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与市场的桥梁(论文文献综述)
马池春[1](2020)在《秩序再造:资本下乡的实践图景 ——以育村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资本下乡日趋活跃和频繁,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潜在推动着乡村社会的秩序变革。当前,围绕资本下乡议题学界争论不断,既有资本下乡的坚定支持者,也有资本下乡的强烈反对者,争论双方的核心关切是资本下乡究竟促进还是损害农民利益?本文以粤东北地区的育村为研究个案,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采用政治经济学、政治社会学等理论分析框架,详细考察了资本下乡在个案村的具体实践过程。资本下乡中的村庄秩序形态变革是本研究所关注的核心内容。资本下乡能否促进农民利益根本上取决于多元主体间利益秩序均衡与否,关键在于资本下乡良性机制的建构。而资本下乡良性机制的建构过程本质上是资本下乡中多元主体利益博弈的过程,是农民利益发展与利益保护的均衡过程,也是村庄秩序再造和乡村社会制度变迁的过程。本研究聚焦资本下乡中的政府、企业与农民,深入分析资本下乡中的利益主体行为,全景展现资本下乡中村庄秩序再造的过程及其结果,并试图揭示资本下乡良性机制建构的内在逻辑机理。本文主要由导论、正文、结论与讨论三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主要回答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回顾和梳理相关文献并进行简要评述,介绍主要的研究方法和案例概况及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正文部分共由五个章节构成,围绕资本下乡中的政府、企业与农民,按照事件发展的过程脉络,论述和呈现资本下乡对村庄秩序的再造过程和结果,揭示和分析村庄秩序再造的逻辑进路、治理效应及其限度。第一章主要从政府、企业和村集体三个层面分析资本下乡中的利益主体行为逻辑,研究认为政府的治理逻辑、村庄的发展逻辑与企业的生存逻辑具有内在契合性,推动了资本下乡中利益主体行动路径的适应性耦合,实现了乡村关系、政企关系和村企关系的再造,形塑了资本下乡中的动态“三角平衡”格局。第二章主要呈现资本下乡中政府和企业对村治精英的双重吸纳过程,分析认为村治精英在资本下乡中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加速了资本下乡中利益主体间的信任建构进程。企业的“需求—回应”机制和政府的体制压力传导是资本下乡中精英吸纳的主要动力来源。资本下乡中政府与企业对村治精英的双重吸纳实现了对村治精英的再造,引致村治精英“政治化”。第三章主要展现资本下乡中企业主导的现代规则与乡土规则的碰撞过程,分析认为资本下乡为重塑和再造乡村社会的规则体系提供了契机。资本下乡中乡村社会基于共同需要具有规则再造的内在动力,而政府的强制性矫正则为乡土规则再造提供了外部辅助。同时,资本下乡中企业理性与农民理性的耦合过程也内涵着企业对乡土规则的再造。第四章主要分析资本下乡中农民再组织化的动因,呈现农民再组织化过程。资本下乡中企业基于生产成本控制需要,具有吸纳农民参与的内在动力。而企业基于交易成本控制需要,则将分散化的农民参与推向了再组织化。研究认为资本下乡中的农民再组织化有助于乡村社会自主性“集体”建构。农民再组织化搭建了农民组织化利益表达新秩序,重塑了农村政治经济格局,拓展了乡村精英成长空间,推动了村社集体再造。第五章主要分析资本下乡中村庄秩序再造的逻辑进路、治理效应及其限度。研究认为资本下乡中村庄秩序再造遵循内在多重逻辑进路,具有积极治理效应,对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具有助推作用。同时,现代性与地方性知识的潜在冲突、政企关系诱变、间接信任背景下的松散型村企关系使得资本下乡中的村庄秩序再造有其限度。基于对案例的分析研究,围绕如何建构和完善资本下乡良性机制,推动资本下乡秩序均衡,促进农民利益,本文得出以下结论:资本下乡中利益主体间的信任建构是基础;新型政企关系是资本下乡可持续的保障;有效的利益联结分配机制是稳定村企关系的关键;村治精英是资本下乡中的主要桥梁和纽带;打造党建引领下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是资本下乡进程中乡村治理模式的转型方向。
李攀[2](2019)在《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文中研究表明近代意义上的合作运动源于西方,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9世纪初,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提出合作社的思想,并进行了实践探索。从1844年英国罗虚代尔消费合作社成立至今,合作社的发展历经一个半世纪。在这一长期历史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合作社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和论断,成为指导合作社发展的科学指南。二十世纪初叶,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之时,合作思想作为一种“救世”学说被引入中国,中华大地上各种政治势力、各类社会团体出于各自目的,曾试办过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共产党与合作社渊源颇深,中共自诞生伊始就把发展合作社作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特别是农村问题的重要举措。1922年9月,毛泽东参与创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合作社——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从此合作社的种子开始在各个革命根据地生根发芽,其中,中央苏区的消费合作社、陕甘宁边区的南区合作社是其典型代表,也是供销合作社的雏形。1950年7月,组建成立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全国的供销、消费、手工业等合作社具体业务。1954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合作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从那时起,60多年来,供销合作社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也经受了不少挫折。供销合作社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它扎根农村、贴近农民,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引导亿万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左”的观念的影响,供销合作社的所有制性质曾发生过多次改变,经营管理机构也屡遭撤并,和国营商业“三分三合”,尽管如此,其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办社宗旨始终没有变化,即便在“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左”的错误的影响下,供销合作社广大干部职工依然坚守岗位,为稳定农业、发展生产做了大量工作。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供销合作系统进行了改革,一度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影响和体制机制的制约,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遭遇经营困境,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90年代中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得以重建,供销合作系统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加快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这一重要指示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引领未来。本文试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研究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共决策层对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认识过程、决策过程,考察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果,探究供销合作社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历史经验,以期为正在进行的供销合作社体制机制改革提供镜鉴和参考。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综述、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及研究重难点等基本情况。第一章,回顾合作社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过程,重点对马克思主义合作社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对建国前中共领导合作社的历史进行归纳,勾勒出供销合作社萌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轨迹。第二章,主要研究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和国家重点发展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梳理供销合作社发展方针的演化、确立过程。研究供销合作社超常规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具体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供销合作社落实“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做法举措及成效。探讨供销合作社领导农村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过程。第四章,探究“大跃进”期间,供销合作社所有制性质的变化过程及原因。研究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之后,供销合作社被“下放”为人民公社“供销部”的实际影响。研究中央恢复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和实际效果。第五章,研究文革对供销合作社造成的严重损失。探讨文革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为稳定农业生产起到的重要作用。第六章,研究探讨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的具体过程和实际效果。对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的改革进行总体评价。第七章,探究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陷入经营困境的具体原因。研究供销合作系统摆脱困境的历史过程。第八章,对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进行总体评价。总结党领导供销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经验。
周琨[3](2019)在《丽江市古城区民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及促进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民间社会组织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一方面,乡村治理长期以来面临制度性与能力性等诸多困境,也面临着贫富差距拉大、资源瓶颈、干群关系紧张等新型社会矛盾;另一方面,村庄内部出现了利益分层的现象,农民中产生了多元的诉求,民间社会组织中既有基于亲缘、血缘、地缘的传统型组织,也有依靠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或互益目的成立的新型民间社会组织。这种自发形成又有政府扶持,并在公共领域与政府互动协作的民间社会组织真正参与治理将成为破解当前乡村治理困境的关键。民间社会组织在表达农民权益、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在社会性、公益性和服务性的农村社会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它将成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有益补充。本文运用公民社会、多中心治理、社会资本、政府职能等多种理论,在对国内外乡村治理以及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以及研究进行归纳整理的基础上,以古城区民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具体路径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尝试以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背景、作用和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并针对性地重点探讨如何推进民间社会组织更好地参与到乡村治理中去,以期实现乡村善治。本论文具体内容如下:导论中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情况进行综述;第一章对民间社会组织、乡村治理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第二章对古城区民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现状进行分析;第三章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第四章借鉴总结国内外经验;第五章为本文的落脚点,意在探讨如何促进古城区民间社会组织更好地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构建多元共治的治理结构。
赵玉石[4](2019)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农”问题是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最大发展难题,表明在新的资源环境下农村原有的发展模式出现了适应性问题,需要探求破解发展困境、推进农村现代化的新路径。这一方面离不开国家建构力量,需要政府在宏观层面主导农村的发展、建设,另一方面离不开农村内生力量,由熟悉农村、对农村有着特殊情感的农民来担任农村发展、建设的主体,才能将农村建设成为农民想要的样貌。然而自人民公社解体后,以家户为经营基本单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进一步“原子化”(1),特别是随着人口流动的加速,农村呈现出较大的动态变化性,农村内生力量的聚合愈发困难。“将农民组织起来”成为增强农村内生力量、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作为全新的组织载体,新型农村合作社是分散经营的农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运用组织化手段降低风险的理性选择,相比于传统合作社具有自发性、民主性、服务性、独立性等特点,不仅承担着发展农村经济、保障农民利益的责任,而且在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提升农村民主化水平方面被寄予厚望,已经被列为国家着力培养的重要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之一。但由于我国农民善分不善合的特性和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国家权力强势整合农村产生的权力惯性,新型农村合作社在产生和发展初期对政府有较强的依赖性,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制度嵌入的结果,因此,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之间必然存在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政府扮演着规划者、服务者、协调者、规范者的角色,但基于压力型体制下的政绩考核、利益权衡、人情关系等因素,政府行为却往往有着更加复杂的展现,有时甚至背离了公共角色的内在要求。本文以合作社经典理论和政府行为基本理论为理论依托,以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与政府行为间的深刻关联为逻辑基点,运用文献研究、规范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新型农村合作社生长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作用模式、行为机制,并着重对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做了现实考量,提出“以法治为根基,以需求为导向”的政府行为优化路径,力图客观还原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行为全貌,寻找政府作用于合作社的适当行为着力点。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阐明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设计、创新与不足等内容。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共分六章。第一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系统梳理了合作社理论和政府行为理论,明晰了本文的核心概念,为后续研究确立了理论支撑和分析框架。第二章重点剖析了新型农村合作社的内在生长机理及对政府行为的类型化需求,通过分析新型农村合作社的概念、性质、特点、社会基础等生长机理,对合作社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类型合作社的政府行为需求进行了类型化分析。第三章主要分析和提炼出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的作用与行为机制。在回溯建国后政府行为对农村合作组织作用变迁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合作社发展实际,提炼出政府行为对新型农村合作社的不同作用模式,以及包括动机、方式、内容、绩效在内的政府行为机制。第四章基于对政府行为的现实考量和个案分析,阐述了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互动的非均衡现状,并揭示政府在新型合作社发展中的行为困境。第五章比较分析了国外农村合作社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行为,总结各国政府基于不同国情下的行为差异和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第六章在前面各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优化的路径,必须理清政府行为的“度”,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划清政府行为边界,并将政府行为由供给主导向需求主导转变,以增效为目标取向,通过搭建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的互动平台,统合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各种行为,凝结成契合合作社需求的政府行为合力。第三部分为结论,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得出相关结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新型农村合作社根据生发模式、资源与运营环境的差异可以分为企业带动型、大户带动型、村治组织带动型和政府带动型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对政府行为既有着共性需求,又存在个性差异需求。第二,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基于不同的作用程度和实施方式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模式,即国家主义模式、放任主义模式和混合模式,不同模式各有其形成机制,是一定条件、环境下的产物,需要依据不同地域环境、农村合作社发展的不同阶段来评判政府行为模式的合理性和正当性。第三,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是一个涵盖动机、方式、内容、绩效的有机系统。在行为动机上,行政环境的差异会使不同层级的政府在行为的内外动机上存在较大差异,出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为动机的层级分化;在行为方式上,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行为存在正向和反向两种方式,即“政府规制”行为和“政府俘获”行为;在行为内容上,政府行为涵盖制度建构、服务供给、监管规范等多方面、各环节;在行为绩效上,政府行为绩效由行为因素、能力因素、环境因素三个变量构成的函数关系所决定,必须依靠三个因素的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才能实现整体提升。第四,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非均衡的博弈地位使政府时常出现越位、错位、缺位行为,越位行为挤压了合作社发展的空间,造成合作社独立性的丧失;错位行为使合作社混淆了发展内源动力和外部助力的边界,增加了合作社内外整合的难度;缺位行为造成了政府对农村合作社治理出现“真空”,导致合作社发展乏力。第五,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面临“上热下冷”、条块管理、制度不足、村庄空壳化等带来的行为困境,一些基层政府还缺乏为新型农村合作社提供扶持和帮助的权能和资源,这些现实困境成为政府作用发挥的掣肘,影响了政府在合作社发展中的行为能力。第六,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优化的路径要“以法治为根基,以需求为导向”,一是在法治政府建设这一宏观语境之下规范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明确其行为依据、原则,梳理“行为清单”,同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二是实现政府行为和职能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的转变,拓宽农村合作社需求表达渠道,并通过制度设计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增进政府行为与合作社需求融合的可能性;三是凝合政府行为与合作社发展的目标取向,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理念下建构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互动平台,将互动、服务意识输送至政府的行为理念中,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为优化。
陈振平[5](2013)在《当代中国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国家—市场的范式》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供销合作社制度广泛创建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变迁和创新是国家力量与市场力量综合的结果。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变迁与创新可以在民国时期寻找到一些渊源。民国时期的合作社作为实现“三民主义”的一种工具,与政权紧密结合,在政治、经济及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新政权以苏联合作社为样板实行计划合作经济的道路,将合作社作为实现农业及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纳入到国家统一的经济建设计划之中。这个时期的供销合作社作为连接城乡物资流通的桥梁,以统购统销或派购的方式将农村生产的物资转移到城市,将城市的工业制成品转移到农村,在这个过程中的工农业产品价值剪刀差帮助工业化积累了资金。随着计划经济的解体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国家的力量开始从基层的微观经济细胞中撤出,市场的力量开始成为引导基层市场运行的强大的动力,供销合作社开始探索办“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但实际上,国家力量的相对退出并不意味着供销合作社可以自然而然地在市场力量推动下建成为众所期待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从另一方面来说,国家力量的相对退出反倒使供销合作社的改革(改制)一度变得无从下手。到了21世纪,随着三农问题的日益突出,新一届中央政府从2003年起连续11年下发关于“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将供销合作社更进一步地纳入到“三农”问题的整体框架中,从提供农业产业化、社会化服务等多个方面入手,要求进一步加大对供销合作社的保护和支持力度,发挥供销合作社在沟通城乡流通,服务三农中的作用。从中国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历程看,中国供销合作社从产生到发展壮大,再到后来的萎缩、复苏,贯彻了一条核心线索就是供销合作社与国家、市场的关系。供销合作社是有一种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这种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依靠国家力量,服务国家现代化战略,服务城乡经济发展的一种制度设计。与此同时,供销合作社在发展中越来越多地具有服务三农和民生等社会性因素的考量,在支持市场竞争中相对落后的社会弱势群体的时候,各方面都会想起借用合作社这一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总共分为八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阐述论文研究目标与主题,界定论文基本概念及范畴,搭建文章基本框架并对文献进行综述,介绍使用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第二部分是中国供销合作社制度变迁的历史渊源,主要从近代中国合作制度的思想渊源、近代中国合作制度的实践渊源两个方面进行展开。第三部分是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供销合作社制度的形成与变迁,主要研究国家建设与供销合作社制度的形成、国家运动与供销合作社制度的变迁、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制度的创新、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制度的绩效及评价四个部分。第四部分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供销合作社制度的市场化探索。主要研究改革开放后供销合作社市场化探索的起因、市场化探索的过程、市场化探索中的制度创新,以及市场化探索的绩效及评价。第五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中国供销合作社的市场化转型。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与供销合作社的市场化转型、供销合作社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供销合作社市场化转型的制度创新、供销合作社市场化转型的制度绩效及评价。第六部分是新时期的中国供销合作社的新发展。主要研究新时期供销合作社面临的新形势、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新发展、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创新、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制度绩效与评价。第七部分是中国供销合作社制度变迁的国内比较与国际经验借鉴。主要研究国内外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制度变迁与创新的比较及借鉴启示。第八部分是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制度模式的历史总结与展望。主要包括对中国供销合作社制度既有模式的总结、构建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制度新模式、及关系供销合作社发展方向的两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宋哲庆[6](2011)在《基于农村社区发展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农村社区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能动性越来越强,农民自觉组织起来快速获得市场信息、降低交易费用、应对市场风险。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也快速成长起来,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组织发展不规范、组织程度不高、保障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完善当前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制度,为合作组织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已经成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针对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和保障机制进行研究。目前,国内从农村社区视角进行专门分析比较少见。而本研究正是基于农村社区发展展开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法律制度和保障机制问题研究。国内外对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都有成功的例子可供借鉴,无论是美国、德国、法国的成功经验,还是国内陕西、山东的发展模式都可以给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有利指导。这其中也存在结合农村社区发展的经验总结。农村社区与农民合作经济之间相互联系,彼此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社区形成与发展的助推力,而农村社区则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有利平台。农村社区的发展对于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内部市场的培育,政府农村政策的实现,以及农村服务的改善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然后,结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实需要,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法理念出发,探索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价值追求;基于合作组织合作原则二元价值协调的考虑,强调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价值与伦理价值协调发展,既注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能背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在要求;从资本制度、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分配制度和责任制度等方面完善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制度。本文创新性地以农村社区为视角进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体系化研究,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制度,同时从农村社区角度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保障体系,建立起包括农村社区在内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多元主体保障体系;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体系,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以及提出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农村社区发展的具体对策。
王金娟[7](2010)在《西部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研究 ——基于定西市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生产组织的创新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农民经济组织是在国家、政府、市场等多种力量与农户的博弈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农民经济组织的发展过程也是国家、政府与农户在农村的权利与利益关系的重构过程。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的影响,其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区域性,这些特点也决定了欠发达地区农民经济组织的多样化。以合作制原则建立的各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效降低了农民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参与能力,进而也创新了农村参与式发展模式,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卖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诸多问题。同时,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在农户家庭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培育市场竞争主体、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方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有效载体和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重新塑造,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定西市各类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量涌现,对促进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定西市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做了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就其产生发展、运行机制及其他相关方面问题做了详尽分析,基于实证与理论研究,笔者提出了定西市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发展的相关对策措施。同时,本文将通过分析借鉴市场经济国家成功经验和对甘肃省定西市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实证研究,探索性地解释了我国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的发展特点及存在的差距等现实问题,从而进一步探讨新形势下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生产组织发展的目标、方向及创新发展的具体对策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力求对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发展问题的研究取得新的突破。
潘文华[8](2009)在《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如何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业已成为产业界、科技界乃至全社会的重要议题。科技中介服务是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而产生的新型经济服务活动,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逐步发展起来。目前我国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户难以与科技建立有效的对接,急需在农户与市场、农户与科技之间建立多种纽带,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技术和市场服务。发展农业科技中介组织,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本文选取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发展进行研究,无论是对农业科技中介的理论研究还是对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都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论题。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访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比较法、案例法和系统论研究方法。为了了解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的历史、现状和问题,采用了访谈、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多家单位进行走访调查,深入农村进行实践观察,并组织东北农业大学家住黑龙江省农村的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发现黑龙江省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还采用了比较分析方法,在对美国、日本、荷兰等各国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归纳出国外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发展对我国的启示。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本文运用系统方法设计了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结构框架,并运用系统论中的复杂网络理论,建立了农业科技中介组织的具体刻画指标,结合具体案例对农业科技中介组织进行了测量分析和评价。本文首先对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从对中介、中介组织、科技中介组织的概念分析,层层深入到农业科技中介组织、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概念界定,对农业科技中介组织的类型和体系的特征进行了划分和总结。农业科技中介组织是联结农业科学技术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为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组织。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是农业科技中介组织机构及其与运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在明晰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与本研究紧密相关的技术创新理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系统论和公共物品等理论进行了深刻的理解分析,并阐释了相应理论对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研究的启示,为后续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为了准确把握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现状和问题,笔者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经历了从单一组织主体到多元组织主体的发展历程,现已初步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主体格局。但是,目前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仍然存在农民技术求助渠道不畅、农业科技研发与现实需求联系不紧密、政府科技中介服务僵化低效、农民科技信息获取手段落后等问题。科技中介是一个涉及到技术、技术供给、技术需求以及科技中介自身建设与环境匹配的复杂过程,于是本文分别从科技中介体系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层面,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发达的农业必定有完善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本文介绍美国、日本、荷兰、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的主要经验,印度的选取是鉴于我国和印度同属于发展中国家。以上各国的共同经验是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主体多元化,实现科研、教育、推广部门紧密结合;农业科技中介组织的人员录用、培训和考核都已形成制度,并能够拥有多渠道的资金筹集和发达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世界各国农业科技中介的发展都突出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可见,尽管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植根于市场经济中,但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而自发发展,政府在促进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汲取各国发展的共同经验,研究总结世界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发展规律,有助于对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构建和对策的探索。对不同类型农业科技中介组织的评价是构建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基础。政府主办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教育科研单位主办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企业主办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因此也就有各自的适用条件。本文构建了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该体系由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主体系统及其环境系统构成,组织主体系统包括组织主体和运行机制;环境系统包括法律环境、金融环境、政策环境和信息环境,它们共同对农业科技中介组织的运行起到影响作用。在体系构成的基础上,对农业科技中介组织进行了公益型、准市场型和市场型的划分,并对各主体创办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进行了职能定位。据此政府主办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应属于公益型农业科技中介,执行公益性职能,教育科研单位主办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属于准市场型农业科技中介,但其发展趋势将日益向市场性为主转变,企业主办的农业科技中介属于市场型中介,它以盈利性服务为其职能。体系运行机制的设计包括准入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责任机制、信用机制和契约机制和协调联结等机制。为了对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进行绩效评价,论文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复杂网络理论的评价指标,对具体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最后,论文提出了完善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对策与措施。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剥离经营性职能而充分发挥公益职能,通过建设区域服务站,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力量,并形成人员录用、培训和考核制度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及其成员进行培训教育,大力发展并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其成为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中的基础力量教育科研单位主办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要结合学科拓宽服务领域,加强经营性职能,同时建立必要的撤出机制以规避风险,逐渐走向市场化;扶持并监督企业发展农业科技中介,培育商业性农业科技中介公司;此外还要加强农业科技中介的法律、政策、金融、信息等环境的建设。
王阳[9](2010)在《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起和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涉及农村微观经济基础变革的大事。其产生和发展是我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经营体制在新的历史时期既具必然性又具有时代性的变迁与创新。它一方面改变了我国农民的经营方式和农业产业的组织结构,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自身的发展问题。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有关的问题主要有:在现有的外部约束条件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究竟有没有生命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土壤,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生成机理是什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绩效如何、怎样评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绩效、其发展存在那些瓶颈?现有的形形色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在我国国情的制约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为什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常选择依托外部力量的发展形式?当模糊界定的产权普遍为大家所垢病的时候,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如何界定其产权?怎样才能完善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治理机制?怎样才能保障和优化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外部发展环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何在环境的约束下选择其发展战略?本文的核心就是在充分考虑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的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基于合作社理论的一般,利用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根据现代组织理论研究的逻辑顺序以及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实践,本文共包括十二章内容:第1章“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界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廓清相关概念,提出研究假设、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论述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2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与功能”,本章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区分,剖析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与特点,在此基础上统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识别口径,并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义进行归纳。第3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理论述评”,回顾国际合作思想的发展演变,梳理和总结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合作理论,追踪合作理论的最新进展,并对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介。第4章“境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述评”,主要介绍典型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的历程、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功能和特点;分析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归纳总结他们的实践经验。第5章“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生成机理”,借鉴新制度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构建相应的模型,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从制度变迁层面和农户微观层面阐释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动因和发展空间。第6章“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绩效和存在的问题”,借鉴制度变迁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厂商理论,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构建了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绩效分析的框架,通过模型化的方法揭示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发展和绩效的科学评估提供一个参照系。本章还在绩效评价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第7章“我国建立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原则”,回顾了经典的合作社原则,从集体行动的视角探讨了合作社原则的变迁动因及演变趋势,归总了合作社原则的核心,提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第8章“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界定”,简要回顾产权理论及其分析框架;分析了传统合作社产权界定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以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权结构的变迁;探讨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权安排的特点。第9章“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方式”,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典型运作模式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不同模式的内涵、制度特征、经济绩效与内在演化关系,从发展的动态角度分析运作模式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选择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作模式的对策建议。第10章“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治理机制”,立足我国农民专合组织治理的实践,提出了新的治理框架;揭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面临的治理问题;反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结构现状;剖析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机制;提出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治理的对策框架。第11章“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外部保障机制”,介绍世界各国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和手段,政府扶持农民合作的理论依据以及学者对扶持政策的质疑,在分析政府扶持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修正政府失灵的对策建议。本章还分析了相关利益群体建设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制度建设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农村市场体系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第12章“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战略”。本章是在第10章和第11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框架对影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提出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战略选择。
安建明[10](2008)在《西部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业市场体系已经进入发生深刻变化的新阶段。推动这种变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在收入增长、消费结构转型及农产品结构多样化过程中,城乡居民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以及对改进的乳制品、更精的瘦肉、优质的水果和安全的蔬菜等农产品的需求增长,导致企业层次、市场中介组织层次和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强化对农业产业链的管理;二是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扩大的经济环境中,竞争环境下的效率和效益导向驱动,导致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藏、运销和中介服务的组织(包括农户)之间的分工更加精细、协作更加密切,农产品市场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在这种变化的趋势中,农户面临国内国际市场不断扩大的挑战,农户参与现代农产品市场正变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Pingali,2006)。但是,农户在竞争环境下进入这一市场体系时面临着日益强化的流通约束,这不仅是因为进入市场需要物质投资,而且是因为存在着与农产品市场相关联的农业中介组织。中国西部地区的农户由于面临市场发育滞后、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参与农产品市场竞争的交易成本和其他非经济壁垒,将决定其是否从事与农产品市场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即农产品销售、流通的难易程度对农户进入组织化程度高、分工较为精细、协作相对密切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有重要影响。因此,从促进农户与组织化的市场实现有效对接角度,以降低农户农产品交易成本、增加农户参与组织化的市场机会为目标,研究西部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对农户进入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农产品市场的影响机理,是重要的新的基础研究领域,研究成果对拓展农产品运销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在研究西部地区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转变及其对农户进入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农产品市场影响的基础上,设计适合西部地区的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并提出发展的对策建议,有助于政府从增加农户市场准入机会等方面,完善支持西部地区农业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本文以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为研究对象,以市场分工与协作和中介组织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实证与规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中介组织内部组织结构、组织功能、运作机制到外部与其他市场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两方面,设计西部地区各类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的经营模式,并提出保障西部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有效运作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的思路和逻辑框架为: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其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对农业市场中介组织和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进行理论界定,系统探讨我国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演进规律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西部3省关于农户对农业市场中介服务需求的调查,得出西部地区农户对农业市场中介服务需求旺盛,而农业市场中介组织发育滞后,经营模式存在缺陷,农业市场中介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结论。结合调查结果,在对东部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演进经验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与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相适应的龙头企业互利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主导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准公益型和农业营销大户公司型等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并从政府宏观调控角度提出西部地区农业市场中介组织培育的对策建议。按照逻辑关系与结构,将论文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对国内外农业市场中介组织及其经营模式理论进行客观评述并概括出值得本文借鉴的主要理论、重要观点和基本方法。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的经营模式,国际、国内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证明,不同的组织运行环境需要构建不同的经营模式。第二章为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理论分析。以分工与协作理论为指导,运用管理学、制度经济学基本原理,在对国内农业市场中介组织及其分类进行理论界定,并对农业市场中介组织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组织内部采取何种制度模式,外部与其他主体之间采取何种利益联结方式两方面提出了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的理论研究框架。第三章为农业市场中介组织发展及经营模式演进分析。通过对东西部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环境比较分析,对龙头企业(准中介)、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社、专业协会)、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农业营销大户等各类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的产生、发展现状及经营模式和存在的问题作了客观分析,总结出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与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相关,在不同的产业化阶段,中介组织的经营模式有所不同的演进规律。第四章为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培育经验与启示。深入分析东部发达地区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的特征,总结政策诱导在经营模式培育中的得失;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农业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国外政府从促进中介组织经营模式转换和服务功能优化角度,提供的公共政策,得到可供我国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培育借鉴的经验和启示。第五章为西部农业市场中介服务需求分析。通过对陕西、青海和四川3省农户的调查并进行调查数据分析,得出西部地区农户对农业市场中介服务需求旺盛,而农业市场中介组织发育滞后,经营模式存在缺陷,导致农业市场中介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结论。实证分析进一步支持了需改进或重新构建西部地区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的理论研究框架。第六章为西部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设计。在总结概括西部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农业产业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这个指标体系评价西部地区不同区域的农业产业化水平,以此设计与当地农业产业化水平相适应的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包括龙头企业互利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主导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准公益型和农业营销大户公司型经营模式,就各类组织从内部机制完善和外部与其他市场主体利益联结机制两方面进行经营模式构建并进行经营战略分析。第七章为西部地区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培育的对策建议。综合以上研究成果,从宏观经济环境、政策支持和法律法规支持三方面提出了有利于新构建的西部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培育的对策建议。第八章为研究结论、不足与进一步研究展望。对西部地区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研究进行总结,对研究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没有涉及或没有深入研究的问题做了点评,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二、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与市场的桥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与市场的桥梁(论文提纲范文)
(1)秩序再造:资本下乡的实践图景 ——以育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
(一)资本下乡研究综述 |
(二)乡村治理研究综述 |
(三)政企关系研究综述 |
(四)村企关系研究综述 |
(五)农民组织化研究综述 |
(六)对既有研究的评述 |
三、关键词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案例概况 |
(一)主要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案例概况 |
五、分析框架与结构安排 |
(一)论文分析框架 |
(二)论文结构安排 |
六、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利益主体行为逻辑及其关系再造 |
1.1 引资入村:政府的治理逻辑 |
1.1.1 以资引资:国家资源下乡的策略 |
1.1.2 政府入股:政治资源的隐性配置 |
1.1.3 政府的市场观与市场化中的政府 |
1.2 乡村争资:村治逻辑转换与权力内嵌 |
1.2.1 产业振兴:村集体的富民兴村策略 |
1.2.2 社会资本获取:工商资本的政治表达 |
1.2.3 竞争捷径:主动谋求政府支持 |
1.3 选村投资:政府干预下的资本下乡 |
1.3.1 情感偏好:资本下乡中的政府意志 |
1.3.2 企业配合:寻求政策倾斜与扶持 |
1.3.3 村企共谋:强化获取政府资源的能力 |
1.4 资本下乡中的利益主体关系再造 |
1.4.1 企业参与下的乡村关系再造 |
1.4.2 村庄参与下的政企关系再造 |
1.4.3 政府参与下的村企关系再造 |
1.4.4 资本下乡中的动态“三角平衡”格局 |
1.5 小结 |
第二章 村治精英吸纳与乡村精英再造 |
2.1 经济精英主导下的村庄治理 |
2.1.1 做企业家:从“草根”到经济能人 |
2.1.2 张榜竞选:从经济能人到村治精英 |
2.1.3 精英的困局:村庄治理内生性缺失 |
2.2 资本下乡中企业对村治精英的吸纳 |
2.2.1 情感俘获:私人关系的公共性拓展 |
2.2.2 需求对接:对村治精英破局构想的回应 |
2.2.3 信任建构:企业股权结构的社会效应 |
2.3 资本下乡中政府对村治精英的吸纳 |
2.3.1 先建后补:政府对村治精英的承诺 |
2.3.2 垫资建厂:村治精英对政府承诺的回应 |
2.3.3 褒奖与荣誉:政府对村治精英的反馈 |
2.4 精英吸纳的动力来源及其再造结果 |
2.4.1 可信承诺:企业的政治关联效应 |
2.4.2 “三强四带”:政党能力建设机制 |
2.4.3 “联乡兴村”:政府权力下沉机制 |
2.4.4 再造结果:村治精英“政治化” |
2.5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规则下乡与乡土规则再造 |
3.1 资本下乡中的现代规则下乡 |
3.1.1 股份合作:企业的利益联结策略 |
3.1.2 市场排斥:村集体反对股份合作制 |
3.1.3 按价收租:村集体的确定性追求 |
3.2 乡土规则运行下的秩序冲突 |
3.2.1 宗族认同:乡土规则的生成机理 |
3.2.2 规则碰撞:产权与收益单位的分合 |
3.2.3 祖宗与神明:分配失序下的暴力抗争 |
3.2.4 资本逃离:地方性知识的挤压 |
3.3 政府参与下的乡土规则再造 |
3.3.1 寻找土地:选定新址与产权重构 |
3.3.2 利益均沾:秩序建构的均衡过程 |
3.3.3 程序再造:权力渗透与强制性矫正 |
3.3.4 资本回流:乡土规则再造的效应 |
3.4 企业参与下的乡土规则再造 |
3.4.1 拒绝签约:农民的理性选择策略 |
3.4.2 寻找中间人:企业的行动逻辑 |
3.4.3 推举代理人:农民的行动逻辑 |
3.5 小结 |
第四章 农民再组织化与村社集体再造 |
4.1 农民再组织化:企业的治理逻辑 |
4.1.1 企业成本控制:农民再组织化缘起 |
4.1.2 向政府说好话:重新俘获中间人 |
4.1.3 为政府造亮点:寻求政府支持 |
4.2 “四社协同”:农民再组织化的过程 |
4.2.1 劳务合作社:闲散劳动力组织化 |
4.2.2 产业合作社:产业过程组织化 |
4.2.3 资金合作社:农民分散资金集聚化 |
4.2.4 土地合作社:土地碎片化及其整合 |
4.3 组织化利益表达:农民的集体行动 |
4.3.1 表达梯度:从中间人到代理人 |
4.3.2 理性抗争:利益再表达的过程 |
4.3.3 “新中间人”的诞生:政府 |
4.4 集体再造:农民再组织化的效应分析 |
4.4.1 权力渗透:经济过程中的政治表达 |
4.4.2 政经分离:农村政治经济格局重塑 |
4.4.3 精英塑造:农民的“新代理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秩序再造的逻辑进路、治理效应及其限度 |
5.1 村庄秩序再造的逻辑进路 |
5.1.1 利益主体关系:从失衡到均衡 |
5.1.2 制度建设:从碎片化到体系化 |
5.1.3 组织建设:从失序到有序 |
5.1.4 农民能力建设:从单一到全面 |
5.1.5 农民认知转型:从封闭走向开放 |
5.2 村庄秩序再造下的乡村治理 |
5.2.1 秩序再造下的乡村治理体系 |
5.2.2 秩序再造下的乡村治理能力 |
5.2.3 资本下乡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
5.3 资本下乡中村庄秩序再造的限度 |
5.3.1 现代性与地方性知识的碰撞冲突 |
5.3.2 政企关系的诱变及其风险 |
5.3.3 间接信任背景下的松散型村企关系 |
5.4 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一、基本结论 |
(一)资本下乡中利益主体间信任建构是基础 |
(二)村治精英是资本下乡的主要桥梁和纽带 |
(三)新型政企关系是资本下乡可持续性的保障 |
(四)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是稳定村企关系的关键 |
(五)资本下乡中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是根本 |
二、进一步讨论 |
(一)如何完善资本下乡中的企业治理 |
(二)如何构筑更为合理的利益增长分享机制 |
(三)如何实现乡村传统治理资源的现代性转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二、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供销合作社的理论和实践渊源 |
一、马列经典作家关于合作社的重要论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作社的有关论述 |
(二)列宁的合作社理论和实践 |
二、近代中国合作运动的理论和实践 |
(一)合作思想在我国的广泛传播 |
(二)新中国成立前中共领导的合作社运动 |
第二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兴起与扩张(1949-1952) |
一、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 |
(一)政治动因: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
(二)经济动因:城乡物资交流的迫切需要 |
(三)重要因素:为工业化提供有效支撑 |
二、供销合作理论的建构与政策体系的形成 |
(一)供销合作理论的初步建构 |
(二)政策举措的密集出台 |
三、“放手发展供销合作社” |
(一)整顿老社 |
(二)发展新社 |
第三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规范发展与功能提升(1953-1956)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供销合作社的新使命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二)供销合作社新任务的提出 |
二、基层组织体系的完善和规范管理的加强 |
(一)加强组织建设 |
(二)强化民主管理 |
(三)健全管理制度 |
三、“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全面贯彻 |
(一)供应生产资料 |
(二)扶持农村副业生产 |
(三)新仓经验与“结合合同”的普遍推行 |
(四)开展生产救灾 |
四、对农村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一)改造背景和改造形式 |
(二)对农村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对农村小商小贩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的“下放”与 “恢复”(1957-1965) |
一、农村基层供销社下放“人民公社” |
(一)县以上机构合并及所有制性质的改变 |
(二)农村基层社“下放”人民公社 |
二、大跃进狂飙中的“大购大销”风潮 |
三、“多重压力”下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恢复 |
(一)恢复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 |
(二)供销合作系统的重建 |
四、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继续发展 |
(一)“轻装上阵”——开展“三清”运动 |
(二)“强化服务功能”——开展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
(三)“拓展服务网点”——大力发展代购代销店 |
第五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徘徊与曲折发展(1966-1976) |
一、对供销合作社的“大批判”及后果 |
(一)“大批判”引发思想混乱 |
(二)供销合作社的组织撤并和性质变化 |
(三)“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的普遍推行 |
二、在“文革”中的曲折发展 |
(一)供销合作社的再次恢复 |
(二)为稳定农业生产发挥关键作用 |
第六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1977-1991) |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有关争论 |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农村市场的变化 |
(二)改革大潮中供销合作社改革方向的有关争论 |
二、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
(一)恢复“三性”,启动供销合作社改革(1979-1983) |
(二)实行“五个突破”,变“官办”为“民办”(1984-1985) |
(三)抓好“六个发展”,建立综合服务体系(1986-1991) |
三、二十世纪80年代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总体评价 |
第七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脱困”与“新生”(1992-2002) |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经营困境 |
(一)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农村供销社陷入经营困境 |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困境的多维分析 |
二、全行业扭亏为盈目标的实现 |
(一)《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指明方向路径 |
(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恢复为“脱困”提供组织保障 |
(三)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为脱困提供政策保障 |
三、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创新发展 |
第八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和基本经验 |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 |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发展演进的基本经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丽江市古城区民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及促进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理论评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民间社会组织及参与乡村治理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民间社会组织界定、目标及功能 |
一、民间社会组织界定 |
二、民间社会组织目标 |
三、民间社会组织功能及分类 |
第二节 乡村治理的主体、参与治理的途径及方法 |
一、乡村治理的主体 |
二、参与乡村治理的方式 |
三、民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 |
第三节 影响民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因素 |
一、组织内在因素 |
二、政策环境因素 |
三、外在环境因素 |
第四节 民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理论依据 |
一、多中心治理理论 |
二、社会资本理论 |
三、政府职能理论 |
四、公民社会理论 |
第二章 古城区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及参与乡村治理的现状 |
第一节 古城区民间社会组织概述 |
一、历史沿革 |
二、古城区民间社会组织的类型 |
三、古城区民间社会组织的特征 |
第二节 古城区民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现状 |
一、古城区民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背景 |
二、民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路径 |
第三节 古城区民间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 |
一、促进村民自治,发展乡村政治 |
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乡村经济 |
三、助力公共服务,发展乡村社会 |
四、改善社会风气,发展乡村文化 |
第三章 古城区民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古城区民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民间社会组织行政化趋向,参与治理途径不畅 |
二、多元治理渠道缺乏,民间社会组织参与纵深不够 |
三、民间社会组织发展受限,参与治理质量不高 |
第二节 古城区民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民间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未理顺 |
二、民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体系不完善 |
三、民间社会组织自身发展不充分 |
四、农村社会环境影响不容忽视 |
第四章 国内外民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实现路径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经验 |
一、爱尔兰农协充分表达和维护农民利益,给予政府决策支持 |
二、日本发展综合农协,全方位推动农村建设 |
三、韩国发展互助合作型农协,政府合力开展“新村运动” |
第二节 国内经验 |
一、甘肃省某村扶贫合作社参与扶助,实现乡村治理调节功能 |
二、闽赣浙地区土地股份合作社进行村庄整合,构建乡村善治格局 |
三、乡贤理事会积极参与村务治理,助力乡村发展 |
第三节 国内外经验的借鉴 |
一、硬件保障,规模化制度化发展民间社会组织 |
二、整合资源,实现民间社会组织与基层政府良性互动 |
三、分类治理,合理引导民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 |
第五章 促进古城区民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路径实现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强化顶层设计,提供参与制度保障 |
一、完善法律法规建设 |
二、充分转变政府职能 |
三、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
第二节 加大培育力度,优化参与治理环境 |
一、加强民间社会组织人才培训引导 |
二、增加民间社会组织资金扶持力度 |
三、强化民间社会组织内部管理体系建设 |
第三节 开拓参与路径,发挥治理效能 |
一、建立良性互动机制,扩展参与乡村治理空间 |
二、深入挖掘服务功能,提升参与乡村治理能力 |
三、增强组织公信力,保证参与乡村治理有效性 |
第四节 提升公共意识,营造共治氛围 |
一、转变农民民主观念,唤起公民意识 |
二、正确引导和充分发挥各类乡村治理主体的补充作用 |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民间社会组织的影响力 |
结论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4)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述评 |
(二)国内研究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的相关理论 |
一、关于合作社的经典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合作社理论 |
(二)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合作社理论 |
(三)博弈论对合作社理论的创新发展 |
(四)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社理论 |
二、政府行为的基本理论 |
(一)政府行为的内涵 |
(二)近代政府行为理论 |
(三)现代政府行为理论 |
第二章 新型农村合作社生长的内在机理及对政府行为的类型化需求 |
一、新型农村合作社生长的内在机理 |
(一)新型农村合作社的概念 |
(二)新型农村合作社的性质和特点 |
(三)新型农村合作社生长的社会基础 |
(四)影响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的因素 |
二、新型农村合作社对政府行为需求的类型化分析 |
(一)新型农村合作社的类型 |
(二)不同类型新型农村合作社对政府行为需求的差异 |
第三章 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作用与行为机制 |
一、建国后政府行为对农村合作组织的作用变迁 |
(一)农业合作化时期:由自发到行政主导的农村合作社 |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国家对农村合作社的全面控制 |
(三)改革开放后:主体意识觉醒下的农村合作社 |
(四)新农村建设时期:市场导向型农村合作社的萌芽 |
二、政府行为对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的作用模式 |
(一)国家主义模式及其形成机制 |
(二)放任主义模式及其形成机制 |
(三)混合模式及其形成机制 |
三、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机制 |
(一)行为动机 |
(二)行为方式 |
(三)行为内容 |
(四)行为绩效 |
第四章 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现实考量 |
一、政府扶持新型农村合作社的尝试与努力 |
(一)以政策法规引导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 |
(二)以资源输出帮扶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 |
(三)以监督管理规范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 |
(四)以宣传教育助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 |
二、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互动的非均衡现状 |
(一)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博弈地位的失衡 |
(二)越位行为导致新型农村合作社丧失独立性 |
(三)错位行为影响新型农村合作社的有序运作 |
(四)缺位行为致使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乏力 |
三、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困境 |
(一)“上热下冷”夹缝中的尴尬 |
(二)条块分割体制下的权力虚化 |
(三)制度供给不足引起的行为失范 |
(四)农村社会流动增加与村庄空壳化 |
四、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的个案研究 |
(一)J省CL乡玉米制种专业合作社个案简介 |
(二)J省 CL乡玉米制种专业合作社个案分析 |
第五章 国外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的比较与借鉴 |
一、国外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互动的基本经验 |
(一)美国经验 |
(二)日本经验 |
(三)以色列经验 |
二、各国农村合作社发展与政府行为互动关系的差异 |
(一)美国——松散外源型关系 |
(二)日本——致密主导型关系 |
(三)以色列——混合交互型关系 |
三、各国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的主要启示 |
(一)政府角色不可或缺,政府行为须兼顾共性与个性 |
(二)市场机制是主要动因,政府行为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
(三)社员需求是价值归宿,政府行为须尊重“人”的意愿 |
第六章 以法治为根基,以需求为导向的政府行为优化路径 |
一、以法治规范行为,限定政府行为的“度” |
(一)法治政府建设语境中政府行为的规范与梳理 |
(二)实践回应视角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审视与完善 |
二、以需求引导扶持,建构需求导向的政府行为模式 |
(一)“发声”与“倾听”——构建合作社需求表达的有效机制 |
(二)“约束”与“激励”——促进双重角色下政府行为的优化融合 |
(三)“理念更新”与“制度设计”——推动基于需求导向的政府职能转变 |
三、以扶持增强绩效,统合政府行为与新型农村合作社的发展 |
(一)政府行为与新型农村合作社互动基础的变化 |
(二)政府行为与新型农村合作社互动机制的目标取向 |
(三)政府行为与新型农村合作社互动平台的建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调研样本B市典型合作社发展情况汇总 |
附录二:历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关农村合作社的政策内容 |
附录三:“十五”以来国家出台有关农村合作社的政策文件 |
附录四:地方政府出台有关农村合作社的法规及指导性文件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当代中国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国家—市场的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主题 |
三、基本概念及范畴界定 |
四、国内外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五、论文的思路、内容与架构 |
六、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七、论文的主要创新 |
第一章 当代中国供销合作社制度变迁的历史渊源(1949年以前) |
第一节 思想渊源—民国时期合作思想的繁荣 |
一、国外重要合作思想在中国传播 |
二、国内合作界的思想创新 |
第二节 实践渊源—民国时期合作实践的探索 |
一、民国知识分子的合作探索 |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合作运动 |
三、共产党统治区的合作实践 |
第二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供销合作社制度形成与变迁(1949-1978年) |
第一节 国家建设与供销合作社制度的形成 |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与中国供销合作社制度的发端 |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供销合作社的崛起 |
第二节 国家运动影响下的供销合作社制度变迁 |
一、人民公社化与供销合作社制度的扭曲及纠偏 |
二、文化大革命与供销合作社制度的变异及整顿 |
第三节 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创新 |
一、建设性制度创新:建成贯通城乡的物资流通体系 |
二、破坏性制度创新:变身全民所有制经济 |
第四节 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制度绩效与评价 |
一、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制度绩效 |
二、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制度评价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供销合作社的市场化探索(1979-1991年) |
第一节 供销合作社市场化探索的起因 |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与人民公社解体 |
二、农村商品流通体制和社会服务体制变革 |
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与农产品价格放开 |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市场化探索的过程 |
一、1978-1982年酝酿期:恢复“三性” |
二、1983-1992年突破、发展期:五个突破、六个发展 |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市场化探索中的制度创新 |
一、建设性制度创新:民办方向与经营承包责任制 |
二、破坏性制度创新:独立体系断裂,受地方行政干预明显 |
第四节 供销合作社市场化探索中的制度绩效与评价 |
一、市场化探索的制度绩效 |
二、市场化探索的制度评价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与供销合作社的市场化转型(1992-2001年) |
第一节 供销合作社市场化转型的起因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二、供销合作社面临严峻形势 |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市场化转型的过程 |
一、1992-1995年:市场化冲击与谋求系统独立 |
二、1995-2001年:生存考验期 |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市场化转型中的制度创新 |
一、建设性制度创新:系统再造及参与农业产业化 |
二、破坏性制度创新:供销合作社资产“被流失” |
第四节 供销合作社市场化转型中的制度绩效与评价 |
一、市场化转型的制度绩效 |
二、对市场化转型的制度评价 |
第五章 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供销合作社制度新发展(2002-2012年) |
第一节 新时期供销合作社面临的新形势 |
一、“三农”问题凸显与国家对“三农"的大力扶持 |
二、基层供销合作社扭亏为盈,市场经营步入正轨 |
第二节 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发展过程 |
一、2002-2006年:市场化主导的“四项改造” |
二、2006年开始:国家支持下的“新网工程” |
三、2008年以后: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供销合作社新发展 |
第三节 “新网工程”—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创新 |
一、国家扶持下的供销社“新网工程” |
二、“新网工程”的现实应用 |
三、“新网工程”的预期效果 |
第四节 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制度绩效与评价 |
一、新时期供销社的制度绩效 |
二、新时期供销社的制度评价 |
第六章 当代中国供销合作社制度变迁的国内比较与国际借鉴 |
第一节 国内供销合作社制度变迁的比较研究 |
一、云南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变迁案例 |
二、江苏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变迁案例 |
三、台湾农业合作社的制度变迁案例分析 |
第二节 对日本、美国合作社制度的考察与借鉴 |
一、对日本农协制度的考察与借鉴 |
二、美国农业合作社制度的考察与借鉴 |
第三节 国内外比较带来的启示 |
一、合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力量的支持 |
二、成功的合作社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
三、建成社员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七章 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制度模式的历史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制度模式的历史总结 |
一、历史模式的理论支撑 |
二、历史模式的制度结构 |
三、历史模式的优点与不足 |
第二节 展望:构建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新制度模式 |
一、新制度模式的理论支撑 |
二、新制度模式的结构 |
第三节 两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
一、社有企业的多元化、集团化经营—公司化发展趋向 |
二、专业合作社与供销合作社融合发展 |
第四节 小结 |
一、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创新模式是中国特色制度创新模式的缩影 |
二、供销合作社真正打造成为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需要漫长的过程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6)基于农村社区发展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合作社 |
1.3.2 农民专业合作社 |
1.3.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
1.3.4 农村社区 |
1.4 研究设计与分析进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难点 |
第二章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础理论 |
2.1 合作经济思想的理论来源 |
2.1.1 西方的合作经济思想 |
2.1.2 马克思、恩格斯等关于合作经济与合作社的思想 |
2.2 利益与利益机制理论 |
2.2.1 利益与利益机制 |
2.2.2 利益机制的构成 |
2.3 农民权益保护理论 |
2.3.1 农民权益保护的基本内涵 |
2.3.2 农民权益的保护原则 |
2.4 社区发展权理论 |
第三章 国内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验及启示 |
3.1 国内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功案例 |
3.1.1 陕西:合作多样化发展趋势 |
3.1.2 山东:合作组织规范发展 |
3.1.3 湖北:企业与政府推动发展模式 |
3.1.4 安徽:依托主导产业发展方式 |
3.1.5 浙江:围绕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发展 |
3.2 国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验总结 |
3.2.1 美国:规模化经营的农场合作社 |
3.2.2 德国:分级管理的合作社 |
3.2.3 法国:专业化为主的农业合作社 |
3.2.4 日本:农协管理模式的合作社 |
3.2.5 印度:政府推动的综合合作社发展 |
3.3 国内外合作组织发展的对比分析 |
3.4 国内外合作组织的发展经验借鉴与启示 |
3.4.1 遵循合作组织原则,以为农民服务为宗旨 |
3.4.2 鼓励多种组织形式,促进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
3.4.3 规范组织发展,以政策法律予以保障 |
3.4.4 完善政府职能,以政府扶植为后盾 |
3.4.5 改善运行环境,提高规模化水平 |
3.4.6 开展合作思想教育,鼓励合作组织发展 |
3.4.7 改善外部环境,发展农村金融 |
3.4.8 完善基层合作组织,建立合作组织联盟 |
3.4.9 坚持国际合作,创新组织发展 |
第四章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 |
4.1.1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立法现状 |
4.1.2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实证调研 |
4.1.3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 |
4.2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 |
4.2.1 组织化程度不高,覆盖面偏低 |
4.2.2 规范化程度偏低,发展速度缓慢 |
4.2.3 内部治理多数不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善 |
4.2.4 政策扶持不够,管理主体混乱 |
4.3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困境的因素分析 |
4.3.1 制度环境因素 |
4.3.2 组织成员因素 |
4.3.3 生产对象因素 |
4.3.4 社会认识因素 |
第五章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村社区发展之间的互促关系 |
5.1 农村社区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5.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社区形成与发展的助推力 |
5.3 农村社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平台 |
5.3.1 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
5.3.2 内部市场的培育 |
5.3.3 政府政策的实现 |
5.3.4 农村服务的改善 |
第六章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制度完善 |
6.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立法形式 |
6.1.1 国际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立法模式 |
6.1.2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模式的选择 |
6.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法律制度的法理念 |
6.2.1 重发展与促规范 |
6.2.2 重公平与促效率 |
6.2.3 重服务与促协调 |
6.2.4 平衡协调"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 |
6.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
6.3.1 自愿原则 |
6.3.2 民有、民管、民享原则 |
6.3.3 合作、服务、教育原则 |
6.3.4 市场主导与政府鼓励扶持相结合原则 |
6.4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律制度的完善 |
6.4.1 社区资本引入的资本制度 |
6.4.2 "共同所有"的产权制度 |
6.4.3 "合作民主"的组织制度 |
6.4.4 和谐公正的分配制度 |
6.4.5 责任制度 |
第七章 基于农村社区发展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保障机制 |
7.1 保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多元主体架构:社区力量的参与 |
7.1.1 政府:保障合作组织发展的主导力量 |
7.1.2 农村社区:保障合作组织发展的内部力量 |
7.1.3 农民:保障合作组织发展的主体力量 |
7.1.4 农业企业:保障合作组织发展的推动力量 |
7.2 完善合作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体系:社区作用的发挥 |
7.2.1 积极开展宣传与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
7.2.2 加大政府扶持,创造发展环境 |
7.2.3 加强有效管理,强化监督制约 |
7.2.4 完善经济体制,巩固主体地位 |
7.2.5 建立全国性组织体系,提高竞争力 |
7.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社区组织力的体现 |
7.3.1 优化合作组织的人员关系 |
7.3.2 优化合作组织的激励机制 |
7.3.3 优化合作组织的监督机制 |
7.3.4 优化合作组织的决策制度 |
7.3.5 创新合作组织的利润返还原则 |
7.4 针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村社区发展对策 |
7.4.1 稳定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市场健康发展 |
7.4.2 加强民主建设:构建民主法制的新农村社区 |
7.4.3 发挥社区文化服务功能:创造合作组织发展的有利条件 |
第八章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研究生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7)西部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研究 ——基于定西市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生产组织的创新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五、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基本范畴与理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合作、合作社与合作经济组织 |
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
三、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第二节 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及原则 |
一、合作经济组织的价值观 |
二、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原则 |
三、合作社经济组织的宗旨和目标 |
第三节 合作社经济组织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
一、合作经济组织的内在规定性与制度缺陷 |
二、合作经济组织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
第四节 基本理论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思想及成果 |
二、国内合作社组织理论的相关研究及成果 |
第二章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国内外的发展与实践 |
第一节 国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及趋势 |
一、主要发展模式 |
二、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趋势及作用 |
三、国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共同经验 |
第二节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和演变 |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20 世纪初—1949 年) |
二、新中国成立之后(1949 年—1978 年) |
三、改革发展阶段(1978 年至今) |
第三节 沿海发达地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分析 |
一、沿海发达地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模式 |
二、沿海发达地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的特点 |
三、沿海发达地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
第四节 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发展的探讨 |
一、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发展现状 |
二、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 |
三、对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发展的思考与探讨 |
第三章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案例分析及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定西市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典型案例 |
一、渭源渭河源马铃薯种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二、渭源县会川镇原种生产网棚示范基地 |
三、渭源县庆丰马铃薯良种专业合作社 |
四、渭源县田源泽马铃薯良种专业合作社 |
五、渭源县五竹镇原种生产网棚示范基地 |
六、渭源县五竹马铃薯良种繁育协会 |
第二节 定西市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
一、产生与发展的动因分析 |
二、发展历程及各阶段发展特征 |
第三节 定西市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组织形式和发展模式 |
一、主要组织形式――专业协会 |
二、主要发展模式 |
第四节 定西市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分析 |
一、组织机制 |
二、管理决策机制 |
三、经营机制 |
四、筹资机制 |
五、利益驱动机制 |
第四章 定西市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发展的研究 |
第一节 定西市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一、定西市自然客观环境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
二、定西市现阶段农民合作需求与意愿分析 |
三、定西市各级政府与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
第二节 定西市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发展思路研究 |
一、改革旧的组织模式与发展新合作组织措施并举 |
二、创造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和建立内部制度约束 |
三、实施教育培训,加强组织自身建设 |
四、多视角、广层面、宽辐射地发展合作经济,以推动和谐、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五章 西部贫困地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与发展 |
第一节 西部贫困地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一、西部贫困地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发展的利益分析 |
二、西部贫困地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发展的成本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西部贫困地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发展的必然性 |
一、农村社会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
二、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
三、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三节 西部贫困地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目标模式与创新机制 |
一、西部贫困地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目标模式及步骤 |
二、西部贫困地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机制创新 |
第四节 创新西部贫困地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探索性对策 |
一、西部贫困地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内部创新 |
二、西部贫困地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外部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件 1 |
后记 |
(8)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思路 |
1.3.3 研究的方法 |
2 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相关概念 |
2.1.1 中介 |
2.1.2 中介组织 |
2.1.3 科技中介组织 |
2.1.4 农业科技中介组织 |
2.1.5 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 |
2.2 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理论基础 |
2.2.1 技术创新动力模式理论 |
2.2.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
2.2.3 区域创新理论 |
2.2.4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5 系统理论 |
2.2.6 公共物品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1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历史演进 |
3.1.1 单一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阶段(1949-1978年) |
3.1.2 多元主体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形成(1978年至今) |
3.2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发展现状 |
3.2.1 政策环境的支持 |
3.2.2 组织主体的多元化 |
3.2.3 组织规模的壮大 |
3.2.4 信息网络平台的建立 |
3.2.5 服务模式多样化 |
3.3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存在的问题 |
3.3.1 农民技术求助渠道不畅 |
3.3.2 农业科技研发与现实需求联系不紧密 |
3.3.3 信息传递不畅 |
3.3.4 政府主导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的低效率 |
3.3.5 农业科技中介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
3.3.6 农业科技中介组织资金不足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4.1 系统内部因素 |
4.1.1 组织主体因素 |
4.1.2 系统环境因素 |
4.2 系统外部因素 |
4.2.1 农业技术产品特性 |
4.2.2 农业技术供给 |
4.2.3 农业技术需求 |
4.3 本章小结 |
5 国外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5.1 国外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发展经验 |
5.1.1 美国的发展经验 |
5.1.2 日本的发展经验 |
5.1.3 荷兰的发展经验 |
5.1.4 澳大利亚的发展经验 |
5.1.5 印度的发展经验 |
5.2 国外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5.2.1 体系主体多元化 |
5.2.2 科研、教育、推广部门紧密结合 |
5.2.3 人员录用、培训和考核制度化 |
5.2.4 资金筹集多渠道 |
5.2.5 发达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
5.2.6 服务内容综合化 |
5.2.7 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 |
5.3 本章小结 |
6 不同类型农业科技中介组织的评价 |
6.1 政府主办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 |
6.1.1 组织优势 |
6.1.2 组织局限性 |
6.1.3 适用范围 |
6.2 教育科研机构主办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 |
6.2.1 组织优势 |
6.2.2 组织局限性 |
6.2.3 适用范围 |
6.3 农民主办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 |
6.3.1 组织优势 |
6.3.2 组织局限性 |
6.3.3 适用范围 |
6.4 企业主办的农业科技中介组织 |
6.4.1 组织优势 |
6.4.2 组织局限性 |
6.4.3 适用范围 |
6.5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框架设计 |
7.1 设计的目标 |
7.2 设计的基本原则 |
7.2.1 系统性原则 |
7.2.2 科学性原则 |
7.2.3 可行性原则 |
7.3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框架与内容 |
7.3.1 组织体系的构成 |
7.3.2 体系内部农业科技中介组织的职能定位 |
7.3.3 体系内部农业科技中介组织间的联系 |
7.4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运行的保障机制 |
7.4.1 准入机制 |
7.4.2 利益驱动机制 |
7.4.3 考核评价机制 |
7.4.4 风险责任机制 |
7.4.5 协调联结机制 |
7.4.6 信用机制 |
7.4.7 契约机制 |
7.5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绩效评价 |
7.5.1 构建农业科技中介评价指标体系 |
7.5.2 复杂网络评价 |
7.6 本章小结 |
8 完善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的对策与措施 |
8.1 发挥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公益职能 |
8.1.1 剥离经营性职能 |
8.1.2 建立区域农技服务站 |
8.1.3 人员录用培训考核制度化 |
8.2 加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 |
8.2.1 对负责人的组织建设培训 |
8.2.2 组建村级农技推广协会 |
8.2.3 规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 |
8.3 强化教育科研单位的中介职能 |
8.3.1 结合学科拓宽服务领域 |
8.3.2 建立撤出机制以规避风险 |
8.3.3 加强科技中介经营性职能 |
8.4 扶持企业发展农业科技中介 |
8.4.1 鼓励龙头企业的科技中介服务 |
8.4.2 培育商业性农业科技中介公司 |
8.4.3 建立审查监管制度 |
8.5 加强环境系统的建设 |
8.5.1 法律环境的支持 |
8.5.2 政策环境的支持 |
8.5.3 信息环境的支持 |
8.5.4 金融环境的支持 |
8.6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假设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假设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的创新与不足 |
1.5.1 主要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与功能 |
2.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与分类 |
2.1.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定义 |
2.1.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分类 |
2.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 |
2.2.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定义 |
2.2.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 |
2.2.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 |
2.2.4 相关概念辨析 |
2.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与特点 |
2.3.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 |
2.3.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 |
2.4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义 |
2.4.1 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
2.4.2 对农村社会的意义 |
2.4.3 对农村治理的意义 |
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理论述评 |
3.1 空想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理论述评 |
3.2 西方经典合作社理论述评 |
3.3 马克思列宁主义合作经济理论述评 |
3.3.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作经济理论 |
3.3.2 列宁的合作经济理论 |
3.4 新古典经济学派合作经济组织理论述评 |
3.4.1 分工协作理论 |
3.4.2 规模经济理论 |
3.4.3 厂商理论 |
3.4.4 纵向一体化理论 |
3.4.5 产业组织理论 |
3.5 新制度经济学派合作经济组织理论述评 |
3.5.1 交易费用理论 |
3.5.2 产权理论 |
3.5.3 委托代理理论 |
3.5.4 制度变迁理论 |
3.5.5 集体行动的逻辑 |
3.6 "新一代"合作社理论述评 |
3.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成果述评 |
3.7.1 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必然性与作用的研究 |
3.7.2 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研究 |
3.7.3 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的研究 |
3.7.4 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与内部制度安排的研究 |
3.7.5 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内核的研究 |
3.7.6 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政府之间关系的研究 |
3.7.7 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的研究 |
3.7.8 国内研究存在的缺陷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
4. 境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践述评 |
4.1 美国农民合作社述评 |
4.1.1 美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
4.1.2 美国农民合作社的类型与功能 |
4.1.3 美国农民合作社的特点 |
4.1.4 美国农民合作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4.2 德国农民合作社述评 |
4.2.1 德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
4.2.2 德国农民合作社的类型与功能 |
4.2.3 德国农民合作社的特点 |
4.2.4 德国农民合作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4.3 日本农业协同组合述评 |
4.3.1 日本农协的发展历程 |
4.3.2 日本农协的类型与功能 |
4.3.3 日本农协的特点 |
4.3.4 日本农协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4.4 中国台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述评 |
4.4.1 台湾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
4.4.2 台湾农民合作社的类型与功能 |
4.4.3 台湾农民合作社的特点 |
4.4.4 台湾农民合作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4.5 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验与启示 |
4.5.1 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验 |
4.5.2 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启示 |
5.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生成机理 |
5.1 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 |
5.1.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制度背景 |
5.1.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的需求-供给分析 |
5.1.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分析 |
5.1.4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约束条件 |
5.2 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 |
5.2.1 模型构建 |
5.2.2 社员公共福利的度量 |
5.2.3 趋势与效率机理分析 |
5.2.4 结论 |
6.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绩效与存在的问题 |
6.1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绩效 |
6.1.1 有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绩效的不同观点 |
6.1.2 测度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绩效的方法 |
6.1.3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绩效评价:一个分析框架 |
6.1.4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绩效 |
6.2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 |
6.2.1 合作意识薄弱 |
6.2.2 组建效率低、覆盖面小 |
6.2.3 内部运作不规范 |
6.2.4 合作社企业家缺乏 |
6.2.5 法律法规有待完善、政府扶持有待加强 |
7.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与发展的原则 |
7.1 合作社原则的演进 |
7.1.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
7.1.2 经典合作社原则 |
7.1.3 现代合作社原则 |
7.2 "奥尔森困境"下合作社原则的变迁 |
7.2.1 社员入退社原则的变迁 |
7.2.2 "一人一票"原则的变迁 |
7.2.3 公共积累原则的变迁 |
7.3 合作社原则的内核 |
7.3.1 社员身份的同一性 |
7.3.2 按惠顾额分配盈余与资本报酬有限 |
7.3.3 成员民主控制 |
7.4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与发展的原则 |
7.4.1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思想 |
7.4.2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原则 |
8.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界定 |
8.1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理论 |
8.1.1 产权安排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绩效 |
8.1.2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权安排的不同观点 |
8.2 经典合作社原则的产权安排:特殊性、局限性与适应性 |
8.2.1 经典合作社原则下产权安排的特殊性 |
8.2.2 经典合作社产权安排的局限性 |
8.2.3 经典合作社原则下产权安排的适应性 |
8.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权制度的演进 |
8.3.1 合作社产权制度演进的动因 |
8.3.2 合作社产权制度的演进 |
8.3.3 合作社产权制度演进的趋势 |
8.4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权安排的特征 |
8.4.1 不同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安排 |
8.4.2 "后合作社法"时代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权安排 |
9.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形式 |
9.1 "公司+农户" |
9.2 "农民专合组织+农户" |
9.3 "公司+农民专合组织+农户" |
9.3.1 "公司+专业协会+农户" |
9.3.2 "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 |
9.3.3 "公司+股份合作社+农户" |
9.4 "相关主体+农民专合组织+农户" |
9.4.1 "党政组织+专合组织+农户" |
9.4.2 "技术部门+专合组织+农户" |
9.4.3 "供销社+专合组织+农户" |
9.5 复合型运作方式 |
10.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治理机制 |
10.1 关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理论 |
10.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体系 |
10.2.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体系:一个分析框架 |
10.2.2 组织环境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 |
10.2.3 产权结构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 |
10.2.4 市场环境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 |
10.2.5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治理机制 |
10.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治理结构的特征 |
10.3.1 利益冲突 |
10.3.2 代理问题 |
10.3.3 隧道效应 |
10.4 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治理机制的途径 |
10.4.1 完善内部规章制度 |
10.4.2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
10.4.3 完善决策机制 |
10.4.4 健全内部激励机制 |
10.4.5 健全监督机制 |
10.4.6 改革完善分配机制 |
11.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外部保障机制 |
11.1 政府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理论依据、现实问题与变革趋势 |
11.1.1 政府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理论依据 |
11.1.2 政府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实问题 |
11.1.3 政府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变革趋势 |
11.2 相关利益群体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11.2.1 社区合作经济组织 |
11.2.2 供销合作社 |
11.2.3 农村信用合作社 |
11.2.4 农产品行业协会 |
11.3 制度建设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11.3.1 "后合作社法"时代法律法规的再完善 |
11.3.2 行业自律与自治 |
11.4 农村市场体系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11.4.1 农产品市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11.4.2 农村要素市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30个省(市)的实证分析 |
12.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战略 |
12.1 SWOT分析框架概述 |
12.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战略分析 |
12.2.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外部环境分析 |
12.2.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环境分析 |
12.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战略重点 |
12.3.1 人才战略 |
12.3.2 合作创新战略 |
12.3.3 技术创新战略 |
12.3.4 品牌战略 |
12.3.5 合作社联盟战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西部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外农业市场中介组织及经营模式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评价 |
1.3.3 国内农业市场中介组织及经营模式研究综述 |
1.3.4 国内研究评价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5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理论分析 |
2.1 农业市场中介组织及其分类 |
2.1.1 农业市场中介组织内涵的界定 |
2.1.2 国内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的分类 |
2.2 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的功能分析 |
2.2.1 降低交易成本功能 |
2.2.2 规避市场风险功能 |
2.2.3 提升农户市场地位功能 |
2.2.4 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
2.2.5 信用保障功能 |
2.2.6 其它服务功能 |
2.3 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分析 |
2.3.1 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内涵 |
2.3.2 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的外延 |
2.3.3 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与其他组织经营模式的区别 |
结论 |
第三章 农业市场中介组织发展及经营模式演进分析 |
3.1 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环境比较分析 |
3.1.1 农业总产值比较 |
3.1.2 乡镇企业发展水平比较 |
3.1.3 农民收入水平比较 |
3.2 我国农业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现状分析 |
3.2.1 准中介组织经营模式发展分析 |
3.2.2 纯中介组织经营模式发展分析 |
3.2.3 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 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演进规律分析 |
3.3.1 农业产业化起步阶段的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 |
3.3.2 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的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 |
3.3.3 农业产业化发达阶段的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 |
3.4 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绩效评价 |
结论 |
第四章 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培育经验与启示 |
4.1 东部地区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及特征分析 |
4.1.1 龙头企业带动型经营模式 |
4.1.2 “双中介组织”联动型经营模式 |
4.1.3 合作社一体化经营模式 |
4.2 东部地区农业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的政策效果分析 |
4.2.1 优化农业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的基础环境 |
4.2.2 政府为中介组织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
4.3 国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经营模式分析 |
4.3.1 美国农业合作组织经营模式分析及启示 |
4.3.2 欧洲农业合作社经营模式分析及启示 |
4.4 国外农业行业协会经营模式分析 |
4.4.1 日本农协经营模式分析与启示 |
4.4.2 美国的农协经营模式分析与启示 |
4.5 国外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培育的启示 |
4.5.1 国外政府在农业市场中介组织培育中的重要作用 |
4.5.2 我国政府在培育农业市场中介组织中职能定位的启示 |
结论 |
第五章 西部地区农业市场中介服务需求分析 |
5.1 研究的理论依据、假设条件和研究设计 |
5.1.1 理论依据 |
5.1.2 假设条件 |
5.1.3 框架设计 |
5.2 西部地区农户对农业市场中介服务认知与需求程度 |
5.2.1 参与调查农户基本情况 |
5.2.2 农户对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的认识 |
5.2.3 农户对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的需求程度 |
5.3 西部地区农户对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评价 |
5.3.1 农户生产资料与农产品的购销渠道 |
5.3.2 农户对现有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的服务评价 |
5.4 结论 |
第六章 西部地区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设计 |
6.1 西部地区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设计原则 |
6.1.1 以降低市场组织交易成本和消除农户市场进入壁垒为基本要求 |
6.1.2 以促进农户与市场实现有效连接和维护农户利益为主要目标 |
6.2 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评价 |
6.2.1 区域农业产业化进程量化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区域农业产业化进程量化指标体系内容 |
6.2.3 区域农业产业化进程评价 |
6.3 龙头企业互利型经营模式设计 |
6.3.1 龙头企业互利型模式发挥作用的产业化阶段 |
6.3.2 龙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完善与创新 |
6.3.3 龙头企业外部与农户利益联结的创新 |
6.4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导型经营模式设计 |
6.4.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作用的产业化阶段 |
6.4.2 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组织结构完善与创新 |
6.4.3 西部地区合作经济组织外部与其他市场主体的利益联结模式 |
6.5 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准公益型经营模式设计 |
6.5.1 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发挥作用的产业化阶段 |
6.5.2 西部地区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内部组织结构设计 |
6.5.3 西部地区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外部与其他主体利益联结 |
6.5.4 西部地区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模式定位 |
6.6 农业营销大户公司型经营模式设计 |
6.6.1 农业营销大户内部组织模式 |
6.6.2 农业营销大户外部与其他主体的利益联结 |
6.6.3 适于西部地区的农业营销大户公司型经营模式设计 |
6.7 西部地区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战略与策略 |
6.7.1 西部地区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战略 |
6.7.2 西部地区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的经营策略 |
结论 |
第七章 西部地区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培育的对策建议 |
7.1 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
7.1.1 西部地区农业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基础薄弱需要政府支持 |
7.1.2 农业市场中介组织发育过程中需要政府提供支持 |
7.2 西部地区促进农业市场中介组织发育的宏观经济政策 |
7.2.1 西部地区农业市场中介组织发育需要的宏观经济环境 |
7.2.2 政府支持西部地区农业市场中介组织发育的主要手段 |
7.2.3 各类农业市场中介组织需要的政策支持 |
7.3 西部地区促进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培育的法律法规 |
7.3.1 完善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经营模式运作的法律法规 |
7.3.2 西部地区应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
7.3.3 西部地区应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农业营销大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
结论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不足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与市场的桥梁(论文参考文献)
- [1]秩序再造:资本下乡的实践图景 ——以育村为例[D]. 马池春. 山西大学, 2020(07)
- [2]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D]. 李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丽江市古城区民间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及促进对策研究[D]. 周琨.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 [4]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赵玉石.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5]当代中国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国家—市场的范式[D]. 陈振平. 武汉大学, 2013(07)
- [6]基于农村社区发展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律问题研究[D]. 宋哲庆.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5)
- [7]西部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研究 ——基于定西市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生产组织的创新与实践[D]. 王金娟. 西北师范大学, 2010(03)
- [8]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体系研究[D]. 潘文华. 东北农业大学, 2009(03)
- [9]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D]. 王阳.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6)
- [10]西部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研究[D]. 安建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