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核苷类似物论文_吴小凤,李玉芳,张驰,张利利,马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乙型肝炎病毒核苷类似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乙型肝炎,类似物,因素,病毒,毒药,核苷酸,栓塞。

乙型肝炎病毒核苷类似物论文文献综述

吴小凤,李玉芳,张驰,张利利,马英[1](2019)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院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现况。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7年12月就诊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科(包括门诊、住院部),接受NAs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通过对人口学资料、乙型肝炎家族史、医生告知详细否、生活作息、体育锻炼、依从性、乙型肝炎知识知晓情况、健康信念、社会支持等方面内容的问卷调查,分析不同因素对CHB患者NAs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计量资料非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HB患者NAs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果612份调查问卷,回收600份,回收率为98%,有效率为100%。600例CHB患者中NAs抗病毒治疗依从好的有334人(55. 67%),而依从性差的266人(44. 33%)。依从性差的CHB患者中,不遵从医生建议,自行选择其他药物的有56人(21. 05%);有时忘记服药的206人(77. 44%);有时不注意服药(时间、剂量、频次) 187人(70. 30%);症状改善自行减药、停药的135人(50. 75%);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症状,自行停药的100人(37. 59%)。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出有13个研究指标是影响CHB患者NAs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P值均<0. 05);将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CHB患者NAs治疗依从性的独立因素有:民族[比值比(OR)=0. 218,95%可信区间(95%CI):0. 076~0. 996,P=0. 007]、医疗支付方式(OR=0. 772,95%CI:0. 445~0. 919,P <0. 001)、体育锻炼(OR=2. 55,95%CI:1. 472~6. 545,P=0. 020)、社会支持水平(OR=0. 836,95%CI:0. 649~0. 947,P <0. 001)、健康信念中感知不依从后果危害(OR=0. 577,95%CI:0. 393~0. 886,P <0. 001)及自我效能(OR=0. 094,95%CI:0. 074~0. 328,P <0. 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与医疗付费方式、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密切相关。改善患者医疗费用偿付能力,对患者进行疾病风险认知教育以及减少社会歧视等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本文来源于《临床肝胆病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吴小凤,李玉芳,张驰,张利利,马英[2](2019)在《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宁夏医科大学总院CHB患者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现况。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7年12月就诊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科(包括门诊、住院部),接受NAs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通过对其人口学资料、乙型肝炎家族史、医生告知详细否、生活作息、体育锻炼、依从性、乙型肝炎知识知晓情况、健康信念、社会支持等方面内容的问卷调查,分析不同因素对CHB患者NAs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计量资料非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HB患者NAs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果:612份调查问卷,回收600份,回收率为98%,有效率为100%。600例CHB患者中NAs抗病毒治疗依从好的有334人(55.67%),而依从性差的266人(44.33%)。依从性差的CHB患者中,不遵从医生建议,自行选择其他药物的有56人(21.05%);有时忘记服药的206人(77.44%);有时不注意服药(时间、剂量、频次)187人(70.30%);症状改善自行减药、停药的135人(50.75%);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症状,自行停药的100人(37.59%)。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出有13个研究指标是影响CHB患者NAs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P值均<0.05);将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CHB患者NAs治疗依从性的独立因素有:民族[比值比(OR)=0.218,95%可信区间(95%CI):0.076~0.996,P=0.007]、医疗支付方式(OR=0.772,95%CI:0.445~0.919,P<0.001)、体育锻炼(OR=2.55,95%CI:1.472~6.545,P=0.020)、社会支持水平(OR=0.836,95%CI:0.649~0.947,P<0.001)、健康信念中感知不依从后果危害(OR=0.577,95%CI:0.393~0.886,P<0.001)及自我效能(OR=0.094,95%CI:0.074~0.328,P<0.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与医疗付费方式、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密切相关。改善患者医疗费用偿付能力,对患者进行疾病风险认知教育以及减少社会歧视等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暨201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期刊2019-09-20)

陈清冉,李娟,陈琳,孟龙[3](2018)在《核苷类似物阻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核苷类似物阻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产妇90例,根据患者对核苷类似物的使用情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替比夫定组以及拉米夫定组3组,其中对照组产妇不服用核苷类似物,替比夫定组产妇则在第28孕周开始每天服用600 mg的替比夫定,直至产后4周;拉米夫定组产妇则在第28孕周开始每天服用100 mg的拉米夫定,直至产后4周。分析比较各组产妇新生儿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结果对照组产妇28例,替比夫定组产妇29例,拉米夫定组产妇33例,共分娩新生儿90例,其中对照组新生儿28例,替比夫定组新生儿29例,拉米夫定组新生儿33例。经治疗后,各组新生儿在出生时的HBs A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在出生1年后替比夫定组和拉米夫定组新生儿的HBs Ag阳性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634,χ~2=3. 827,均P<0. 05)。替比夫定组和拉米夫定组新生儿在出生时和出生1年后的HBs 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均能够降低孕晚期慢性乙型肝炎孕妇HBV垂直传播的风险,但两者阻断效果并没有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8年24期)

蒋蒙,刘亚允,孙双双,陈尚军,梁雪松[4](2018)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HCC)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采集2013年3月至2017年9月在解放军第四一叁医院感染科就诊的285例CHB患者临床转归及相关因素等资料,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以评估CHB患者发生HCC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40岁、未抗病毒治疗、肝硬化程度、高HBV DNA水平、有HCC家族史在CHB患者HCC发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OR=3.318,P=0.019)、未抗病毒治疗(OR=2.709,P=0.002)、有HCC家族史(OR=2.096,P=0.037)、肝硬化程度为CHB患者发生HCC的主要危险因素。肝硬化患者中Child-Pugh C级、Child-Pugh B级、Child-Pugh A级与无肝硬化相比,HCC发生风险均显着升高(OR值分别为18.453、13.395、6.970,P=0.000)。结论年龄>40岁、肝硬化程度、未抗病毒治疗和有HCC家族史是发生HCC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于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及时启动抗病毒治疗并加强随访工作。(本文来源于《肝脏》期刊2018年10期)

李力,郭丽颖,李秋伟,苗静,翁奉武[5](2018)在《抗乙型肝炎病毒核苷(酸)类似物肾损害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为患者家庭和全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核苷(酸)类似物(NAs)是当前CHB抗病毒治疗的主要药物,具有迅速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口服方便等特点,但随着NAs的临床推广和患者用药时间的延长,其相关肾损害的报道逐渐增加,如不及时发现处理,有可能引起严重的临床后果。目前认为NAs肾损害病变主要累及近端肾小管,发生机制为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临床可见低磷血症、蛋白尿、血肌酐升高以及范科尼综合征,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病史及尿常规、血电解质、肾功能、肾脏早期损伤标志物进行综合分析,治疗措施则以调整抗病毒方案的病因治疗和补充钙磷的对症治疗为主。(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8年19期)

李丹[6](2018)在《有关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停药后引起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对预防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有效性,及按指南停用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是否安全,及停用核苷(酸)类似物后如何预防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发生。为临床指导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预防慢加急性肝衰竭提供相关依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调查了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科住院治疗的所有乙肝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按排除和纳入标准,共收集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848例,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既往病史,明确既往是否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既往行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过的患者记录治疗年限、停用核苷(酸)类似物时间等,然后进行分析。结果:1.2013-2016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入住院的乙肝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共有848例,乙肝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病例数呈逐年增加趋势,在收集的病例中,既往未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引起的患者每年均占比较大,总占比79.4%,停用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后引起的患者占比约16.4%,一直行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患者却发生的慢加急性肝衰竭,占比4.2%。2.在纳入研究乙肝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病诱因中,停用核苷(酸)类似物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其中严格按指南建议停药指证停用核苷(酸)类似物数有17例,在停用核苷(酸)类似物中占比12.2%。3.无论按指南停用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还是自行停用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患者,发生乙肝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时间集中在停用核苷(酸)类似物18月内的时间段,最主要集中于6月内发生。4.按指南停用核苷(酸)类似物、无肝硬化基础上自行停用核苷(酸)类似物后引发的乙肝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两类患者的并发症及恶化率无明显差异,而肝硬化基础上自行停用核苷(酸)类似物后引发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发生并发症及恶化率较前两类高。结论:1.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可减少乙肝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发生,同时停用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后可引发慢加急性肝衰竭并呈逐年增加趋势。2.无论按指南停核苷(酸)类似物,还是自行停核苷(酸)类似物,都可能发生乙肝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并两类都逐年增加,都大多在18月内发生。3.肝硬化患者停用核苷(酸)类似物风险大,应坚持长期行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4.核苷(酸)类似物只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不能完全清除,故建议坚持长期行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并定期检测抗病毒疗效。(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8-06-01)

苏维玮[7](2018)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L-8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中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已证实存在IL-8因子的高表达。本研究旨在检测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探究IL-8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CHB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探究IL-8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在预测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s,NAs)抗病毒治疗24周中的潜在价值。研究方法1.病例选择:本研究共纳入174名受试者,包括126名CHB患者及48名健康对照(healthcontrols,HCs)。所有CHB患者均为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病科门诊就诊及病房住院的患者。CHB的诊断标准依据 2015 年亚太肝脏研究学会(Asian-Pacific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APASL)制定的《亚太临床实践指南:乙型肝炎的管理》(Asian-Pacific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Hepatitis B)。48 名 HCs 作为对照组,为来自山东大学医学院的志愿者。在CHB患者中,筛选标准如下:(1)初次治疗或应用抗病毒治疗停药1年以上的CHB患者;(2)规律口服恩替卡韦或阿德福韦酯单药抗病毒治疗至少24周;(3)有24周时随访记录。符合上述筛选标准的患者共96例,根据其使用的核苷(酸)类似物的不同分为两个亚组:恩替卡韦组和阿德福韦酯组。收集CHB患者临床资料,对筛选出的96例患者,在规律服药24周后,再次收集临床资料,评估NAs抗病毒治疗时血清学应答、病毒性应答及生物学应答的发生情况。应答的评估标准同样依据2015年亚太肝脏研究学会制定的《亚太临床实践指南:乙型肝炎的管理》。2.实验方法:从研究对象的外周血分离PBMCs,并从PBMCs中提取全基因组DNA,应用试剂盒修饰DNA,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修饰后样本DNA中I几-8启动子甲基化状态。3.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都应用SPSS v22.0软件分析。采用相对频数描述分类变量。对于连续变量,首先应用Kolmogorov-Smimov检验来验证是否为正态分布。偏态分布的连续变量采用中位数描述,符合正态分布的则采用均数±标准差来描述。对于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采用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检验IL-8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IL-8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基线临床指标与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评估 IL-8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在抗病毒治疗应答发生中的预测价值。所有统计分析均为双侧,P值小于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CHB患者组外周血PBMCs中IL-8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明显低于HCs组(36.508%VS66.667%,P<0.001)。2.IL-8启动子甲基化与CHB患者性别(P=0.082)、年龄(P=0.057)、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Hepatitis Be antigen,HBeAg)(P=0.896)、log 10[HBVDNA](P=0.944)、谷丙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P=0.108)、谷草转氨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P=0.122)、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P=0.400)、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P=0.430)、总胆红素(Totalbilirubin,TBIL)(P=0.176)及白蛋白(Albumin,ALB)(P=0.935)等基线临床参数之间无显着相关性。3.发生完全病毒学应答的CHB患者,IL-8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病毒学应答者(P=0.001)。发生血清学应答的CHB患者,IL-8甲基化率亦明显高于未发生血清学应答者(P=0.001)。上述结果也在恩替卡韦亚组观察到了。4.IL-8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P=0.024)及log10[HBV DNA]水平(P=0.022)是预测CHB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24周时,发生完全病毒学应答的独立危险因素。5.IL-8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对CHB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发生完全病毒学应答的预测价值,其AUC为0.740,log1O[HBVDNA]的AUC为0.652,二者联合应用时AUC为0.754,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68%。结论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HB患者组外周血IL-8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明显降低,表明CHB患者组IL-8启动子区域呈低甲基化状态。2.外周血IL-8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联合log10[HBVDNA]水平可以较好的预测CHB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24周时,完全病毒学应答的发生。提示IL-8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以作为预测CHB病毒学应答、评估疾病预后的生物标记物。(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21)

安宝燕,王云,项小刚,陈利文,曹竹君[8](2018)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A)抗病毒治疗对于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2008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上海瑞金医院确诊和治疗的HCC患者532例,收集入组患者的基线特征,记录入组的乙型肝炎相关性HCC患者NA治疗的信息。将乙型肝炎相关性HCC患者分为持续NA治疗组、HCC治疗后NA治疗组,NA未治组,对3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NA未治组患者的血清AFP水平为223.3 ng/mL,NA治疗组患者血清AFP水平为64.77 ng/mL(P<0.01);NA未治组患者的血清ALT水平为44 U/L,血清AST水平为54 U/L,NA治疗组患者血清ALT水平为32 U/L,血清AST水平为35 U/L(P<0.01);NA未治组患者的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为5.4μmol/L,NA治疗组患者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为4μmol/L(P<0.05)。NA治疗组乙型肝炎相关性HCC患者的HCC分期处于A期和B期所占比例(72.03%)显着高于NA未治组患者(46.38%)。持续NA治疗能够显着延长乙型肝炎相关性HCC患者的生存时间(P<0.01)。结论 NA治疗能够降低乙型肝炎相关性HCC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并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本文来源于《肝脏》期刊2018年04期)

吴小凤[9](2018)在《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我院接受NAs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进行依从性优化问卷调查,了解NAs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现况,探究依从性是否存在回汉差异,同时对影响CHB患者NAs治疗依从性的其它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为提高CHB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出可行性干预措施。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7年12月就诊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科(包括门诊、住院部),并接受NAs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600例,对其进行现场优化问卷调查。该优化问卷内容包含一般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态、家庭住址、文化水平、职业、平均月收入、医保支付方式、初发症状、NAs治疗年限)、乙肝家族史、医生告知详细否、生活作息、体育锻炼、依从性、乙肝知识知晓情况、健康信念、社会支持等方面内容,分析不同因素对CHB患者NAs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依从性主要根据MAQ问卷中5个题目进行评估,全部答否,即为依从性好;只要有1个答是,即为依从性差。采用SAS 9.4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HB患者NAs抗病毒治疗依从率为55.7%。在这600例CHB患者中,依从性好的有334人(55.7%),而依从性差的266人(44.3%)。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出有14个研究指标是影响CHB患者NAs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P<0.05);将其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得出影响CHB患者NAs治疗依从性的独立因素有:民族(OR=0.213)、医疗支付方式(OR=0.478)、NAs治疗年限(OR=1.772)、体育锻炼(OR=2.71)、社会支持水平(OR=0.714)、健康信念中感知不依从后果危害(OR=0.559)及自我效能(OR=0.064)。结论我院CHB患者NAs抗病毒治疗依从率为55.7%,高于我国平均依从性水平。其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其依从性。(本文来源于《宁夏医科大学》期刊2018-03-01)

张晶芬,付广双[10](2018)在《核苷类似物结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核苷类似物结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进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50例,CT等检测均明确诊断。随机选择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单纯进行TACE。具有慢性乙型肝炎基础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手术前服用恩替卡韦分散片,1d1片,至少服用1年。结果观察组患者HBV再激活率为16.0%,低于对照组(36.0%)(P<0.05),观察组术后未激活84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术前为(61.35±21.54)IU/L,术后为(41.02±29.01)IU/L(P<0.05)。术后再激活16例,ALT术前为(36.41±21.36)IU/L,术后为(133.86±78.36)IU/L(P<0.05)。对照组术后未激活32例,ALT术前为(41.02±26.94)IU/L,术后为(41.23±31.46)IU/L(P<0.05)。术后再激活18例,ALT术前为(45.98±34.56)IU/L,术后为(49.35±48.12)IU/L(P<0.05)。结论 TACE可导致患者HBV再激活,而核苷类似物恩替卡韦分散片具有抑制HBV再激活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8年04期)

乙型肝炎病毒核苷类似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宁夏医科大学总院CHB患者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现况。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7年12月就诊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科(包括门诊、住院部),接受NAs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通过对其人口学资料、乙型肝炎家族史、医生告知详细否、生活作息、体育锻炼、依从性、乙型肝炎知识知晓情况、健康信念、社会支持等方面内容的问卷调查,分析不同因素对CHB患者NAs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计量资料非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HB患者NAs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果:612份调查问卷,回收600份,回收率为98%,有效率为100%。600例CHB患者中NAs抗病毒治疗依从好的有334人(55.67%),而依从性差的266人(44.33%)。依从性差的CHB患者中,不遵从医生建议,自行选择其他药物的有56人(21.05%);有时忘记服药的206人(77.44%);有时不注意服药(时间、剂量、频次)187人(70.30%);症状改善自行减药、停药的135人(50.75%);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症状,自行停药的100人(37.59%)。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出有13个研究指标是影响CHB患者NAs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P值均<0.05);将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CHB患者NAs治疗依从性的独立因素有:民族[比值比(OR)=0.218,95%可信区间(95%CI):0.076~0.996,P=0.007]、医疗支付方式(OR=0.772,95%CI:0.445~0.919,P<0.001)、体育锻炼(OR=2.55,95%CI:1.472~6.545,P=0.020)、社会支持水平(OR=0.836,95%CI:0.649~0.947,P<0.001)、健康信念中感知不依从后果危害(OR=0.577,95%CI:0.393~0.886,P<0.001)及自我效能(OR=0.094,95%CI:0.074~0.328,P<0.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与医疗付费方式、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密切相关。改善患者医疗费用偿付能力,对患者进行疾病风险认知教育以及减少社会歧视等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乙型肝炎病毒核苷类似物论文参考文献

[1].吴小凤,李玉芳,张驰,张利利,马英.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

[2].吴小凤,李玉芳,张驰,张利利,马英.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分析[C].第二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暨201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2019

[3].陈清冉,李娟,陈琳,孟龙.核苷类似物阻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8

[4].蒋蒙,刘亚允,孙双双,陈尚军,梁雪松.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分析[J].肝脏.2018

[5].李力,郭丽颖,李秋伟,苗静,翁奉武.抗乙型肝炎病毒核苷(酸)类似物肾损害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8

[6].李丹.有关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停药后引起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探讨[D].南昌大学.2018

[7].苏维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L-8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中的预测价值[D].山东大学.2018

[8].安宝燕,王云,项小刚,陈利文,曹竹君.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J].肝脏.2018

[9].吴小凤.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因素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8

[10].张晶芬,付广双.核苷类似物结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

论文知识图

3核苷类似物治疗3个月CHB患者血清M...分类号:R7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周期和核苷类似物的...病毒聚合酶基因和主要抗药突变体的位...1治疗18周后两组患者生存曲线比较1HBV全基因PCR扩增结果(A)和1...

标签:;  ;  ;  ;  ;  ;  ;  

乙型肝炎病毒核苷类似物论文_吴小凤,李玉芳,张驰,张利利,马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