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合理集约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冬小麦,集约,潜力,模型,制度,论文,夏玉。
合理集约度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伟[1](2001)在《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制度生产潜力、比较效益及合理集约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系统研究了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制度的生产潜力、生产潜力开发度、生产潜力开发的限制因子及合理集约度问题,明确了河北省不同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区域的生产潜力,提出了生产潜力开发的适宜目标,进而提出了提高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制度比较效益及达到生产潜力开发适宜目标的途径和合理集约度。 通过构建估算冬小麦—夏玉米生产潜力的Ithink系统模拟模型,估算得出: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光温潜力为19 780.5—22 105.5公斤/公顷。其中,冀中区最大,为22 105.5公斤/公顷,其次为黑龙港区(21 262.5公斤/公顷)、冀南区(20362.5公斤/公顷)和冀东区(19 780.5公斤/公顷)。由于降水的限制,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光温生产潜力的40%左右不能开发。在当地资源条件下,冀中区冬小麦—夏玉米资源潜力最大,为18 790.0公斤/公顷,其次为:冀东区(16 417.3公斤/公顷)、冀南区(16 290.5公斤/公顷)和黑龙港区(15 337.5公斤/公顷)。 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不同生产潜力间存在差距,光温潜力、现实最大生产力、资源潜力和现实生产力依次降低。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光温潜力的现实开发度为48.4—54.5%,生态适宜开发度为72.2—84.7%,因此,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生产具有很大潜力可挖。兼顾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当前技术和价格水平下,不同区域冬小麦—夏玉米生产潜力开发的适宜目标如下:冀中区为14 994.0公斤/公顷,冀东区为14 135.4公斤/公顷,冀南区14 563.3公斤/公顷,黑龙港区13 876.5公斤/公顷。 在目前生产技术和价格水平下,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制度在河北省麦田种植制度中经济效果最好,处于比较优势地位,具有比较效益。而在农田种植制度中,从经济效果综合指标看,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制度处于比较劣势。适当提高冬小麦—夏玉米产量水平、根据资源禀赋和区域间比较优势调整种植布局、调整种植的品种结构可提高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的经济效益和其在农田种植制度中的比较优势。 冬小麦—夏玉米生产潜力的挖掘程度依靠投入,在所有投入因素中,技术、肥料和灌溉对生产潜力影响最大。技术进步不仅能提高生产潜力,而且可提高现实生产力,在1980—1999年间,技术投入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增加的贡献份额为63%。施肥对冬小麦—夏玉米资源生产潜力开发的贡献率可达37.8%。灌溉对冬小麦—夏玉米资源生产潜力开发的贡献率可达35%。 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生产应走技术集约化道路。在当前条件下,为了达到生产潜力适宜开发目标,生产资料投入应合理集约。冀中区肥料的合理集约度为712.5公斤/公顷,水的合理集约度为 1200 m’/hm’。通过肥料和水的合理集约,产量可增加 29.6%,增加收益 3 542.0元/公顷;冀东区肥料的合理集约度为 894.0公斤/公顷,水的合理集约度为 1571m,’/hm‘。通过肥料和水的合理集约,产量可增加 31.2%,增加收益 3 707.5元/公顷:冀南厂肥料的合理集约度为 841.5公厂/公顷,水的合理集约度为 1081m‘’/hm‘。通过肥料和水的合理集约,产量可增加32.9%,增加收益 3 441.6元/公顷;黑龙港区肥料的合理集约度为 874.5公斤/公顷,水的合理集约度为 1721m’/hm‘。通过肥料$fi水的合理集约,产量刃僧加 34.9%,增加收益 3 109.0元/公顷。(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01-06-01)
合理集约度论文开题报告
合理集约度论文参考文献
[1].陈建伟.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制度生产潜力、比较效益及合理集约度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