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下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下,组合,荷载,刚度,基础,弯矩,抓斗。
地下墙论文文献综述
王震[1](2019)在《桩-地下墙-锚杆组合基础水平承载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桩-地下墙-锚杆组合基础作为提高水平承载能力的新型基础,上部为地下墙与锚杆组合提供水平抗力,下部桩体保证整体稳定性,其作用机理为:桩-地下墙-锚杆组合基础发生侧向变形带动锚杆产生与土体的相对位移,进而产生锚杆拉力,锚拉力协同墙后被动土压力、侧墙摩阻力以及桩体的水平抗力,反过来限制桩-地下墙-锚杆组合基础的侧向变形,构成了桩-地下墙-锚杆-土的共同作用体系,提高其水平承载能力。文章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桩-地下墙-锚杆组合基础水平承载能力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桩-地下墙-锚杆组合基础在水平荷载下的破坏方式主要分为倾覆破坏、滑动破坏、墙锚连接处开裂破坏以及桩墙连接处剪切破坏,在对桩-地下墙-锚杆组合基础进行设计时需注意相应强度验证。(2)桩-地下墙-锚杆组合基础的弯矩变化与水平荷载的增大成正比,墙身弯矩呈现“凸”形分布且最大正、负弯矩绝对值基本相等,除却桩墙连接处有部分弯矩外,桩身其余位置弯矩接近于零。(3)在水平荷载下,桩-地下墙-锚杆组合基础顶部的侧向位移最大,并且整体呈现绕背荷面某一点旋转趋势,调整锚杆参数后可控制倾斜率;桩-地下墙-锚杆组合基础具有更高的安全储备,在同等工程条件下,桩-地下墙-锚杆组合基础仅为桩-地下墙组合基础水平位移的2/3。(4)增大锚杆长度与直径均可提高对桩-地下墙-锚杆组合基础变形的限制,并使墙身弯矩分布更均匀,但当锚长或者锚径增大到一定数值后,再增大相应参数对其水平承载性能提升效率较低,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增大锚杆长度或者直径可有效提高桩-地下墙-锚杆组合基础水平承载性能。(5)将锚杆均匀设置在桩-地下墙-锚杆组合基础的墙体可有效提高其对水平荷载的抵抗作用,对桩-地下墙-锚杆组合基础周围土体进行加固后,可增大锚杆与土体的协同效应,从而提高桩-地下墙-锚杆组合基础水平承载性能。(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9-06-01)
尹爱月[2](2019)在《水平荷载下变刚度桩与地下墙组合基础承载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变刚度桩与地下墙组合基础是一种基于闭合型地下连续墙和变刚度群桩基础发展而来的新型组合基础,上部墙体主要用于承担水平荷载,下部通过改变桩体刚度来协调组合基础的受力变形性能。该新型基础具有整体刚度大、受力均匀等特点。相比于普通水平受荷基础,变刚度桩与地下墙组合基础可以在承受同等水平荷载情况下减少基础材料的用量。目前关于变刚度桩与地下墙组合基础的研究较少,其承载性能和变形特性也尚未明确。文章依托校企合作项目,通过理论计算、室内模型实验和数值分析等方法对组合基础的承载能力及变形规律展开研究,并探讨改变桩数、桩长、桩径等因素对组合基础承载能力和侧向变形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有:(1)基于桩、地下墙、土体相互作用理念,推导分析变刚度桩与地下墙组合基础的受力情况和破坏方式,并提出组合基础抗倾覆、抗滑移等验算公式。根据m法编制MATLAB计算程序探讨改变桩数、桩径等因素对组合基础受力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桩数(桩径)的增加组合基础的侧向变形逐渐减小,桩身分担的弯矩逐渐增加;当桩数(桩径)达到一定数值后,再增加桩数(桩径),水平位移减小趋势变缓。(2)通过室内模型实验,探讨水平荷载作用下变刚度桩与地下墙组合基础受力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的增加组合基础的受力、变形逐渐变大;组合基础前后两侧墙体的受力及变形差异明显;在一定水平荷载范围内,土压力随水平荷载的增加呈波浪型增加,当荷载达到一定数值后,土体发生破坏,土压力减小。(3)采用Plaxis-3D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主要研究改变组合基础下部桩数、桩径、桩长等因素对组合基础变形及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调整组合基础下部桩体刚度可以取得更好的受力变形性能及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9-05-01)
杜育霏[3](2019)在《堆载下变刚度桩—地下墙组合基础水平承载能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对于传统基础,桩与地下墙新型组合基础通过上部地下墙提供水平刚度,下部桩体保证基础嵌固,具有较高的水平承载力以及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基础整体刚度分布以降低构筑物差异沉降和减小基础内力及侧移的变刚度设计理念,对该新型基础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基于MATLAB有限元软件对堆载下变刚度桩与地下墙组合基础进行理论计算,并分析了影响组合基础内力变形的变刚度因素,进而通过多组室内模型试验得到内力变形数据,再利用PLAXIS 3D软件数值模拟得出堆载下变刚度桩-d地下墙基础的内力变形数据并与模型试验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模拟并研究在分别改变桩长、桩径、桩数时组合基础内力变形规律,并总结出变刚度组合基础优化方案,为临近堆载下构筑物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借鉴和帮助。通过以上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通过MATLAB理论分析可知利用变刚度理论(如合理的配置前后桩桩长)可使桩-地下墙组合基础整体沉降更均匀且满足沉降控制要求,同时也符合安全经济的设计理念。变刚度中改变桩径对组合基础受力影响最大,所以施工中可通过适当增大桩径来提高桩-地下墙基础的整体承载力,同时降低基础的差异沉降。(2)室内模型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堆载作用下组合基础顶部整体向堆载侧移动。同一堆载作用下5桩前后墙沉降差均小于6桩前后墙沉降差,说明通过变刚度理论调整桩数对组合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有一定改善。另外桩-地下墙组合基础的受荷面和背荷面的内力变形趋势也有所差别,所以实际工程中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前后墙配筋,减少桩身配筋甚至减少桩数来节省造价成本。(3)通过PLAIXS 3D数值模拟分别调整组合基础桩长、桩径和桩数后发现,对于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影响最大的是桩径,其次是桩长和桩数。通过优化试验方案结果证明,实际工程中可以通过调整桩长、桩径和桩数等的设计方法改变基础整体支承刚度分布,使建筑物差异沉降得到有效控制,减小基础内力和侧移,使所有的桩都能充分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9-04-01)
陈裕刚[4](2018)在《超深地下墙铣槽工艺在地下交通枢纽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大型地下工程日益增多,地质复杂多变,施工技术难度不断增大,基坑安全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作为基坑围护结构的地下连续墙也越建越深。昌邑路站交通枢纽工程采用超宽超深地下连续墙,铣槽施工,施工效率高,垂直精度较好,接头止水效果更好,有效弥补了传统接头砼绕流薄弱环节,大大提高了地下连续墙整体质量,降低了基坑开挖风险。(本文来源于《建筑技艺》期刊2018年S1期)
魏焕卫,孙川,王建强,李瑜,刘聪[5](2018)在《堆载下桩+地下墙水平承载组合基础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桩–地下墙组合基础是一种新型的水平承载基础,具有水平承载力高、造价低的优点。通过进行新型组合基础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堆载作用下该组合基础内力及变形的规律,同时进行常规桩–承台基础的室内模型的比对试验,得到新型组合基础的变形控制机制,为进一步推广这种技术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组合基础相对于桩承台基础具有较高的水平承载力;(2)组合基础主要由前墙受力,且组合基础桩身下部受力较小;(3)组合基础与桩承台基础的变形性状不同,前者由于受较大负摩阻力作用,基础向堆载侧倾斜且呈整体下沉趋势,后者向远离堆载侧位移;(4)上部荷载对组合基础水平承载力影响较小但增加基础的倾斜。(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8年S1期)
丁焱[6](2018)在《液压抓斗地下墙施工在施庄水库防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施庄水库由于呈不规则形状,周围多建筑物,且工期要求短,决定采用液压抓斗地下防渗墙技术进行防渗施工。本文详细介绍了液压抓斗地下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工艺原理、施工流程,以及施工方法。实践证明:采用该技术,施工速度快,开挖深度大,成槽精度高,适应性强,且工程完工后,水库水量损失减小显着,防渗效果好,值得在水库防渗工程中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水利建设与管理》期刊2018年01期)
赵洪琼[7](2015)在《新型十字钢板接头在超深格形地下墙中的设计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超深格形地下墙槽段刚性接头中的一种新型十字钢板接头类型的设计,对超过规范设计范围的十字钢板接头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其进行了物理模型分析和数模优化,为在超深格形地下墙结构中的刚性接头提供了一种较好的结构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开发》期刊2015年06期)
史剑铤[8](2014)在《地下墙围护结构质量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墙是软土层轨交地下车站常用的围护结构,上海轨交地下车站一般采用迭合结构。通过对地下墙接缝渗漏、夹泥露筋、内倾占内衬等影响施工质量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以求地下车站地下墙的防水质量和结构耐久性更好。(本文来源于《地下工程与隧道》期刊2014年04期)
陈磊,曾庆瑜,沈毅,王亮[9](2014)在《既有地下墙配合暗柱及锚杆基坑支护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北京市王府井大饭店改造工程,采用既有地下结构外墙配合暗柱及预应力锚杆的基坑支护形式,在保证深基坑的稳定性的同时,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同时将基坑支护对周边的建筑、市政管线和文物古迹的影响降到最低,为同类周边条件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施工机械化分会2014年会论文集》期刊2014-08-21)
姜贵军,刘方[10](2014)在《地下墙体单侧支模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墙体支模在无法使用传统对拉螺栓加固的情况下,利用钢模板与扣件式脚手架组合,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使混凝土侧压力通过面板传至钢模板横竖向背楞,最终传至支撑用碗扣架上,保证了施工顺利进行。(本文来源于《城市住宅》期刊2014年06期)
地下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变刚度桩与地下墙组合基础是一种基于闭合型地下连续墙和变刚度群桩基础发展而来的新型组合基础,上部墙体主要用于承担水平荷载,下部通过改变桩体刚度来协调组合基础的受力变形性能。该新型基础具有整体刚度大、受力均匀等特点。相比于普通水平受荷基础,变刚度桩与地下墙组合基础可以在承受同等水平荷载情况下减少基础材料的用量。目前关于变刚度桩与地下墙组合基础的研究较少,其承载性能和变形特性也尚未明确。文章依托校企合作项目,通过理论计算、室内模型实验和数值分析等方法对组合基础的承载能力及变形规律展开研究,并探讨改变桩数、桩长、桩径等因素对组合基础承载能力和侧向变形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有:(1)基于桩、地下墙、土体相互作用理念,推导分析变刚度桩与地下墙组合基础的受力情况和破坏方式,并提出组合基础抗倾覆、抗滑移等验算公式。根据m法编制MATLAB计算程序探讨改变桩数、桩径等因素对组合基础受力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桩数(桩径)的增加组合基础的侧向变形逐渐减小,桩身分担的弯矩逐渐增加;当桩数(桩径)达到一定数值后,再增加桩数(桩径),水平位移减小趋势变缓。(2)通过室内模型实验,探讨水平荷载作用下变刚度桩与地下墙组合基础受力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的增加组合基础的受力、变形逐渐变大;组合基础前后两侧墙体的受力及变形差异明显;在一定水平荷载范围内,土压力随水平荷载的增加呈波浪型增加,当荷载达到一定数值后,土体发生破坏,土压力减小。(3)采用Plaxis-3D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主要研究改变组合基础下部桩数、桩径、桩长等因素对组合基础变形及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调整组合基础下部桩体刚度可以取得更好的受力变形性能及经济效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下墙论文参考文献
[1].王震.桩-地下墙-锚杆组合基础水平承载能力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
[2].尹爱月.水平荷载下变刚度桩与地下墙组合基础承载能力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
[3].杜育霏.堆载下变刚度桩—地下墙组合基础水平承载能力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
[4].陈裕刚.超深地下墙铣槽工艺在地下交通枢纽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技艺.2018
[5].魏焕卫,孙川,王建强,李瑜,刘聪.堆载下桩+地下墙水平承载组合基础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8
[6].丁焱.液压抓斗地下墙施工在施庄水库防渗中的应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8
[7].赵洪琼.新型十字钢板接头在超深格形地下墙中的设计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5
[8].史剑铤.地下墙围护结构质量问题的分析和探讨[J].地下工程与隧道.2014
[9].陈磊,曾庆瑜,沈毅,王亮.既有地下墙配合暗柱及锚杆基坑支护的应用[C].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施工机械化分会2014年会论文集.2014
[10].姜贵军,刘方.地下墙体单侧支模施工技术[J].城市住宅.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