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文:孟子的理想社会探究论文

吴静文:孟子的理想社会探究论文

摘 要:理想社会是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构想,渗透着一定阶层和社会团体的政治规划、经济主张、价值标准和人生追求。《孟子》一书阐述其行“王道”、施“仁政”、实现“制民之产”等社会理想,是对孔子“天下为公”社会理想的继承和发扬,折射出的是儒家对社会和谐安定的渴望,反映了一种“达则兼济天下”的入世情怀。

关键词:孟子;仁政;理想社会

一、经济:“制民之产”与民众“恒心”

社会经济制度是理想社会蓝图的重要构成部分,孟子关于理想社会经济方面的构想是基于孔子的“天下为公”思想,并在当时“制民之产”的基础上融入了“仁”的思想,这也是孟子“制民之产”思想与其他君主制民之产政策所不同的地方。

孟子曰:“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制民之产”不是孟子首创的,当时的其他国君可能已经实行了这一政策,但“制民之产”程度不足以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这也是孟子所生活的时代比较普遍的现象。面对这种境况,要达到儒家主张的“德治天下”、行教化的目的几乎不可能。于是,孟子提出,“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这里所说的“恒心”是指人所常有的善良本心,这是孟子四端之心的原点,也是孟子认为可以施行教化的先决条件。

要达到何种标准,才称为制民之产?《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有言:“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也就是说,要达到“制民之产”,君主就必得使民众可以赡养父母,蓄养妻子儿女,在丰收年节吃饱穿暖,灾荒时能够保存性命不致饿死。若国君能够保障民众生活达到这一标准,再来教导百姓礼仪,倡导他们向善,民众也容易听从。然而,实际情况却截然相反: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其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民众无法解决生存需求,父母、妻子都不能养活,连温饱都不能达到,灾荒时甚至可能丧失性命,又何来精力修礼习义。

关于“制民之产”的举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有所涉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是孟子“仁政”思想在经济上的反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户之家(以八口计算)拥有百亩之田、五亩宅地(种植桑麻),再饲养家禽,这是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如若君主能保障这一标准的实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校教化,教育百姓懂得孝顺父母、恭敬兄长,修礼知仪,就离施行“王道”于天下的目标很近了。

孟子为其理想社会设计的经济目标是“制民之产”,而在如何保障民众的私产方面,认为明确土地责权关系是最为重要的,也是实行仁政的开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较为推崇井田制,而井田制实行的保障就是要明“经界”,同时需要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巩固“经界”,如此既可为国家税收提供可靠依据,又能使“民有恒产”,抑制官员侵占百姓维持社会稳定。由此可知,孟子认为“明经界”“制民之产”是实行“王道”和“仁政”的先决条件,只有牢固基石,才能使“王道”“仁政”畅通无阻地盛行于天下。

“仁政”思想是孟子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孟子对孔子“仁”思想的继承和在政治方面的延伸。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将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内的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仁政”要求君主“为政以仁”,加强自我修养,实际就是道德政治论。

“仁政”实施的过程,在《孟子·滕文公章句上》中就有:“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在这里,孟子认为,施行仁政的开始是确定井田制的土地责权关系,因为这是一个国家“分田制禄”的基础。另外,实施“仁政”还有其他措施:“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孟子针对不同阶层(身份)的人,提出了对应的管理措施:政治上,选贤任能;经济上,减少关口,少征赋税,促进商品流通;农业上,给予农民补助。在此基础上,若能够做到“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由此可见,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来达到“王天下”的目的。

二、政治:“王道”与“仁政”

工程质量评定标准是评定研究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和工程项目的评定标准可直接参考执行水利工程的质量评定标准。

“王道”是“仁政”的最高目标,是治理国家的最高理想。孟子所推崇的“王道”,与“霸道”相对。所谓“王道”,即“先王”之道,亦称为“圣王之道”,孟子推崇孔子的“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并将其细化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从中可知,孟子认为民众生老病死无忧,是通向“王道”之路的开端。

2018年7月,江苏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指出,“建设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突出体现标准的主导力”。这对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我省制造业标准提升指出了方向。从当前实际看,推动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江苏速度向江苏质量转变、江苏产品向江苏品牌转变,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必须把提升制造业标准摆上战略位置,着力破解突出难题,积极借鉴先进经验,认真落实关键举措,努力做到以标准提升支撑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孟子坚持行王道、施仁政理念,而在具体实践中,更为注重百姓的心声和力量。因此,在军事方面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认为只有依靠老百姓,战争才能取得胜利。

“性善论”是孟子实行“仁政”另一重要依据。《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指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里的“不忍人之心”是指四端之心,即孟子的性善论。性善论是施行仁政的依据,“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而“不忍人之心”的表现是“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此可见,人人皆有向善的基础,即“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基于此可以教导民众向善,从而行王道、施仁政。

(1) 微扰动注浆整治对盾构隧道治理效果为:注浆区间中部朝着注浆位置反方向水平位移,两端向注浆位置方向水平移动;注浆引起隧道沉降,且呈明显的注浆区间中部沉降大,两端沉降小;隧道形状逐渐由压扁状向撑圆状变化,水平收敛近似等同于竖直收敛,且受隧道所处的周围土压力影响,竖直收敛量略大于水平向收敛量。

三、军事:“人和”

“民本”思想是仁政得以实施的重要依据。《孟子·尽心章句下》开篇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突出了民众在国家中的首要位置,将君主置于末尾,孟子这样排序,强调了统治对象的重要性。同时,孟子还提出:“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也就是说,天子地位的巩固,需要得到百姓的拥戴;诸侯地位的巩固,需要得到天子认可;而大夫需要诸侯认可,方能上任。这样就建立起以天子为最高地位的国家体系,天子封赐诸侯,诸侯封赐大夫,政权得以建立。这样的排序表明民众才是国家最重要的基石,有了民众和农业,君王才有了统治的对象和实力,才能够管理好国家。

事已至此,毫无回旋余地。林志站起来,望着这个曾经爱过,现在也恨不起来的女人,非常冷静地说:“你想离就离!”

关于“人和”地位,孟子早在《孟子·公孙丑章句下》中就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总论调,阐明了“天时”“地利”与“人和”之间的关系。认为“人和”大于“地利”,“地利”大过“天时”。“天时”在孟子看来是战争中的绝佳时机;“地利”是战略上的有利形势;而“人和”就是在人性善基础上团结合作的友好关系,三者都是影响战争成败的重要因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敌人进攻,必会选择最恰当的时机,而在这最好的时机里,未能取得战争胜利,是因为城池坚固,“天时”比不过“地利”。“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战略地势的优越,也敌不过人心背向,内部团结才能取得胜利,这正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高于“天时”与“地利”,最重要的是人心,孟子对此表述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对于得“道”,孟子认为关键是“人和”,因此,才会有“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四、结语

孟子欲将儒家的“仁”行于天下,提出“制民之产”与“恒心”的经济思想、“王道”和“仁政”的政治理念以及军事上的“人和”观念。尽管孟子的理想社会蓝图在战国时期没真正得到实施,但某些理念被后来的儒家知识分子继承,直至今天仍旧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孟子.孟子[M].合肥:黄山书社,2005.

[2]程梅花.试论孟子仁政与孔子德政之异同[J].孔子研究,2003(6):22-29.

[3]王志东.浅论孟子“仁政”理想中“民”的地位[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76-81.

[4]谢树放.孟子仁政思想对孔子德治思想的超越[J].贵州社会科学,2011(12):20-25.

[5]孙晓迪.孟子“王道”思想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5):13-14.

[6]张平.王道与治道——孟子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5.

中图分类号:B2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9)03-0020-02

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9.03.008

收稿日期:2019-03-06

作者简介:吴静文(1993—),女,四川遂宁人,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专门史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思想史。

(责任编辑:张红雨)

标签:;  ;  ;  ;  ;  ;  ;  ;  ;  ;  ;  ;  

吴静文:孟子的理想社会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