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白云鄂博—阿拉善右旗地壳演化与金矿成因对比研究

内蒙古白云鄂博—阿拉善右旗地壳演化与金矿成因对比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聚焦于内蒙古西部的白云鄂博——阿拉善右旗地区,在梳理、总结该地区从中元古代至今的构造环境的演变过程基础上,以浩尧尔忽洞金矿、特拜金矿等典型与黑色岩系有关的金矿为研究对象,通过锆石U-Pb测年、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分析、构造产状统计、流体包裹体测试等手段,对上述两金矿的成因进行较为细致的剖析。并在对比两金矿之间、以及二者与其它内蒙古西部典型金矿的异同性的基础上,初步概括了内蒙古西部地区与黑色岩系有关的金矿的找矿标志。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特拜石英闪长岩形成时间为281.7±1.1Ma,形成于霍尔森——查干楚鲁弧后盆地向阿拉善台隆北侧俯冲的环境,可以代表该弧后盆地闭合的时间下限。管材陶鲁盖花岗斑岩形成时间为272.6±0.8Ma,形成于霍尔森——查干楚鲁弧后盆地闭合后的有限伸展环境,可以代表该弧后盆地闭合的时间上限。霍尔森——查干楚鲁弧后盆地西侧的闭合时限为282-272Ma,与其东侧一致。说明阿拉善台隆在古生代的主体构造格架呈近EW向,并与同时期贺兰山以东的华北地台北缘可以对比。2、浩尧尔忽洞金矿中的金元素主要发生了两次的富集过程。第一次富集发生在白云鄂博群地层的成岩阶段,第二次富集过程发生在海西期的岩浆活动之后。黑色岩系作为矿体的围岩,不仅是金元素的提供者,同时作为含矿热液发生水岩交代作用的界面对金元素的富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金元素来源包括了白云鄂博群比鲁特组黑色岩系和基性岩脉、酸性岩脉。3、在浩尧尔忽洞矿区内,加里东期形成的浩尧尔忽洞向斜控制了浅变质岩型矿体的展布,并制约了后来形成的含金石英脉的控矿构造的展布规模。海西期的高勒图弧形断裂带为成矿流体提供了运移的通道,其东侧韧性剪切带派生的构造破碎带是含金石英脉的容矿构造,构造破碎带的产状利用了浩尧尔忽洞向斜中在加里东期形成的张节理的产状,仅发生小角度的改变。4、在浩尧尔忽洞矿区内,基性岩脉是加里东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形成于区域应力场由挤压状态转变为相对伸展的转换环境。酸性岩脉属于后碰撞大地构造环境下的岩浆活动的产物。伟晶岩脉是燕山期岩浆活动的产物。辉绿玢岩和黑云母煌斑岩可能为浅变质岩型矿石提供了金,花岗细晶岩和黑云母花岗斑岩可能为石英脉型矿石提供了金,而且加里东期岩脉提供的金可能在海西期岩浆活动中再次活化并发生了重新的分配。5、岩浆期后热液从浩尧尔忽洞地区的深部运移而来,并经过浩尧尔忽洞地区向其东西两侧沿浩尧尔忽洞向斜南翼运移,但主要是向西侧的向斜核部地区运移。豪牙金矿、那日图金矿、扎木呼都格金矿点和乌花朝鲁金矿点的成矿流体以地层提供的流体为主,只有浩尧尔忽洞金矿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浩尧尔忽洞地区最主要的成矿流体是岩浆期后热液而非变质热液。6、特拜金矿的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150-350℃)、低盐度(1-6%NaCleqv)、低密度(0.7-0.9 g/cm3)的特征,且具有高Zr/Hf、低Rb/Sr、低Nb、低Ta的地球化学特点。流体和岩浆期后热液的性质十分相似。当流体处于地下较深位置时,流体具有还原、低温的特点,此时金主要以Au(HS)2-络合物形式迁移,同时流体中的CO2确保了Au(HS)2-络合物的稳定性。随着逐渐降温和向浅部运移,流体发生不混溶作用,导致了CO2从流体中的逸出并破坏了Au(HS)2-络合物的稳定性。随着大气降水的混合进一步加剧了金的沉淀,并最终造成了矿体的定位。7、浩尧尔忽洞金矿和特拜金矿的主要成矿控制因素包括:黑色岩系的地层(岩性)控制;蚀变作用控制;褶皱与断裂构造的叠加控制与改造;海西期后碰撞碱性花岗岩体(脉)与成矿密切相关。两金矿在大地构造位置、赋矿特征、矿石组构、围岩蚀变类型和成矿机制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可比性,暗示两金矿的多阶段成矿模式相类似,并支持两地地壳演化过程的可对比性。8、内蒙古白云鄂博——阿拉善右旗地区与黑色岩系的金矿的找矿标志为:矿体呈似层状赋存在黑色岩系中,矿体展布受到黑色岩系的控制作用;矿体与不含矿黑色岩系的界线模糊;黑色岩系本身具有较高的金丰度值,并且受到紧闭褶皱构造的强烈改造;含金石英脉常叠加在含金黑色岩系上;矿体定位在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叠加的位置,且褶皱构造形成更早、规模更大,断裂构造的产状受褶皱构造制约;后碰撞构造环境下的海西期碱性花岗岩体(脉)与成矿密切相关;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等;矿石的矿物组合主要为金、黄铁矿、磁黄铁矿、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碳酸盐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及意义
  •   第四节 论文完成情况及工作量统计
  •   第五节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第一节 白云鄂博地区
  •   第二节 阿拉善右旗地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地壳演化
  •   第一节 中元古代裂谷阶段
  •   第二节 新元古代被动大陆边缘阶段
  •   第三节 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阶段
  •   第四节 中生代以来陆内演化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浩尧尔忽洞金矿成因
  •   第一节 矿区地质特征
  •   第二节 金物质来源
  •   第三节 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   第四节 脉岩与成矿的关系
  •   第五节 成矿流体活动规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特拜金矿成因
  •   第一节 矿区地质特征
  •   第二节 成矿流体性质
  •   第三节 流体物质来源
  •   第四节 金物质来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矿床成因与地壳演化的关系
  •   第一节 异同性对比研究
  •   第二节 与其它类型金矿对比
  •   第三节 与黑色岩系有关的金矿找矿标志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主要认识与结论
  •   二、今后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杨轩

    导师: 王安建

    关键词: 白云鄂博,阿拉善右旗,地壳演化,岩浆岩,成矿流体,金矿成因

    来源: 中国地质科学院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地质学,矿业工程

    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浩尧尔忽洞-赛乌苏金,铁,石墨整装勘查区专项地质填图与技术示范》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扎木敖包-特拜整装勘查区关键基础地质研究》(项目号:1212011220870,12120114077201)

    分类号: P618.51;P548

    总页数: 202

    文件大小: 10704K

    下载量: 164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内蒙古白云鄂博—阿拉善右旗地壳演化与金矿成因对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