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橡胶薄板冲裁模结构论文和设计-徐向京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氨酯橡胶薄板冲裁模结构,涉及橡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该聚氨酯橡胶薄板冲裁模结构包括底座,所述下模座的侧面设置有喷气管,喷气管的端部延伸至下模座的下模腔内,喷气管的另一端延伸出下模座且接通有弹性气囊,喷气管上安装有电控阀门,所述底座上连接有筒体,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活塞的上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与上模座连接,所述筒体的下部接通有带有进气单向阀的进气管和带有出气单向阀的出气管,出气管与弹性气囊接通;本实用新型增加了下模腔内的气压,使冲裁件自动落料,节约人力,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并且落料顺畅,避免冲裁件卡在下模腔内。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聚氨酯橡胶薄板冲裁模结构,包括底座(1)、连接在底座(1)上的下模座(2)、与升降机构(6)的活动端连接的模柄(5)、与模柄(5)连接的上模座(3)和连接在上模座(3)下部的凸模(4),其特征是,所述下模座(2)的侧面设置有喷气管(7),喷气管(7)的端部延伸至下模座(2)的下模腔内,喷气管(7)的另一端延伸出下模座(2)且接通有弹性气囊(8),喷气管(7)上安装有电控阀门(9),所述底座(1)上连接有筒体(10),筒体(10)的内部设置有活塞(15),活塞(15)的上部连接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的另一端与上模座(3)连接,所述筒体(10)的下部接通有带有进气单向阀(14)的进气管(13)和带有出气单向阀(12)的出气管(11),出气管(11)与弹性气囊(8)接通。

设计方案

1.一种聚氨酯橡胶薄板冲裁模结构,包括底座(1)、连接在底座(1)上的下模座(2)、与升降机构(6)的活动端连接的模柄(5)、与模柄(5)连接的上模座(3)和连接在上模座(3)下部的凸模(4),其特征是,所述下模座(2)的侧面设置有喷气管(7),喷气管(7)的端部延伸至下模座(2)的下模腔内,喷气管(7)的另一端延伸出下模座(2)且接通有弹性气囊(8),喷气管(7)上安装有电控阀门(9),所述底座(1)上连接有筒体(10),筒体(10)的内部设置有活塞(15),活塞(15)的上部连接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的另一端与上模座(3)连接,所述筒体(10)的下部接通有带有进气单向阀(14)的进气管(13)和带有出气单向阀(12)的出气管(11),出气管(11)与弹性气囊(8)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橡胶薄板冲裁模结构,其特征是,凸模(4)进入到下模腔后所述的喷气管(7)位于凸模(4)的下部靠近边缘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橡胶薄板冲裁模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筒体(10)上安装有红外开关接收器(17),所述连接杆(16)上安装有红外开关发射器(18),凸模(4)进入到下模腔后红外开关接收器(17)和红外开关发射器(18)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氨酯橡胶薄板冲裁模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红外开关接收器(17)与电控阀门(9)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聚氨酯橡胶薄板冲裁模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杆(16)上连接有翻边(19),翻边(19)通过螺钉(20)与上模座(3)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聚氨酯橡胶薄板冲裁模结构。

背景技术

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因其卓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众多领域。产品应用领域涉及轻工、化工、电子、纺织、医疗、建筑、建材、汽车、国防、航天、航空等。

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3221550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聚氨酯橡胶薄板冲裁模结构,包括上模座和底座,所述上模座上安装有模柄,所述上模座的下端连接垫板,所述垫板底部连接容框垫板,所述容框垫板下端连接聚氨酯橡胶模垫,在所述聚氨酯橡胶模垫的两侧套有容框,所述容框垫板和所述橡胶模垫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凸模固定板、橡胶和所述卸料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但是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对聚氨酯橡胶薄板冲裁完成后,需要手动取出冲裁件,不仅增加了人力强度,也降低了加工效率,并且还容易发生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氨酯橡胶薄板冲裁模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聚氨酯橡胶薄板冲裁完成后,需要手动取出冲裁件,不仅增加了人力强度,也降低了加工效率,并且还容易发生危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氨酯橡胶薄板冲裁模结构,包括底座、连接在底座上的下模座、与升降机构的活动端连接的模柄、与模柄连接的上模座和连接在上模座下部的凸模,所述下模座的侧面设置有喷气管,喷气管的端部延伸至下模座的下模腔内,喷气管的另一端延伸出下模座且接通有弹性气囊,喷气管上安装有电控阀门,所述底座上连接有筒体,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活塞的上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与上模座连接,所述筒体的下部接通有带有进气单向阀的进气管和带有出气单向阀的出气管,出气管与弹性气囊接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凸模进入到下模腔后所述的喷气管位于凸模的下部靠近边缘位置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筒体上安装有红外开关接收器,所述连接杆上安装有红外开关发射器,凸模进入到下模腔后红外开关接收器和红外开关发射器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红外开关接收器与电控阀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上连接有翻边,翻边通过螺钉与上模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开始合模时,上模座下移,从而带着连接杆下移,筒体内的气体通过出气单向阀的出气管进入到弹性气囊内,使弹性气囊内储存气体,当合模完成后,则此时对聚氨酯橡胶薄板的冲裁也完成,气囊内储存的气体通过喷气管喷出,喷出的气体位于冲裁件的上方,因此增加了下模腔内的气压,使冲裁件自动落料,节约人力,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并且落料顺畅,避免冲裁件卡在下模腔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模状态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合模状态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聚氨酯橡胶薄板冲裁模结构,包括底座1、连接在底座1上的下模座2、与升降机构6的活动端连接的模柄5、与模柄5连接的上模座3和连接在上模座3下部的凸模4,所述下模座2的侧面设置有喷气管7,喷气管7的端部延伸至下模座2的下模腔内,喷气管7的另一端延伸出下模座2且接通有弹性气囊8,喷气管7上安装有电控阀门9,所述底座1上连接有筒体10,筒体10的内部设置有活塞15,活塞15的上部连接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的另一端与上模座3连接,所述筒体10的下部接通有带有进气单向阀14的进气管13和带有出气单向阀12的出气管11,出气管11与弹性气囊8接通;

如图1所述为下模座2和上模座3分模状态的示意图,当开始合模时,上模座3下移,从而带着连接杆16下移,使活塞15在筒体10内开始下压,使筒体10内的气体通过出气单向阀12的出气管11进入到弹性气囊8内,使弹性气囊8内储存气体,如图2所示,当合模完成后,则此时对聚氨酯橡胶薄板的冲裁也完成,然后通过外置的控制装置打开电控阀门9,使气囊8内储存的气体通过喷气管7喷出,喷出的气体位于冲裁件的上方,因此增加了下模腔内的气压,使冲裁件自动落料,节约人力,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并且落料顺畅,避免冲裁件卡在下模腔内。

当开模时,上模座3上移,则通过进气单向阀14和进气管13使外部的空气进入到筒体10内,便于下个操作过程使用。

优选的,凸模4进入到下模腔后所述的喷气管7位于凸模4的下部靠近边缘位置处,使喷出的气体进入到凸模4和冲裁件之间的间隙内,提高脱料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10上安装有红外开关接收器17,所述连接杆16上安装有红外开关发射器18,凸模4进入到下模腔后红外开关接收器17和红外开关发射器18对应,所述红外开关接收器17与电控阀门9电性连接,如图2所示,上模座3和下模座2完成合模后,则红外开关接收器17和红外开关发射器18位置对应,因此使红外开关接收器17接收电信号,并将信号传至电控阀门9,使电控阀门9打开,从而实现了自动喷气。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16上连接有翻边19,翻边19通过螺钉20与上模座3连接,便于对连接杆16进行拆卸。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设计图

一种聚氨酯橡胶薄板冲裁模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7159.7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304725U

授权时间:20190827

主分类号:B26F 1/44

专利分类号:B26F1/44;B26D7/00

范畴分类:26C;

申请人:上海众力减振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众力减振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508 上海市金山区山阳镇浦卫公路16393号2幢

发明人:徐向京;李玲波

第一发明人:徐向京

当前权利人:上海众力减振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杨艳珊;陈岑

代理机构:44523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越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聚氨酯橡胶薄板冲裁模结构论文和设计-徐向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