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黄土地区论文_李玲玲,孙洁,李玉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甘肃黄土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黄土,泥岩,特性,滑坡,地区,接触面,陇西。

甘肃黄土地区论文文献综述

李玲玲,孙洁,李玉林[1](2019)在《黄土地区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以甘肃天水某住宅楼建设场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查明现有地质灾害对拟建工程的危险性、保护建设工程、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资料收集、遥感解译和线路调查等方法研究了建设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的类型、特点及危险性现状。结果表明:区内地质环境复杂;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为滑坡和不稳定斜坡;滑坡稳定性差,强发育,危害程度小,危险性中等;不稳定斜坡稳定性差,强发育,危害程度小,危险性中等。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建设工程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可见需对地质灾害完成勘查、治理后再进行拟建工程建设。(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19年20期)

张学超,陈书文,朱维娜,武鹏飞,白振宇[2](2019)在《甘肃陇中地区黄土工程地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现场勘查与资料搜集,对陇中黄土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通过室内试验,得出陇中黄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并研究了湿陷性与干密度、孔隙比的关系,得出湿陷产生的临界干密度、孔隙比.这对陇中地区湿陷性黄土的处理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S1期)

方爱玲,袁国平[3](2019)在《甘肃陇中黄土丘陵地区耕地田坎系数更新测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高分辨率正射影像,以1:10000 DEM数据为基础,对陇中黄土丘陵地区耕地田坎系数更新测算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基于高分辨率正射影像测算的样方田坎系数与实地测量计算的田坎系数有较好的一致性,其测算结果准确度较高。本文测算的陇中黄土丘陵地区田坎系数较二调测算的系数小。通过分析,二调田坎系数测算方法和结果存在一定不合理性和偏差,叁调时耕地田坎系数须要全面更新,以保证耕地数量调查的真实准确。(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19年13期)

孙萍,祝恩珍,张帅,韩帅,王刚[4](2019)在《地震作用下甘肃天水地区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甘肃天水地区渭河北岸大型黄土-泥岩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工程地质钻探、室内力学试验以及FLAC3D数值计算的方法,对该类滑坡的发育特征及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类滑坡多属于历史地震滑坡,其破坏类型为滑移拉裂型。通过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可知,静力作用下滑坡处于稳定状态;地震作用下,稳定性明显降低,坡体可能再次滑动,预测滑面位于黄土-泥岩接触带位置,与野外调查观测结果一致。研究结果对天水地区该类滑坡的早期识别有重要参考意义,可为该类滑坡的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地质》期刊2019年01期)

边义成[5](2018)在《甘肃陇西与陇东地区马兰黄土工程地质特性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甘肃陇西与陇东地区马兰黄土物理力学参数变化规律、参数间相关性和两地区土体工程地质特性差异,通过探井取得586组原状土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研究成果初步定量解决了两地区马兰黄土物理力学参数差异量值和各地区土体物理力学参数间的相关规律性,在试验成果较少的情况下,应用本研究成果能简单快捷地取得土体其他特性参数,对工程勘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水利规划与设计》期刊2018年08期)

张海元,温昱,刘昕,李斌,杨述亮[6](2016)在《甘肃陇西地区饱和黄土状土工程地质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甘肃陇西地区饱和黄土状土在细观结构下的强度降低原因并提出工程施工方案,通过现场实验测试和室内试验研究工程特性,利用显微镜观察了黄土状土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该地区黄土状土主要由上更新统风积(eol Q23)、洪积(pl Q13)黄土状土、全新统洪积(pl Q14)黄土状土pl Q13,al-pl Q13的粉质土,粉质粘土,夹有轻粉质穿插透镜体构造组成,粉土(60%左右)为主,平均厚度为25 m的黄土状土层,底部下伏基岩。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形成饱和黄土状土体,具有小桥状连接、焊接状连接、嵌埋状连接的颗粒间连接方式,孔隙以粒间孔隙(包括支架孔隙和镶嵌孔隙)为主。饱和软塑状黄土状土的抗剪强度与硬塑状土相比有大幅度的降低,其凝聚力一般降低30%~50%,内摩擦角降低50%。在该饱和黄土状土分布区施工,建议先开挖导洞排水并及时支护,宜采用新奥法进行施工。(本文来源于《青海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雷盟[7](2016)在《甘肃黄土地区公路路基病害防治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肃黄土地区公路里程近2万公里。由于黄土的工程性质较为特殊和复杂,导致甘肃公路病害不断,难以根治,常有路基不均匀沉降、边坡冲蚀及坍塌等病害发生,不仅存在道路安全隐患,也对公路运营养护工作造成极大困难和高额的养护成本,所以对甘肃黄土地区公路路基病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是很有必要和研究价值。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总结了甘肃省陇东地区和陇西地区的黄土分布特征以及渗水性、膨胀性、崩解性及抗剪性等一系列评价黄土性质的水理和力学指标,论述了黄土的湿陷特性及影响因素;其次介绍了黄土路基边坡常见的病害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病害产生的机理,给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最后通过对甘肃省G22巉口至柳沟河高速公路、兰州机场高速公路等6个代表性地区进行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降的病害调查和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路基不均匀沉降防治措施及处治方式,为甘肃省公路工程黄土路基病害研究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6-10-28)

田尤[8](2016)在《甘肃天水地区黄土/泥岩接触面(带)工程特性及灾害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天水市地处陇西黄土高原,环境地质条件差,降雨或地震诱发黄土滑坡频繁,黄土滑坡的深入研究很有必要。本论文的新意是从矿物学、力学等角度,从宏观到微观,重点对天水市麦积区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特征,黄土/泥岩接触面(带)工程特性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初步讨论了接触面(带)对滑坡形成的控制作用。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认识如下:(1)依据滑坡主滑面的剖面形态特征,将降雨诱发的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划分为勺型、弧型和直线型叁类。首次对区内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形成条件进行了研究,阐明具显着二元或叁元斜坡结构是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发生的前提条件;泥岩全风化—强风化带分布是滑坡形成的必要条件;水是滑坡形成的直接诱因。提出了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的的演化过程,表现为二元/叁元结构斜坡形成期→滑坡孕育-蠕滑期→滑动面贯通临界期→滑坡复活变形期→滑坡相对稳定期。(2)揭示了黄土/泥岩接触面(带)的特征。宏观上表现为较薄的软弱夹层或土/岩光滑面接触,且纵横交错的风化裂隙将强风化泥岩分割呈块状;微观上主要为絮凝结构、定向排列结构、粒状堆积结构和胶结式结构,且粘土片大多呈面-面或者边-面,密集或较密集排列成定向性较高的集聚体。(3)接触面(带)强风化泥岩的矿物组合主要为石英、长石、方解石和以伊/蒙混层矿物为主的黏土矿物。认为黏土矿物特殊的结构、伊/蒙混层矿物在接触面(带)上的富集是区内滑坡沿着黄土/泥岩接触面产生蠕滑甚至失稳的主要原因。(4)接触面(带)强风化泥岩均具有天然含水率较高、密度较低和中等~强膨胀性的物理特性,与接触面(带)上、下形成物理性质差异面。且破坏前的峰值强度与破坏后的残余强度之间差异较大,使得该接触面(带)易成为潜在的易滑层。(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6-05-01)

王牡丹[9](2016)在《甘肃地区黄土抗剪强度特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剪强度作为黄土的重要力学特性,对工程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有直接的影响。甘肃是西北地区黄土分布极为广泛的区域,随着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实施,与抗剪强度直接相关的基坑、边坡工程也日益增多,所以对黄土抗剪强度特性展开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甘肃地区黄土为研究对象,在大量收集甘肃多个城市具体工程岩土勘察所得原状黄土物理力学数据的基础上,对抗剪强度重要指标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对C和φ与主要影响因素含水率、干密度、孔隙比之间的关系作了分类分区的定性分析,然后利用Origin数据分析软件对C、φ值作了公式拟合,从定量的角度建立了抗剪强度指标计算公式。其次,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的BP神经网络法,以SPSS和Matlab软件为平台,从多因素影响的角度对抗剪强度指标C、φ作了预测研究,并对比分析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智能化研究方法在抗剪强度指标预测方面的实用性,同时也肯定了公式拟合法影响因素选择的合理性。最后,又进行了室内重塑土的试验,通过控制变量对其抗剪强度作了探讨,从而对甘肃黄土抗剪强度特性及影响因素有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6-05-01)

陈伟[10](2016)在《甘肃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工程地质分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西部,是中国黄土的重要堆积地。黄土分布面积广、厚度大,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和不同成因的湿陷性黄土,在湿陷性、压缩性和承载力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别。其中黄土特有的湿陷性造成诸多公路病害,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道路通行能力和公路建设的发展。当前,甘肃省仍处于黄土地区公路修筑的高速发展阶段,通过梳理总结前期公路勘察、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资料与相关成果,依托当前黄土地区已完公路工程,研究省内不同区域黄土工程地质特性,对指导后续黄土地区公路项目建设、提高工程质量、延长公路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总结分析了地学界和建筑行业对黄土的分区研究成果;统计分析了甘肃黄土地区依托公路工程室内黄土物理力学参数,在不同地貌和不同深度下湿陷性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场地的湿陷等级和湿陷量。(2)根据黄土物理力学指标分析,采用含水率、比重、塑性指数、孔隙比、压缩系数、湿陷性系数作为指标进行各区域的比较分析。同时根据各指标的工程特性,分别采用塑性指数、孔隙比、压缩系数、湿陷性系数从黄土的物质组成、结构特征、压缩特性、湿陷敏感特性上来进行甘肃黄土分布区域上的变化规律分析。(3)为了能够较好地反映土体的湿陷性与其它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关系,采用干密度、孔隙比、含水率作为分析指标,得出不同指标与湿陷性系数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找出各指标间线性密切关系度,给出线性相关性较好的回归方程。(4)依据公路工程的建设特点制定黄土工程地质分区原则、方法。从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和大地貌特征出发进行甘肃黄土区域的一级分区;从黄土的物质组成、结构特征上采用塑性指数、孔隙比以及中型地貌,对黄土地区进行二级分区;从黄土湿陷性敏感程度和深度结合小型地貌,辅助考虑场地湿陷等级,对黄土地区进行叁级分区。(5)根据分区结果给出各分区土体不同深度、不同地貌下的具体物理力学参数和线性相关性较好的线性回归方程,作为对应区域的湿陷性评价方程。通过对甘肃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工程的地质分区,给出了“甘肃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工程地质分区图”、“各分区湿陷性黄土公路工程湿陷性评价表”、“各分区湿陷性黄土物理力学参数统计表”,丰富和完善了甘肃湿陷性黄土地区的研究成果,为其他行业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6-03-01)

甘肃黄土地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现场勘查与资料搜集,对陇中黄土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通过室内试验,得出陇中黄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并研究了湿陷性与干密度、孔隙比的关系,得出湿陷产生的临界干密度、孔隙比.这对陇中地区湿陷性黄土的处理具有重大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甘肃黄土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李玲玲,孙洁,李玉林.黄土地区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以甘肃天水某住宅楼建设场地为例[J].甘肃科技.2019

[2].张学超,陈书文,朱维娜,武鹏飞,白振宇.甘肃陇中地区黄土工程地质特性研究[J].叁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方爱玲,袁国平.甘肃陇中黄土丘陵地区耕地田坎系数更新测算方法研究[J].甘肃科技.2019

[4].孙萍,祝恩珍,张帅,韩帅,王刚.地震作用下甘肃天水地区黄土-泥岩接触面滑坡机理[J].现代地质.2019

[5].边义成.甘肃陇西与陇东地区马兰黄土工程地质特性分析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8

[6].张海元,温昱,刘昕,李斌,杨述亮.甘肃陇西地区饱和黄土状土工程地质特性[J].青海大学学报.2016

[7].雷盟.甘肃黄土地区公路路基病害防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6

[8].田尤.甘肃天水地区黄土/泥岩接触面(带)工程特性及灾害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

[9].王牡丹.甘肃地区黄土抗剪强度特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

[10].陈伟.甘肃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工程地质分区研究[D].兰州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一6柳忠高速公路k21+9oo拱涵(2)因为由于...甘肃黄土地区土层厚度与反应谱...甘肃黄土地区各种公路土桥的H~m散...甘肃黄土高原地区52a(1960-2011年)不...气温(a)、降水(b)EOF1时间系数与春...定西春小麦单产量曲线(a)和小波分析(b)

标签:;  ;  ;  ;  ;  ;  ;  

甘肃黄土地区论文_李玲玲,孙洁,李玉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