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藤树论文_王珂瑶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江藤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中江,孝道,罗山,明德,格物致知,武士道,本心。

中江藤树论文文献综述

王珂瑶[1](2019)在《论中江藤树的孝道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江藤树是日本江户时代前期的思想家,也是日本阳明学的开山鼻祖。藤树早年致力于朱子学的学习与实践,在叁十叁岁时接触到阳明心学后,认识到了朱子学的不足之处,自此转投阳明学,并以其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构建了日本阳明学的基本框架。孝道思想是中江藤树思想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他认为“孝”无处不在,将“孝”的内涵与适用范围扩大,与宇宙和万物的本源联系在一起,并用充满神秘性的“孝”的思想体系为框架来阐述自己的心学思想。中江藤树虽然主攻阳明心学,但在其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多种思想的影响,以致于其思想体系颇显复杂,还带有神秘的宗教性色彩。近年来,中日许多研究者根据不同的原始资料对藤树的宗教立场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通过分析中江藤树的叁部代表作品《翁问答》、《孝经启蒙》和《鉴草》中与“孝”有关的论述,并把《孝经启蒙》与中国的《孝经》进行对比,最终揭示了藤树所构建的“人—父母—圣人—天—太虚”这一“孝”的体系,并以“明明德”为中心阐明了藤树“孝”思想的要求与特征。最后,在对藤树孝道思想中宗教色彩进行分析之后,指出了藤树对宗教的开放性态度和隐藏在复杂的宗教受容后的“孝信仰”。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对今后的藤树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希望藤树的孝道思想中重视孝心的精神内核能对现今社会对“孝”的理解有所启示。(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3-31)

王剑[2](2017)在《全孝、经权与忠勇——中江藤树对传统武士道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翁问答》与《孝经启蒙》是日本学者中江藤树的代表作。藤树的"全孝"思想建构了一种以人我与"太虚"之亲缘关系信仰为基础的神学本体论,将父母、祖先、主君、天地与太虚都视为孝的对象。藤树在全孝心法、行权之忠与仁义之勇等理论问题上有所创造与阐发,批评了粗陋的传统武士道,提出了文武统一的新武士道观,对江户时期武士道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思想与文化》期刊2017年02期)

野村英登,胡嘉明,潘承健[3](2018)在《日本阳明学近代化过程中修身实践工夫的走向——以井上哲次郎对中江藤树的理解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日本阳明学近代化过程中修身实践工夫,本文通过井上哲次郎对中江藤树的理解,对其具体内容和发展脉络进行了分析与解读。井上哲次郎肯定以中江藤树为代表的江户儒学在阳明学思想的浸润下所引起的日本国民认识的转换,同时认为应该采取审慎的态度以避免中江藤树所理解的阳明学滑向传统迷信或西方哲学一隅之见。文中评价了日本化的阳明学在推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指出熔铸陶冶日本国民心性及其国民思想再构建过程中阳明学修身实践工夫的功用。(本文来源于《贵州文史丛刊》期刊2018年01期)

朱玲莉[4](2016)在《中江藤树的伦理思想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江藤树是日本阳明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以"全孝"为主的孝道伦理,制定以"明明德"为道德教育目标,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他学识渊博,开办了以"藤树书院"命名的私塾,广招门生。藤树书院在日本培养人才、传承和发展学术文化、化育人生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伦理学研究》期刊2016年04期)

张捷[5](2015)在《简析中江藤树的格物致知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江藤树是日本阳明学派的创始人,继承了阳明学的学理与传统。本文以"格物致知"为主线,简要分析中江关于人心的"中"与自然的一致性,道德规范与天道的一致性。指出中江结合日本的文化传统,对格物致知范畴做了改变,使它和致良知、慎独等融合起来,重伦理而轻物理,慎是心中由敬做主,独指唯一无二的良知。以太虚作为道德最高标准,功夫在致良知。中江构建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格物致知论,使得伦理规范在武士传统中更纯粹、更广泛。(本文来源于《孔子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李静[6](2014)在《浅谈中江藤树的儒佛融合思想——以后期书信和《鉴草》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江藤树,日本江户时代着名思想家,日本阳明学的鼻祖。在中江藤树的思想体系当中,关于儒佛方面的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藤树在早年曾极力排佛,但在晚年藤树思想体系中却出现了儒佛融合的倾向。本文通过对藤树晚年书信及着作《鉴草》等的解读,考察晚年藤树的儒佛融合思想的具体表现,并探究其儒佛融合思想的成因。(本文来源于《湖北函授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17期)

李静[7](2014)在《中江藤树排佛思想初探——以前期着作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江藤树是活跃在日本江户前期的儒学家,在其短暂的一生中,藤树创立了藤树学,并被后人尊称为"近江圣人"。在中江藤树的思想体系当中,其对佛教的态度历来很受研究者的重视。《安昌弑玄同论》《林氏剃发受位辩》和《持敬图说》是藤树前期关于儒佛论争的具有代表性的论着。本文以藤树前期着作为中心,通过对其解读,试对以志在成为"纯儒"的青年藤树排佛思想进行考察。(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板东洋介[8](2014)在《近世日本对“敬”的受容与展开——以中江藤树、山崎暗斋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史所言"近世",系指17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的德川幕府时代,历时270年,以明治维新告终。这一时期的日本,"宋学"呈现繁荣发展的景象,涌现出一大批朱子学者。活跃于日本近世初期和中期的两位儒学者——中江藤树和山崎暗斋对于"敬"的研究及实践的历程,体现了近世日本儒学者对于"敬"的领悟,与"自敬"相比,他们更倾向解读为"敬畏",这是日本儒者对朱子学的受容与时代选择的结果。(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张捷[9](2013)在《山鹿素行与中江藤树士道论之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士道是在日本历史上占据统治地位的武士阶层应该具备的思想文化修养、伦理规范及日常行为准则的总称。士道在江户时期指导着武士的教养,在明治时期引导着志士的维新,在战后时代支撑着日本经济的腾飞。山鹿素行是古学派的先驱,中江藤树是阳明学派的始祖。二者皆处于江户时代初期,在兵学与儒学两条方向上为武士制定了道德与行为规范。(本文来源于《文化发展研究2014年第2辑》期刊2013-11-11)

吴震[10](2013)在《中国善书在近世日本的流衍及其影响——以中江藤树的宗教观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日文化交流史的探讨往往需要格外谨慎。文章主要考察叁点:有"近江圣人"之美誉的日本江户早期的儒学家中江藤树对晚明思想家颜茂猷的劝善书《迪吉录》非常看重,并据此撰述了可能是日本的第一部善书《鉴草》,在江户思想史上留下了重要的足迹;藤树思想有明显的中国因素,他站在普遍主义的立场,认为中国的皇上帝、太乙神等观念可以"挪移"至日本而"为我所用",但其宗教信仰又有日本神道思想的色彩;在近世中日文化交涉史上,日本学者对作为"他者"的中国外来文化进行重读乃至重构是必然伴随的一个过程,其中自然会出现日本"本土化"现象,藤树对中国善书的汲取和借用便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中江藤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翁问答》与《孝经启蒙》是日本学者中江藤树的代表作。藤树的"全孝"思想建构了一种以人我与"太虚"之亲缘关系信仰为基础的神学本体论,将父母、祖先、主君、天地与太虚都视为孝的对象。藤树在全孝心法、行权之忠与仁义之勇等理论问题上有所创造与阐发,批评了粗陋的传统武士道,提出了文武统一的新武士道观,对江户时期武士道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江藤树论文参考文献

[1].王珂瑶.论中江藤树的孝道思想[D].北京邮电大学.2019

[2].王剑.全孝、经权与忠勇——中江藤树对传统武士道的反思[J].思想与文化.2017

[3].野村英登,胡嘉明,潘承健.日本阳明学近代化过程中修身实践工夫的走向——以井上哲次郎对中江藤树的理解为中心[J].贵州文史丛刊.2018

[4].朱玲莉.中江藤树的伦理思想述评[J].伦理学研究.2016

[5].张捷.简析中江藤树的格物致知论[J].孔子研究.2015

[6].李静.浅谈中江藤树的儒佛融合思想——以后期书信和《鉴草》为中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

[7].李静.中江藤树排佛思想初探——以前期着作为中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

[8].板东洋介.近世日本对“敬”的受容与展开——以中江藤树、山崎暗斋为中心[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9].张捷.山鹿素行与中江藤树士道论之比较研究[C].文化发展研究2014年第2辑.2013

[10].吴震.中国善书在近世日本的流衍及其影响——以中江藤树的宗教观为中心[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论文知识图

科技科技成果获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沿革1981年分县后平阳县...资料汇编高校获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资料汇编高校获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资料汇编高校获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资料汇编高校获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标签:;  ;  ;  ;  ;  ;  ;  

中江藤树论文_王珂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