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圆盘状受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寡核苷酸类,反义,胶原Ⅰ型,胶原Ⅲ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圆盘状受体论文文献综述
姜育智,邢新,李蠡,薛春雨[1](2007)在《圆盘状受体反义寡核苷酸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圆盘状受体表达和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硫代修饰和脂质体包埋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圆盘状受体基因表达及其对瘢痕疙瘩胶原抑制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1进行。收集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整形外科手术切除的4例瘢痕疙瘩(供体知情同意),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细胞培养。并将经脂质体包埋并全硫代修饰后的圆盘状受体ASODN加入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实验分6组,ASODN 5,10,20 μmol/L组、无寡核苷酸组、单纯脂质体及空白对照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3H]-脯氨酸掺入法检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圆盘状受体1 mRNA、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相对量及其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分泌的影响。结果:①圆盘状受体1 mRNA表达相对量:ASODN 5,10,20 μmol/L组低于空白对照组(1.91±0.19,1.19±0.37,0.49±0.14,2.61±0.47,P<0.01),ASODN 20 μmol/L组低于ASODN 5,10 μmol/L组(P<0.01)。②Ⅰ型胶原mRNA表达相对量:ASODN 5,10,20 μmol/L组低于空白对照组(1.91±0.59,1.46±0.17,0.19±0.27,3.31±0.53,P<0.01),ASODN 20 μmol/L组低于ASODN 5,10μmol/L组(P<0.01)。③Ⅲ型胶原mRNA表达相对量:ASODN 10,20 μmol/L组低于空白对照组(0.73±0.36,0.61±0.23,1.16±0.43,P<0.01)。④Ⅰ型胶原mRNA/Ⅲ型胶原mRNA:空白对照组为4.50±0.12,ASODN 5,10,20 μmol/L组均低于空白对照组(2.40±0.11,2.00±0.06,1.50±0.07,P<0.05,0.01),ASODN 20 μmol/L组低于ASODN 5,10μmol/L组(P<0.01)。⑤胶原合成分泌量:ASODN 10,20 μmol/L组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ASODN 20 μmol/L组低于ASODN 5 μmol/L组(P<0.01)。结论:圆盘状受体-ASODN能明显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圆盘状受体表达,显着抑制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调整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比例,并抑制胶原合成和分泌。(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期刊2007年02期)
姜育智,邢新,李蠡,薛春雨,张敬德[2](2006)在《圆盘状受体1在瘢痕疙瘩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圆盘状受体1(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DDRI)在瘢痕疙瘩不同部位表达情况, 进一步阐明它在瘢痕疙瘩形成机制方面的作用。方法取7例瘢痕疙瘩组织, 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通过 WEST BLOT,流式细胞仪,图像分析方法,检测成纤维细胞中DDR1、P53、MMP及细胞凋亡率。结果在瘢痕疙瘩隆起明显的增生部(B)、表面潮红浸润部(C)区DDR1表达最明显,而中央凹陷的老化部(A) 区次之,正常皮肤部(D)区弱表达(P<0.05)。C区与A区相比,有显差((P<0.05)。另外,P53,MMP 表达以A、B、C区为显着,D区表达不显。结论在瘢痕疙瘩中,DDR1高表达可保护细胞,防止凋亡。且可有利于瘢痕疙瘩的浸润。(本文来源于《第4届东方国际美容外科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06-09-01)
姜育智,邢新,李蠡,薛春雨,张敬德[3](2006)在《圆盘状受体1在瘢痕疙瘩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圆盘状受体1在瘢痕疙瘩不同部位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其在瘢痕疙瘩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5-02/06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门诊就诊的3例瘢痕疙瘩患者,均知情同意。瘢痕疙瘩事先均未进行任何治疗,将瘢痕疙瘩分为中央凹陷的老化部、隆起明显的增生部、表面潮红的浸润部及正常皮肤部。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通过WESTBLOT实验检测瘢痕疙瘩不同部位圆盘状受体1、p53、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①WESTBLOT实验检测结果:圆盘状受体1的表达以增生部、浸润部最明显,而老化部次之,正常皮肤部表达最弱。p53表达以老化部、增生部、浸润部为显着,正常皮肤部表达不显着。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老化部、增生部、浸润部表达强于正常皮肤部,而浸润部较老化部表达更强。②瘢痕疙瘩不同部位细胞凋亡率比较:正常皮肤部细胞凋亡率显着高于老化部及增生部[(10.1±3.5)%,(6.2±1.8)%,(5.1±3.7)%(P<0.05)],其中浸润部(4.6±3.4)%与正常皮肤部相比,差异具有极其显着性意义(P<0.01)。结论:在瘢痕疙瘩中表现出圆盘状受体1高表达及成纤维细胞低凋亡的特性,圆盘状受体1强表达区也有p53强表达,以上作用可保护细胞,防止细胞凋亡,而且有利于瘢痕疙瘩的浸润。(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康复》期刊2006年16期)
姜育智[4](2006)在《圆盘状受体(DDR)在瘢痕疙瘩形成和增殖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圆盘状受体(DDR)在瘢痕疙瘩形成和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以瘢痕疙瘩组织和KFb为对象,应用IHC、FQ-PCR,WB、RT-PCR研究DDR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应用MTS、FCM、[~3H]PI研究DDR对KFb凋亡、增殖和胶原合成分泌的影响;应用DDR-ASODN研究阻断DDR表达对KFb增殖、凋亡和胶原合成分泌的影响。结果:瘢痕疙瘩组织中DDRs含量显着增加。KFb中DDR蛋白、mRNA表达水平也增高,其下游相关信号分子MMP-1、MMP-2、P5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也增高。应用DDR-ASODN,KFb增殖、胶原合成和分泌具有显着抑制作用,并促KFb凋亡。结论:DDR及其下游信号分子MMP-1、MMP-2、P53在瘢痕疙瘩中表达明显增加。DDR-ASODN对KFb凋亡、增殖、胶原合成和分泌具有显着抑制作用。DDR可能是瘢痕疙瘩的不断增殖的机制之一,而抑制DDR表达是防治瘢痕疙瘩的新思路。(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期刊2006-04-01)
圆盘状受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圆盘状受体1(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DDRI)在瘢痕疙瘩不同部位表达情况, 进一步阐明它在瘢痕疙瘩形成机制方面的作用。方法取7例瘢痕疙瘩组织, 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通过 WEST BLOT,流式细胞仪,图像分析方法,检测成纤维细胞中DDR1、P53、MMP及细胞凋亡率。结果在瘢痕疙瘩隆起明显的增生部(B)、表面潮红浸润部(C)区DDR1表达最明显,而中央凹陷的老化部(A) 区次之,正常皮肤部(D)区弱表达(P<0.05)。C区与A区相比,有显差((P<0.05)。另外,P53,MMP 表达以A、B、C区为显着,D区表达不显。结论在瘢痕疙瘩中,DDR1高表达可保护细胞,防止凋亡。且可有利于瘢痕疙瘩的浸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圆盘状受体论文参考文献
[1].姜育智,邢新,李蠡,薛春雨.圆盘状受体反义寡核苷酸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圆盘状受体表达和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
[2].姜育智,邢新,李蠡,薛春雨,张敬德.圆盘状受体1在瘢痕疙瘩中的作用[C].第4届东方国际美容外科大会论文汇编.2006
[3].姜育智,邢新,李蠡,薛春雨,张敬德.圆盘状受体1在瘢痕疙瘩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
[4].姜育智.圆盘状受体(DDR)在瘢痕疙瘩形成和增殖中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