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筏隔振论文_张森森,商超,戴俊,代成名

导读:本文包含了浮筏隔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隔振,系统,模态,功率,有限元,主动,基座。

浮筏隔振论文文献综述

张森森,商超,戴俊,代成名[1](2019)在《浮筏隔振系统叁向振动传递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浮筏隔振系统,建立包含设备、减振器、筏架和基座的叁向振动传递动力学模型。分别建立了减振器的阻抗方程和设备、筏架及基座等结构件的导纳方程,并基于阻抗综合法获得浮筏隔振系统叁向动力学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模型对于浮筏叁向振动传递估算的精度满足工程要求。最后,分析设备不同方向激励对基座叁向振动响应的影响,证明了在浮筏振动传递特性研究中考虑叁向的必要性,可对舰船中浮筏隔振系统设计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21期)

刘哲,吴帅,李广[2](2019)在《SWATH船主发电机组浮筏隔振设计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SWATH船是当前重要的高性能船舶之一,为降低全船的水下辐射噪声水平,对两台主发电机组采取了浮筏隔振措施。介绍了中低速柴油发电机组浮筏隔振系统的设计方案,对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进行了分析,并基于矢量四端网络参数法评估了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结果表明,浮筏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满足设计要求,能够达到较好的隔振效果。考虑到设备和隔振器的影响,筏架结构的固有频率应在实际安装状态下进行校核。隔振器阻尼可以显着提高隔振系统低频共振频率附近的隔振效果。可为中低速柴油发电机组的浮筏隔振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2019年船舶结构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08-22)

翁泽宇,王喆,唐杰,耿超[3](2019)在《半主动控制浮筏隔振系统的开关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弥补浮筏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在低频段尤其是共振频率附近的不足,引入半主动控制技术。建立半主动控制浮筏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以传递至筏体的动能最小为原则,提出算法1;以筏体动能最小且输入能量最小为原则,提出算法2。建立Simulink仿真模型,对无控制和按算法进行控制的基础加速度响应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算法1和算法2对浮筏隔振系统进行开关半主动控制,可明显抑制系统在共振频率附近的基础振动加速度响应。通过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证明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以及两种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高技术通讯》期刊2019年08期)

李志远,温华兵,吴俊杰,李兵,王春勇[4](2019)在《柴油发电机组浮筏隔振装置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机舱内的柴油发电机组是船舶主要振动噪声源之一,为了控制柴油发电机组振动并同时降低其辐射噪声,对其采用浮筏隔振技术措施。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浮筏隔振系统力学模型,开展浮筏系统的模态分析,探讨主要参数对浮筏隔振装置隔振性能的影响,并对浮筏隔振装置的抗冲击性能进行校核计算,结果表明柴油发电机组浮筏隔振装置隔振及抗冲击性能良好。(本文来源于《造船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万新斌,杨铭,张雅琼,饶柱石[5](2019)在《公共基座在浮筏隔振设计中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由两台滑油泵机组和叁台燃油泵机组构成的系统,设计两套浮筏隔振系统方案,主要区别是系统中是否含有公共基座,利用仿真软件分别建立有限元模型,以隔振量与抗冲击水平为指标对比两种方案的动力性能。结果表明,增加公共基座有助于提高浮筏隔振抗冲击能力。(本文来源于《船海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李志远[6](2019)在《柴油发电机组浮筏隔振装置优化设计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对环境振动噪声指标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当代舰船也对振动噪声指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浮筏隔振装置作为目前舰船应用最为广泛控制振动的手段,在民用船舶和军用舰艇上均有较多应用。随着民用船舶舒适性和军用舰艇特殊工作条件下振动要求的日益提高,浮筏隔振装置的优化设计及其隔振性能分析,同时包括新型减振措施的引入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课题。十多年前相关研究人员参与了XX2艇设计计算工作,其中包括双台柴油发电机组浮筏隔振装置的设计与计算。根据实船测试试验数据可知,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隔振效果。近年来我国对新一代XX3艇进行研制,其振动和抗冲击指标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根据相关要求对XX3艇柴油发电机组浮筏隔振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主要包括筏体结构优化设计,隔振器选型及布置方式优化。基于有限元法和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浮筏隔振装置有限元模型,为避免产生共振通过模态分析模块对浮筏筏体和浮筏系统分别进行了模态分析,同时筏体进行了模态试验。为进一步研究浮筏系统的振动传递特性,通过谐响应分析模块计算并研究了浮筏系统的隔振性能及影响浮筏系统隔振性能的主要参数,其中包括隔振器动刚度和阻尼比,筏体板厚和结构刚度,基座板厚和结构刚度。基于叁种控制振动的基本思想,在保证浮筏筏体重量变化很小的前提下,研究出叁种筏体结构改进的主要措施,对叁种改进型浮筏系统进行了隔振性能计算和分析,为筏体结构改进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思路。考虑到XX3艇特殊的工作环境要求,对柴油发电机组浮筏隔振装置所处舱段进行了水下辐射噪声计算,同时研究了隔振器动刚度和阻尼比,筏体板厚和结构刚度,舱段板厚和结构刚度对浮筏舱段水下辐射噪声的影响。将波动和声学中全新的概念声学黑洞引入到浮筏隔振系统中,对声学黑洞的概念进行了简要介绍。建立一个小型浮筏隔振装置,对其筏体进行多种声学黑洞方案设计,同时对各种设计方案浮筏系统进行隔振性能分析。(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期刊2019-04-30)

吴俊杰[7](2019)在《浮筏隔振系统抗冲击性能及浮冰碰撞下舱室瞬态噪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水中兵器性能与破坏力的不断提升,水中非接触性爆炸的能量越来越大,舰船抵抗爆炸冲击的能力也要相应提高。隔振系统是海军抗冲击研究的重要方面,对提升舰船抗冲击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因此隔振系统的抗冲击研究对舰船设备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另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冰上丝绸之路”的提出,北极和南极科考、旅游、军事活动越来越多,中国必然会加强在两极经济、军事上的存在。但在冰区航行时,舰船不可避免地要与冰层发生碰撞冲击,产生的瞬态噪声不仅会影响舱室舒适性,而且会使电子元器件产生声疲劳。因此舰船瞬态噪声产生机制和特性的研究也是急需开展的。首先,阐述了隔振抗冲系统的冲击隔离模型和当前的叁种冲击响应研究方法,其中时域模拟法可以准确地模拟各种非线性元件。介绍了当前抗冲击分析所依据的标准,并说明了冲击谱转换为时间历程曲线的方法。同时对比了冲击响应时域分析的两种瞬态方法(直接法和模态法)的适用性。根据某艇发电机组浮筏隔振系统组成,建立了无限位浮筏隔振抗冲系统,进行模态分析,为冲击响应分析的阻尼设置提供依据。采用直接法瞬态响应分析,进行冲击响应计算,表明该浮筏隔振抗冲系统的抗冲设计是合格的。为了配合浮筏系统的隔振设计,分析了系统属性的变化对船用浮筏系统冲击响应的影响,通过对比计算结果可以指导船用发电机组浮筏系统参数的设计。在浮筏隔振系统中增加了限位器,建立了带限位器的浮筏隔振抗冲系统,采用非线性瞬态响应分析,对比了分别采用上下层限位器的系统冲击响应。为了更进一步分析上、下层限位器参数对冲击响应的影响,对比了在单独采用上、下层限位器时,限位器不同刚度和不同间隙对浮筏系统抗冲击性能的影响。基于虚拟模态法理论,利用某船舶统计能量模型,将浮冰碰撞载荷简化成了叁角波时域曲线,计算了浮冰碰撞下船体的冲击响应和舱室瞬态噪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浮冰载荷周期和幅值对船体冲击响应和舱室瞬态噪声的影响,明确了浮冰载荷特性与舱室瞬态噪声的关系。最后,简要介绍了船舶噪声控制技术,并通过抑制受浮冰碰撞区域的冲击响应及其能量传递,进而降低舱室瞬态噪声,比较分析船艏板厚、阻尼、加强筋不同设置方式时浮冰碰撞下船艏冲击响应及舱室瞬态噪声,评估了不同方案的降噪效果。通过本文的研究工作,加深了时域模拟法与虚拟模态法的理解,获得了相关参数对浮筏系统冲击响应和浮冰碰撞下舱室瞬态噪声影响的规律,对于舰船隔振系统抗冲击和舱室瞬态噪声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期刊2019-04-30)

陈纠,蔡龙奇,刘佳,刘立志,黄伟[8](2019)在《泵类设备主动浮筏隔振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减振需求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针对泵类设备开展了较为深入的振动控制技术研究,浮筏隔振、主动隔振等振动控制措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根据泵类设备振动控制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泵集中布置、浮筏隔振与主动隔振相结合的主被动混合减振技术——主动浮筏隔振技术,以隔离泵宽频振动幵抑制特征线谱。通过开展固有频率分析、减振效果分析等对主动浮筏隔振技术可行性迚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主动浮筏隔振减振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核动力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王锋,邵海征,崔洪宇[9](2019)在《浮筏隔振系统拓扑优化减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隔振技术的发展,采用浮筏隔振装置已成为控制舰艇机械振动的重要措施。浮筏筏体的结构和质量差异,对其隔振性能有较大影响,而且应用浮筏隔振必然占用更多重量、空间等资源,增加舰艇总体的负担。本文采用拓扑优化方法对浮筏隔振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了新的筏体结构,同时采用功率流的分析手段研究了振动能量在浮筏隔振系统中传递的特性,通过数值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本文优化的筏体结构在重量减轻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好的隔振性能,验证了拓扑优化方法用于浮筏结构优化和减重的可行性,具有极其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刘立志,王禹,蔡龙奇,刘佳,赵悦[10](2019)在《高温高压系统泵浮筏隔振方案及振动特性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泵类设备是重要的振动噪声源,单层隔振的减振效果有限,难以适应越来越严格的减振降噪要求。为进一步降低高温高压系统泵的振动传递,本文针对管路刚性连接的高温高压泵开展了浮筏隔振方案研究,将四台泵弹性安装在一个浮筏筏架上,并将筏架通过隔振器安装在基座上,对筏架重量、隔振器参数、安装基础等进行了优化分析,确定了浮筏隔振系统的参数,并探究了管路连接刚度对振动传递特性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01期)

浮筏隔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SWATH船是当前重要的高性能船舶之一,为降低全船的水下辐射噪声水平,对两台主发电机组采取了浮筏隔振措施。介绍了中低速柴油发电机组浮筏隔振系统的设计方案,对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进行了分析,并基于矢量四端网络参数法评估了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结果表明,浮筏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满足设计要求,能够达到较好的隔振效果。考虑到设备和隔振器的影响,筏架结构的固有频率应在实际安装状态下进行校核。隔振器阻尼可以显着提高隔振系统低频共振频率附近的隔振效果。可为中低速柴油发电机组的浮筏隔振设计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浮筏隔振论文参考文献

[1].张森森,商超,戴俊,代成名.浮筏隔振系统叁向振动传递特性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9

[2].刘哲,吴帅,李广.SWATH船主发电机组浮筏隔振设计及分析[C].2019年船舶结构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9

[3].翁泽宇,王喆,唐杰,耿超.半主动控制浮筏隔振系统的开关算法研究[J].高技术通讯.2019

[4].李志远,温华兵,吴俊杰,李兵,王春勇.柴油发电机组浮筏隔振装置性能分析[J].造船技术.2019

[5].万新斌,杨铭,张雅琼,饶柱石.公共基座在浮筏隔振设计中的比较分析[J].船海工程.2019

[6].李志远.柴油发电机组浮筏隔振装置优化设计与性能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9

[7].吴俊杰.浮筏隔振系统抗冲击性能及浮冰碰撞下舱室瞬态噪声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9

[8].陈纠,蔡龙奇,刘佳,刘立志,黄伟.泵类设备主动浮筏隔振技术研究[J].核动力工程.2019

[9].王锋,邵海征,崔洪宇.浮筏隔振系统拓扑优化减重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9

[10].刘立志,王禹,蔡龙奇,刘佳,赵悦.高温高压系统泵浮筏隔振方案及振动特性分析研究[J].科技视界.2019

论文知识图

基座有限元模型带流体负载耦合圆柱壳有限元模型激振机激励浮筏试验布置图激振机振动传递测量水泵振动传递测量机械噪声主要传播路径

标签:;  ;  ;  ;  ;  ;  ;  

浮筏隔振论文_张森森,商超,戴俊,代成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