削加工NC代码亦是满足加工精度,缩短加工时间的利器。而加工特征作为削削加工的基本单位,如何在CAD/CAM系统中快速提取加工特征则是车间编程手段提升的关键,亦是数控机床发展的一个方向。本文基于但不限于华中8型数控系统,开发了基于STEP AP203文件解析的自动化铣削加工特征识别的车间辅助编程软件。以STEP AP203文件为输入,利用STEP TOOL公司提供的ROSE库对文件进行解析,并在界面上复现。在此提出了多种特征识别手段混合的特征识别方法,以一维辅助数组为预处理条件,四轮循环遍历搜寻铣削加工特征,以扩展邻接矩阵标准化匹配方式,针对特征匹配的特征邻接矩阵建立了特征数据库,从而实现了特征的自动化匹配功能。为提高软件的可适用范围,本文提出了动态化调用功能组件的设计框架,将软件模块分类,对功能模块组件使用工厂模式进行调用。在软件的数据交互方面,根据软件数据使用用途与数据特性,将数据分为两类,一类为软件数据库数据,一类为车间数据,并针对这两类数据分别进行数据交互方法的设计,从而为软件的扩展性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5-14)
王宏磊[2](2017)在《面向铣削特征的车间自动编程系统研究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数控机床在制造业的普及应用,加工车间的编程效率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数控编程方式由于效率低下,已经严重影响了国产数控系统的市场竞争力。为了提高数控系统的编程效率和工艺集成能力,本文结合华中八型开放式数控系统平台,将特征识别技术应用于车间对话式编程方法研究中,构建并实现了一种面向铣削特征的车间自动编程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目前对话式编程不能直接获取零件产品设计信息的主要问题,本文以STEP中性文件为输入,结合特征识别技术,设计了面向铣削特征的车间自动编程系统总体框架结构。利用上下位机形式的高档数控系统HNC-848的上位机智能应用平台,提出了在Windows环境下对该编程系统进行数控集成的解决方案。为实现CAD系统与本编程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和传递,本文利用ROSE库研究了提取STEP模型信息的方法。进而利用OpenGL图形接口完成零件模型叁维重建,来实现零件特征的交互式定义功能,同时为编程过程提供可视化环境。根据华中八型数控系统支持的固定循环工艺类型,建立两轴半铣削特征信息库。在满足特征识别需求情况下,本文采用基于规则法研究了特征自动识别与匹配算法,实现自动提取零件各个特征的关键几何参数。为进一步提车间编程效率,以面向特征的对话方式设计了工艺规划流程,建立信息较全面的加工计划数据模型,同时利用配置文件来设计工艺知识库,实现工步参数编辑的自动化。通过对固定循环指令和参数化刀具轨迹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参数化模板的NC程序生成技术实现方案。为满足更多零件特征的加工需求,从系统软件架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的加工模板扩展实现方案。结合以上研究内容,利用VS2013、Qt5.7和Rose库等开发工具,开发了面向铣削加工特征的车间自动编程原型系统。以一个典型零件模型为例,完成系统从STEP文件输入到NC程序输出和仿真加工的全部过程,验证了该系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数控车间编程的高效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高金刚[3](2004)在《面向车间的数控编程系统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向车间的编程方法(WOP:Workshop Oriented Programming)是国际上9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全新的计算机数控机床编程方法。它采用直观的图形描述方式,进行零件加工过程参数的定义。具有参数的零件加工图形通过后置处理后,能自动生成加工所需的NC程序,并可以在数控系统CRT上进行加工轨迹模拟仿真等。这样,机床操作工人无需知道抽象的数控编程语言(ISO代码),便可熟练正确地进行NC编程,大大地缩短了编程时间,提高了编程的可靠性和效率。 数控加工仿真集制造技术、机床数控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建模与仿真技术于一体。人能够凭视觉感知计算机产生的叁维仿真模型的虚拟环境,在设计新的方案或更改方案时能够在真实制造之前在虚拟环境中进行零件的数控加工,检查数控程序的正确性、合理性,对加工方案的优劣做出评估与优化,从而最终达到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目的。 本系统中,作者利用基于OpenGL的计算机仿真和动画技术,采用基于数控代码的仿真方法,针对已有的基于RTLinux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研究与开发了一套数控加工过程的叁维动态几何仿真系统,实现了图形化编程和加工仿真的一体化。 该课题主要完成以下内容: (1) 分析了面向车间的数控编程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友好的系统界面。 (2) 设计了一套叁轴的图形交互式输入的数控编程语言,编程人员无需使用抽象的指令语言,并且免除了辅助计算和刀具轨迹运算的工作。 (3) 设计了数控程序检查器、解释器,很好地解决了从WOP到NC数控代码的转换再到生成刀具仿真轨迹的生成。 (4) 设计了NC代码编辑器,便于用户进行编程语言的选择。 (5) 深入研究了OpenGL叁维图形制作技术,运用了叁角面离散法和视向离散法的算法原理,对毛坯和刀具进行离散化,构建了刀具和毛坯的数学模型。 (6) 设计了仿真模块,实现了叁维铣削加工的仿真。(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04-04-01)
李爱平,朱志浩,张曙[4](1998)在《面向车间的数控编程(WOP)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分析了数控编程方法的演变过程的基础上,阐述了以人为中心的系统效率是建立在人和自动化机器相互补充的基础上的观点,并探讨了WOP系统应具有的基本功能、特点及结构体系。(本文来源于《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期刊1998年01期)
张浩,周庆,吴启迪[5](1996)在《回转体车削加工零件的面向车间数控编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向车间的编程方法(WOP),是国际上9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全新的CNC机床编程方法。它采用直观的图形描述方式,进行零件加工过程参数的定义。具有参数的零件加工图形通过后置处理后,能自动生成加工所需的NC程序,并可以在数控系统CRT上进行加工轨迹摸拟仿真等。这样,机床操作工人不需要知道抽象的编程语言,便可以熟练正确地进行NC编程,大大缩短了编程时间,提高了编程的可靠性和效率。本文概述了WOP的方法与系统,并给出了德国INDEX公司在INDEXGU610车削加工中心上SIEMENS840CCNC系统中实现的TURBOH200回转体车削加工零件WOP系统功能及操作过程。(本文来源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期刊1996年01期)
张曙,陈炳森,朱志浩,李爱平[6](1990)在《面向车间的计算机辅助数控编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概述自从1954年出现第一台数控机床以来,人们就试图使用这种新技术来政变机械工业的面貌。经过一代人的努力,尽管取得了各种令人瞩目的成就,出现了计算机数控、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的理想似乎也已经在望。但是,数控技术的普及步伐仍然不尽如人意,即使在工业发达国家中,也仅占机床拥有量的10-15%,而我国数控化率仅为1.4%左右。造成这种局而的主要厚因之一,是过去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提高数控系统的性能方而,而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数控程序的编制方法和手段、程序管理和分配,(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学会计算机数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1990-06-30)
面向车间的编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现代数控机床在制造业的普及应用,加工车间的编程效率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数控编程方式由于效率低下,已经严重影响了国产数控系统的市场竞争力。为了提高数控系统的编程效率和工艺集成能力,本文结合华中八型开放式数控系统平台,将特征识别技术应用于车间对话式编程方法研究中,构建并实现了一种面向铣削特征的车间自动编程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目前对话式编程不能直接获取零件产品设计信息的主要问题,本文以STEP中性文件为输入,结合特征识别技术,设计了面向铣削特征的车间自动编程系统总体框架结构。利用上下位机形式的高档数控系统HNC-848的上位机智能应用平台,提出了在Windows环境下对该编程系统进行数控集成的解决方案。为实现CAD系统与本编程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和传递,本文利用ROSE库研究了提取STEP模型信息的方法。进而利用OpenGL图形接口完成零件模型叁维重建,来实现零件特征的交互式定义功能,同时为编程过程提供可视化环境。根据华中八型数控系统支持的固定循环工艺类型,建立两轴半铣削特征信息库。在满足特征识别需求情况下,本文采用基于规则法研究了特征自动识别与匹配算法,实现自动提取零件各个特征的关键几何参数。为进一步提车间编程效率,以面向特征的对话方式设计了工艺规划流程,建立信息较全面的加工计划数据模型,同时利用配置文件来设计工艺知识库,实现工步参数编辑的自动化。通过对固定循环指令和参数化刀具轨迹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参数化模板的NC程序生成技术实现方案。为满足更多零件特征的加工需求,从系统软件架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的加工模板扩展实现方案。结合以上研究内容,利用VS2013、Qt5.7和Rose库等开发工具,开发了面向铣削加工特征的车间自动编程原型系统。以一个典型零件模型为例,完成系统从STEP文件输入到NC程序输出和仿真加工的全部过程,验证了该系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数控车间编程的高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面向车间的编程论文参考文献
[1].尚鸿儒.面向AP203铣削特征的开放式车间编程系统研究与开发[D].华中科技大学.2018
[2].王宏磊.面向铣削特征的车间自动编程系统研究与开发[D].华中科技大学.2017
[3].高金刚.面向车间的数控编程系统开发[D].华侨大学.2004
[4].李爱平,朱志浩,张曙.面向车间的数控编程(WOP)技术[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998
[5].张浩,周庆,吴启迪.回转体车削加工零件的面向车间数控编程系统[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1996
[6].张曙,陈炳森,朱志浩,李爱平.面向车间的计算机辅助数控编程[C].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学会计算机数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