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带电池塑泡盒的定位整平机构论文和设计-苏晓冰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输送带电池塑泡盒的定位整平机构,输送带电池塑泡盒的定位整平机构,包括定位组件和压平组件,定位组件包括输送带上表面间隔分布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定位条,定位条的延伸方向与输送带的运动方向垂直;塑泡盒放置在输送带上,输送带上的定位条卡入至塑泡盒的底部间隔槽中,以限制塑泡盒在输送带的运动方向移动;压平组件固定地位于运动的输送带上方位置,压平组件压在塑泡盒的上表面限制住塑泡盒的上表面拱起,使塑泡盒的底部紧靠在输送带的上表面,保持塑泡在输送带上的平整。

主设计要求

1.输送带电池塑泡盒的定位整平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组件和压平组件,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输送带上表面间隔分布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定位条,所述的定位条的延伸方向与输送带的运动方向垂直;塑泡盒放置在输送带上,输送带上的定位条卡入至塑泡盒的底部间隔槽中,以限制塑泡盒在输送带的运动方向移动;所述的压平组件固定地位于运动的输送带上方位置,所述的压平组件压在塑泡盒的上表面限制住塑泡盒的上表面拱起,使塑泡盒的底部紧靠在输送带的上表面,保持塑泡在输送带上的平整。

设计方案

1.输送带电池塑泡盒的定位整平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组件和压平组件,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输送带上表面间隔分布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定位条,所述的定位条的延伸方向与输送带的运动方向垂直;塑泡盒放置在输送带上,输送带上的定位条卡入至塑泡盒的底部间隔槽中,以限制塑泡盒在输送带的运动方向移动;

所述的压平组件固定地位于运动的输送带上方位置,所述的压平组件压在塑泡盒的上表面限制住塑泡盒的上表面拱起,使塑泡盒的底部紧靠在输送带的上表面,保持塑泡在输送带上的平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电池塑泡盒的定位整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在输送带旁边的侧边挡条,所述的侧边挡条限制塑泡盒在输送带的两侧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电池塑泡盒的定位整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平组件包括弹性下压件,弹性下压件包括位于上端的固定部和位于下端的紧压部且所述的弹性下压件相对于输送带具有坡度,输送带上的塑泡盒从弹性下压件的上端方向移动到弹性下压件的下端方向并且塑泡盒的中部被下端的紧压部所下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带电池塑泡盒的定位整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平组件还包括位于弹性下压件两侧的导向压部,所述的导向压部位于塑泡盒的两侧上方,导向压部的前端设有倾斜的引导面,输送带上的塑泡盒从导向压部的前端方向向后端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带电池塑泡盒的定位整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压部位于导向压部的引导面的后侧,输送带上的塑泡盒的两侧边先被导向压部下压,塑泡盒的中间位置再被紧压部下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带电池塑泡盒的定位整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压部上具有沿输送带移动方向延伸的紧压面,所述的紧压面作用于塑泡盒的上板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带电池塑泡盒的定位整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带的定位条上设有与输送带的运动方向一致的开槽,输送带上方固定有控制纽扣电池是否下落的微动开关,所述的微动开关上倾斜向下引出一杆状弹触片;该杆状弹触片的前端位于定位条上的开槽时,微动开关处于打开状态;塑泡盒覆盖所述的定位条,杆状弹触片的前端位于塑泡盒的上表面,微动开关处于闭合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带电池塑泡盒的定位整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导向压部之间联接有横梁,所述的微动开关位于所述的横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电池塑泡盒的定位整平机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压平组件后端的输送带上方设有压板,所述的压板上设有供电池下落的孔位,所述的输送带与压板之间形成一个整平后的塑泡盒可进入的电池预装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带电池塑泡盒的定位整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压部为一扁平结构,紧压部为一具有一定弹性的金属件。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纽扣电池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送带电池塑泡盒的定位整平机构。

背景技术

纽扣式电池在生产完成后,电池需要被分装到塑泡盒的电池槽位中,然后再用纸卡进行封装,以便整版进行售卖。

塑泡盒由塑料发泡成型,塑泡盒的结构包括与纸卡封装的板面,板面上阵列分布有众多向板面后方凸起的电池槽位,如图1-图2所示,塑料盒的材料薄且软,其容易形变,呈中间拱起状;当其被置放在移动的输送带上时,由于塑泡盒的质量很轻,会因震动等原因发生移位,形变后的塑泡盒也更容易移位。变形及移位均会造成从预订位置下落的纽扣无法顺利地进入到塑泡盒的电池槽位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扣式电池自动化封装的输送带电池塑泡盒的定位整平机构,被定位且整平后的塑泡盒可顺利地进入到封装电池的通道内。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输送带电池塑泡盒的定位整平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组件和压平组件,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输送带上表面间隔分布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定位条,所述的定位条的延伸方向与输送带的运动方向垂直;塑泡盒放置在输送带上,输送带上的定位条卡入至塑泡盒的底部间隔槽中,以限制塑泡盒在输送带的运动方向移动;

所述的压平组件固定地位于运动的输送带上方位置,所述的压平组件压在塑泡盒的上表面限制住塑泡盒的上表面拱起,使塑泡盒的底部紧靠在输送带的上表面,保持塑泡在输送带上的平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在输送带旁边的侧边挡条,所述的侧边挡条限制塑泡盒在输送带的两侧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压平组件包括弹性下压件,弹性下压件包括位于上端的固定部和位于下端的紧压部且所述的弹性下压件相对于输送带具有坡度,输送带上的塑泡盒从弹性下压件的上端方向移动到弹性下压件的下端方向并且塑泡盒的中部被下端的紧压部所下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压平组件还包括位于弹性下压件两侧的导向压部,所述的导向压部位于塑泡盒的两侧上方,导向压部的前端设有倾斜的引导面,输送带上的塑泡盒从导向压部的前端方向向后端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紧压部位于导向压部的引导面的后侧,输送带上的塑泡盒的两侧边先被导向压部下压,塑泡盒的中间位置再被紧压部下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紧压部上具有沿输送带移动方向延伸的紧压面,所述的紧压面作用于塑泡盒的上板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输送带的定位条上设有与输送带的运动方向一致的开槽,输送带上方固定有控制纽扣电池是否下落的微动开关,所述的微动开关上倾斜向下引出一杆状弹触片;该杆状弹触片的前端位于定位条上的开槽时,微动开关处于打开状态;塑泡盒覆盖所述的定位条,杆状弹触片的前端位于塑泡盒的上表面,微动开关处于闭合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两个导向压部之间联接有横梁,所述的微动开关位于所述的横梁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位于压平组件后端的输送带上方设有压板,所述的压板上设有供电池下落的孔位,所述的输送带与压板之间形成一个整平后的塑泡盒可进入的电池预装通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紧压部为一扁平结构,紧压部为一具有一定弹性的金属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用定位组件限定塑泡盒在输送带上的位移,输送带将塑泡盒送至预定位置,同时压平组件压在塑泡盒的上表面以限制住塑泡盒的上表面拱起,使塑泡盒的底部紧靠在输送带的上表面,保持塑泡在输送带上的平整,为下一步的电池落入至塑泡盒的电池槽位内作好准备。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池塑泡盒定位整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电池塑泡盒定位整平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池塑泡盒定位整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输送带上定位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输送带上侧边挡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定位条、侧边挡条和导向压部的配合图;

图7为输送带上定位条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微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杆状弹触片位于塑泡盒上表面的放大图;

图10为杆状弹触片位于开槽内时的放大图;

图11为固定部和紧压部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12为图7中的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塑泡盒5由塑料发泡成型,塑泡盒5的结构包括与纸卡封装的板面,板面上阵列分布有众多向板面后方凸起的电池槽位51,塑料盒5的材料薄且软,其容易形变,呈中间拱起状。塑泡盒5质量很轻,易在移动的输送带上发生位移;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将塑泡盒5定位在输送带上,以使塑泡盒5能在输送带的作用下输送至预定位置;另一方面将变形拱起的塑泡盒5处理的平整,能使扣式电池6顺利地落入至塑泡盒的电池槽位51 中。

如图1至图3所示,输送带80上的电池塑泡盒定位整平机构100,包括定位组件 10和压平组件20,定位组件10包括输送带上表面间隔分布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定位条11,定位条11的延伸方向与输送带80的运动方向垂直;塑泡盒5放置在输送带80上,输送带80上的定位条11卡入至塑泡盒5的底部间隔槽中,以限制塑泡盒5在输送带80 的运动方向移动;

压平组件20固定地位于运动的输送带80上方位置,压平组件压在塑泡盒5的上表面限制住塑泡盒5的上表面拱起,使塑泡盒5的底部紧靠在输送带80的上表面,保持塑泡在输送带上的平整。

用定位组件20限定塑泡盒5在输送带80上的位移,输送带80将塑泡盒5送至预定位置,同时压平组件20压在塑泡盒5的上表面以限制住塑泡盒5的上表面拱起,使塑泡盒的底部紧靠在输送带的上表面,保持塑泡在输送带上的平整,为下一步的电池落入至塑泡盒的电池槽位内作好准备。

如图4和图5所示,定位组件10包括固定在输送带80旁边的侧边挡条12,侧边挡条12限制塑泡盒5在输送带80的两侧方向移动。

定位组件10从输送带80的移动方向及横向方向上的两个维度进行定位,防止塑泡盒5在输送带80上发生位移。

如图1、图2、图6和图11所示,压平组件20包括弹性下压件21,弹性下压件21 包括位于上端的固定部211和位于下端的紧压部212且弹性下压件21相对于输送带80 具有坡度,输送带80上的塑泡盒5从弹性下压件21的上端方向移动到弹性下压件21 的下端方向并塑泡盒5的中部被下端的紧压部212所下压。上述技术手段主要在于阐述塑泡盒5相对于弹性下压件21的运动方向,而不在于限制弹性下压件21的所占据的创造性地位。

弹性下压件21在整体上呈倾斜,固定部211相对于输送带80的高度较高,紧压部212相对于输送带80的高度较低;塑泡盒5在输送带80的作用下,从固定部211方向进入至紧压部212,紧压部212可压在位于输送带80上的塑泡盒5的中部位置上表面。

压平组件20还包括位于弹性下压件21两侧的导向压部22,导向压部22位于塑泡盒5的两侧上方,导向压部22的前端设有倾斜的引导面221,输送带80上的塑泡盒5 从导向压部22的前端方向向后端方向移动。同样地,上述技术手段主要在于阐述塑泡盒5相对于导向压部22的运动方向,而不在于限制导向压部22所占据的创造性地位。

导向压部22压在输送带上的塑泡盒5的两个端部位置,输送带80输送过来的塑泡盒5从倾斜的引导面221进入,导向压部22的主体部分222的下侧面为水平压面,该水平压面与输送带80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塑泡盒5的高度,导向压部22将塑泡盒5的两个端部压住,不使其拱起。

紧压部212位于导向压部22的引导面221的后侧,当输送带80上的塑泡盒5的两侧边先被导向压部22下压,塑泡盒5的中间位置再被紧压部212下压,分别从塑泡盒的中部、两侧上表面压住,塑泡盒5的整体上被压平。

如图11所示,紧压部212上具有沿输送带移动方向延伸的紧压面S,紧压面S作用于塑泡盒5的上板面,紧压部212与塑料盒5的上表面以面接触,增加塑泡盒的受压面积,紧压部212可整体性地压平塑泡盒5。

紧压部212为一扁平结构,紧压部212为一具有一定弹性的金属件,该紧压部212可将塑泡盒5的上表面下压使塑泡盒5处于平整状态,但是又不至于将塑泡盒5跟随输送带的移动限制住。

如图7、图8、图9、图10和图12所示,输送带80的定位条11上设有与输送带 80的运动方向一致的开槽111,输送带80上方固定有控制纽扣电池是否下落的微动开关90,微动开关90上倾斜向下引出一杆状弹触片91;该杆状弹触片91的前端位于定位条11上的开槽111时,微动开关90处于打开状态;塑泡盒5覆盖定位条11,杆状弹触片91的前端位于塑泡盒5的上表面,微动开关90处于闭合状态。

微动开关90与杆状弹触片91用于检测输送带上是否具有塑泡盒5,当杆状弹触片91位于定位条11的开槽111时,说明输送带80上无塑泡盒5;当杆状弹出片91压在塑泡盒5的下表面时,说明输送带90上有塑泡盒5;微动开关90根据检测到结果来通知下道工序是否开启,将电池装入至塑泡盒5内。由于塑泡盒5为透明的塑料盒,因此传统的传感器可能会无法检测或会误检,微动开关和杆状弹触片91的检测可靠性和稳定性更好,且使用寿命也更高。

如图3所示,两个导向压部22之间联接有横梁70,微动开关90位于横梁70上。横梁70的两端固定分别固定在两个导向压部22上,也可以仅在导向压部22一端固定住横梁70,如图3所示。

如图1和图3所示,位于压平组件20后端的输送带80上方设有压板60,压板60 上设有供电池6下落的孔位61,输送带80与压板60之间形成一个整平后的塑泡盒可进入的电池预装通道。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带80和输送带上的塑泡盒5是处于移动状态的,而侧边挡条12、压平组件20都是具有固定位置的,上述部件位于移动的输送带的上方,因此仅塑泡盒会进入至压板60下方的电池预装通道内,落料板上电池会穿过压板60的孔位61后掉落至塑泡盒5的电池槽位51内。落料板涉及电池装配的另外生产工序,本实用新型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作详细展开。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输送带电池塑泡盒的定位整平机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输送带电池塑泡盒的定位整平机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9096.5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7(宁波)

授权编号:CN209567415U

授权时间:20191101

主分类号:B65G 15/58

专利分类号:B65G15/58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宁波必霸能源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宁波必霸能源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5111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

发明人:苏晓冰;翁奇迪

第一发明人:苏晓冰

当前权利人:宁波必霸能源有限公司

代理人:邱积权

代理机构:33248

代理机构编号:浙江素豪律师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输送带电池塑泡盒的定位整平机构论文和设计-苏晓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