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屹东:认知任务分析:适应性表征的方法论(上)论文

魏屹东:认知任务分析:适应性表征的方法论(上)论文

摘 要:我们在面对自然现象、事件和行为时,自然会对这些事情产生疑问,进而试图认知它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方法论看,这个过程就是认知任务分析。人类认知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而问题是在特定境遇或语境中产生的,因此,认知任务分析是一种基于语境的认知分析。

关键词:认知;认知任务分析;适应性表征

在面对真实世界中的现象、事件、行为等时,人们是如何思维的? 他们的心智如何工作? 他们如何适当地执行复杂工作? 如何从困难的甚至危险的境遇中提炼出创造性的结论? 如何组织和建构信息并很好地理解它? 这是认知任务分析(Cognitive Task Analysis,CTA)要探讨的问题。这样一来,认知任务分析就是探讨真实世界语境中的认知的一种方法,用于研究和描述推理和知识的方法家族,能为许多应用类型提供一个系统地识别关键认知驱动的过程。[1]4这里的“认知”不是孤立的认知,而是“语境中的认知”;“任务”不是指完成日常工作的“目标”,而是指复杂认知系统中人们试图获得的结果;“分析”不是简单地把某物分解成部分,而是通过分解系统的结构组成弄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构成整体认知。也就是分析是基于整体的分析,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综合。因此,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综合是基于分析的高度概括。

一、“认知任务分析”的分析

一般来说,认知任务分析的目的是捕捉心智的工作方式,理解认知的工作机制。执行认知任务分析的研究者通常会尽力理解和描述参与者(被试)如何看待他们所做的工作,如何使事件产生意义。也就是说,认知任务分析的探讨试图理解人们在思考什么,他们注意什么,他们用于决策的策略是什么,要完成任务的目的是什么,关于一个过程的运作他们知道什么。具体说,认知任务分析有三个主要方面:知识引导、数据分析和知识表征,每个方面对于一个成功的认知任务分析都是必要的。[1]10这是因为,认知任务分析的首要目标是引诱出所需要的知识,而要使所获知识清晰,就必须对获得知识的过程的数据做分析,然后将知识以适当的形式表达出来。事实上,认知任务分析是关于一个知识如何产生和如何表达的过程分析,不仅体现了一种科学实在论的哲学立场,也体现了一种科学的方法论。

第一,如何引诱出知识有许多方法,比如采访、自我报告、观察、启发、内容分析、概念分析、心理测验等。这些方法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如何收集数据;另一方面,一种特殊方法聚焦于何处。采访是最常见和最常用的,那就是询问人们关于某一现象或行为的问题,比如,你如何看待心灵现象?你认为大脑是思维的器官吗? 自我报告就是自己谈论或记录所看到的行为或事件。观察,包括间接观察(仪器)和直接观察(肉眼),是对研究任务的行为、表现的数据收集,这种方法可以与任何其他方法结合使用,如果不是盲人的话。例如植物学家观察并采集制作各种植物标本,这是观察与绘图的结合。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数据收集目前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自动捕获,如人工智能的对弈就能够自动收集棋手的相关信息,大数据系统对网络信息的自动收集。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境遇觉知全局评估技术”(Situation Awareness Global Assessment Technique, SAGAT)[2]789-795,它是一种能够对境遇做出自主感知的装置,根据这种技术,一个人对境遇的感知越好,他对境遇的重构就会越精确。

第二,在哪里寻找数据,或者说方法聚集于何处,而不是如何获得数据的问题。一般来说,数据收集的目标要考虑四个方面:它的位置在时间上、在现实性上、在困难性上和在概括性上都是连续的。时间因素要说明数据目标离“此时此刻”有多近的问题,这涉及过去、现在和未来,特别是过去的数据要依靠记忆和记录,还要对其真实性进行鉴别,而未来的数据涉及假设和确证。实在性要回答数据目标与真实世界有多像的问题。在真实世界中,数据有时会出现真假的问题;在模拟场景和人工环境中,数据的实在性问题就更加突出。困难性要回答数据目标离日常事件多近的问题,日常事件是此时此刻我们经历或处理的事件,在探索中遇到的常常是挑战性事件、稀有事件、异常事件和非典型事件,如航海、卫生保健、核电站等。概括性要回答数据目标是收集抽象知识还是具体事件的问题,如概念地图,它是一种描述核心概念及其关系的方法[3]45-49,概括性知识是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还有一个等级任务分析方法用于知识引导,它集中于目标和目标结构分析。[4]这些方法的不足是,它们往往引导出认知场景的宽泛的、表面的特征,而不是涉及解决竞争目标或在复杂条件下执行认知功能的更深层次。

西江,珠江水系最大干流,全长2129公里,发源于云南,如一条经济长飘带穿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区,通达港澳,年进出港船舶高达百万艘次,是云贵等内陆地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大动脉。其中,广东段全长约347公里,经6个口门流入南海,沿江有44座取水口,是沿江千万住户的饮用水源;有码头230座,二类及以上口岸24个,桥梁33座,渡口54道,水上加油站23个,水上安全监管及防污染的压力都非常大。

第五,当目标结构不清晰时,知识引导的方法大致包括五个步骤:(1)节略事件,即简化对目标客体或事件的描述或记录,不要使目标事件复杂化。比如叙事描述就是一种有效的表征,因为它能够以突出认知内容的方式被创造,而且还保持了事件的语境和编年史。(2)分类线索和模式,即对目标客体的数据进行分类描述和评价,然后建立一个模式,该模式就是一个表征模型,它能够表达目标客体的详细信息。例如生物学家林奈对动植物的分类,提出界、门、纲、目、属、种的物种分类法,建立了动植物命名的“双名法”,至今仍然被广泛采用,形成了一种代表性的命名模式。(3)确认主题,即采用归纳法从个别事件中发现普遍法则或主题,比如我们发现许多金属有导电性,于是得出金属都导电的结论。(4)编码数据,即通过线索分析、主题分析、定性分析等对所得数据进行排列,以便得到目标客体的一个重复性说明,或者是带有规律性的说明。(5)描述认知顺序,即按照时间动态地描述事件发生的次序,这是认知动力学的要求,因为认知过程就是时间延续的动态过程。比如,年表能够提供事件或人物、具体发生时间、认知过程的动态表征。

第四,认知任务的数据分析与知识表征,不能脱离特定的语境。认知任务分析的分析阶段是一个排列数据、识别发现物和发现意义的过程,也就是知识表征的过程,这是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知识表征是包括展示数据、瞄准发现物和理解意义的认知过程。比如概念地图,就是一种通过概念映射来表征知识的方法。一般而言,知识表征与分析的方法有四大类:(1)文本描述,这是最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如书、论文;(2)表格、图解和例证说明;(3)定性模型,如流程图、曲线图;(4)模拟、数字和符号模型,包括计算机模型。这些方法类型都是在目标结构清晰的情况下被使用的。

总之,认知任务分析有许多方法,它是一个方法家族,不同方法的组合会产生更有力的分析工具,这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弄清认知的机制及其适应环境的过程。

二、认知任务分析的思想渊源

认知任务分析方法始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其思想来源主要有以下六方面。

让我说说,我和付玉相处的一段经历吧。说真的,我在高中谈了,也是我的初恋,不是别人,正是付玉。我敢肯定,我是付玉第一个恋人,也是她的第一个男人。事情都已过去,咱们只是她记忆的一粒沙子,或者是她记忆的一颗小枣。说出来,你也不要吃醋。

第二,人工智能发展促进了认知任务分析的形成。在1956年的达茅斯会议上,一群数学家和逻辑学家,在诺伊曼、维纳和图灵的开创性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和描绘了一幅雄心勃勃的人工智能的蓝图。此次会议是人工智能的开端。在会上,纽威尔和西蒙提出并讨论了一种程序语言的新颖观念,明斯基提出了人工智能的目标和核心问题。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解难题、对弈和证明定律的系统被创造出来,比如一种基于程序规则的推理引擎被建立,最终产生了“专家系统”。[7]40-50这一工作延伸到实验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领域,对此后的认知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认知是探讨事件的过程,每一个事件就是一个案例,通过对具体案例进行认知任务分析,有利于弄清认知展示的过程,这涉及如何在语境中发现认知。典型的例子是天气预报。有经验的天气预报员通常使用特殊天气事件的详细记录作为案例研究来获得洞见。每一个详细的记录就是描述事件的一个天气“故事”。这些故事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其中包含了几代预报员的知识和经验。从认知任务分析的角度看,这是知识的共享与训练过程,其中蕴含了关于天气变化的线索、模式、规律等信息,为进一步的天气预报的决策提供可用的依据。

总之,只有了解和把握了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正确贯彻落实体育教学的原则,才能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才能使学生的身体和学生的学习都得到发展。

在一个具体的CDM访谈中,研究者要尽量引导出关于一个特殊事件范围内的认知功能信息,如决策、计划和意义形成,尽量收集重要认知环节的所有数据。CDM的过程包括四个阶段:事件确定、时间线证实、深化和“要是”(what if)问题。每个阶段使用不同的方法和视角来帮助参与者(被试)更详细地回忆事件。

第五,为深入理解人机交互的机制以支持界面的设计,认知任务分析在此过程中得到了长足发展。人机交互的研究试图将一个微观认知尺度的心理机制映射到具体的任务上,这导致了按键模型(计算机键盘)和后来的GOMS(Goals, Operators, Methods, Selection Rules)模型的提出。[9]可以说,键盘是人机交互的第一个模型,目前仍然广泛使用。更深入的研究是认知机器和人工智能的工作,这是关于思维的计算机模拟,似乎需要认知任务分析方法。另一个发展方法的强烈动机是使用知识引导方法创造专家系统,目的是模型化专家执行复杂认知任务的方式。在发展专家系统中,一定存在某类知识引导程序作为一个组分增加到知识获得的整个过程。这种知识引导程序,如专家系统中使用的,能够被看作认知任务分析的一个例子。

第六,在实地考察领域,如人种学、认知人类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工作场、认知场(cognitive field)和自然主义决策研究,加深和拓宽了认知任务分析的应用范围。人种学和认知人类学的工作场研究主要是理解文化传统是如何影响人类认知和思维方式的。比如“情境认知”[10]和“野生认知”[11]就是探讨在某些自然环境中认知的模式。萨奇曼(L.A.Suchman)的工作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标志,他认为许多问题是利用问题语境中固有的资源在操作中解决的,而且这种表征(情境表征)“对于什么是基本的特设活动来说,最好被认为是一种弱资源”[12]ix。与认知人类学相关的工作是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根据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知识的获得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客观经验主义过程的一个社会成就,而且科学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建构过程,它必须是在历史的、文化的和社会的语境中发生的。这就是著名的社会建构论。[13]95-116

概言之,上述这些研究传统或趋向有着共同的目标——发现认知的共同基础或机制,以及在语境中理解认知系统。它们每一个都或多或少对认知任务分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可以肯定,认知工作一定是嵌入一个更大的、专业的、组织化的和制度化的语境中。要理解认知工作的本质,我们需要能够同时阐明认知活动及其在其中发生的语境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就是认知任务分析,它是一种基于语境的认知分析。

三、认知地图知识表征模型:一种基于语境的认知手段

笔者一直坚持主张,人的认知过程一定是语境相关或语境依赖的,即使认知主要是发生于大脑,若离开外部的环境也一定不会产生认知结果,比如一出生就被与社会隔离的婴儿,成年后也一定是白痴。这里笔者关注的是科学认知(科学家群体的思维),一种比普通认知(普通大众的思维)更复杂的认知行为。鉴于此,在确定认知对象(目标客体)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客观对象的复杂性和其所在的语境,因为认知任务分析的基本目的是有助于认知者理解认知如何让人能够完成任务成为可能。这个过程涉及认知者要知道其认知范围是什么,包括认知的概念、原则、事件等。“认知地图”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一种有效的知识引导方法,也是基于语境的一种认知手段。

我国医学研究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创新能力,在医学科学研究中,仅是证实他人研究结果的正确性或是停留在实验现象的表面,没有对进一步机制的深入探讨。而对于研究生这种缺乏创新能力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对文献检索及应用在科学创新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高等教育机构在这方面也缺乏足够的重视。薄弱的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能力导致科研工作者无法站在科学的前沿,更加无法进行科研创新。

“认知地图”是诺瓦克1977年提出的一种研究纲领,其目的是寻求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有效方法。[14]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源于皮亚杰的学习理论——有意义的学习是通过将新概念和新命题同化到现存的概念和命题框架中而发生的。这就是著名的“同化-顺应”原理,也是一种认知过程的说明。根据“同化-顺应”原理,学习过程的发生包括三个环节:归属或包含,即认识到某些新东西如何与所知道的某些东西相关;分化或区分,即认识到某些新的东西如何与所知道的某些东西区分开来;顺应,即将相矛盾的某些新东西与所知道的某些东西进行调和而使它们和谐一致。这些概念对于了解皮亚杰工作的人们都很熟悉。所以,认知地图是源于教育领域的一种学习理论,由于学习本质上是认知过程,该理论也被广泛用于认知领域和科学研究领域。比如,天气预报、医疗诊断程序、电路维修程序、火箭科学等通常采用概念地图方法,这种方法流程清晰、一目了然。

在大学的教学中,笔者通常也使用这种概念地图方法,并称之为“图示-概括法”,其实质是依据理论的内在逻辑概括出的图解。这里以笔者教授过的科学哲学为例(见图1)。

可以看出,概念地图方法使用方框和箭头将不同层次的概念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概念网络,类似于一幅简化的地形图,也类似于“语义网”。在语义网中,最基本的概念被置于图解的中心,次级概念围绕中心概念向各个方向辐射。[15]1001-1018而概念地图根据其形状更像等级结构或树形图(有主干与分枝),不同之处在于概念地图中的概念之间可以交叉连接。一个好的概念地图,其核心概念置于最上方,每个下层概念是次一级的概念,图越详细内容就越丰富,因为上层概念为下层概念提供了一个大图景或语境。比如关于认知系统工程的概念地图(仅描述了三个层级)(见图2)。这个概念地图的主题问题是:“认知系统工程的价值和作用是什么?”

引理 3[5] 设G为群,且|G|=,其中p1,p2,···,pn是一些互不相同的素数,则群G的独立数β(P(G))≥n.

概言之,建构概念地图一般有六个步骤:[1]56-65(1)确定研究域和兴趣聚焦,这是关键的一步,因为这与研究者的兴趣和领域有关。一个清晰的聚焦有助于确定语境以及清晰表达与那个语境相关的知识引导过程。(2)设置方框,填充概念。(3)连接概念框。(4)细化概念地图。(5)寻找新的关系、交叉连接和进一步细化概念地图。(6)建立知识模型。因此,一个好的概念地图就是一个特殊领域的知识图谱,它清晰地展示了那个知识领域的概略的综合概念关系以及焦点问题,也反映出那个知识领域的认知过程。

第一,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认知任务分析的基础。心理学中行为主义范式的兴起使认知研究转向了科学实验方面,传统的哲学式的内省方法遭到了批判,这使得心理学最终脱离了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一方面的代表是心理学家华生。他的行为主义尽管有这样和那样的局限性,竟统治美国心理学界长达半个世纪之久。20世纪50年代,卡内几研究所支持召开了一个包括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参加的跨学科会议,这标志着一场“心理语言学革命”。[5]那场革命的旗手是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他提出了“生成转换语法”的概念,批判行为主义的语言方法。[6]26-58

第三,不同认知任务分析方法的结合。大多数情况下,认知任务分析不是运用一种方法,而是多种方法的结合。比如观察,几乎在所有方法中都会有观察(以视觉正常为前提),采访的第一步就是观察,换句话说,采访和观察是形影不离的。比如采访时,采访者首先是观察被采访的对象,然后开始询问。分析的过程渗透了归纳、演绎和假设等,具体使用哪些方法要根据认知任务的特点和目标来决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或者说,认知任务分析要视具体情况或条件来确定。这就是认知任务分析的适应性问题。

图1 现代科学哲学流派

图2 认知工程系统

四、临界决策法:基于事件的认知任务分析

第三,计算机和关于记忆与程序的相关概念提供给认知心理学一种核心隐喻,即计算机隐喻(思维是计算)和存储隐喻(记忆是库存),为认知任务分析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分析技术。计算机科学提供了一种创造性装置,能够例示19世纪的联想主义理论,超越了在此前的20多年里一直占支配地位的“电报和电话交换机”隐喻(认知是信息交换)。[8]173-209尽管研究者在20世纪50—70年代里依赖于刺激-反应联系的概念,流程图模型开始被用来说明心理操作和决策的假设阶段。其实,这些趋向在1956年的会议上已经出现。当时,纽威尔和西蒙提出了符号信息加工理论,乔姆斯基提出了他的先天语言理论,米勒提出了他的短时记忆限制概念,而且米勒还将那次会议看作认知心理学的肇始。此后,认知心理学开始研究认知现象,包括心理表征、观念的联想、记忆中的意义表征等。这些研究基本形成并奠定了认知任务分析的基础。

霍夫曼(R.R.Hoffman)等从特殊事件如天气预报中发展出一种临界决策法(Critical Decision Method,CDM)[16]254-276,许多研究者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基于事件的认知评价。CDM作为一种具体的认知任务分析方法,采用访谈的方式开发人们的真实的、鲜活的经验,深入他们的头脑从他们的视角来理解事件。也就是说,CDM设置了一个包括访谈者、被访谈人和事件以及访谈时间和地点的语境。因此,CDM也是一种基于语境的分析方法。

第四,与认知功能研究相关的认知系统工程、认知构架、计算机模拟、人机交互、认知机器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出现,共同促成了认知任务分析的发展。特别是认知系统工程,它是为应对1979年发生的三里岛事故(1)即三里岛核泄漏事故。1979年3月28日凌晨4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核电站第2组反应堆的涡轮机停转,堆芯压力和温度骤然升高,2小时后大量放射性物质溢出,造成了严重的核污染。此次事故是由于误操作造成的,没有人员伤亡。和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事故(2)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市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发电机组的爆炸事故,核反应堆全部毁坏,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成为最高级的7级核事故。大量的核辐射造成了土地、水源的极度严重的污染,使大量人员伤亡,成为核电技术时代最严重的事故。其核危害至今还没有完全被消除。而出现的。这些应急事件需要专业的认知心理学家和人类意识工程师来拓宽人们的视野,研究在复杂的、产生严重后果的环境中(如核污染)人类的认知和行为。同时,计算机制图和计算机技术提供了一个创造新支持系统和过程控制界面的基础,新一代的认知心理学家将面临在控制中心的认知工作,他们试图扩展来自心理学的概念,帮助研究者使用许多种类的工具执行实质性任务。可以说,三里岛事故后,认知任务分析作为一种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就成为该领域的共同用语。在认知过程中,认知任务分析的目标就是揭示人机交互中的模式和原则,特别是核电厂控制人员的行为如何适应于该领域中组织目标、压力、信息技术的特点。

第一阶段是选择事件,就是聚焦于鉴别候选事件,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事件进行深入研究。事件的精确类型取决于收集数据的计划和目标性质。一般来说,CDM主要用于检验非常规的、挑战性的事件,因为这些困难事件具有最大潜力来揭示专门知识和相关认知现象的元素。比如,访谈者可能让参与者回忆他的技能受到特殊挑战的时间,或者知识和经验在事件发生过程中产生差异的时间。总之,在这个起始阶段,你要确定一个事件,它将包含超越背景和那个领域的常规程序知识的认知成分,将能够了解那些刻画技能行为和专门知识的认知成分。

第二阶段是建构一个时间线,精确计划访谈进行的时刻和访谈内容,确定关键事件和片段。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这个时间线结构将为参与者提供一个决定性的访谈框架。比如在第一阶段被访谈人通常会详细地回忆事件,这极有可能延迟访谈时间,我们不知道第一阶段何时结束、第二阶段何时开始。因此,制定一个清晰、详细和精确的时间线是非常必要的。比如一个作息时刻表,或者完成某个任务的时间表。

想想佛罗伦萨、巴黎、伦敦、纽约。第一次去这些城市的人也不会觉得它们陌生,因为他已经在绘画、小说、历史书和电影中去过这些地方了……格拉斯哥对我们多数人来说是什么?一所房子、工作的地方、足球或高尔夫球场、几家酒吧和纵横的街道。就这些。不,我错了,还有电影院和图书馆。……格拉斯哥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是音乐厅里的一首歌和几本糟糕的小说。(Gray 2002:243;以下此书引用仅标注页码)格拉斯哥已经一无是处,等待它的只能是“死亡”。

共和县城及以东处于共和县盆地,形成独特的气候区。在库区周边,水源近,温度相对较高,可以种植对积温要求较高的蔬菜瓜果,如:西瓜、黄瓜以及线椒等蔬菜。而在沙珠玉乡以及恰卜恰镇的部分地区,温差较大、干旱缺水,可以种植比较耐寒耐旱的叶菜类蔬菜以及根茎类蔬菜,如:油白菜、萝卜等等。另外,具备设施农业的种植区域,种植番茄、茄子、辣椒等一些蔬菜。

第三阶段是深化,就是进行认知分析,最具挑战性。在这一阶段,研究者有机会透视参与者的头脑,即通过他们的眼睛观察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访谈者的角度看,这一过程涉及的问题有:这个故事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基于前两个阶段,研究者知道发生了什么,谁做了什么,也知道一点他们在那个事件中的作用。但是被访谈者知道什么,何时知道那个事件,他们如何知道,关于他们所知道的他们做了什么?这些问题是第三阶段要探明的。具体说,运用CDM要加深理解事件的内容——除时间因素和事件的基本事实,参与者的感知、期望、目标、判断、困惑以及对于事件的不确定性方面;参与者关心什么,在决策中还有别的什么选择,他们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获得信息等。根据这些内容决策者最终建构关于那个事件的一个综合的、详细的和语境化的说明。总之,在这个阶段,访谈探查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出那个境遇中的线索和可用信息,参与者所持的意见,以及他们产生的具体认知过程和功能。

第四阶段是对“要是”问题的说明。在最后阶段,CDM提供机会让访谈者或研究者有机会洞察参与者的经验、技能和知识。然后使用事件作为起始点,访谈者或研究者提出关于那个事件的各种假设,可能包括整个事件或事件的部分的假设。常见的“要是”问题一般包括专家-新手对比、假设、经验和辅助方面的问题。专家-新手对比可能会问:要是一个新手在某个事件中一直负责某个方面,他可能会犯哪种类型的错误?为什么?他注意到你所注意的吗?他知道如何做吗?关于假设可能会问:要是一个境遇的重要属性已经不同,它如何影响你的决定、评估、行动和计划?关于经验可能会问:在这种境遇中什么样的认知训练可能提供有利条件?关于辅助可能会问:什么知识、信息、工具或技术能够有助于认知任务分析?

在这个阶段,图像、客体、照片或绘画、实体模型(道具)和故事情节等,都能够用于刻画一个假设的情形,或者作为提出几个不同假设构架的基础,这对于表征一个你想反映的概念或观念是有用的。比如,在检查妇女关于骨质疏松症概念的治疗项目时,研究者使用骨头作为道具来强化他们的问题。所有参与学习的妇女采用营养补剂,包括钙补剂。在一个特殊时刻,研究者给她们看一个塑料制作的骨头,然后告诉她们钙有助于她们的骨头更强壮,接着让她们为研究者描述钙是如何从补剂进入到骨头里的。使用这些道具引导她们对于钙在骨头健康方面的作用的心理模型的说明,比简单提出一个抽象问题更为有效。换句话说,使用看得见的实体模型、照片等比单纯的抽象语言描述更能说明知识引导问题。因此,在知识表征中,使用实体模型或图像更有利于说明目标对象的结构和属性。这就是为什么语言描述常常附以模型和图像说明的原因所在。

转发“锦鲤”求好运、心态平和活得“佛系”,多对他人“skr”点赞,少做“杠精”;既然“确认过眼神”,就要大方“官宣”,“土味情话”更要“皮一下”;时刻“燃烧我的卡路里”,准备“C位”出道!

概言之,CDM是一种基于事件的认知任务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弄清知识引导的机制和过程,但对它如何分析与表征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参 考 文 献]

[1] CRANDALLB, KLEING, HOFFMANRR.Working Mind: A Practitioner’s Guide to Cognitive Task Analysis[M].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2006.

[2] ENDSLEY M R.Situation Awareness Global Assessment Technique[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s Conference (NAECON),1988.

[3] NOVAK J D.Clarify with concept maps[J].The Science Teacher,1991 (58).

[4] ENDSLEY M R,BOLTE B, JONES D G.Designing for situation awareness: An approach to human-centered design[M].London: Taylor & Francis,2003.

[5] CALLOLL J B.The study of language: A survey of linguistics and related disciplines in America[M].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3.

[6] CHOMSKY N.A review of B.F.Skinner’s verbal behavior [J].Language,1959,35(1).

[7] BUCHANAN B G,FEIGENBAUM E A, LEDERGERG J.A heuristic programming study of theory formation in science[C]∥COOPER D C.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London:IJCAI,1971.

[8] HOFFMAN R R,COCHRAN E L, NEAD J M.Cognitive metaphors in the history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M]∥LEARY D.Metaphors in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9] CARD S K,MORAN T P, NEWELL A.The psychology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M].Hillsdale,NJ: Lawrence Erlbraum&Associates,1983.

[10] CLANEY W J.Situated cognition: On human knowledge and computer representa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11] HUTCHINS E.Cognition in the wild[M].Cambridge,MA: MIT Press,1995.

[12] SUCHMAN L A.Plans and situated actions: The problem of human-machine communica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13] COLLINS H M.The structure of knowledge[J].Social Research,1993 (60).

[14] NOVAK J D.A Theory of Education[M].Ithaca,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7.

[15] FISHER K M.Semantic networking: The new kid on the block[J].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1990(27).

[16] HOFFMAN R R,CRANDALL B W, SHADBOLT N R.Use of the critical decision method to elicit expert knowledge: A case study in cognitive task analysis methodology[J].Human Factors,1998,40(2).

CognitiveTaskAnalysis:AMethodologyforAdaptiveRepresentation(Part1)

Wei Yidong

(ResearchCenterforPhilosophyofScienceandTechnology,ShanxiUniversity,Taiyuan030006,China)

Abstract: When faced with natural phenomena, events and behaviors, people naturally question these things, and then try to recognize them and seek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generated by them.From a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 this process is called cognitive task analysis.The ultimate goal of cognition is to solve the problems generated in a specific situation or context.Therefore, cognitive task analysis is context-based.

KeyWords: cognition; cognitive task analysis; adaptive representation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970(2019)09-0001-07

收稿日期:2019-03-1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6AZX006)

作者简介:魏屹东(1958—),男,山西永济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尚东涛 杨 倩]

标签:;  ;  ;  ;  ;  ;  ;  ;  ;  ;  ;  ;  ;  

魏屹东:认知任务分析:适应性表征的方法论(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