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气动管接头测试装置,包括检测平台,驱动气缸,检测装置,以及检测气缸;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一侧与驱动气缸连接的移动座,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的第一套接座,一端与所述第一套接座密封套接的管接头,以及设置在管接头另一端的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对应管接头的第二套接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气压表;该装置的检测平台通过设置有第一套接座和第二套接座,在使用时能够同时对多个管接头进行检测,并且能够精准检测出不合格的管接头,同时对不精准的套接座进行报警,提示分类回收再利用,因此,具有自动化检测、精准度高和效率高的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气动管接头测试装置,包括检测平台,安装在所述检测平台上一侧的驱动气缸,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上的检测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上的、且相邻驱动气缸侧边的检测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一侧与驱动气缸连接的移动座,设置在所述移动座另一侧上的若干个第一套接座,一端与所述第一套接座密封套接的管接头,以及设置在管接头另一端的、且安装在检测平台上的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对应管接头的、且与管接头密封套接的若干个第二套接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且与第二套接座连通的气压表。
设计方案
1.一种气动管接头测试装置,包括检测平台,安装在所述检测平台上一侧的驱动气缸,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上的检测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上的、且相邻驱动气缸侧边的检测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一侧与驱动气缸连接的移动座,设置在所述移动座另一侧上的若干个第一套接座,一端与所述第一套接座密封套接的管接头,以及设置在管接头另一端的、且安装在检测平台上的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对应管接头的、且与管接头密封套接的若干个第二套接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且与第二套接座连通的气压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管接头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上安装有与第一套接座数量对应的密封圈拔出报警装置,所述密封圈拔出报警装置包括内置单片机的安装座,以及设置在安装座上方的报警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管接头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接座等距安装在移动座上,所述第一套接座上端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末端还连接有一根输气管,所述输气管通过进气管同时连通等距设置的第一套接座,所述输气管的末端设置有放气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管接头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接座的内部还设置有一根延伸至管接头内部的充气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充气管与第一套接座内壁之间的、用于提高密封性能的橡胶垫圈,所述充气管与第一套接座一体成型,且与进气管连通,所述充气管末端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橡胶垫圈拔出的压力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管接头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接座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套接座的数量对应、且位置也对应,所述第二套接座的内部结构与第一套接座的内部结构一致,区别在于所述第二套接座内的气管与气压表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管接头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表的数量与第二套接座的数量对应、且位置也对应,所述气压表上设置有用于报警用的显示灯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管接头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平台上安装有两根平行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位于检测装置的两端;所述检测平台对应安装驱动气缸的位置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检测平台对应安装检测气缸的位置上设置有支撑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管接头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气缸的下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连接输气管,方便向输气管连通的第一套接座进行输送气体,对管结头进行检测。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气动管接头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加工的行业中管接头的测漏采用直线间歇式测漏方式或旋转连续测漏方式进行,采用直线间歇式测漏方式时需等待管接头到位后输送带停止定位后方可进行检测,造成后面连续输送的管接头需停止等,如检测时会造成后方管接头堵塞出现漏检现象,且同等工位下产量低,当采用旋转连续测漏方式时,此机器产量高,但相对应成本较高,占地面积大,客户投入成本过高,且更换管接头时较为复杂。因此,在对管接头进行测漏时,直线间歇式测漏方式及旋转连续测漏方式均无法同时达到低成本及在线连续测漏且高速高产量的生产方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此外,这种检测方式单一,检测的效率低下,以及无法起到报警的作用,影响不合格产品的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化检测、精准度高和效率高的气动管接头测试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动管接头测试装置,包括检测平台,安装在所述检测平台上一侧的驱动气缸,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上的检测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上的、且相邻驱动气缸侧边的检测气缸;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一侧与驱动气缸连接的移动座,设置在所述移动座另一侧上的若干个第一套接座,一端与所述第一套接座密封套接的管接头,以及设置在管接头另一端的、且安装在检测平台上的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对应管接头的、且与管接头密封套接的若干个第二套接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且与第二套接座连通的气压表。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座上安装有与第一套接座数量对应的密封圈拔出报警装置,所述密封圈拔出报警装置包括内置单片机的安装座,以及设置在安装座上方的报警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接座等距安装在移动座上,所述第一套接座上端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末端还连接有一根输气管,所述输气管通过进气管同时连通等距设置的第一套接座,所述输气管的末端设置有放气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接座的内部还设置有一根延伸至管接头内部的充气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充气管与第一套接座内壁之间的、用于提高密封性能的橡胶垫圈,所述充气管与第一套接座一体成型,且与进气管连通,所述充气管的末端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橡胶垫圈拔出的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套接座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套接座的数量对应、且位置也对应,所述第二套接座的内部结构与第一套接座的内部结构一致,区别在于所述第二套接座内的气管与气压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气压表的数量与第二套接座的数量对应、且位置也对应,所述气压表上设置有用于报警用的显示灯条。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平台上安装有两根平行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位于检测装置的两端;所述检测平台对应安装驱动气缸的位置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检测平台对应安装检测气缸的位置上设置有支撑架。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气缸的下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连接输气管,方便向输气管连通的第一套接座进行输送气体,对管结头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该装置的检测平台通过设置有第一套接座和第二套接座,在使用时能够同时对多个管接头进行检测,并且能够精准检测出不合格的管接头,同时对不精准的套接座进行报警,提示分类回收再利用,因此,具有自动化检测、精准度高和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动管接头测试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套接管安装后的结构图;
图3为图1中报警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报警装置的连接框架图;
图5为图1中气压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详述。
一种气动管接头测试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检测平台1,安装在所述检测平台1上一侧的驱动气缸2,以及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1上的检测装置3,以及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1上的、且相邻驱动气缸3侧边的检测气缸4;所述检测平台1上安装有两根平行设置的滑轨11,通过滑轨11使得移动座31能够在检测平台1上移动,所述滑轨11位于检测装置3的两端,能够不阻碍检测装置3运行;所述检测平台1对应安装驱动气缸2的位置上设置有固定座12,通过固定座12能够紧固驱动气缸2,使得驱动气缸2运行平稳;所述检测平台1对应安装检测气缸4的位置上设置有支撑架13,通过支撑架13能够平稳放置检测气缸4。所述检测装置3包括一侧与驱动气缸2连接的移动座31,设置在所述移动座31另一侧上的若干个第一套接座32,一端与所述第一套接座32密封套接的管接头33,以及设置在管接头33另一端的、且安装在检测平台1上的固定座34,设置在所述固定座34对应管接头33的、且与管接头33密封套接的若干个第二套接座35,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座34上的、且与第二套接座35连通的气压表36。
所述第一套接座32等距安装在移动座31上,所述第一套接座32上端设置有进气管321,所述进气管321的末端还连接有一根输气管322,所述输气管322通过进气管321同时连通等距设置的第一套接座32,所述输气管322的末端设置有放气阀323,用于在检测完毕后进行泄气。所述第二套接座35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套接座32的数量对应、且位置也对应,所述第二套接座35的内部结构与第一套接座32的内部结构一致,区别在于所述第二套接座35内的气管与气压表36连通,用于检测管接头33中气压的变化,精准检测管接头33的气密性。所述检测气缸4的下端设置有出气口41,所述出气口41连接输气管322,方便向输气管322连通的第一套接座32进行输送气体,对管结头33进行检测。所述气压表36的数量与第二套接座35的数量对应、且位置也对应。
所述移动座31上安装有与第一套接座32数量对应的密封圈拔出报警装置311,如图2所示,所述密封圈拔出报警装置311包括内置单片机的安装座3111,以及设置在安装座3111上方的报警灯3112,所述密封圈拔出报警装置311单独使用,用于检测到第一套接座32内橡胶垫圈325拔出时进报警,提醒使用者及时处理。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套接座32的内部还设置有一根延伸至管接头33内部的充气管324,以及设置在所述充气管324与第一套接座32内壁之间的、用于提高密封性能的橡胶垫圈325,所述充气管324与第一套接座32一体成型,且与进气管321连通,所述充气管324的末端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橡胶垫圈325拔出的压力传感器3241。
如图4所示,结合图2-3,所述的安装座3111连接电源后,所述压力传感器3241连接安装座3111内的单片机,并且单片机连接报警灯3112,在橡胶垫圈325拔出时经过挤压压力传感器3241,使得单片机接收到信息后通过亮起报警灯3112进行报警。
如图5所示,所述气压表36上设置有用于报警用的显示灯条361.
一种气动管接头测试装置的检测方式,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1:设备安装:将驱动气缸2和检测气缸4分别安装在检测平台1对应的位置上,然后采用了螺钉固定,且驱动气缸2与移动座31固定连接,检测气缸4与输气管322连接,备用;
步骤2:挤压加固:在步骤1将设备安装好后,将管接头33放置在检测装置3内,然后启动驱动气缸2,使得驱动气缸2推动移动座31移动,使得第一套接座32与管接头33配合固定,同时第二套接座35也与管接头33配合固定,从而使得管接头33得到密封固定,备用;
步骤3:设定测试值:在步骤2完成后,设定检测装置3上气压表的数值,并调整检测气缸4的输气量,备用;
步骤4:气动检漏:在步骤三中设定数值后,检测气缸气启动,通过输气管将气体经过第一套接座输送至管接头内,达到设定数值后,保压1分钟,检查是否正常,检查正常后持续增压,使得管接头内的气压超过气压表设置数值,停止输气,并保持气压测漏状态2分钟,并通过气压表显示其测漏状态,备用;
步骤5:在步骤4测试的同时,依次实现下列检查强度:a、输入气体后的气压达到设定压力的三倍额外压力;b、输入气体后的气压达到设定压力的四倍额外压力;c、输入气体后的气压达到设定压力的五倍额外压力;在此过程中,测试的管接头无爆裂、无变形状态后,再观察气压表的数值,若气压表中的数值在停止输气后规定的时间内保持不变,且气压表上的显示灯条显示为绿色,则测试的管接头合格;若气压表中的数值在停止输气后规定的时间内变小,且气压表上的显示灯条显示为红色,则测试的管接头不合格;
步骤6:取件:在检测完成后,再次启动驱动气缸2,使得驱动气缸2收回,带动移动座31移动,使得第一套接座32脱离管接头33,同时第二套接座35也与管接头33脱离,从而使得管接头33得到拆卸,拆卸后的管接头33根据检测结构进行分类存放,在拆卸的同时,第一套接座32内的橡胶垫圈324若随着管接头33拔出,橡胶垫圈324则会挤压压力传感器2341,通过压力传感器2341反馈到安装座3111内的单片机,最后通过报警3112进行报警,此时,工作人员需要将橡胶垫圈324重新安装到第一套接座32内,然后再次进行管接头33的检测工作。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该装置的检测平台通过设置有第一套接座和第二套接座,在使用时能够同时对多个管接头进行检测,并且能够精准检测出不合格的管接头,同时对不精准的套接座进行报警,提示分类回收再利用,因此,具有自动化检测、精准度高和效率高的优点。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5938.X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7(宁波)
授权编号:CN209214864U
授权时间:20190806
主分类号:G01M 3/28
专利分类号:G01M3/28
范畴分类:31E;
申请人:宁波奉化亿太诺流体管件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宁波奉化亿太诺流体管件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5500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市江口街道江宁路228号
发明人:孙光锋;孙驰凯
第一发明人:孙光锋
当前权利人:宁波奉化亿太诺流体管件有限公司
代理人:吴肖敏
代理机构:44248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管接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