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唯物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唯物,辩证唯物,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唯物史观,关系,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观论文文献综述
邵明琛[1](2018)在《中国古代朴素主义的辩证唯物观》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世间万物,相互繁衍相生,而圣人之道在于鸣德,众生之道在于参悟,万物之根本即道变无为。我们所说的"道"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它是《道德经》里的万物生,亦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即这个世界的本源。何为古代朴素主义的辩证唯物观在哲学中,关于世界本源的理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辩证主义的唯物观,另一个则是(本文来源于《山海经》期刊2018年13期)
王野[2](2015)在《浅谈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准——基于马克思历史唯物观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进步的标准问题,是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对于什么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准,历来众说纷纭。例如"慈善程度"、"妇女发展状况标准"、"快乐标准"、涵盖36项指标的ISP、将众多的社会经济指标浓缩而成的WISP等。社会进步的标准要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进行把握。关于社会进步的评价尺度问题,目前国内学术界大致有叁种观点:其一是生产力标准;其二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标准;其叁是认为两者都是。因此,对人类社会进步标准的研究对于正确认识历史的进步、人类的文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丝绸之路》期刊2015年18期)
胡凤荣[3](2015)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唯物观教育的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唯物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通过对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唯物观教育进行研究,旨在推动高中化学教学的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本文来源于《新课程学习(中)》期刊2015年01期)
赵容青[4](2014)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历史唯物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深刻阐明了我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根本方法的科学论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一基本要求,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来源于《新西部(理论版)》期刊2014年10期)
廖海兰[5](2013)在《小议文言文教学中辩证唯物观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正确评价文言文作品的思想感情。既不能以今天的标准来要求古人,贬低这些文言作品,也不应认为这些作品的思想感情都是正确,都具有教育意义,以防止受到消极思想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期刊2013年08期)
张大文[6](2013)在《朴素的辩证唯物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晏子对景公出游路上叁问的叁答,体现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先看晏子的生死观。他对景公的第一问,先肯定死亡是好事,再假设自古没有死亡,那么太公、丁公将永享齐国,历代君主只能当相,而你只能当农夫,哪里有空闲忧虑死亡呢?在《外篇第七·第二》一文中,在景公置酒泰山四望而泣"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时,晏子说得更是理论化:"夫盛之有衰,生之有死,天之分也。物有必至,事有常然,古之(本文来源于《中学生阅读(高中版)(上半月)》期刊2013年02期)
高伟萍,梁健平[7](2013)在《应用辩证唯物观开展生物学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学的许多内容涉及生物的共性、生命的本质,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有利于促进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本文阐述了应用辩证唯物观开展生物学教学,以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素养的认识。(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教学》期刊2013年01期)
左康华[8](2012)在《学理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张申府辩证唯物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中国现代哲学家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信徒,张申府创造性地总结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提出唯物辩证法的精髓就是实而活,并有意地以中国哲学充实、阐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能够为更多的中国人所接受和运用,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学术层面的中国化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张申府主张对各种优秀文化采取以我为主、辩证综合的方法,切实地吸取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使得张申府的辩证唯物观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传播效果上,都切实地做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上世纪二叁十年代,张申府先生既能有如此的理论自觉,不但难能可贵,也为我们当下进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补充。(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论坛》期刊2012年10期)
陈会兰[9](2012)在《用历史唯物观分析民族关系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问题一直是焦点,也是高考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讲述民族关系问题时,我们也必须用历史唯物思想来分析民族关系,做到实事求是、矛盾的观点、一分为二。(本文来源于《吉林教育》期刊2012年04期)
朱太平,蒋丽娜,付瑞华[10](2011)在《用辩证唯物观学习《内经》形体与精神关系的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用唯物观对《内经》的学习,认识到《内经》用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探索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人体亦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和解剖了解它的结构和功能,反对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和形而上学的局部观点,不但向前推动了唯物主义,而且促进了祖国医学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光明中医》期刊2011年04期)
唯物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社会进步的标准问题,是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对于什么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准,历来众说纷纭。例如"慈善程度"、"妇女发展状况标准"、"快乐标准"、涵盖36项指标的ISP、将众多的社会经济指标浓缩而成的WISP等。社会进步的标准要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进行把握。关于社会进步的评价尺度问题,目前国内学术界大致有叁种观点:其一是生产力标准;其二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标准;其叁是认为两者都是。因此,对人类社会进步标准的研究对于正确认识历史的进步、人类的文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等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唯物观论文参考文献
[1].邵明琛.中国古代朴素主义的辩证唯物观[J].山海经.2018
[2].王野.浅谈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准——基于马克思历史唯物观的视角[J].丝绸之路.2015
[3].胡凤荣.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唯物观教育的建议[J].新课程学习(中).2015
[4].赵容青.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历史唯物观[J].新西部(理论版).2014
[5].廖海兰.小议文言文教学中辩证唯物观的运用[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
[6].张大文.朴素的辩证唯物观[J].中学生阅读(高中版)(上半月).2013
[7].高伟萍,梁健平.应用辩证唯物观开展生物学教学[J].生物学教学.2013
[8].左康华.学理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张申府辩证唯物观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12
[9].陈会兰.用历史唯物观分析民族关系问题[J].吉林教育.2012
[10].朱太平,蒋丽娜,付瑞华.用辩证唯物观学习《内经》形体与精神关系的体会[J].光明中医.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