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齿轮齿条式电液转向系统,包括:机械传动模块、磁流变液助力模块、电动助力模块、助力控制模块;其中磁流变液助力模块包括磁流变液外壳、上金属板、下金属板、左圆锥滚子轴承、右圆锥滚子轴承、左受力板、右受力板、输入轴、输出轴、磁流变液材料、励磁线圈、供电单元。磁流变液材料在磁场的作用,产生剪切力作用在上、下金属板上,转化为左右受力板的输出助力。本实用新型利用电动机与磁流变液两种方式助力,转向响应速度快,转向助力范围大,能量消耗少。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齿轮齿条式电液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传动模块、磁流变液助力模块、电动助力模块、助力控制模块;所述的机械传动模块包括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转矩传感器、转向轴、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横拉杆、左侧转向梯形、右侧转向梯形、左侧车轮及右侧车轮;转向轴的上端与方向盘相连,方向盘上安装转角传感器;转向轴的下端与齿轮齿条转向器的输入端连接,转向轴下端安装有转矩传感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包括转向齿轮,向心球轴承,转向齿条,弹簧,压块,调整螺母,转向器壳体;转向齿轮通过向心球轴承支承在转向器壳体内,转向齿轮的上端与转向轴连接,下端与水平布置的转向齿条相啮合,形成一对传动副;弹簧通过压块将转向齿条压靠在转向齿轮上,使转向齿条和转向齿轮无间隙啮合;调整螺母通过转向器壳体与弹簧相连;转向齿条两端连接横拉杆,横拉杆右端通过右侧转向梯形与右侧车轮连接,横拉杆左端通过磁流变液助力模块连接左侧转向梯形及左侧车轮;所述的磁流变液助力模块包括磁流变液外壳、上金属板、下金属板、左圆锥滚子轴承、右圆锥滚子轴承、左受力板、右受力板、输入轴、输出轴、磁流变液材料、励磁线圈、供电单元;所述横拉杆被磁流变液助力模块打断分为左右两端打断处,横拉杆的左端打断处与输出轴连接,横拉杆的右端打断处与输入轴连接;输入轴依靠右圆锥滚子轴承支撑在磁流变液外壳上,通过右受力板与下金属板连接;输出轴依靠左圆锥滚子轴承支撑在磁流变液外壳上,通过左受力板与上金属板相连;磁流变液外壳包围了上下错开设置的上、下金属板及输入轴、输出轴;磁流变液外壳内部充满磁流变液材料;磁流变液外壳外部水平缠绕励磁线圈,供电单元与励磁线圈电气连接;所述的电动助力模块包括电动机,离合器,减速机构;电动机固定在转向轴一侧,并通过减速机构与转向轴连接,减速机构与电动机间设有离合器;所述的助力控制模块输入端分别与转矩传感器,转角传感器及车速传感器相连,其输出端与电动机、离合器、供电单元相连。
设计方案
1.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齿轮齿条式电液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传动模块、磁流变液助力模块、电动助力模块、助力控制模块;
所述的机械传动模块包括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转矩传感器、转向轴、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横拉杆、左侧转向梯形、右侧转向梯形、左侧车轮及右侧车轮;转向轴的上端与方向盘相连,方向盘上安装转角传感器;转向轴的下端与齿轮齿条转向器的输入端连接,转向轴下端安装有转矩传感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包括转向齿轮,向心球轴承,转向齿条,弹簧,压块,调整螺母,转向器壳体;转向齿轮通过向心球轴承支承在转向器壳体内,转向齿轮的上端与转向轴连接,下端与水平布置的转向齿条相啮合,形成一对传动副;弹簧通过压块将转向齿条压靠在转向齿轮上,使转向齿条和转向齿轮无间隙啮合;调整螺母通过转向器壳体与弹簧相连;转向齿条两端连接横拉杆,横拉杆右端通过右侧转向梯形与右侧车轮连接,横拉杆左端通过磁流变液助力模块连接左侧转向梯形及左侧车轮;
所述的磁流变液助力模块包括磁流变液外壳、上金属板、下金属板、左圆锥滚子轴承、右圆锥滚子轴承、左受力板、右受力板、输入轴、输出轴、磁流变液材料、励磁线圈、供电单元;
所述横拉杆被磁流变液助力模块打断分为左右两端打断处,横拉杆的左端打断处与输出轴连接,横拉杆的右端打断处与输入轴连接;输入轴依靠右圆锥滚子轴承支撑在磁流变液外壳上,通过右受力板与下金属板连接;输出轴依靠左圆锥滚子轴承支撑在磁流变液外壳上,通过左受力板与上金属板相连;磁流变液外壳包围了上下错开设置的上、下金属板及输入轴、输出轴;磁流变液外壳内部充满磁流变液材料;磁流变液外壳外部水平缠绕励磁线圈,供电单元与励磁线圈电气连接;
所述的电动助力模块包括电动机,离合器,减速机构;电动机固定在转向轴一侧,并通过减速机构与转向轴连接,减速机构与电动机间设有离合器;
所述的助力控制模块输入端分别与转矩传感器,转角传感器及车速传感器相连,其输出端与电动机、离合器、供电单元相连。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齿轮齿条式电液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汽车转向系统的性能在轻便化、节能化、智能化等方面有了极大提高。目前最常见的助力转向系统主要包括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中,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输出力矩大,操作稳定,但能耗较大,维修不方便;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可根据实时工况调节辅助动力,且质量小、节省安装空间,但其输出力矩相对较小,很难满足大型车辆助力的需求。受限于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固有的特性,无论是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还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都难以单独实现转向性能的最优化,采用电液助力转向系统则可以将二者优点结合。
磁流变液作为一种新兴材料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在零磁场条件下呈现出低粘度的牛顿流体特性,而在强磁场作用下则呈现出高粘度、低流动性的Bingham体特性,且变化过程是瞬时的,并同时具有低能耗的特点,在汽车转向系统得到了一些应用。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557874.7,名称“一种齿轮齿条式磁流体电控液压助力转向装置及控制方法”中将磁流变液作为液压助力,但由于单独依靠洛伦兹力为动力源,所能提供的助力受限而不能达到理想效果,无法完全替代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0488038.7,名称“车辆半主动控制转向系统用磁流变阻尼器”,利用磁流变液特性提高汽车转向稳定性,但主要利用的是其阻尼特性而非提供助力。因此,设计一种利用磁流变液进行助力并与电动助力相结合的汽车电液助力转向系统,节约转向过程消耗的能量,加快响应速度,获得更好的转向特性,具有深入研究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齿轮齿条式电液转向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利用磁流变液替代原有液压油提供助力,大大简化了齿轮齿条转向器的液压结构,通过控制电动助力模块和磁流变液助力模块的配合,使得汽车在获得较好的转向路感的同时降低系统能量损耗,得到良好的综合转向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齿轮齿条式电液转向系统,包括:机械传动模块、磁流变液助力模块、电动助力模块、助力控制模块;
所述的机械传动模块包括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转矩传感器、转向轴、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横拉杆、左侧转向梯形、右侧转向梯形、左侧车轮及右侧车轮;转向轴的上端与方向盘相连,方向盘上安装转角传感器;转向轴的下端与齿轮齿条转向器的输入端连接,转向轴下端安装有转矩传感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包括转向齿轮,向心球轴承,转向齿条,弹簧,压块,调整螺母,转向器壳体;转向齿轮通过向心球轴承支承在转向器壳体内,转向齿轮的上端与转向轴连接,下端与水平布置的转向齿条相啮合,形成一对传动副;弹簧通过压块将转向齿条压靠在转向齿轮上,使转向齿条和转向齿轮无间隙啮合;调整螺母通过转向器壳体与弹簧相连;转向齿条两端连接横拉杆,横拉杆右端通过右侧转向梯形与右侧车轮连接,横拉杆左端通过磁流变液助力模块连接左侧转向梯形及左侧车轮;
所述的磁流变液助力模块包括磁流变液外壳、上金属板、下金属板、左圆锥滚子轴承、右圆锥滚子轴承、左受力板、右受力板、输入轴、输出轴、磁流变液材料、励磁线圈、供电单元;
所述横拉杆被磁流变液助力模块打断分为左右两端打断处,横拉杆的左端打断处与输出轴连接,横拉杆的右端打断处与输入轴连接;输入轴依靠右圆锥滚子轴承支撑在磁流变液外壳上,通过右受力板与下金属板连接;输出轴依靠左圆锥滚子轴承支撑在磁流变液外壳上,通过左受力板与上金属板相连;磁流变液外壳包围了上下错开设置的上、下金属板及输入轴、输出轴;磁流变液外壳内部充满磁流变液材料;磁流变液外壳外部水平缠绕励磁线圈,供电单元与励磁线圈电气连接,供电单元通电时励磁线圈产生可变磁场,磁流变液材料在磁场的作用特性下发生变化,产生剪切力作用在上、下金属板上,转化为左右受力板的输出力,并通过输出轴和输入轴向横拉杆传递,输出磁流变液助力模块提供的转向助力;
所述的电动助力模块包括电动机,离合器,减速机构;电动机固定在转向轴一侧,并通过减速机构与转向轴连接,减速机构与电动机间设有离合器;
所述的助力控制模块输入端分别与转矩传感器,转角传感器及车速传感器相连,接收驾驶员输入的方向盘转角信号、转矩信号、车速信号,其输出端与电动机、离合器、供电单元相连,通过输出磁流变液控制信号改变供电单元提供的电流,输出电机控制信号控制电动机提供的电磁转矩,输出离合器控制信号调整离合器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电动机与磁流变液两种助力方式结合,既加快了转向响应速度,又可根据不同工况提供可变转向助力,能量消耗少。
本实用新型采用磁流变液代替现有液压助力,不需要安装液压泵,液压阀、液压管路、储液罐,结构简单且减轻了系统质量,同时为电动转向提供额外的转向助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磁流变液的齿轮齿条式电液转向系统的原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齿轮齿条转向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磁流变液助力模块结构图;
图中,1-方向盘;2-转向轴;3-转矩传感器;4-减速机构;5-右侧车轮;6-右侧转向梯形;7-横拉杆;8-齿轮齿条转向器;9-离合器;10-电动机;11-磁流变液助力模块;12-左侧转向梯形;13-左侧车轮;14-助力控制模块;15-磁流变液控制信号;16-电机控制信号;17-离合器控制信号;18-向心球轴承;19-转向齿轮;20-转向齿条;21-压块;22-弹簧;23-调整螺母;24-转向器壳体;25-左圆锥滚子轴承;26-输出轴;27-左受力板;28-磁流变液外壳;29-上金属板;30-磁流变液材料;31-下金属板;32-励磁线圈;33右受力板;34-输入轴;35-右圆锥滚子轴承;36-供电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齿轮齿条式电液转向系统,包括:机械传动模块、磁流变液助力模块11、电动助力模块、助力控制模块14(ECU);
所述的机械传动模块包括方向盘1、转角传感器、转矩传感器3、转向轴2、齿轮齿条式转向器8、横拉杆7、右侧转向梯形6、左侧转向梯形12、右侧车轮5及左侧车轮13;转向轴2的上端与方向盘1相连,方向盘1上安装转角传感器;转向轴2的下端与齿轮齿条转向器8的输入端连接,转向轴2下端安装有转矩传感器3;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包括转向齿轮19,向心球轴承18,转向齿条20,弹簧22,压块21,调整螺母23,转向器壳体24;转向齿轮19通过向心球轴承18支承在转向器壳体24内,转向齿轮19的上端与转向轴2连接,下端与水平布置的转向齿条20相啮合,形成一对传动副;弹簧22通过压块21将转向齿条20压靠在转向齿轮19上,使转向齿条20和转向齿轮19无间隙啮合;调整螺母23通过转向器壳体24与弹簧22相连,提供弹簧预紧力;转向齿条两端连接横拉杆7,横拉杆7右端通过右侧转向梯形6与右侧车轮5连接,横拉杆左端通过磁流变液助力模块连接左侧转向梯形12及左侧车轮13;
所述的磁流变液助力模块包括磁流变液外壳28、上金属板29、下金属板31、左圆锥滚子轴承25、右圆锥滚子轴承35、左受力板27、右受力板33、输入轴34、输出轴26、磁流变液材料30、励磁线圈32、供电单元36;
所述横拉杆7被磁流变液助力模块打断分为左右两端打断处,横拉杆的左端打断处与输出轴连接,横拉杆的右端打断处与输入轴连接;输入轴依靠右圆锥滚子轴承支撑在磁流变液外壳上,通过右受力板与下金属板连接;输出轴依靠左圆锥滚子轴承支撑在磁流变液外壳上,通过左受力板与上金属板相连;磁流变液外壳包围了上下错开设置的上、下金属板及输入轴、输出轴;磁流变液外壳内部充满磁流变液材料;磁流变液外壳外部水平缠绕励磁线圈,供电单元与励磁线圈电气连接,供电单元通电时励磁线圈产生可变磁场,磁流变液材料在磁场的作用特性下发生变化,产生剪切力作用在上、下金属板上,转化为左右受力板的输出力,并通过输出轴和输入轴向横拉杆传递,输出磁流变液助力模块提供的转向助力;
所述的电动助力模块包括电动机10,离合器9,减速机构4;电动机10固定在转向轴2一侧,并通过减速机构4与转向轴2连接,减速机构4与电动机10间设有离合器9;
所述的助力控制模块输入端分别与转矩传感器,转角传感器及车速传感器相连,接收驾驶员输入的方向盘转角信号、转矩信号、车速信号,其输出端与电动机、离合器、供电单元相连;转向时,助力控制模块根据各传感器信号进行计算,输出电机控制信号16、离合器控制信号17、磁流变液控制信号15,分别控制电动机电流大小、离合器开关状态、供电单元电流大小,从而调整电动机输出的电磁转矩大小,并通过供电单元输入励磁线圈的电流在两金属板间产生相应磁场,使磁流变液材料输出相应的转向助力。
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2471.4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4(南京)
授权编号:CN209739146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B62D5/04
专利分类号:B62D5/04;B62D5/06;B62D3/12;B62D7/16;G06F17/50
范畴分类:32B;27C;
申请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第一申请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申请人地址:210016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御道街29号
发明人:周小川;赵万忠;王一松;张自宇;汪桉旭;王春燕
第一发明人:周小川
当前权利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代理人:贺翔
代理机构:32237
代理机构编号: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