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香
(重庆市丰都县精神病医院408200)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的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护理后SDSS量表的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S量表中除自我照顾和家里职能2个因子外,观察组护理后SDSS量表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能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人格的恢复,有利于稳定病情和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330-0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临床症状各异的一组精神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不协调、社会功能缺乏,病程呈迁延性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少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可保持病情稳定或基本痊愈,本文将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临床中,通过观察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情况,探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我院2011年2月-2013年7月共收治的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参考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102例患者均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10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5例,男39例,女24例,平均年龄(40.1±2.7)岁,平均病程(9.7±1.4)年,大学及以上31例,高中22例,入院治疗前平均复发次数(7.3±1.5)次,对照组37例,男性24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36.9±3.4)岁,平均病程(7.6±1.5)年,大学及以上17例,高中14例,入院治疗前平均复发次数(5.7±1.6)次,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包括: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由主治医师牵头成立护理康复指导小组,明确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和患者具体病情确定康复训练项目,如生活能力训练、社会技能训练及文娱训练等项目[1];开展人性化精神健康教育,每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活动紊乱情况不同,加之个体间差异,开展健康教育要采用更为精准、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方式,发病初期要鼓励患者及时接受正规、科学的治疗,指导家属如何避免对患者的精神刺激,在疾病发作时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差,要叮嘱和配合患者家属做好患者的治疗,疾病缓解期指导患者进行社会功能的康复训练,不断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社会技能,帮助患者早期回归社会,在社会功能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可看到自身的变化,从而增强自信心和促进人格恢复,社会功能康复训练还可为患者出院后的自我护理打下基础,让患者及家属掌握更多的社会功能康复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使患者即使在出院后,仍能接受系统、科学的康复训练[2]。
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采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价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前后的得分,SDSS量表从6个维度、32个小项进行评价,按照病情每个维度分别积0-3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病情越严重,对比两组护理前后两个量表的评分变化。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护理后SDSS量表的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S量表中除自我照顾和家里职能2个因子外,观察组护理后SDSS量表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理前后SDSS评分比较
注:1)表示护理后与护理前比较P<0.05;
2)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中约有30%左右的患者无法治愈,而在可控制病情的患者中也存在复发的可能性,除常规的药物治疗外,护理干预对于稳定病情,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我院将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临床中,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我院开展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促进患者人格恢复,早日回归社会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黎丽华,陈汝兰,黄慈芬,等.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4,14(1):154-156.
[2]张效英.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