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荆子论文_黄艳丽,张晗,郭颖,李安平,姚进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蔓荆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蔓荆子,黄素,药典,活性,化学成分,儿茶,细胞。

蔓荆子论文文献综述

黄艳丽,张晗,郭颖,李安平,姚进龙[1](2019)在《蔓荆子中木脂素类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蔓荆子中的木脂素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MCI GEL(MCI)、反相ODS(ODS)等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蔓荆子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木脂素类单体成分,分别为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1),ficusal (2),(7R,8S)-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 9-O-β-D-glucopyranoside (3),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β-D-(2′-O-p-hydroxybenzoyl)glucoside (4),(7R,8R)-7,8-dihydro-9′-hydroxyl-3′-methoxyl-8-hydroxymethyl-7-(4-hydroxy-3-methoxyphenyl)-1′-benzofuranpropanol 9′-O-β-D-glucopyranoside (5),松脂醇(pinoresinol)(6),1-syringaresinol(7)。[结论]化合物5为首次从牡荆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本文来源于《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沈恬安,杨德友,骆焱平,王兰英[2](2019)在《单叶蔓荆子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冷浸法对单叶蔓荆子植物的种子和叶进行浸提,进一步采用生长速率法将获得的粗提物浸膏用于植物病原真菌拮抗活性的测定。结果发现,单叶蔓荆子植物的种子和叶粗提物对靶标菌抑制能力不同,其中叶部粗提物对小麦赤霉病菌抑菌效果最好,培养后期抑菌率可达50%;种子粗提物对小麦赤霉病菌、苹果轮纹病菌以及水稻稻瘟病菌均有很好的抑菌活性。种子粗提物抑菌活性优于叶部粗提物,其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抑制中浓度分别为112.53 1,142.49 g·L~(-1)。(本文来源于《热带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永苗,张兵,梁春霞,彭辉,王仁兴[3](2019)在《基于HPLC-UV特征图谱与主成分分析的蔓荆子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蔓荆子配方颗粒中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和蔓荆子黄素的含量测定与指纹图谱的研究,结合主成分分析研究不同产地蔓荆子的配方颗粒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对蔓荆子配方颗粒中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和蔓荆子黄素进行含量测定,及其指纹图谱的绘制。色谱柱为Agilent ZOBRAX Plus C18(4.6 mm×250 mm,5μm),以0.1%磷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为程序波长,柱温35℃。采用SIMCA 14.1软件对指纹图谱特征峰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 10批蔓荆子配方颗粒中的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蔓荆子黄素的含量最大相差分别为2.0倍、2.8倍、8.6倍,其中江西产地蔓荆子的配方颗粒3种活性成分含量均较高。不同产地蔓荆子的配方颗粒相似度在0.914~0.993之间,表明颗粒剂中的化学成分总体稳定。综合含量测定、指纹图谱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可区分出江西产地蔓荆子的配方颗粒质量最佳,均一性良好。[结论]基于HPLC-UV法的含量测定结合指纹图谱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的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表征蔓荆子配方颗粒在化学成分方面的共性与差异,可以为蔓荆子配方颗粒甄选原药材、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相应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天津中医药》期刊2019年09期)

郑平[4](2019)在《蔓荆子产新价向何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蔓荆子产新尚未临近,行情已摇摇欲坠,从190元(江西产,统货)(每公斤,下同)逐渐下滑至140元左右,目前市场价格已跌破百元,跌至85元左右。蔓荆子价格下滑的原因是什么?未来下滑空间还有多大?回顾历史上蔓荆子价格波动并不频繁,2011(本文来源于《医药经济报》期刊2019-08-29)

尹辉,薛兆坤,刘艺[5](2019)在《蔓荆子古法炮制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中药蔓荆子古法炮制中酒炙的最佳条件,挖掘古籍中的经典炮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蔓荆子黄素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设计试验优选蔓荆子的最佳古法炮制工艺。结果酒炙蔓荆子的最佳炮制工艺为:酒浸6h,烘制温度120℃,烘制时间5min。结论经古法炮制后,蔓荆子中的有效成分含量明显增加,且炮制工艺简单,方法稳定可行。(本文来源于《新疆中医药》期刊2019年03期)

吴富璇[6](2019)在《中药蔓荆子化学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蔓荆子(Fructus Viticis)是收载于2015版《中国药典》的传统中药,药材源自于单叶蔓荆或叁叶蔓荆的成熟果实,属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本课题对蔓荆子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发现蔓荆子中具有抗肝癌作用的活性成分,筛选出具有显着抑制肝癌干样细胞自我更新作用的单体化合物,从而为从天然药物中发现抗肝癌作用的有效成分提供思路。方法:运用硅胶柱、葡聚糖凝胶LH-20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现代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光谱(~1H-NMR、~(13)C-NMR、~1H-~1HCOSY、HMQC、HMBC)和高分辨质谱(HR-ESI-MS)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单体化合物采用肿瘤球形成实验进行抗肝癌活性筛选,采用不同浓度(0、5、10、20μg/mL)的单体化合物处理,检测其对人肝癌MHCC97-H细胞系干样细胞肿瘤球形成的影响,筛选出具有显着抑制肝癌干样细胞自我更新的单体化合物。结果:从蔓荆子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纯化得到了15个单体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1个(化合物1*),为去甲裂环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对9个单体化合物进行了抗肝癌活性筛选,其中具有抗肝癌活性的化合物7个,3个化合物的活性较好(化合物6、7和9)。化合物1*具有一定的抑制人肝癌MHCC97-H细胞系肝癌干样细胞(LCSLCs)自我更新能力的作用。结论:从蔓荆子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15个化合物,其中1个新的去甲裂环环烯醚萜,9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对9个化合物进行了活性筛选,其中木脂素类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抗肝癌作用,化合物6、7和9的活性最强。(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罗龙云,杨平华[7](2019)在《鄱阳湖域蔓荆子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提取活性成分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GC/MS及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鄱阳湖域都昌县、星子县及湖北省产蔓荆子活性成分,结果发现:分离出总成分为都昌县41种、星子县38种及湖北省34种,成分含量顺序依次为保留时间在44.30、31.35及29.60min的成分,说明蔓荆子主要活性成分基本相同。有7个共有成分色谱峰,其含量占蔓荆子活性成分比例分别为:都昌县(97.40%)、星子县(94.66%)及湖北省(88.47%),说明不同产地的蔓荆子品质有一定差异。(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06期)

王作承,常瑞莲,张桂菊[8](2018)在《蔓荆子及其炮制品炮制沿革及现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蔓荆子是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var.simplicifolia Cham.)或蔓荆(Vitex tr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传统的辛凉解表中药,并列为上品,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之功效,是风热感冒较常用中药。本文就蔓荆子及炮制品的历代本草、炮制沿革和现代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蔓荆子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药学研究》期刊2018年11期)

郑平[9](2018)在《蔓荆子高价能走多远》一文中研究指出八月底九月初正值蔓荆子的产新期,近叁年来该品种的价格已经上涨了 10倍多。从2015年在20元以内(每公斤,下同)徘徊,至2017年10月价格已高升至200元左右,进入2018年后价格进一步上升至220元,创造了有史以来的天价。受高价刺激,今年(本文来源于《医药经济报》期刊2018-09-10)

杨远超,何芳,刘学伟,温彬宇,闫妍[10](2018)在《蔓荆子黄素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蔓荆子黄素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及RAW264.7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的研究,探讨蔓荆子黄素对单核巨噬细胞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含有不同浓度蔓荆子黄素作用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与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于24、48及72 h后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性。使用AO/EB染色观察RAW264.7细胞凋亡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AW264.7细胞凋亡率。通过荧光探针DCFH-DA检测RAW264.7细胞活性氧水平,使用JC-1染色标记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 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蔓荆子黄素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细胞活性及RAW264.7细胞的增殖都有抑制作用,呈剂量与时间依赖关系,尤其对具有增殖能力的RAW264.7细胞活性抑制作用更强。AO/EB染色结果显示,RAW264.7细胞经浓度为5及10μmol/L的蔓荆子黄素处理后,细胞表现为凋亡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蔓荆子黄素诱导RAW264.7细胞Sub-G1期代表凋亡细胞的百分比增加(P<0.05)。蔓荆子黄素作用于RAW264.7细胞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提高;JC-1染色结果显示,蔓荆子黄素能使RAW264.7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结论蔓荆子黄素能够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与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活性,尤其对具有增殖能力的RAW264.7细胞活性抑制作用更强,可以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与增加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和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21期)

蔓荆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冷浸法对单叶蔓荆子植物的种子和叶进行浸提,进一步采用生长速率法将获得的粗提物浸膏用于植物病原真菌拮抗活性的测定。结果发现,单叶蔓荆子植物的种子和叶粗提物对靶标菌抑制能力不同,其中叶部粗提物对小麦赤霉病菌抑菌效果最好,培养后期抑菌率可达50%;种子粗提物对小麦赤霉病菌、苹果轮纹病菌以及水稻稻瘟病菌均有很好的抑菌活性。种子粗提物抑菌活性优于叶部粗提物,其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抑制中浓度分别为112.53 1,142.49 g·L~(-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蔓荆子论文参考文献

[1].黄艳丽,张晗,郭颖,李安平,姚进龙.蔓荆子中木脂素类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2].沈恬安,杨德友,骆焱平,王兰英.单叶蔓荆子提取物的抑菌活性[J].热带生物学报.2019

[3].张永苗,张兵,梁春霞,彭辉,王仁兴.基于HPLC-UV特征图谱与主成分分析的蔓荆子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9

[4].郑平.蔓荆子产新价向何方[N].医药经济报.2019

[5].尹辉,薛兆坤,刘艺.蔓荆子古法炮制的工艺研究[J].新疆中医药.2019

[6].吴富璇.中药蔓荆子化学成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7].罗龙云,杨平华.鄱阳湖域蔓荆子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提取活性成分比较分析[J].广东化工.2019

[8].王作承,常瑞莲,张桂菊.蔓荆子及其炮制品炮制沿革及现代研究[J].药学研究.2018

[9].郑平.蔓荆子高价能走多远[N].医药经济报.2018

[10].杨远超,何芳,刘学伟,温彬宇,闫妍.蔓荆子黄素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

论文知识图

蔓荆子-图556-3 单叶蔓荆果实横切面...蔓荆子-图556-1 蔓荆子药材图蔓荆子-图556-2 单叶蔓荆果实横切面...蔓荆子-图2 蔓 荆蔓荆子-图1 单叶蔓荆蔓荆子-图556-7 蔓荆子薄层色谱图S....

标签:;  ;  ;  ;  ;  ;  ;  

蔓荆子论文_黄艳丽,张晗,郭颖,李安平,姚进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