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恐障碍论文_于江游,蒋成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惊恐障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惊恐,障碍,普兰,焦虑,认知,核磁共振,穴位。

惊恐障碍论文文献综述

于江游,蒋成刚[1](2019)在《惊恐障碍患者核磁共振检查前的护理干预》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预防和减少惊恐障碍患者核磁共振(MRI)检查过程中惊恐发作,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减少放射科人员的工作量及工作压力,对本院1例核磁共振检查中惊恐发作的患者进行分析和总结,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遂运用此方法对本科10例惊恐障碍患者MRI检查前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后,该10例患者顺利完成MRI检查,检查中未发生惊恐障碍相关症状,检查前采取心理科专科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帮助惊恐障碍患者顺利完成检查。(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22期)

张宇珊,唐蕊,罗小清,卓瑜[2](2019)在《探究团体正念认知疗法对惊恐障碍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团体正念认知疗法对惊恐障碍(PD)患者的疗效。方法:PD患者120例,按单双号分为研究组(60例,完成56例)和对照组(60例,完成53例),2组均接受药物治疗,研究组同时接受团体正念认知疗法。在治疗前、治疗12周及治疗6月后分别对2组进行PD严重程度量表(PDS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Form Y)、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评估和心跳知觉的心理追踪范式测试。结果:PDSS、STAI-Form Y中的S-AI因子、FFMQ中的有觉知地行动和不判断因子评分和心跳知觉水平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组别×时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I-Form Y中的T-AI因子、FFMQ中的观察、描述、不反应因子评分在组间效应和时间效应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正念认知疗法能有效缓解PD患者的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的正念水平,降低患者的心跳知觉水平。(本文来源于《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期刊2019年11期)

闵文蛟,黄雨兰,汪瑾宇,邹志礼,杨程惠[3](2019)在《miR-1与惊恐障碍发病及疗效的关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miR-1与惊恐障碍发病及药物疗效的关联性。方法纳入67例惊恐障碍患者(病例组)及63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进行基线人口学资料收集及5 ml外周静脉血采集;所有患者接受为其6周的舍曲林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14项基线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惊恐障碍严重程度量表(PDSS)评估,并在治疗后再次采集5 ml外周静脉血;提取血浆RNA后采用RT-PCR检测miR-1表达水平。结果病例组miR-1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且与HAMA13和PDSS3呈负相关(P<005);治疗后病例组miR-1表达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 miR-1与惊恐障碍发病及疗效相关,并与疾病的某些临床特征存在关联,为今后基于基因表达调控的个体化优化治疗方案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线索。(本文来源于《实用医院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刘兰英,骆利元,朱春青,蒋璐,冯斌[4](2019)在《穴位刺激调控法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39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穴位刺激调控法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惊恐障碍患者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口服,每天1次,第1周10 mg·d-1,第2周至第8周20 mg·d-1;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刺激调控法治疗,连续观察8周,比较两组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HA)评分、惊恐障碍严重度量表(PDSS)评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均取得明显疗效。组间比较,在第2,4,8周末两组HA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躯体性焦虑因子评分比较,两组在第2,4周末躯体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性焦虑因子评分比较,两组第2,4,8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分率比较:两组在第2,4,8周末HAMA评分减分率、焦虑评分减分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躯体评分减分率在第2,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PDSS评分在第2,4,8周末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ERS量表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不良反应为食欲下降、出汗、恶心、失眠、口干、头晕等。结论穴位刺激调控法能提高艾司西酞普兰的疗效,并明显改善治疗早期的躯体症状,快速起效。(本文来源于《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09期)

陈淑芳,王翠翠,吴学影[5](2019)在《惊恐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 PD)是一种慢性焦虑,其核心特征是反复发生非预期惊恐发作(Panic attack,PA),而后者特征在于突然,强烈的恐惧/不适发作,伴有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和呼吸困难等躯体症状。患者还表现出预期焦虑和/或与PA有关的行为不适应性变化。PD是多系统表现的常见病,与多种疾病共病。治疗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积极控制PD需要充分了解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副作用。(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杨晨,王振,邵阳[6](2019)在《惊恐障碍与童年创伤的关系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PD)是一种常见的、反复且不可预测的精神障碍,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PD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其在全球疾病负担中的比重也不断攀升。近年来,关于童年创伤与PD关系的研究日渐增多,涉及身体或情感虐待、身体或情感忽视、性虐待、家庭功能失调等多个方面的创伤对PD的影响;其中,童年期的分离焦虑可作为PD的一个预测因子与PD紧密相关。该文主要就PD患者童年期的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与父母分离经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7期)

邹志礼,邓霞,黄雨兰,汪瑾宇,周波[7](2019)在《惊恐障碍神经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使用剑桥神经心理自动化成套测试(CANTAB)探讨惊恐障碍患者神经认知功能的损害情况。方法采用CANTAB中的反应时间、停止信号任务、空间工作记忆对27例惊恐障碍患者和29例健康受试者进行对照测试研究,同时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惊恐障碍严重度量表(PDSS)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惊恐障碍患者在注意测试中的简单反应时间和简单动作时间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在执行功能、空间工作记忆测试成绩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惊恐障碍患者注意测试中的简单反应时间与HAMA和PDSS总分呈正相关(P<0.01),空间工作记忆测试中的组间搜索错误、策略分与HAMD总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惊恐障碍患者在注意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并可能与惊恐障碍的严重程度相关。(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9年13期)

王娟丽[8](2019)在《一例社交恐怖症引发惊恐障碍心理咨询案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一例有严重的社交恐怖症的咨询案例报告。来访者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及生活事件,出现了社交恐怖症,人际交往中遇到刺激容易引发惊恐障碍,出现身体颤抖、四肢僵硬、呼吸急促,每次发作约一刻钟左右。社会功能受损,回避人际交往,无法正常上课,来访者很痛苦。在咨询中,咨询师运用了认知领悟法和系统脱敏法,经过八次咨询,来访者对人际关系的不合理理念得到了改变,人际关系明显改善,自信心得到提升,学习生活基本正常,咨询效果满意。(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07期)

黄霞,宋秀金,黄佳垚[9](2019)在《临床护理路径对惊恐障碍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惊恐障碍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78例惊恐障碍患者,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焦虑及抑郁改善情况、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惊恐障碍患者焦虑、抑郁的改善效果显着,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护理质量,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9年07期)

郑瑀,施蕾,庞礴,许琳洁,许凤全[10](2019)在《从胆论治表现为血压波动的惊恐障碍验案一则》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胆论治惊恐障碍的中医治疗往获良效。本文从典型病例出发,总结临床对于惊恐障碍的诊疗方法和中医药治疗表现为血压波动的惊恐障碍的理法方药,治疗过程中不再着眼于血压的变化,强调"胆"与"气机"的关系进行辨证论治,首选温胆汤理气化痰,并贯穿治疗始终,理气芳香之药有碍脾胃,且忧思伤脾,后期选用温胆汤、四君子汤合方加减,脾胃健而思虑减,药后惊恐发作次数减少,血压趋于平稳,气畅郁舒,血压自稳。(本文来源于《环球中医药》期刊2019年03期)

惊恐障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团体正念认知疗法对惊恐障碍(PD)患者的疗效。方法:PD患者120例,按单双号分为研究组(60例,完成56例)和对照组(60例,完成53例),2组均接受药物治疗,研究组同时接受团体正念认知疗法。在治疗前、治疗12周及治疗6月后分别对2组进行PD严重程度量表(PDS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Form Y)、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评估和心跳知觉的心理追踪范式测试。结果:PDSS、STAI-Form Y中的S-AI因子、FFMQ中的有觉知地行动和不判断因子评分和心跳知觉水平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组别×时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I-Form Y中的T-AI因子、FFMQ中的观察、描述、不反应因子评分在组间效应和时间效应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正念认知疗法能有效缓解PD患者的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的正念水平,降低患者的心跳知觉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惊恐障碍论文参考文献

[1].于江游,蒋成刚.惊恐障碍患者核磁共振检查前的护理干预[J].心理月刊.2019

[2].张宇珊,唐蕊,罗小清,卓瑜.探究团体正念认知疗法对惊恐障碍的疗效[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9

[3].闵文蛟,黄雨兰,汪瑾宇,邹志礼,杨程惠.miR-1与惊恐障碍发病及疗效的关联性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

[4].刘兰英,骆利元,朱春青,蒋璐,冯斌.穴位刺激调控法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39例[J].医药导报.2019

[5].陈淑芳,王翠翠,吴学影.惊恐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9

[6].杨晨,王振,邵阳.惊恐障碍与童年创伤的关系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7].邹志礼,邓霞,黄雨兰,汪瑾宇,周波.惊恐障碍神经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J].重庆医学.2019

[8].王娟丽.一例社交恐怖症引发惊恐障碍心理咨询案例报告[J].科技风.2019

[9].黄霞,宋秀金,黄佳垚.临床护理路径对惊恐障碍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9

[10].郑瑀,施蕾,庞礴,许琳洁,许凤全.从胆论治表现为血压波动的惊恐障碍验案一则[J].环球中医药.2019

论文知识图

对照组和惊恐障碍组在60一260Ins...惊恐障碍临床表现在多基线实验...惊恐障碍患者在静息睁眼状态β...惊恐障碍组与健康对照组在静息状...惊恐障碍组与健康对照组在睁眼状...惊恐障碍组与健康对照组在睁眼状...

标签:;  ;  ;  ;  ;  ;  ;  

惊恐障碍论文_于江游,蒋成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