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思想论文-刘慧姝

审美思想论文-刘慧姝

导读:本文包含了审美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世界公民,批判性思维,同情心,文学想象

审美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刘慧姝[1](2019)在《公民素质培养与社会正义建构——论玛莎·努斯鲍姆的审美教育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玛莎·努斯鲍姆批判了功利主义教育,致力于建构人文主义的价值观与教育模式,其审美教育将文艺教育与世界公民的民主教育相结合,提倡批判性思维,通过艺术与人文领域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同情心、文学想象与公共推理能力,塑造完整的人性并实现理性的社会正义。努斯鲍姆的审美教育虽有理想化色彩,但富有实践意义与价值,诉诸培养世界公民素质,强化了文艺的政治功能,有助于完善民主的社会制度。(本文来源于《美育学刊》期刊2019年06期)

钱琪[2](2019)在《审美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音乐教育教学策略的启示和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音乐教育哲学家贝内特·雷默在他前后叁个版本的《音乐教育的哲学》着作中提出了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的思想,这一思想从20世纪下半叶流行开来到时至今日百家争鸣的音乐教育界形成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亦在美国乃至北美经历了从广为流传、风靡一时到争议不断、批评迭起。雷默审美音乐教育思想带来的不仅是音乐教育理论的变革,也对音乐教育方式的改进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立足于其理论的科学性并结合当今中国音乐教育的时代性发展,解读审美音乐教育思想的内涵,探究审美音乐教育思想下的教学策略启示,并对具体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思考,以期为音乐教育领域献出一份微薄之力。(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2期)

周芳,张丽娜[3](2019)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生态审美及其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吸引力、亲和力、感召力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其创新发展的着力方向。新形势下,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融入生态审美元素,嵌入生态审美彰显吸引力,生态审美关系构建凸显亲和力,生态审美实践体验散逸感召力,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有效性提升探索新路径。(本文来源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期刊2019年21期)

李建嵘[4](2019)在《中华传统审美教化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美育是满足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径,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发掘传统审美教化思想是塑造美好心灵的重要资源。中华传统审美教化思想重视提升人的生存境界,强调塑造刚健中正的人格,鼓励追求日新又新的建构,引导走向逍遥自在的精神,积极提倡整体和谐的实践。中华传统审美教化思想对于克服现代性危机,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调节、社会的良性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期刊2019年20期)

翟朝云[5](2019)在《论《淮南子》审美思想及其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教育学角度解读《淮南子》,挖掘其蕴含的语文教育智慧,《淮南子》对自然人性的关注、审美教化功能的重视,立足于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和完满精神的建构,由此体现出丰富的人文精神,为语文教育的实践探索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9期)

钱烨[6](2019)在《高校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这些年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审美教育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可以说审美教育是未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点,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审美教育相关的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时代趋势。审美教育的不断加强不仅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符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理念。审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也为思政工作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新的教育方法。(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17期)

李怡帆[7](2019)在《西方音乐的审美追求——以尼采音乐思想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审美现代主义之父,尼采对于西方音乐做出了极高的评价:"没有音乐的人生是一种错误"。他生于浪漫主义逐渐走向衰败的时期,受到了当时的哲学家叔本华思想的熏陶,认为音乐是一切艺术的本源;认为音乐应该用非理性的态度去欣赏;并且崇尚古希腊时期的悲剧理想,提出了自己对于音乐美学的中心观点——艺术家形而上学。他认为音乐的功能是可以使人们正视生活的苦难。尼采一系列关于音乐的观点都是建立在浪漫主义音乐思想的基础之上的,他的音乐美学思想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西方音乐审美的追求与思考。(本文来源于《艺海》期刊2019年09期)

马雯雯[8](2019)在《《吕氏春秋》审美认识论对儒道学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吕氏春秋》的审美认识理论在其美学思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贯穿全书审美原则的"适"大胆地吸收了儒家学派的"中和"与道家学派的"忘适"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审美内涵,指出只有审美主体"心适"与审美客体"物适"相结合,才能达到"适"的最高审美境界。关于认识论,《吕氏春秋》指出不仅要像老庄学派那样顺时、顺情、顺性,而且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审"时、"适"时、"因"时,在审"时"的同时,注重"审人",尤其指出君主和臣下要加强"审时""审人"来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和个人修养。(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刘慧姝[9](2019)在《释放想象与社会变革——论玛辛·格琳的艺术-审美教育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玛辛·格琳富有创造性地将艺术、想象与社会变革结合起来,实践批判性学习模式,塑造新的社会愿景。格琳提倡的社会想象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价值,给予人类社会的当前发展以伦理关注,促进主体间世界的交流,形成开放而多元的民主共同体,有助于提升生命的意义,发展出一种人性化的解放教育学,深化了文艺的社会功能。在解构的后现代的思潮中,其艺术-审美教育重塑人文理想,关注社会变革,引导了正义、分享、团结的伦理力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张群[10](2019)在《浅谈伽达默尔的“审美无区分”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审美无区分"思想是伽达默尔诠释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对将审美经验孤立化、狭隘化的做法,是对自康德以来的"审美区分"的一种理论反拨。伽达默尔回顾了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相应概念,从艺术作品的本体论出发,提出了"审美无区分"的思想,并将这一思想带入表演、造型、文学等艺术门类中进行论证,对于后世美学观念具有很大启发。(本文来源于《鸭绿江(下半月)》期刊2019年09期)

审美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美国音乐教育哲学家贝内特·雷默在他前后叁个版本的《音乐教育的哲学》着作中提出了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的思想,这一思想从20世纪下半叶流行开来到时至今日百家争鸣的音乐教育界形成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亦在美国乃至北美经历了从广为流传、风靡一时到争议不断、批评迭起。雷默审美音乐教育思想带来的不仅是音乐教育理论的变革,也对音乐教育方式的改进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立足于其理论的科学性并结合当今中国音乐教育的时代性发展,解读审美音乐教育思想的内涵,探究审美音乐教育思想下的教学策略启示,并对具体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思考,以期为音乐教育领域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审美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刘慧姝.公民素质培养与社会正义建构——论玛莎·努斯鲍姆的审美教育思想[J].美育学刊.2019

[2].钱琪.审美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音乐教育教学策略的启示和思考[J].北方文学.2019

[3].周芳,张丽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生态审美及其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

[4].李建嵘.中华传统审美教化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

[5].翟朝云.论《淮南子》审美思想及其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启示[J].北方文学.2019

[6].钱烨.高校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J].大众文艺.2019

[7].李怡帆.西方音乐的审美追求——以尼采音乐思想为例[J].艺海.2019

[8].马雯雯.《吕氏春秋》审美认识论对儒道学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19

[9].刘慧姝.释放想象与社会变革——论玛辛·格琳的艺术-审美教育思想[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10].张群.浅谈伽达默尔的“审美无区分”思想[J].鸭绿江(下半月).2019

标签:;  ;  ;  ;  

审美思想论文-刘慧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