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月旺: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论文

曹月旺: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论文

摘要: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充分阐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内容概念,并且之后提出了关于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飞跃,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本文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谈一点个人的的学习体会,在毛泽东同志的基本观点上,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认识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一、认识的本质和源泉

认识是什么,来自哪里?这是认知过程中第一次飞跃的出发点或基本前提。在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客观事物作用于感官,引起感觉,从而形成了映像,并与这些映像有近似的外在关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阶段,便是感性认识阶段。显然,如果没有客观事物的存在,我们就失去了作用于感觉的客观对象,失去了反映的对象,就没有了反映的对象,也就没有了理解可以说的东西。只有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才能正确地把认识理解为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即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辩证统一。感性之所以具有主观形式,是由于理性的参与,比如人的情感与动物的心理活动的不同。在理性的参与下,人的感性产生了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动性。这种感性的能动性表现为既能感知事物的外在形式,又能感知事物的内在状态。

因此,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坚持反映论的辩证法,坚持实践与反映相结合,必须承认认识的源泉既是客观世界,是感性经验,又是实践,三者是统一的。坚持三者的统一,才是全面而具体的了解认识的源泉。

今年6月,总面积11.6万平方米、设计年旅客吞吐量1300万人次的龙湾国际机场T2航站楼正式启用;市域铁路S1线将在今年国庆正式迎客……眼下,温州正按照《浙江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实施方案(2016~2018年)》的要求,全力打造“长江经济带东南门户枢纽城市”。为加强对温州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温州市还特别成立了温州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

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问题初探

《实践论》的主题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目的是批判党的思想和工作路线中脱离实践的错误倾向。《实践论》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产生了丰富的感性印象,这就是认识的第一阶段——感性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还不能深刻理解事物的概念,对事物做出解释得出一个合适的理解。

随着人们对社会实践的不断延续,这种感性认知进行多次重复,从而在认识上发生了质的飞跃,发展出了一个概念,即认识的第二阶段——理性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对感性阶段获得的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表面到内部,从而形成概念,然后进行判断和推理,发现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之前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没有办法解决从感性到理性飞跃的问题,因为他们不知道不理解实践的决定性作用,不理解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确立,实践观点在认识论中的引入,辩证法在认识过程中的运用,明确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物质对于精神具有起源和决定性,其表现在思维的内容上的同时,还表现在思维的形式上,思维的形式比思维的内容更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人们在千千万万的实践中,通过历史的积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一关系,一步步地巩固它们。人类最初的实践过程是生产活动最基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会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关系,这种信息的获取都依赖于感官。无论是真是假,它都被接受为基本信息,成为对客观事物的感性理解。客观现实是人类情感的源泉,这个认知阶段被称为感性认知阶段,如果感性认知只是用来描述一种现象,它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相当准确的,一旦涉及到解释和概念,便完全丧失了其能力。在实践中,是什么引起了感觉,经过反复的认识,人们开始总结重复的共同点,分析事物,就会得出与目前所观察到的一致的概念或结论。

在打假治劣上,赣州市局加强市县监管执法联动,在全市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日常监管频率和飞行检查覆盖面位居全省前列,仅2016就检查企业7.62万家次、下达责令整改1.5万份、吊销证照126份。同时,先后开展了“亮剑2015”“亮剑2016”专项整治活动,查办的大案要案和移送司法案件不断增加。近3年来,查办案件3686起,确保了全市人民饮食用药安全。

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认识论的范围内,物质是首要的,精神是次要的,这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当物质事物被认识时,它就可以转化为认识的内容,人的思想经过加工后,就采取了观念的形式,这就是物质向精神的转化。但是,由于反映的对象仍然存在于人类思维之外,作为首要的东西,它并没有“嵌入”在人类的大脑中,更不要说消亡了,但也就是说,客观物质和人的主观理解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也不存在自然的矛盾。我们要承认,物质可以变成精神,如果不承认物质能够变成精神,那么精神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精神在反映客观事物的同时,又与客观事物始终一致,因此会有可能向客观物质转化,而精神转化为物质更体现了人在实践中改造世界的创造性作用,显示出了精神的能动性。

实践是认识过程的关键一步,任何客观事物,只有当它成为人类实践的对象时,才能成为理解的对象。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使人们不仅要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也就是感性认识,还要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才能更加明确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产生其概念。人类的思维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没有实践,不仅对人的认识和人的智力发展没有了基础,而且也就不可能把握对象的本质。人类与对象的某一方面形成了一种关系,才把握对象的各种属性以满足自身的属性需求,进而确定和把握对象的本质属性。认为感觉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是错误的,概念的形成也只能通过思考才能从实践中获得。因此,必须有大量的、丰富的、真实的感性知识作为原始材料来形成概念。要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感官材料,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进行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从亲自参加生产斗争、社会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获得第一手材料。实践越深入,调查研究越广泛,感性材料越丰富、全面、现实,人们对感性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的机会就越多,从而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就可以反映事物之间本质关系。

感性是最生动、最丰富的,它直接在主体面前呈现出客体的感性属性和形式。然而,在感性的具体中,真理与虚假混为一谈,必然性隐藏在偶然性之中,感性认识是相比去理性认识过于片面,没办法对客观事物事物的本质进行正确的反映,即事物的内在规律性,也不能正确有效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因此,有必要借助思维的抽象功能对物质进行分解和分离,从中提取抽象思维,然后再将具体的思维进行总和的复制。理性认识形成后,它不再以纯粹的形式存在,我们必须时时从感性认识中获得现实的支持,获得源源不断的丰富材料,从而促进理性认识本身的转化。必须始终注意的是,思维不是面对一个直接的感性对象,而是由于感性认识的混乱表现而产生的。思维的抽象性活动能够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使认识越来越接近客观事物。同时,抽象使认知离开了整体的外观,离物体表面的距离越来越远。在这种辩证的认知运动过程中,矛盾的特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HRD弱凝胶钻井液性能稳定,抑制能力强,操作维护简单,保护储层[7]。该体系所用处理剂不含有对环境有影响的磺化处理剂,在玛湖气田、环玛湖水平井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思维之所以能够加工感性材料,是因为主体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影响,是具有能动性的特点。在理性思维中,活动主体必须使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加强思维和锻炼,并适时切入生活,努力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改革,使用正确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袁贵仁.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问题——兼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论[J].天津社会科学,1985(03):32~37.

[2]梁映东.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问题初探[J].哲学研究,1982(04):24~31.

[3]李志.谈谈“感性认识”[J].图书馆学刊,2004(06):16~17.

[4]赵宋光.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奥秘[J].现代哲学,1986(02):23~2.

[5]田心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是两因素又是两阶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01):50~57,70.

[6]孙云.正确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与联系[J].哲学研究,1982(09):22~27.

[7]孔令来.正确的感性认识可以称为真理——再读《反杜林论》和《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0):268~273.

[8]吕正春,单维华.理性认识向感性认识转化的阶段、形态和模式——兼谈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认识机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5):17~19.

[9]郑庆林.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本质区别[J].学术月刊,1984(03):23~28,35.

[10]吴学德,周赵顺.试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概念多重涵义的矛盾及其解决[J].铁道师院学报,1991(04):70~74.

[11]《实践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新贡献[J].高淑贞.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06).

[12]洪向华,吕瑛.走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13~15.

[13]王成艺.试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立[J].社会科学战线,1983(03):9~17.

[14]霍树生.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特征[J].天津师院学报,1981(01):14~18.

[15]黄希贤.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贡献[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04):4~9.

[16]刘怀玉,章慕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从历史回顾到当代追问[J].学习与探索,2014(06):1~8.

作者简介:曹月旺(1995-),男,汉族,山东菏泽人,在读研究生,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标签:;  ;  ;  ;  ;  ;  ;  ;  ;  ;  ;  ;  

曹月旺: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