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基本组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组件,模型,知识点,基本知识,管理信息系统,挠度,基本农田。
基本组件论文文献综述
李顺美[1](2015)在《非晶硅薄膜光伏组件基本力学性能与电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光伏组件的广泛应用,光伏组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承受风、雪、地震等荷载作用,这对光伏组件的强度和刚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光伏组件的力学性能及在荷载作用下光伏组件电性能的变化规律尤其重要。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提出非晶硅薄膜光伏简化力学模型。并对光伏组件中的EVA胶、非晶硅薄膜电池的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得到它们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极限强度等基本力学参数。为进行光伏组件参数化的数值分析提供了计算所需的力学参数,并为光伏组件生产企业提供了选材参考依据。为研究光伏组件的力学性能和电性能,设计了一个试验方案,分别对JX-1、DX-2试件进行平压,分析了试件的破坏特征、承载能力、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①非晶硅薄膜光伏组件的极限应,极限应力,极限荷载。②荷载加载初期,组件输出电压下降缓慢,当组件中玻璃发生破坏后,组件的输出电压才会急剧衰减。组件的结构强度和输出电压的衰减率共同决定非晶硅薄膜光伏组件的控制应力。为了保证组件结构使用安全和组件能正常输出电压,组件的控制应力应在47.71MPa左右,组件的允许荷载为8.46KPa。③组件满足现有规范中规定的机械荷载试验要求。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计算模型,验证了简化力学模型的正确性,讨论玻璃厚度、EVA胶厚度、组件长宽比对试件的力学性能影响。分析结果表明:①光伏组件中玻璃厚度增加,组件承载力提高,各层材料中心点应力减小。在光伏组件总玻璃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基底玻璃厚度与盖板玻璃厚度比大于1时相对于基底玻璃厚度与盖板玻璃厚度比小于1时的承载能力提高了,各层材料中心点应力减小了。②EVA胶厚度不宜超过0.64mm。③在四边简支的情况下,组件的长宽比在1:1时,各层材料应力是最小的,但是在实际工程中,为了方便施工及美观,习惯使组件的长宽比大于1。在保证组件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力学承载能力及方便施工,建议组件长宽比在1:1~2:1之间。(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5-05-01)
邵日明,Mary,KAYE,Chris,DIDUCH,张榴晨[2](2013)在《智能电网中分布式光伏逆变器的基本功能组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电网环境中,光伏系统作为分布式发电机应用时,必须满足并网标准的各种要求。逆变器作为光伏阵列与电网的连接机构,应该具备分布式发电机入网的必要功能。文章重点介绍了光伏逆变器的必要功能组件,提出光伏逆变器的基本功能算法,包括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电流控制算法、基于黄金分割搜索的最大功率跟踪算法、加速式自动移相孤岛检测算法等。这些新技术构成并网型光伏逆变器的一个完整技术方案。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更多分布式发电装置将在虚拟电站的控制环境中运行。为此,探讨了光伏逆变器的通讯和电力系统控制功能。这些附加功能使光伏系统能够参与电力系统的调度和服务,从而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34期)
封忠江[3](2013)在《太阳电池组件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进步、经济高速发展及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人类对能源的依赖性日益增强。由于传统化石能源储量有限,世界各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研究和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是目前应用较多技术相对成熟的的清洁能源之一,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太阳能应用的重要形式,具有可持续、无污染等优势。太阳电池组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重要设备,其设计寿命为25年,衡量其是否失效的关键就是看其使用25年后,最大输出功率是否还能保持初始功率的80%,其结构强度是否还能抵抗外部机械载荷。本文采用加速疲劳试验来模拟其在服役过程中的外部复杂环境,其中包括热循环试验和机械载荷试验。本文对太阳电池组件各组成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获得了各组成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参数,为开展太阳电池组件在不同服役工况下的数值模拟研究积累了计算所需的参数,并为组件生产企业选材提供了参考依据。根据太阳电池组件鉴定标准设计并开展了太阳电池组件的热循环试验和机械载荷试验。重点研究了组件在经历200次冷热循环次数前后,组件最大输出功率和中心挠度变化情况,初步讨论了组件经历冷热循环对组成材料的结构强度及发电功率的影响。通过对太阳电池组件机械载荷试验的数值模拟,获得了组件各组成材料在设计荷载的作用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并对太阳电池组件各组成材料的强度进行了校核,为组件的缺陷检测、碎片分析及功率变化提供了理论和试验基础。最后,利用ANSYS软件的优化模块对太阳电池组件各材料层的厚度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采用组件各材料层的优化参数值能显着降低太阳电池组件的核心部分(硅片层)的应力水平,应力值下降至63.36MPa,应力水平下降41.9%,组件结构更安全;组件总厚度下降,降为4.200mm,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3-04-01)
申凤阳[4](2010)在《CEFR组件热冲击实验研究试验条件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实验快堆(CEFR)反射层组件和屏蔽组件的热冲击实验研究是核能开发项目《CEFR运行安全研究》的一个子课题。2010年度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课题实施方案和人员分工,组织实施试验条件准备。重点和难点均在在监控系统的改造、形位仪的调试和试验段温度场生成系统的建立,年内任务基本完成。1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期刊2010年00期)
彭春光,刘健,黄柯棣[5](2009)在《基于基本对象模型的组件式成员规划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遵循FEDEP标准的联邦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一种组件式的联邦开发模式。该模式不再以联邦成员为基本单位,而是以仿真模型组件为单位多人协调合作开发所需的联邦。以构建大规模的分布式仿真系统为背景,对基于基本对象模型的组件式成员规划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叁种基于不同指标的成员规划方法。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能够在仿真过程中将各组件快速组装成仿真成员,并且合理规划到各仿真节点上,从而实现仿真系统的快速构建。(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09年15期)
潘高峰,彭四清[6](2007)在《基于GIS二次开发组件MapObjects的基本农田信息管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基于GIS二次开发组件MapObjects开发的基本农田信息管理系统中,利用关系型数据管理系统,对基本农田保护的地块中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储存和管理,同时利用MapObjects组件提供的图形显示和操作功能实现地图的显示浏览,地块、桩点的查找定位等功能。(本文来源于《2007'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信息网成立30周年庆典论文集》期刊2007-10-01)
潘高峰,彭四清[7](2007)在《基于GIS二次开发组件MapObjects的基本农田信息管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基于 GIS 二次开发组件 MapObjects 开发的基本农田信息管理系统中,利用关系型数据管理系统,对基本农田保护的地块中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储存和管理,同时利用 MapObjects 组件提供的图形显示和操作功能实现地图的显示浏览,地块、桩点的查找定位等功能。(本文来源于《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一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07-09-01)
陆捷,谢深泉,谈成群[8](2007)在《ICAI中基本知识组件的划分》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研究ICAI领域内知识的构成,给出知识点含义、基本知识组件的定义以及划分方法,并以具体的学科——“几何原本”中部分内容为研究对象,划分出基本知识组件,指出它对选择学习路径的意义,从而为ICAI系统的开发提供方法和依据。(本文来源于《计算技术与自动化》期刊2007年02期)
陈兵华[9](2007)在《压电振子流量数字控制组件基本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气动比例阀是以比例电磁铁作为驱动器,这种比例阀存在响应慢、工作频宽较窄、控制精度不够高等缺点,其控制特性已不能满足现在精确、快速、稳定的自动化生产要求。压电驱动器以响应速度快、工作频率宽、易于控制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气动比例阀,但是如果使用压电材料直接驱动气动比例阀的阀芯的移动来改变阀出口的开度,阀开口面积的改变非常小,还难以直接用于阀口流量的控制。因此研究开发一种能够将压电驱动的微位移放大到阀口正常开度,以进行流量数字控制、可用于气动比例阀的新型流量数字控制装置是很有必要的。论文探索采用压电迭堆致动小球做受迫抛动的原理开发一种可用于气动比例阀的新型压电振子流量数字控制组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为了解决压电迭堆的自身变形位移小,不能使阀口输出较大流量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压电致动小球抛动的压电振子流量数字控制组件的结构和试验系统装置,具有位移大、体积小、反应快等优点;(2)为了深入分析和控制上抛过程,建立了两者之间的运动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了系统参数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为试验时主要参数的确定打下基础;(3)为了研究小球在空气中的抛动性能,从小球的直径、电压的频率与幅值、激励信号的种类几个不同的角度对空气中的小球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发现小球直径、电压频率是影响小球在空气中抛动位移的主要因素;(4)为了研究小球在有压气体中的抛动性能,从小球的直径、压差以及电压频率叁个角度对小球进行了试验,并分析发现小球上下的压差是导致有压气体下小球抛动位移偏小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压电振子流量数字控制组件到达了基本数字控制的目标。以直径为9mm的钢球为例,在上下压差为0.1MPa时,小球的抛动位移可以达到80μm;在上下压差为0.2MPa时小球的抛动位移也可以达到40μm,能够满足阀芯运动位移的要求,也为进一步研究新型压电比例阀奠定基础。这说明这种压电振子流量数字控制组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07-06-01)
陆捷[10](2007)在《基本知识组件与知识链及其在ICAI中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空间理论提供了一种基于认知科学领域的、描述给定知识域结构的方法。知识空间理论的研究目的是能够在任何学科的学习和运用过程中为人类的知识建模。本文研究一种新的基于知识点的知识空间理论,对这种知识空间的构造进行剖析,并以ICAI作为其应用目标。具体通过知识空间的创建,运用诸如集合理论、组合等数学工具,应用交互式计算机尽可能快而准确地对学习者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和反馈,实现对学习者的学习路径的指导和控制,以达到学习的目标。当前的知识空间理论是基于问题的,即用问题来表示知识,例如,测定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来判定。将知识表述成问题的形式只是知识的一种表示方法,然而实际教学情况及其教材编排,是将知识划分成知识点的形式进行传授。于是,针对前面的不足,并结合实际,研究一种基于知识点的知识空间具有通用性。在基于知识点的知识空间理论中,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和外在联系,形成知识点关系网络图。然后分别从横向和纵向研究知识点网络图,得到知识组件和知识链——在知识点与知识空间之间搭建的一种作为中间状态的成分。知识组件是采用横向的方法将知识点网络图划分成块,这种块状结构能够体现知识的结构和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基本知识组件是具有一定特性的知识组件,本文中给出了基本知识组件的划分方法。知识链是根据知识点关系网络图中的结构和学习的先后次序形成的纵向结构,提出知识链簇、支撑集和被支撑集等概念,并得出他们与知识点网络图之间的相互推导关系。探讨以基本知识组件为中间层搭建的知识空间,并在此基础上,以《几何原本》中的平面几何部分内容为实例,验证所得的研究结果,从而为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方法和依据。(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07-05-01)
基本组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智能电网环境中,光伏系统作为分布式发电机应用时,必须满足并网标准的各种要求。逆变器作为光伏阵列与电网的连接机构,应该具备分布式发电机入网的必要功能。文章重点介绍了光伏逆变器的必要功能组件,提出光伏逆变器的基本功能算法,包括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电流控制算法、基于黄金分割搜索的最大功率跟踪算法、加速式自动移相孤岛检测算法等。这些新技术构成并网型光伏逆变器的一个完整技术方案。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更多分布式发电装置将在虚拟电站的控制环境中运行。为此,探讨了光伏逆变器的通讯和电力系统控制功能。这些附加功能使光伏系统能够参与电力系统的调度和服务,从而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本组件论文参考文献
[1].李顺美.非晶硅薄膜光伏组件基本力学性能与电性能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
[2].邵日明,Mary,KAYE,Chris,DIDUCH,张榴晨.智能电网中分布式光伏逆变器的基本功能组件(英文)[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
[3].封忠江.太阳电池组件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4].申凤阳.CEFR组件热冲击实验研究试验条件准备工作基本完成[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10
[5].彭春光,刘健,黄柯棣.基于基本对象模型的组件式成员规划技术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9
[6].潘高峰,彭四清.基于GIS二次开发组件MapObjects的基本农田信息管理系统[C].2007'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信息网成立30周年庆典论文集.2007
[7].潘高峰,彭四清.基于GIS二次开发组件MapObjects的基本农田信息管理系统[C].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一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2007
[8].陆捷,谢深泉,谈成群.ICAI中基本知识组件的划分[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7
[9].陈兵华.压电振子流量数字控制组件基本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
[10].陆捷.基本知识组件与知识链及其在ICAI中应用[D].湘潭大学.2007
论文知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