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成功收购韩国双龙汽车股份

蓝星成功收购韩国双龙汽车股份

一、蓝星成功收购韩国双龙汽车股权(论文文献综述)

金俐延[1](2021)在《吉利与上汽跨国并购案例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李可悦[2](2017)在《汽车行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研究 ——基于上汽与吉利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企业迅速扩张的方式,在跨国并购中,汽车企业的表现尤为突出,汽车企业处在一个资本密集型的行业,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汽车企业成为产能过剩,利润下滑的行业,跨国并购为汽车行业实现协同效应达到企业目标开辟新的方式。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现状还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希望通过跨国并购获取现有资源,但是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还处于初级阶段,跨国并购活动会遇到不可预料的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过程中,在并购前期如何进行准备筹划工作以选择恰当的目标企业,并购交易过程中如何给目标企业估值,采用何种融资形式以及支付方式,交易完成后如何进行有效的并购整合。本文以上汽与吉利进行比较对汽车行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进行研究,找到上汽并购失败的原因,表明我国跨国并购经验的不足。本研究采用比较案例分析作为论证,对上汽集团和吉利集团跨国并购财务风险进行研究,找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经验的不足。首先,阐明了选题背景以及意义,表明论文的基本思想和框架。其次,阐述了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相关理论,先概述跨国并购相关理论,再研究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类型,确立本文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内容,引出下文案例。再次,对本文选取的上汽集团并购双龙汽车案例和吉利集团并购沃尔沃案例做出简要介绍,包括并购背景、并购企业的基本概况,以及并购的过程,通过案例财务数据分析,并购对企业本身财务状况的影响,比较上汽集团与吉利集团的财务状况。然后,对上汽集团和吉利集团的案例进行并购财务风险评价分析以及比较,其中包括:目标企业的确定以及定价分析,并购融资以及支付分析,并购整合能力分析;基于上汽集团并购失败和吉利集团收购成功,找到上汽集团并购失败原因的四要素。最后,总结全文对企业并购提出自己的建议,从而促进企业跨国并购的顺利进行,以期为今后的跨国并购提供指导性建议。

王燕君[3](2017)在《中国汽车企业跨国并购绩效比较研究 ——基于上汽并购双龙和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变得更加活跃和迅速,自由资本的流动导致竞争的加剧,规模较大的企业纷纷通过跨国并购来扩张,抢占更多的世界市场,实现企业的最终发展目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诸多因素如以高新技术为首的全球产业升级,经济金融业迅猛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等的影响下,跨国并购的规模越来越大,数量也越来越多,在全球迅速流行。加入WTO以后,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的企业也越来越多的参与到跨国并购当中,获得一些国内不具备的资源,借鉴国外成熟的技术,从而扩大自身的规模,增强自身的实力。虽然并购重组的案例越来越多,规模也逐渐增大,但是并购的失败率却很高,许多企业并购以后没有出色的完成任务,在经营业绩上没有表现的尽如人意,有的甚至由于文化整合等问题导致企业的亏损。因此并购之后的整合是至关重要的,能否整合成功是并购是否成功的关键之所在。欧洲的企业相互并购成功的概率只有一半,美欧企业之间并购的成功率更低一些,而中国的企业进行海外并购能够成功的概率更是少之又少,平均十起并购案件中仅有三起是成功的。中国企业开展跨国并购的历史相对于海外的企业之间进行并购较短,因此并购的发展还在初级阶段,在并购经验和方法上尚未成熟,在并购之路上还需要摸索前进。进军国际市场,实现国际化一直是地方国有企业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战略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上汽作出了许多努力,同时也希望能通过并购提升实力,在2004年对韩国双龙进行并购,希望能够提升自身的技术和综合实力,这也是我国汽车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先例。但是在并购整合的过程中,由于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导致最终并购并未成功。上汽的并购案是值得后来的汽车企业跨国并购进行学习和借鉴的。吉利集团是中国民营汽车企业的典范,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企业500强,在汽车生产和销售领域也是我国汽车行业前十名。吉利关注沃尔沃有八年之久,在2010年最终将沃尔沃汽车公司收入囊中,在并购以后的整合过程中,吉利集团小心谨慎,每一步都经过细致的思考以后再采取行动,因此在整合的过程中出色的完成工作,是其他车企进行海外并购的学习榜样。本文以上汽并购双龙的失败案例和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成功案例进行对比,分析上汽集团和吉利集团在并购前后的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并对绩效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上汽并购双龙以及吉利并购沃尔沃两个案例进行客观的评价,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今后汽车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提出合理的建议及启示。本文包含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详细介绍了这篇文章的选题背景以及进行我国汽车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研究的现实意义,阐述了这篇文章的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基本框架,以及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阐明了并购的相关概念和并购动因理论,在文献综述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于汽车并购绩效的研究。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分别介绍了上汽和吉利两起并购案的背景,并分析阐述了两个车企的并购动因和并购过程。分别运用了事件研究法和EVA指标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五部分对比分析了上汽集团与吉利集团的整合绩效和影响整合绩效的因素。第六部分提出了上汽与吉利并购案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两起并购案件的经验教训,最后提出了在今后的跨国并购案中的应当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具有现实的意义。

汪茹燕[4](2015)在《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与目标方自主性 ——基于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的视角》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的规模不断扩张。同时,在经济新常态下,通过海外并购获取国外的先进技术以及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能力越来越成为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企业在开展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面临整合困境而导致协同效应难以实现。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从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的视角对我国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问题进行了研究。理论上,深入探讨了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中并购方与目标方的资源相似性、资源互补性、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并购整合程度、目标方自主性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机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总结得出了理论框架模型。实证中,构建了资源相似性、资源互补性、并购整合程度、目标方自主性的多维度评估体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方法对资源联系性与并购整合实施之间的关联及具体路径进行了检验。并且在此基础上选取展讯通信并购美国Quorum公司、哈量集团并购德国KELCH公司和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的案例展开了针对性地分析,从案例的横向比较中总结得出并购整合成功与失败的相关经验启示,进一步验证假设和完善结论。研究发现,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双方的资源相似性越强,整合程度越高,目标方自主性越小;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双方的资源互补性越强,整合程度相对越低,目标方自主性越大。选取与资源相似性和互补性匹配的整合程度及目标方自主性是促进并购整合成功和实现协同效应的关键要素。本文同时在理论机制分析中探讨了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双方资源相似性与资源互补性间存在的交互作用对并购整合程度与目标方自主性产生的影响,但这一路径在实证检验中并不显着。最后,综合理论探讨、实证检验与案例分析的结果,本文得到了理论与实践上的相关启示,并结合实际对我国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及整合实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张萌[5](2014)在《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的重要模式。加入WTO组织以后,中国企业也开始加入跨国并购行列,国内企业境外并购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多、地域逐渐扩大,联想集团收购IBM公司笔记本业务、中集集团收购荷兰博格工业公司等案例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需要注意的是,国内企业在海外进行投资、并购并非一番风顺,需要面临来自不同领域的风险和困难,法律方面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和欧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经验较少,在海外并购项目中法律风险较大。本文以国内企业海外并购中的法律风险为研究对象,采取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法律风险进行分类,按照并购交易前的法律风险、并购交易后业务整合阶段的法律风险两个阶段进行分类,从东道国审批风险、劳工法律风险、涉税法律风险、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国内外汇管制法律风险等方面,对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法律风险的表现形式、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结合我国的国情、企业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防范和处理国内企业跨国并购法律风险的对策建议,希望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行为提供指导,降低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法律风险。

林佳龙[6](2014)在《上汽与吉利跨国并购案例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之间竞争愈加激烈,越来越多的大中型企业用跨国并购来实现其战略目标。1990年以来,在多重因素如全球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放松管制及一体化浪潮等的推动下,跨国并购的规模和数量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膨胀。中国企业也逐渐积极参与跨国并购,它已经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这是国内企业实力不断壮大和世界各国市场开放程度加深的必然结果。通过并购获得国内稀缺的关键资源和技术,以最快的速度壮大自己,实现企业扩张。虽然并购重组势头迅猛,案例频发,但并购后整合成功的却很少,大部分企业财务表现和业务表现平平,没有获得预期并购目的。出色的文化整合,在整个并购及整合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并购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多数企业的并购失败,大多是由文化整合的失败引起的。中国独特的文化与西方文化具有鲜明的反差,这就给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整合过程中尤其是文化整合上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不仅如此,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领域还属于摸索阶段,缺乏具有市场意义的并购经验和方法,在一段时间内中国企业在并购整合的路上将经历一个艰难的历程。“走出上海,走向国际化”,一直是上汽的战略构想。为此,上汽近年来做出了诸多努力,最具标志性的就是2004年,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成为国内汽车企业跨国并购的第一例。上汽虽然在并购后整合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终究未能改变并购失败的命运,上汽在并购及整合过程中的教训,给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带来了警示。而作为民营企业的吉利集团,以18亿美元收购了具有悠久历史的沃尔沃,完成了被称为“蛇吞象”的跨国并购,但这只是吉利整个并购计划中的一小步。吉利的并购工作从12年前关注沃尔沃开始,至今从未停止过。吉利近年来的业绩表现足以说明其并购及整合工作的出色,值得中国企业借鉴。本文包涵五个部分,以绪论开篇,阐明了选题背景及文章对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现实意义,在文献综述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于跨国并购及并购后整合的相关文献,最后阐述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二部分分别介绍了上海汽车集团和吉利汽车集团的基本情况,并分析阐述了两个企业的收购动因。第三部分主要归纳了上汽与吉利的并购过程和整合过程。第四部分主要从财务指标、人力资本整合效应以及组织文化整合效应三方面对比分析了上汽与吉利的整合绩效。第五部分讨论了上汽与吉利并购案例对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启示,提出跨国并购及整合过程中应着重关注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赵杰[7](2014)在《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研究》文中指出在国际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重要的国际行为体之一。一个国家全球知名跨国公司的多少也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象征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正在迅速适应世界潮流,不仅继续重视吸引国外直接投资,也越来越重视和鼓励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此后,中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伴随着中国产品迅速走向世界,中国企业也在加速进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的结合起来。”“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跨国公司”。由于中国长期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有企业得到长足发展,经济实力较强,民营企业则经济实力较弱,并且和西方的众多知名跨国公司动则上百年的海外经营相比,中国企业成立的时间相对较晚,走向海外的历史则更是短暂。首先“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大多都是国有企业,在论述中国企业海外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时大多列举的是国有企业。众所周知,中国国有企业的海外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更多的是购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并不是纯粹的企业发展战略。例如:中石油和中石化近年来在海外大举收购海外油气资源,不仅仅是企业在最求利润最大化,也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比例非常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要求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要均衡发展,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比例过高,以及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比例过低都是不合理的。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规模太小,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良性发展。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促发展,是每一个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根据笔者六年多以来的亲身经历,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频频出现恶性竞争,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发展的“恶性肿瘤”,既损害了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也损害了中国企业的整体形象。当某国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热点、而我国最先进入该国的企业能够得到较好的收益时,常常出现国内一批企业蜂拥而至的现象,在获取投资项目的过程中甚至出现了相互拆台、自相残杀的情况,使东道国政府或其企业坐收渔利。许多国家在国际工程承包的招标中故意争取两家、甚至多家中国公司同时投标,往往引发中国企业进行血拼。其结果就是中国公司中标以后,由于合同价格过低而面临种种困难,甚至导致项目的失败。日本和韩国企业的经验值得重视。因为它们相信,即便是本国竞争对手在海外竞争的失败,也是自身的失败,因为这是一个国家民族产业的失败。这是一种成熟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良好心态的体现,很值得中国企业效法。在中国企业整体实力和品牌影响力还远落后西方企业的现状下,任何一个企业所代表的都是中国企业的整体品牌,需要中国企业共同维护。同时,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尽快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恶性竞争。随着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迅速发展以及欧洲和美国陷入金融危机,世界经济重心东移趋势明显,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企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迅速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具备了对外投资的资本和科技实力;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成本的迅速提高,中国企业产生了对外投资的强烈愿望;而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又急需中国的资金帮助西方世界摆脱经济发展的困境;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急需的资金由于西方资本的撤出而陷入困境,中国不带任何政治条件的投资日益受到热烈欢迎。有利的国内外环境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到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是相对的。如果中国企业能够吸取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其他发展中国家企业以及中国企业自身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中国企业就能把海外发展面临的挑战转变成机遇。同样,如果中国企业不能吸取其他国内外企业海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机遇也将不复存在,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之路也将充满荆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趋势下,国有大型企业将继续积极进行海外投资,中小企业也将纷纷加入海外投资的浪潮。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中国最终将实现从“世界工厂”的生产大国向制造业超级大国和“世界市场”的转化,即实现从粗放工业模式向创新的后工业模式的转变。届时中国这个全球商品生产国、技术进口国将转变为新技术输出国和商品进口国。

黄义良[8](2013)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跨国并购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重要特征,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世界跨国并购的金额和数量发展突飞猛进。同时,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竞争力日益增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快,在跨国并购市场中正日益成为一支活跃的力量。但无论从世界范围还是从中国实际情况来看,跨国并购的失败率都非常之高,其中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整合困难被认为是造成跨国并购失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从目前研究来看,现有文化整合分析框架还不足以解决跨国并购中遇到的文化整合难题。本文结合文化、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三方的重要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个基于三要素:并购双方文化匹配、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文化整合和目标企业对收购企业文化认同的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型。研究的结果表明:目标企业对收购企业的文化认同对跨国并购的成功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并购双方文化匹配和收购企业的文化整合行为均会通过目标企业文化认同这一要素的桥梁作用对跨国并购业绩产生影响。文章还发现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文化整合与跨国并购业绩之间的直接关系呈现非线性。以基于这三要素为基础的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型为主线贯穿全文,本文开展了一系列前后依存,逐步推进的研究。研究一,构建三要素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型。本部分内容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并购双方文化匹配、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文化整合行为以及目标企业对收购企业文化认同三个方面的要素综合起来,构建了一个三要素跨国并购文化整合分析模型,分析这个模型中各构成要素的特性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模型的构建,既结合了原有相关领域的学术成果,又将目前处于该领域研究的前沿议题(在跨国并购中剖析人的心理因素)纳入了分析框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二,借鉴移民文化融合模型,对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型进行博弈分析,得出三要素之间的数理关系。本部分研究的目的,首先是为前一部分定性的研究结果推导出一个定量的关系程式;同时也是为下一部分仿真的内容提供一个仿真平台。通过数理模型处理之后的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综合模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逻辑性也更强。研究三,采用多主体仿真方法分析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动态演化。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实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通过采用多主体动态仿真的研究方法,可以知道三个要素中的某一个要素发生改变、或者两个及以上的要素发生改变时,跨国并购的结果将会如何随着这几个要素的改变而发展变化。可以使我们更深入了解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演变的规律,更透彻理解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本质。研究四,通过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文中提出的文化整合模型的有效性。对中国组织文化整合以及跨国并购结果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研究,是这一领域研究的一个薄弱点。本研究将采用调查问卷所得数据,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及并购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实证结果将揭示出三个要素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作用大小以及各自的重要程度;也可以通过实证结果验证文中所提出的模型有效性。研究五,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本部分研究将选取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典型案例,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找出文化整合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并以此来验证文化整合模型。同时,对比分析也可以让我们发现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存在的一些规律,从而为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提供有意义的借鉴,促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健康发展。

边茂雄,全优[9](2011)在《外资投资案例评价——京畿道平泽市双龙汽车个案》文中认为本文在分析韩国双龙汽车与中国上海汽车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检讨中韩双方对待双龙汽车事件各自所持的赞同和反对意见,并对其观点和论据进行概括性分析。

马建威[10](2011)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研究》文中认为德勤(DTT)2010年末发布报告指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交易数量看,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中国的海外并购交易出现爆发式增长,交易总额达342亿美元,完成海外并购交易共143宗,平均每季度36宗。相比之下,2003年至2009年上半年期间,季度平均交易量仅为16宗。2011年4月,美国亚洲协会(Asia Society)发布报告称,中国的海外直接投资正处在一轮指数级飙升的起点。预计到2020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总额有望高达2万亿美元。中国已经在美国50个州中的35个州拥有业务。但整体而言,中国仍是相对较小的对美投资者;在这方面,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只与新西兰和奥地利相当。可见,与经济总量相比,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尚处于初级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企业需要全方位做好准备。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历史演进、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研究为核心和逻辑起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战略、风险等角度深入探讨和总结造成并购绩效不显着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和措施。本文研究成果,希望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历史演进及现状”部分。本章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和增长阶段,深入分析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海外并购绩效较差成功率低、海外并购大多缺乏战略规划、对海外并购风险估计不足、缺乏文化整合经验、缺乏具有国际管理经验的人才、信息不对称导致对并购目标认知存在偏差、海外并购中存在很多“暗礁”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研究”部分。本章选用2007—2009年A股发生海外并购的21家企业作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研究认为市场对于并购公告的总体反应是消极的,海外并购并未能真正提升企业价值,相反在短期内降低了投资者预期。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战略”和“风险”两个方面,继而分别从战略和风险两个维度对企业海外并购进行深入研究。“基于绩效视角的企业海外并购战略研究”部分。本章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战略划分为公司层面上的企业战略、业务层面上的发展战略和职能层面上的发展战略等三个层次。据此,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战略体系划分为四部分:整体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步骤的安排、局部战略重点的把握和战略措施的执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战略目标包括获取海外资源、开拓国际市场、获取先进技术以及扩大企业规模等;战略步骤包括计划阶段、决策阶段、组织阶段和操作阶段等;战略重点包括并购战略选择的确定、目标企业的选择、谈判和并购后的整合等;战略措施包括政府宏观层面和企业微观层面。本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战略模式选择:合作性战略模式、进攻性战略模式和防御性战略模式。最后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流程进行了再设计:并购前、并购中和并购后的流程。“基于绩效视角的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研究”部分。本章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进行了重分类,主要包括战略风险、政治法律风险、文化风险、财务风险和其他风险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管理涵盖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三个方面。本章运用风险评估模糊测评法对兖州煤业澳洲并购风险进行了简要分析;从政治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文化风险和战略风险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案例研究一中国上汽并购韩国双龙”部分。本章运用会计指标和事件研究法分别对上汽并购双龙的长期绩效和短期绩效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启示:以战略为导向做好并购前的尽职调查、为防范风险制定详细的并购整合计划、重视文化冲突和长期文化整合、重视提高自身的跨国并购管理能力等。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主要局限为:本文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为研究核心,以战略、风险为支点,进行了深入研究。鲜有用这种方式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进行研究和评价。本文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划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和增长阶段,这种划分方式属首次。本文将全文的逻辑线“微化”到对上汽并购双龙的案例研究,以案例研究验证全文,这种安排也是一种尝试。绩效的内在价值,除了会计指标以外,还有诸如市场占有率、社会效益等指标,本文没有对这些指标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对于海外并购的研究,还有很多未涉及之处,例如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并购时机的选择、并购的经济后果尤其是税收影响等。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无疑将充实本研究的内涵和外延。

二、蓝星成功收购韩国双龙汽车股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蓝星成功收购韩国双龙汽车股权(论文提纲范文)

(2)汽车行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研究 ——基于上汽与吉利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第2章 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相关理论
    2.1 跨国并购相关理论
        2.1.1 跨国并购的概念
        2.1.2 跨国并购的类型
    2.2 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分类
        2.2.1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2.2.2 融资风险
        2.2.3 支付风险
        2.2.4 整合风险
第3章 上汽集团和吉利集团并购案例始末
    3.1 上汽集团并购双龙汽车概况
        3.1.1 并购背景
        3.1.2 并购双方简介
        3.1.3 并购案例说明
    3.2 吉利集团并购沃尔沃概况
        3.2.1 并购背景
        3.2.2 并购双方简介
        3.2.3 并购案例说明
    3.3 上汽集团和吉利集团并购财务状况分析比较
        3.3.1 盈利能力分析
        3.3.2 营运能力分析
        3.3.3 偿债能力分析
        3.3.4 发展能力分析
        3.3.5 并购财务状况对比分析
第4章 上汽集团和吉利集团并购财务风险对比分析
    4.1 目标企业确定以及定价分析
        4.1.1 上汽集团目标企业确定以及定价分析
        4.1.2 吉利集团目标企业确定以及定价分析
    4.2 并购融资以及支付分析
        4.2.1 上汽集团并购融资以及支付分析
        4.2.2 吉利集团并购融资以及支付分析
    4.3 并购整合能力分析
        4.3.1 上汽集团并购整合能力分析
        4.3.2 吉利集团并购整合能力分析
    4.4 基于上汽与吉利的比较分析上汽集团并购失败的原因
        4.4.1 盲目收购
        4.4.2 盲目确定以及高估目标企业
        4.4.3 融资形式以及支付方式单一
        4.4.4 并购整合风险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5.2.1 提前制定并购计划
        5.2.2 避免可能导致并购失败的财务风险
        5.2.3 建立风险评价机制
        5.2.4 做好并购预期
参考文献
后记

(3)中国汽车企业跨国并购绩效比较研究 ——基于上汽并购双龙和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论文的研究目的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1 案例分析法
        1.3.2 事件研究法
        1.3.3 会计指标法
        1.3.4 EVA指标法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并购相关概念
        2.1.1 并购的含义
        2.1.2 并购的类型
        2.1.3 并购绩效的含义
        2.1.4 研究并购绩效的意义
    2.2 企业并购动因理论
        2.2.1 协同效应理论
        2.2.2 市场势力理论
        2.2.3 交易费用理论
        2.2.4 技术决定论
        2.2.5 企业发展理论
        2.2.6 价值低估理论
    2.3 实证文献综述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2.4 文献评述
第三章 上汽并购案绩效评价
    3.1 上汽并购案背景介绍
        3.1.1 并购动因
        3.1.2 并购过程
    3.2 并购绩效实证分析
        3.2.1 短期绩效分析评价--事件研究法
        3.2.2 长期绩效分析评价—EVA指标法
第四章 吉利并购案绩效评价
    4.1 吉利并购案背景介绍
        4.1.1 并购动因
        4.1.2 并购过程
    4.2 并购绩效实证分析
        4.2.1 短期绩效分析评价--事件研究法
        4.2.2 长期绩效分析评价—EVA指标法
第五章 并购绩效对比分析
    5.1 短期绩效对比分析
    5.2 长期绩效对比分析
    5.3 影响因素分析
        5.3.1 被并购方态度对绩效的影响
        5.3.2 支付方式对绩效的影响
        5.3.3 企业文化对绩效的影响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6.1 经验总结
    6.2 存在的问题
        6.2.1 知识产权的谈判
        6.2.2 敌意并购降低绩效
        6.2.3 现金支付带来大量负债
        6.2.4 企业文化差异较大
    6.3 提高并购绩效的建议
        6.3.1 理性选择并购目标
        6.3.2 前期充分准备,简化并购过程
        6.3.3 运用多种支付手段
        6.3.4 文化的整合是并购成功的关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与目标方自主性 ——基于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写作背景与意义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2 研究思路与理论框架
    1.3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的含义
    2.2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研究
        2.2.1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的过程与模式
        2.2.2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程度及其影响
        2.2.3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中的目标方自主性
    2.3 并购中的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
        2.3.1 企业资源基础观
        2.3.2 资源相似性与并购整合
        2.3.3 资源互补性与并购整合
        2.3.4 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对协同效应的影响
    2.4 文献小结
3 理论机制探讨与研究假设提出
    3.1 相关定义
        3.1.1 资源相似性与资源互补性
        3.1.2 整合程度与目标方自主性
    3.2 资源相似性对整合程度与目标方自主性的影响机制分析
        3.2.1 资源相似性对整合程度的影响
        3.2.2 资源相似性对目标方自主性的影响
    3.3 资源互补性对整合程度与目标方自主性的影响机制分析
        3.3.1 资源互补性对整合程度的影响
        3.3.2 资源互补性对目标方自主性的影响
    3.4 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的交互作用对整合程度和目标方自主性的影响…
    3.5 总体理论框架模型
4 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与目标方-自主性的实证分析..
    4.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4.2 样本、变量与数据
        4.2.1 样本选取
        4.2.2 变量界定与数据来源
        4.2.3 信度与效度分析
    4.3 实证检验
        4.3.1 模型设定
        4.3.2 模型修正
    4.4 结果分析
5 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与目标方方自主性的案例分析
    5.1 案例分析框架
    5.2 展讯通信并购美国Quorum公司案例分析
        5.2.1 并购情况简介
        5.2.2 展讯通信并购美国Quorum公司的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分析
        5.2.3 展讯通信并购美国Quorum公司的整合实施行为分析
        5.2.4 展讯通信并购美国Quorum公司的结果分析与成功经验
    5.3 哈量集团并购德国KELCH公司案例分析
        5.3.1 并购情况简介
        5.3.2 哈量集团并购德国KELCH公司的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分析
        5.3.3 哈量集团并购德国KELCH公司的整合实施行为分析
        5.3.4 哈量集团并购德国KELCH公司的结果分析与成功经验
    5.4 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案例分析
        5.4.1 并购情况简介
        5.4.2 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的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分析
        5.4.3 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的整合实施行为分析
        5.4.4 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的结果分析与失败教训
    5.5 案例的比较分析
6 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局限及进一步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附录

(5)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的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的影响
        1.3.2 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的评估
        1.3.3 企业海外并购法律风险的成因
        1.3.4 防范企业海外并购法律风险的措施
    1.4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相关理论简介
    2.1 海外并购的概念和形式
        2.1.1 海外并购的概念
        2.1.2 海外并购的形式
    2.2 企业海外并购法律制度比较
        2.2.1 国内法的法律规定
        2.2.2 国际法有关的法律规定
    2.3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及现状
        2.3.1 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
        2.3.2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
第3章 国内企业海外并购中存在的法律风险
    3.1 我国政府对海外并购监管的法律风险
    3.2 被投资国对海外并购审查的法律风险
    3.3 反垄断及反并购法律风险
    3.4 并购后企业经营中的法律风险
        3.4.1 劳工相关法律风险
        3.4.2 税收相关法律风险
        3.4.3 知识产权相关法律风险
        3.4.4 环境保护相关法律风险
第4章 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案例分析
    4.1 中海油收购美国尤尼科
        4.1.1 收购过程关键事件表
        4.1.2 案例分析
    4.2 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公司
        4.2.1 收购过程关键事件表
        4.2.2 案例分析
    4.3 中集集团收购荷兰博格工业公司
        4.3.1 收购过程关键事件表
        4.3.2 案例分析
第5章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
    5.1 逐步完善我国海外并购和外汇管理法律
        5.1.1 修订与完善现有法律
        5.1.2 制定《企业海外投资法》
        5.1.3 完善外汇管理法律制度
    5.2 改革海外并购审批制度
        5.2.1 设置海外并购统一审批机构
        5.2.2 确立科学的审批原则
        5.2.3 逐步实现核准制与备案制相结合
    5.3 加强海外并购中劳工权益风险防范
        5.3.1 签订劳工权益保护专门协议
        5.3.2 发挥当地工会在劳工权益保障中的作用
    5.4 改革和完善海外并购保险法律制度
        5.4.1 选用符合国情的保险人设置
        5.4.2 扩大升级海外投资保险的范围
        5.4.3 明确被保险人的资格和条件
    5.5 防范海外并购中的反垄断法律风险
        5.5.1 完善我国反垄断法律规制
        5.5.2 积极签订反垄断合作协议
        5.5.3 对并购方案的灵活掌握
        5.5.4 充分利用反垄断豁免制度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上汽与吉利跨国并购案例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安排
    1.4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上海汽车和吉利汽车并购动因对比分析
    2.1 上海汽车集团并购内外动因分析
        2.1.1 上海汽车集团并购内部动因
        2.1.2 上海汽车集团并购外部动因
    2.2 吉利汽车跨国并购内外动因分析
        2.2.1 吉利汽车跨国并购内部动因分析
        2.2.2 吉利汽车跨国并购外部动因分析
第3章 上海汽车与吉利汽车并购案例始末
    3.1 上汽并购双龙案例始末
        3.1.1 上海汽车并购历程
        3.1.2 上汽整合过程
    3.2 吉利汽车并购案始末
        3.2.1 吉利汽车并购历程
        3.2.2 吉利整合过程
第4章 上海汽车与吉利汽车并购后整合效果对比分析
    4.1 上汽收购双龙后整合经济绩效分析
        4.1.1 财务整合效应
        4.1.2 人力资本整合效应
        4.1.3 组织文化整合效应
    4.2 吉利收购沃尔沃后整合经济绩效分析
        4.2.1 财务整合效应
        4.2.2 人力资本整合效应
        4.2.3 组织文化整合效应
第5章 上海汽车与吉利汽车并购案启示
    5.1 立足企业发展战略,做好战略准备
    5.2 抓住整合重心,确保实现并购目标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范畴与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的方法的选取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评析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一、海默的垄断优势论
        二、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三、巴克利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
        四、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五、小岛清的比较优势论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理论
        一、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
        二、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
        三、坎特维尔和托兰提诺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
        四、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五、小泽辉智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节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理论探索
        二、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二节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国有企业海外投资案例
        一、中国交通集团印尼泗水—马都拉大桥承包项目
        二、中海油收购瑞普索在印尼的石油资产
        三、蓝星集团成功并购法国安迪苏和罗地亚公司
        四、国有企业海外并购的其他典型案例
    第四节 中国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
        一、万向集团在美国的发展历程
        二、海尔的海外发展与投资战略
        三、华为海外发展的历程
        四、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发展的其他典型案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企业海外发展受挫案例分析
    第一节 中国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中遇到的挫折
        一、案例之一——中国铁建沙特轻轨项目亏损分析
        二、案例之二——波兰 A2 高速公路项目失败分析
    第二节 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挫折与启示
        一、上汽并购韩国双龙汽车案例分析
        二、中海油并购优尼科案例分析
    第三节 中国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一、华为和中兴的恶性竞争
        二、中国公司恶性竞争的其他案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企业海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 中国企业海外发展的机遇
        一、有利的国内环境
        二、有利的外部环境
        三、中国企业竞争优势迅速提升
    第二节 中国企业海外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海外并购本身风险较大
        二、中国企业自身实力和经验的欠缺
        三、中国企业面临多重外部环境的挑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企业海外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支持本国企业海外发展的经验
        一、发达国家国内政策机制的支持
        二、发达国家外交政策的支持
    第二节 加强政府扶持力度与企业自身建设
        一、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和服务功能
        二、中国企业要增强自身国际竞争力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问题提出
    1.2 几个基本概念
        1.2.1 文化
        1.2.2 国家文化
        1.2.3 组织文化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创新说明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跨国并购文化要素研究的发展轨迹
    2.2 文化差异对跨国并购业绩影响研究综述
        2.2.1 文化差异不利于跨国并购业绩
        2.2.2 文化差异有利于跨国并购业绩
        2.2.3 文化差异与跨国并购业绩关系不显着
    2.3 文化整合对跨国并购业绩影响研究综述
        2.3.1 文化整合在跨国并购中的重要性
        2.3.2 文化整合对跨国并购业绩的影响
        2.3.3 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成功的度量
    2.4 心理因素对跨国并购业绩影响研究综述
        2.4.1 跨国并购中对心理因素研究的发展历程
        2.4.2 组织信任与跨国并购
        2.4.3 组织认同与跨国并购
        2.4.4 情感因素与跨国并购
    2.5 文献简要评述
3 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机制分析
    3.1 引言
    3.2 相关研究简单回顾
    3.3 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机制分析
        3.3.1 并购双方文化匹配机制
        3.3.2 收购企业文化整合机制
        3.3.3 目标企业文化评估机制
    3.4 本章小结
4 跨国并购文化整合博弈模型分析
    4.1 引言
    4.2 基于微观主体的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
        4.2.1 跨国并购文化整合行为协调机制
        4.2.2 跨国并购文化整合中员工的偏好演化机制
        4.2.3 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员工心理成本
    4.3 跨国并购前企业文化整合
    4.4 跨国收购企业之间文化整合
        4.4.1 跨国并购文化整合背景
        4.4.2 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均衡行为
        4.4.3 文化整合深度对整合收益影响
        4.4.4 文化整合范围对文化整合深度的影响及其决定条件
        4.4.5 跨国并购中的偏好演化
        4.4.6 文化认同对文化整合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跨国并购文化整合动态演化仿真实验
    5.1 引言
    5.2 多主体仿真方法简介
    5.3 多主体仿真实验设置
        5.3.1 多主体仿真实验环境设置及主体间文化交互作用规则
        5.3.2 多主体仿真实验参数设置
    5.4 多主体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5.4.1 并购双方文化匹配机制对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影响
        5.4.2 收购企业文化整合机制对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影响
        5.4.3 目标企业文化认同机制对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影响
        5.4.4 文化整合机制之间联合作用对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结果的影响
    5.5 研究讨论
        5.5.1 仿真研究结果的理论贡献
        5.5.2 仿真结果的实践意义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三要素视角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实证研究
    6.1 引言
    6.2 三要素视角的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机理分析及假设的提出
        6.2.1 并购双方文化匹配机制对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结果的影响
        6.2.2 收购企业文化整合机制对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结果的影响
        6.2.3 目标企业文化认同机制对跨国并购业绩的影响
        6.2.4 跨国并购双方文化匹配对目标企业文化认同的影响
        6.2.5 收购组织文化整合对目标企业文化认同的影响
    6.3 研究方法
        6.3.1 结构方程简介
        6.3.2 抽样范围和研究样本描述
        6.3.3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实证研究抽样及变量测量
        6.3.4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6.4 三因素视角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实证结果分析
        6.4.1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分析
        6.4.2 模型M2结构方程结果分析
        6.4.3 模型M3结构方程结果分析
    6.5 研究讨论
        6.5.1 三个模型对比分析的发现
        6.5.2 文化整合模型三要素作用的探讨
    6.6 本章小结
7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案例分析
    7.1 引言
    7.2 上汽收购韩国双龙案例分析
        7.2.1 上汽收购双龙文化风险要素分析
        7.2.2 文化整合与评估分析
        7.2.3 文化整合的失败教训分析
    7.3 中国蓝星收购法国安迪苏案例分析
        7.3.1 中国蓝星收购法国安迪苏文化风险要素分析
        7.3.2 文化整合与评估分析
        7.3.3 文化整合的成功经验分析
    7.4 上海电气收购日本秋山印刷机械企业案例分析
        7.4.1 上海电气收购秋山印刷机械的文化风险要素分析
        7.4.2 文化整合与评估分析
        7.4.3 文化整合的成功经验分析
    7.5 案例比较分析
        7.5.1 跨国并购案例文化整合要素的对比分析
        7.5.2 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对策建议
    7.6 本章小结
8 总论
    8.1 主要结论
    8.2 理论进展
    8.3 现实意义
    8.4 研究局限与未来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第四章模型推导与证明
    附录2 第五章仿真实验程序
    附录3 第六章跨国并购文化整合实证分析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在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一、研究背景
        二、课题来源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内容与创新
        一、主要内容
        二、创新
        三、不足
第二章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概览及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概览
        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涵义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类型
    第二节 企业海外并购文献综述
        一、海外并购动因研究文献综述
        二、海外并购绩效研究文献综述
        三、海外并购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四、海外并购风险文献综述
第三章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历史演进及现状
    第一节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历史演进
        一、第一阶段:萌芽阶段(1984—1992)
        二、第二阶段:准备阶段(1993—2001)
        三、第三阶段:起步阶段(2002—2006)
        四、第四阶段:增长阶段(2007—)
    第二节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点
        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法介绍
    第二节 海外并购绩效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择
        二、实证检验
    第三节 研究结论及分析
        一、研究结论
        二、分析
第五章 基于绩效视角的海外并购战略研究
    第一节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战略的层次分析
        一、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
        二、企业海外并购战略的层次
        三、企业海外并购战略的作用
    第二节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战略体系
        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战略目标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战略步骤
        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战略重点
        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战略措施
    第三节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SWOT分析及战略模式选择
        一、优势分析
        二、劣势分析
        三、机会分析
        四、威胁分析
        五、战略模式选择
    第四节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策略选择
        一、区位选择策略
        二、产业选择策略
        三、并购目标选择策略
        四、并购价格制定策略
        五、融资模式选择策略
        六、支付方式选择策略
        七、并购整合策略
    第五节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战略措施
        一、对海外并购的政策支持
        二、企业应对海外并购的策略
    第六节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流程设计
        一、并购前的规划阶段
        二、并购的实施阶段
        三、并购后的整合阶段
第六章 基于绩效视角的海外并购风险研究
    第一节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概述
        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的概念及特征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分类
    第二节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管理
        一、海外并购风险识别
        二、海外并购风险评估
        三、海外并购风险控制
    第三节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防范
        一、政治风险防范
        二、法律风险防范
        三、财务风险防范
        四、文化风险防范
        五、战略风险防范
第七章 案例研究—中国上汽并购韩国双龙
    第一节 案例介绍
        一、并购双方介绍
        二、并购整合过程
    第二节 案例分析
        一、长期绩效分析
        二、短期绩效分析
        三、并购失败原因分析
    第三节 启示
        一、尽职调查以并购战略为指针
        二、并购整合以风险防范为导向
        三、文化整合以缓解文化冲突起点
        四、并购活动以提高管理能力为基础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局限及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蓝星成功收购韩国双龙汽车股权(论文参考文献)

  • [1]吉利与上汽跨国并购案例对比分析[D]. 金俐延. 延边大学, 2021
  • [2]汽车行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研究 ——基于上汽与吉利的比较[D]. 李可悦. 吉林财经大学, 2017(01)
  • [3]中国汽车企业跨国并购绩效比较研究 ——基于上汽并购双龙和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案例分析[D]. 王燕君. 东南大学, 2017(04)
  • [4]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与目标方自主性 ——基于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的视角[D]. 汪茹燕. 浙江大学, 2015(08)
  • [5]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D]. 张萌. 南昌大学, 2014(05)
  • [6]上汽与吉利跨国并购案例对比分析[D]. 林佳龙. 吉林大学, 2014(09)
  • [7]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研究[D]. 赵杰.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1)
  • [8]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研究[D]. 黄义良. 浙江大学, 2013
  • [9]外资投资案例评价——京畿道平泽市双龙汽车个案[J]. 边茂雄,全优. 战略决策研究, 2011(05)
  • [10]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研究[D]. 马建威.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01)

标签:;  ;  ;  ;  ;  

蓝星成功收购韩国双龙汽车股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