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评审(论文文献综述)
唐馥娴[1](2022)在《明确定位 强化措施 加快步伐 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文中认为全域旅游纵深发展、文旅产业提档升级、公共文化提质增效、品牌形象深化提升……这一系列耳熟能详的热词,将2021年以来池州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历程紧紧串联。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文旅局围绕将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目标定位,以国家全域旅游示?
包剑飞[2](2020)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演变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条件等方面不断提升,开始注重对其他方面的追求,因此在旅游方面的需求和消费在与日俱增。但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经济结构过于单一,对新的产业结构发展重视程度不足,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在此情况下,分析该区域旅游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就非常重要。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之一,2016年国家批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了提出要顺应时代潮流,加强区域间各城市的发展联系。目前关于旅游与经济的耦合协调研究中,多以某一个省、市为研究单元,极少涉及到某一个城市群的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区域,选取该地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的相关指标,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等研究方法进行测算,并在地理空间数据可视性的基础上分析其时空的演化过程,用逐步回归分析该区域某一时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发展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得出研究区的两个系统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发展速度由快放慢,且在2017年的旅游发展指数较2012年增长了53%,2017年的经济发展指数较2012年提高了0.37个百分点,在速度上,旅游发展水平开始逐渐反超经济的发展,说明该区域的旅游产业对于经济的作用在逐渐提升。(2)从时间尺度:在旅游方面,2000-2017年该城市群各市的旅游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以上海市发展最快,泰州市、铜陵市呈现负增长,发展缓慢。安徽的铜陵、芜湖市年际变化差异较大,旅游发展指数分别提高了4.8和9.4倍,结果表明,两市在旅游业方面发展迅速,年际差距逐渐扩大。池州和泰州旅游发展较为平缓,年际差异小,平均增速仅有34%和28%;经济发展方面,2000-2017年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指数逐年呈现增长的趋势,芜湖市、铜陵市的年际差异均在60%以上,发展水平提升较快;耦合协调度方面,该区域整体由2000年中度失调向2017年初级协调转变,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关联性在逐渐增强。(3)从空间尺度:旅游发展方面,该区域旅游发展整体上呈现“上升-下降”的发展趋势,尤以该区域东部的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省会城市发展最快,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经济发展方面,该区域经济发展指数从2000年的0.5057下降到2017的0.1189,表明该地区在研究期间内,经济在空间上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呈现由极化向均衡发展,且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地区,由东南部向西北的安徽等部分城市递减。从冷热点来看,该城市群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上海、杭州等东部城市,而冷点地区逐渐缩减,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扩散的趋势。(4)影响因素及问题分析:不同时期各因素对长三角地区的影响不同,根据逐步回归计算出,2000年,影响该地区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国民生产总值。2004-2017年随着区域经济和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这一时期影响因素最大的是固定资产投资、人均收入和旅游总收入占第三产业的比重,随着政府投资的增加和新兴产业的不断兴起,该地区的旅游业已逐渐成为拉动经济的核心力量。(5)根据对该区域影响因素及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大旅游产品研发,实现全域旅游,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优化产业布局,加强政府引导,统筹规划合理发展,加强省市区域联动,打破区域界线等发展对策。
曾竹喧[3](2020)在《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机场群效率研究》文中提出机场作为航空运输系统的子系统之一,在客货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所在城市快速发展。为保障“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国家提出建设三大世界级机场群。然而我国机场的发展仍面临着基础设施资源冗余、产出能力不足、机场群内市场重叠率高、竞争激烈等诸多问题,导致机场效率不高、机场群协同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研究机场群内各机场效率及机场群整体效率对航空运输及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机场群为研究对象,从机场群内各机场角度出发,运用三阶段DEA方法研究机场群内各机场的效率,并运用Malmquist指数测算各机场生产率的变化情况。三阶段DEA方法通过调整投入使各机场受相同程度环境变量和统计噪声的影响,评价结果更能反映机场真实的发展水平。从机场群整体角度出发,运用并行DEA模型测算机场群整体效率,并运用协同发展DEA模型研究机场群的协同发展效度。研究发现,机场所在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对机场效率的影响不尽相同,长三角地区各机场效率、生产率、机场群整体效率和协同发展效度呈上升趋势,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从机场个体到群体的效率评价结果,对应地提出效率改进措施,为世界级机场群的建设提供参考。
颜鑫[4](2020)在《长三角城市群文旅产业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今,由于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创新领导力等因素,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这两个产业相互发展是必然的。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和旅游产业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并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建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2008-2018年文化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差异作评价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并对长三角地区的耦合路径进行归纳总结,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长三角城市群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策略与建议,以期对长三角城市群两个产业的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都在逐年递增,并且文化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都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呈现出以上海为中心逐渐向周边递减的状态,具体可分为三个等级,不同等级间的层次内部也有很大变化。第二,长三角城市群的文旅产业耦合度都较高,说明江长三角城市群的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大致相当,总体呈耦合发展状态。同时长三角城市群的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在上升,但耦合协调水平差异较大,也呈现出以上海为中心逐渐向周边下降的空间差异性;就各城市的协调发展上升速度来看,上升比较快的主要有上海、南京、南通、湖州、台州、芜湖,上升速度较慢的城市主要有常州、扬州和滁州。第三,根据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快慢程度的比较,总结出七种发展类型;在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和同步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2018年最新发展情况,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耦合类型进行划分,也总结出七种类型。第四,长三角城市群耦合路径有资源耦合、市场耦合、技术耦合、产业链耦合这四条路径。
陆婷婷[5](2020)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应用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地质工作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日益突出,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切入点,发挥地质技术优势,不断拓宽服务领域,相继取得多项突破。本文以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成果应用推广为研究对象,以助力乡村振兴为切入点,分析现代农业、农村、农民现状,结合2014-2018年已开展的139个项目为研究内容,分析地质工作从几个方面支撑乡村振兴发展:加强土地质量调查,服务特色农业促进转型升级;加强水文地质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服务乡村生态宜居;加强农村水资源综合调查,服务乡村人畜饮水与农业用水安全;加强清洁能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服务新型乡村建设;加强地质灾害调查与预警支撑,服务城乡地质灾害防治;拓展城市地质调查工作范畴,服务乡村规划建设;系统开展农村地质科普工作,服务乡村文化振兴。通过分析安徽省农业、农村、农民相关数据,了解实现乡村振兴的需求现状,通过地质工作项目的资金投入情况、项目类型分布、区域特点、成果应用现状等内容,分析目前在成果应用过程中存在政策服务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完善,认识理念不先进,标准体系不健全,成果内容不丰富,成果资料不兼容,需求调研不充分,调查范围不全面等问题。分析目前成果应用比较好的案列,总结出提高成果应用效果的一些意见建议,发挥政府优势,建立成果转化应用平台;发挥制度优势,加强成果信息共享服务;发挥技术优势,强化数据资料二次开发;发挥保障优势,分类开展地质调查工作。并初步建立成果应用效果评价体系。
谢军[6](2019)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S省“转型试点”高校为例》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为新时代包括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内的我国高等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自1999年以来,在高等教育精英化—大众化—普及化的进程中,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势而生并快速发展。截止2018年底,我国共有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721所,数量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的58%,占据“半壁江山”以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办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提升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水平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而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关键在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关于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均还比较欠缺,需要全面、深入的进行探索。本研究以“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为题,以S省“转型试点”高校为对象,按照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深入探究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提出系统加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作出贡献。在实践层面,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相结合,着眼S省11所“转型试点”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整体状况和A高校及其三个系(专业),综合运用文本分析、访谈法和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激励措施等现状进行整体扫描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归纳与演绎的思维方法,依据调查问卷数据和访谈获取的资料,从人力资源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和激励理论等视角,探究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理论层面,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及其“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根据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自身特点,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法、因子分析法等,构建了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合格标准的指标,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目标导向”。研究发现,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双师”内涵各不相同,缺乏统一认定标准;“双师型”教师数量少,学历和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实践经验缺乏,应用能力不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措施缺乏,保障条件有限等问题,不能适应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导致这些问题,主要有主观认识不到位、院校研究开展不够、增量补充渠道不畅通、能力提升激励机制不健全、硬件条件保障不得力、建设发展的合力未形成等多方面原因。研究还发现,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合格标准,主要包括职业道德修养、实践应用能力、课程教学能力、理论知识水平和性格心态特征五个方面。其中实践应用能力的占比最高,体现了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研究建议,加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综合施策。政府主管部门要制定“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改革编制管理办法,制定“双师型”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履行责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发挥主体作用,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培训、引进、职称评审、绩效考核、实践条件建设、院校研究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教师个体要主动顺应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强化以提升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专业发展观,增强“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积极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积极投身实践教学,努力促进自身专业不断成长。
谷甜甜[7](2019)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研究 ——基于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水”病盛行,面对亟待解决的城市水危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作为内涝重发区,老旧小区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主要组成部分,其海绵化改造涉及面更广、难度更大。为此,国家开始大力推行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并将居民参与作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新途径。然而,现阶段居民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中的“无意参与”、“无力参与”、“无路参与”、“无序参与”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老旧小区治理水平,甚至引发了较多投诉事件。尽管国内外学者均在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居民参与和参与式治理上有较多研究成果,但鲜见参与式治理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的应用,对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的定量分析较少,缺乏居民参与治理水平的评价方法,少有对居民参与治理机理的分析,未见该领域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的研究,且缺少引导居民参与治理的对策。因此,本研究将参与式治理引入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过程中,按照“剖析内涵-划分居民参与治理模式-评价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分析居民参与治理形成机理-仿真居民参与治理动态过程”的思路,对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按照以下步骤展开:(1)全面剖析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内涵。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走访等方法,深入探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内涵和居民参与治理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界定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概念,分析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主体、客体和过程等基本要素,梳理居民参与治理在国内外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的应用,从赋权、参与、协作、网络和效度等五个方面总结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特征,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清晰的研究框架,推动参与式治理理论在该领域的应用。(2)系统划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类型。基于扎根理论构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框架,识别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居民常采取的参与治理行为并利用PROMETHEE II方法对这些行为的参与水平进行排序。而后,基于教育心理学领域参与框架确定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概念框架,建立基于层次聚类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法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计算模型,对长三角地区五个试点海绵城市进行实证分析,得到控制型参与治理模式、告知型参与治理模式、非参与型参与治理模式、态度消极型参与治理模式、配合型参与治理模式、意愿微弱型参与治理模式和完全型参与治理模式等七类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此部分研究有助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客观分析居民参与治理情况,丰富参与框架的相关研究。(3)定量评价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整理参与水平评价的指标,构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初步指标体系,再根据相关专家访谈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筛选,确定最终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而后,构建基于ANP-PROMETHEE II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模型,以长三角地区五个试点海绵城市为例,计算五个城市综合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并进行对比,量化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此部分研究有助于判断居民参与治理绩效,创新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估方法。(4)深入探究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形成机理。利用文献分析法对心理学领域常见的行为理论进行梳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分析的研究框架,利用SEM对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实证分析,验证了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部分假设。在此基础上,基于社会实践理论等理论构建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分析理论框架,利用无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探索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的显着影响因素。此部分研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形成机理,丰富计划行为理论、社会实践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等理论的应用研究。(5)动态仿真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过程。根据基于MAB-SD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研究思路,首先探究基于MAB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演化系统,确定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之间存在17条演化路径。其次,选择离散选择模型构建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测算模型,利用前述调研数据构建基于SD的七类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模型。而后,通过AnyLogic仿真软件设计基于MAB-SD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平台,利用调研数据设置模型的初始输入变量,分析该情景下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并进行单因素、两因素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最后,结合敏感性分析的结果,提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提升的对策。此部分研究有助于揭示居民参与治理的演化规律,推动计算实验技术在居民参与领域的应用,并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提升提供方向。
孙斌斌[8](2019)在《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研究》文中指出现代社会中,城市形象传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类媒介,媒介的发展与城市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融为一体。在移动互联网、4G通讯技术高速发展的全媒体时代,城市形象传播的媒介环境、传播态势已经发生了显着变化。如何在全媒体环境中有效进行城市形象传播成为当下所有城市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以新闻学、传播学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展开对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过程的研究,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理论与实践意义,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与成果,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探究全媒体与城市形象传播间的联系,介绍了全媒体的概念、特征及发展现状、城市形象的概念与内涵,阐述了全媒体对于城市形象传播提出的新要求,基于“5W”模式理论,分析了城市形象传播的5大要素。第三章梳理了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的主体,进而详细阐述其在全媒体语境下的转变。第四章,通过文献分析等方法,对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内容进行详尽阐述,并就其在全媒体环境下的变化做了客观分析。第五章从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两个方面分析了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的媒介。第六章运用文献分析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剖析了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的效果,得出因传播声量不足、媒介利用不深使得目前池州城市形象传播效果不佳的结论。第七章指出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的过程中所存在各种问题,并给出了明确城市形象定位,打造城市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加强分众传播、拓展传播手段,深入挖掘媒体平台特性,强化媒介联动,提升城市形象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的应对策略。
牛治源[9](2019)在《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以九华山景区二圣村为例》文中提出历经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发生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伴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升,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旅游成为大部分人的生活内容之一,各种出入境旅游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常态。然而旺盛的市场需求也给国内着名景点带来了困扰,如:黄山,每到黄金周,惊人的人流量迫使景区管委会发布限流公告,避免给景区带来超量负荷,造成环境破坏和人员安全等问题。为有效解决景区超负荷问题,又避免因景区带来的客流量流失。本文以着名景区辐射下的乡村旅游为主体,研究景区旅游发展对当地乡村旅游的开发影响。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既能解决景区超负荷问题,也能为当地乡村社会、经济、生态带来协调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并依据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发生的原由、形成过程及特点,结合国内外乡村旅游的研究理论,提出:“核心—边缘”理论、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着名景区发展现状与其边缘乡村旅游发展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出发点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着名景区边缘型的乡村旅游有着不同的发展优势,市场潜力巨大,开发区域广阔,旅游资源丰富。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能够弥补着名景区旅游产品在功能上的不足,满足旅游者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完善旅游者的旅游期望,丰富消费者的旅游体验,市场前景广阔;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的开发不仅有利于景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能够为当地的农村创造更多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两者可以交辉相映。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具有特殊性,乡村旅游规划应以景区为中心,创新旅游特色,与景区优势形成互补局面,协调周边区域发展,达到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使研究更具代表性,更具研究意义,本文以九华山风景区周边的二圣村为标的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二圣村乡村旅游应结合九华山景区发展需要进行互补性开发,科学合理规划,深刻挖掘农耕文化,开发以乡村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借助九华山景区游客资源为主要目标群制定营销策略,并强化由点到面的发展策略。
曹凌晗[10](2019)在《九华山庙会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庙会是我国民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凝聚着地方的人文历史,对人类的文化生活、经济生活都有着积极作用。同时庙会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构成多元化的庙会文化资源。九华山庙会作为庙会中的一员,同样具有这些意义和特征,但同时又因形成背景、发展脉络的不同,九华山庙会具有不同于其它庙会的特征。这决定了九华山庙会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要有针对性。因此本文选取九华山庙会为具体研究对象,对其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现状进行深入地探究,为下一步九华山庙会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作为典型的宗教型庙会,九华山庙会是宗教活动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相结合的产物,蕴涵着丰富的宗教文化与传统民俗文化,其庙会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具备历史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安徽省拥有较大影响力。鉴于此,当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和关注九华山庙会文化资源,不断加大对其保护和开发利用。在这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保持庙会文化原真性、管理部门的设置、保护利用理念、庙会节庆旅游开发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九华山庙会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一要明确权利责任,完善管理机制,积极发挥政府作用;二要鼓励民间参与,拓宽保护利用主体;三要采用多种模式,完善传承体系;四要深度开发庙会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实现节庆旅游的深入发展;五要创新发展思维,增加保护利用新途径。
二、池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评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池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评审(论文提纲范文)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演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主要理论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
2.1 主要理论 |
2.1.1 耦合协调度理论 |
2.1.2 全域旅游理论 |
2.1.3 极化涓滴效应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5 区域分工-合作理论 |
2.2 研究方法 |
2.2.1 熵值赋权法 |
2.2.2 耦合协调模型 |
2.2.3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2.3 指标体系 |
2.4 数据来源 |
3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概况 |
3.1 研究区域界定 |
3.2 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2.1 旅游资源概况 |
3.2.2 旅游交通概况 |
3.2.3 旅游经济概况 |
3.3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
3.3.1 经济发展水平 |
3.3.2 产业结构 |
3.3.3 收入状况 |
3.4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
3.4.1 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作用 |
3.4.2 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的作用 |
4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演变分析 |
4.1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 |
4.1.1 熵值法 |
4.1.2 耦合协调发展度 |
4.1.3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4.2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
4.2.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综合指数 |
4.2.2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地市旅游产业综合指数时空分析 |
4.2.3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地市区域经济综合指数时空分析 |
4.3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演变分析 |
4.3.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 |
4.3.2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地市耦合协调度时间分析 |
4.3.3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地市耦合协调度空间分析 |
5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及问题分析 |
5.1 逐步回归模型的构建与指标选取 |
5.2 结果检验及影响因素分析 |
5.3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
5.3.1 旅游发展不平衡 |
5.3.2 经济发展差异大 |
5.3.3 耦合协调度低,分布不均匀 |
6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优化对策 |
6.1 加大旅游产品研发,实现全域旅游 |
6.2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优化产业布局 |
6.3 加强政府引导,统筹规划合理发展 |
6.4 加强省市区域联动,打破区域界线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机场群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机场效率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效率的定义与分解 |
2.2 生产率的定义 |
2.3 效率评价方法 |
2.3.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确定 |
2.3.2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经典模型介绍 |
2.4 机场效率概念及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
2.4.1 机场效率的概念 |
2.4.2 机场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
2.5 机场群及机场群效率的概念 |
2.5.1 机场群的概念 |
2.5.2 机场群效率和协同发展效度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场群内各机场效率及生产率评价 |
3.1 构建评价模型 |
3.1.1 构建机场效率评价模型 |
3.1.2 构建机场生产率评价模型 |
3.2 选取决策单元 |
3.3 建立指标体系 |
3.3.1 指标选取原则 |
3.3.2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
3.3.3 环境变量的选取 |
3.4 长三角机场群内各机场效率评价实证分析 |
3.4.1 第一阶段结果分析 |
3.4.2 第二阶段结果分析 |
3.4.3 第三阶段结果分析 |
3.4.4 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结果对比 |
3.5 长三角机场群内各机场生产率实证分析 |
3.5.1 第一阶段结果分析 |
3.5.2 第三阶段结果分析 |
3.5.3 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结果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场群整体效率及协同发展效度评价 |
4.1 构建评价模型 |
4.1.1 构建机场群整体效率评价模型 |
4.1.2 构建协同发展效度评价模型 |
4.2 长三角机场群效率评价实证分析 |
4.2.1 机场群整体效率评价 |
4.2.2 各省/市机场效率评价 |
4.2.3 子机场系统效率评价 |
4.3 长三角机场群协同发展效度实证分析 |
4.3.1 主要机场协同发展效度评价 |
4.3.2 各省/市机场协同发展效度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4)长三角城市群文旅产业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
1.2.2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的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思路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长三角城市群 |
2.1.2 文化产业 |
2.1.3 旅游产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关联理论 |
2.2.2 区域经济理论 |
2.2.3 耦合理论 |
第3章 长三角城市群文旅产业发展水平研究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3.1.2 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2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数据来源 |
3.3 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水平测度 |
3.3.1 测度方法介绍 |
3.3.2 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
第4章 长三角城市群文旅产业耦合度研究 |
4.1 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耦合评判模型 |
4.1.1 耦合度模型 |
4.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4.1.3 同步性模型 |
4.2 长三角城市群文化与旅游产业耦合测度 |
4.2.1 耦合度 |
4.2.2 耦合协调度 |
4.2.3 同步性分析 |
4.3 文化与旅游产业耦合类型的划分 |
第5章 长三角城市群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路径和发展建议 |
5.1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路径分析 |
5.1.1 资源耦合 |
5.1.2 市场耦合 |
5.1.3 技术耦合 |
5.1.4 产业链耦合 |
5.2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建议 |
5.2.1 政府层面 |
5.2.2 科技与人才层面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文章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情况 |
致谢 |
(5)乡村振兴视域下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应用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概念 |
二、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的概念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一、公益性地质成果应用存在的理论 |
二、公益性地质成果服务运行理论 |
第三章 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应用现状 |
第一节 地质勘查工作形势分析 |
一、全国地质勘查投入情况 |
二、安徽省地质勘查投入情况 |
第二节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概况 |
一、安徽省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基本情况 |
二、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投入呈下降趋势 |
三、公益性地质工作开展情况 |
四、近几年公益性地质工作取得的成果 |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对地质工作的需求 |
一、安徽省农业、农村、农村基本情况 |
二、“乡村振兴”战略对地质工作需求分析 |
第四节 地质成果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现状 |
一、地质成果服务农业,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工作现状 |
二、地质成果服务农村,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现状 |
三、地质成果服务农民,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现状 |
第四章 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应用典型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地质成果转化应用实例 |
一、安徽省庐江县矾山-泥河地区富硒土壤资源调查 |
二、皖江经济带特色农产品地质环境背景调查及产业区划 |
三、皖江经济带地热资源调查评价 |
第二节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地质成果转化应用实例 |
一、砀山县高标准基本农田水文地质调查评价 |
二、安徽省天然矿泉水资源调查评价 |
三、皖江经济带致灾特殊土工程地质条件调查与区划 |
第三节 助力脱贫攻坚,地质成果转化应用实例 |
一、安徽省太湖县重点地区地热资源调查评价 |
二、砀山酥梨产地地质背景调查评价 |
三、六安市金安区江淮分水岭缺水乡镇地下水供水示范工程 |
四、西藏山南地区错那、措美、浪卡子三县1:5万地质灾害调查 |
第五章 研究地质成果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
第一节 地质成果应用存在的问题 |
一、省公益性项目设置存在的问题 |
二、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一、政策服务不到位,没有对接地方需求 |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无法有效跟进落实 |
三、认识理念不先进,造成项目布局不科学 |
四、工作程度不高,无法满足部门需求 |
五、成果资料不兼容,导致利用效率不高 |
六、需求调研不充分,成果利用针对性不强 |
第六章 加强地质成果转化应用对策 |
第一节 完善制度体制建设 |
一、发挥政府优势,建立成果转化应用平台 |
二、发挥制度优势,加强成果信息共享服务 |
三、发挥技术优势,强化数据资料二次开发 |
四、发挥保障优势,分类开展地质调查工作 |
第二节 构建地质成果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工作模式 |
一、成功案例经验启示 |
二、构建地质成果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工作模式 |
第三节 构建地质成果应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一、指标体系的作用 |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S省“转型试点”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关键 |
三、现实需要与问题聚焦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 |
二、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 |
三、教师队伍建设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一、高等教育功能向应用型拓展的国际趋势 |
二、我国应用型本科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 |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特点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和政策依据 |
一、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三、管理学激励理论 |
四、研究的政策依据 |
第三章 S省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
第一节 S省转型试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调查研究 |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
二、转型试点高校探索应用型发展道路基本情况 |
三、转型试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扫描 |
四、转型试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 |
第二节 A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个案研究 |
一、研究方法、思路和案例选择 |
二、A学院探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与困惑 |
三、A学院三个专业(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
第四章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双师”内涵各不相同,缺乏统一认定标准 |
二、“双师型”教师数量少,学历和结构不合理 |
三、“双师型”教师实践经验缺乏,应用能力不足 |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措施缺乏,保障条件有限 |
第二节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主观认识不到位 |
二、院校研究开展不够 |
三、增量补充渠道不畅通 |
四、能力提升激励机制不健全 |
五、硬件条件保障不得力 |
六、推进发展的合力未形成 |
第五章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合格标准的指标构建 |
第一节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合格标准要素的获取 |
一、文献回顾法初步筛选合格标准要素 |
二、行为事件访谈法再次筛选合格标准要素 |
三、问卷法最终筛选合格标准要素 |
第二节 合格标准指标因子的提取 |
一、因子的适应性检验 |
二、因子提取 |
三、因子旋转 |
第三节 合格标准指标的确定 |
一、合格标准要素命名及解释 |
二、合格标准指标及内涵 |
第四节 信度和效度分析 |
一、信度分析 |
二、效度分析 |
第六章 加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
第一节 政府主管部门进一步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
一、制定“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引导高校规范认定 |
二、改革编制管理办法,赋予高校更大的自主权 |
三、制定“双师型”激励政策,引导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
四、引导企业履行责任,强化校企合作意识 |
第二节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教师队伍管理体系 |
一、加强计划管理,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
二、完善“双师型”职称评审办法,强化实践能力导向 |
三、加大“双师”培训工作力度,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 |
四、拓宽渠道,做好“双师型”教师招聘工作 |
五、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发挥激励导向作用 |
六、加强实践基础设施建设,为“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 |
七、大力开展院校研究,建立完善教师发展工作机构 |
第三节 教师个体努力提升自身“双师”能力和素养 |
一、秉持以提升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专业发展观 |
二、增强“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 |
三、大力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 |
四、积极投身实践教学,推进“产学研”协调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研究 ——基于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水”病盛行 |
1.1.2 国家大力推行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 |
1.1.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过程中的问题 |
1.1.4 居民参与作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新途径 |
1.1.5 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代表性较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内涵剖析 |
2.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内涵 |
2.1.1 老旧小区的概念 |
2.1.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概念 |
2.1.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规划 |
2.1.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常见技术 |
2.2 居民参与治理的内涵 |
2.2.1 居民参与的概念 |
2.2.2 参与式治理的概念 |
2.2.3 居民参与治理的概念 |
2.2.4 居民参与治理的方式 |
2.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内涵 |
2.3.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概念 |
2.3.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基本要素 |
2.3.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实践 |
2.3.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 |
3.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 |
3.1.1 行为参与相关研究 |
3.1.2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框架 |
3.1.3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资料搜集 |
3.1.4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结果 |
3.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 |
3.2.1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方法 |
3.2.2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相关度量数据收集 |
3.2.3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结果 |
3.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模型构建 |
3.3.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研究框架 |
3.3.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指标梳理 |
3.3.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问卷设计 |
3.3.4 基于聚类分析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计算模型 |
3.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实证分析 |
3.4.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数据收集 |
3.4.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问卷分析 |
3.4.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数据分析 |
3.4.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类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定量评价 |
4.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内涵 |
4.1.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评价 |
4.1.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作用 |
4.1.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内容 |
4.1.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过程 |
4.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2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的优化 |
4.2.3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最终评价指标体系 |
4.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
4.3.1 评价常用方法的比较 |
4.3.2 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模型的提出 |
4.3.3 基于ANP-PROMETHEE II的评价模型 |
4.4 长三角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实证分析 |
4.4.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数据收集 |
4.4.2 基于ANP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4.3 基于PROMETHEE II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排序 |
4.4.4 长三角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综合评价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形成机理 |
5.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分析模型构建 |
5.1.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研究理论框架 |
5.1.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相关研究假设 |
5.1.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验证问卷设计 |
5.1.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验证方法 |
5.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实证分析 |
5.2.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相关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 |
5.2.2 调研数据信度、效度和相关分析 |
5.2.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的验证 |
5.2.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检验结果分析 |
5.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5.3.1 参与模式影响因素梳理 |
5.3.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预调研内容及结果分析 |
5.3.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
5.3.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
5.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4.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调研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 |
5.4.2 调研数据信度、效度和相关分析 |
5.4.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假设验证 |
5.4.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研究 |
6.1 基于MAB-SD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研究思路 |
6.1.1 基于MAB-SD的计算实验 |
6.1.2 居民参与治理仿真要素分析 |
6.1.3 居民参与治理仿真思路 |
6.2 基于MAB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演化系统 |
6.2.1 居民参与治理网络假设 |
6.2.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策略分析 |
6.2.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决策路径模型 |
6.3 基于SD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模型 |
6.3.1 基于SD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系统分析 |
6.3.2 基于SD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模型构建 |
6.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实证分析 |
6.4.1 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平台 |
6.4.2 动态仿真相关输入变量调查与设置 |
6.4.3 居民参与治理仿真结果与分析 |
6.4.4 居民参与治理敏感性因素分析 |
6.5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的提升对策 |
6.5.1 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社区场域 |
6.5.2 营造参与氛围,培育居民惯习 |
6.5.3 健全参与制度,增加社会资本 |
6.5.4 树立居民信心,强化心理资本 |
6.5.5 加强社区建设,提升社区认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调查问卷 |
附录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度量专家访谈大纲 |
附录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调研问卷 |
附录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体系专家访谈大纲 |
附录5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的关系及重要性调研问卷 |
附录6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预调研问卷 |
附录7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最终调研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术成果清单 |
(8)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城市形象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有关城市形象传播的研究综述 |
1.4 研究设计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之处 |
2 全媒体与城市形象传播 |
2.1 “全媒体”概念、特征及发展现状 |
2.1.1 全媒体概念 |
2.1.2 全媒体特征 |
2.2 “城市形象”的概念及内涵 |
2.3 全媒体语境下城市形象传播面临的新挑战 |
2.3.1 基于“5W”模式的城市形象传播要素 |
2.3.2 “全媒体”对城市形象传播提出的新要求 |
3 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主体研究 |
3.1 池州城市形象传播主体构成 |
3.1.1 城市政府 |
3.1.2 城市企业 |
3.1.3 普通市民及城市来访者 |
3.2 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主体的“去中心化”发展 |
3.2.1 池州城市政府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角色转变 |
3.2.2 池州城市企业及居民成为城市形象传播主力 |
4 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内容研究 |
4.1 池州城市形象内容组成 |
4.1.1 历史文化形象 |
4.1.2 经济形象 |
4.1.3 政府形象 |
4.1.4 市民形象 |
4.1.5 旅游形象 |
4.2 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内容的多样化呈现 |
4.2.1 池州市积极开展节事活动促进池州城市形象传播 |
4.2.2 政务新媒体积极探索新媒体内容传播城市形象 |
4.2.3 全媒体语境下媒体机构对池州城市形象全景式呈现 |
4.2.4 城市企业媒体中的池州城市形象传播 |
4.2.5 个人自媒体中的池州城市形象传播 |
5 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媒介研究 |
5.1 池州城市形象传播中的传统媒体 |
5.1.1 池州日报 |
5.1.2 池州广播电视台 |
5.2 池州城市形象传播中的新媒体 |
5.2.1 网站中的“池州站群” |
5.2.2 池州市政务新媒体矩阵 |
5.2.3 池州市企业及居民个人自媒体 |
6 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效果研究 |
6.1 “池州”等关键词百度指数及官方双微互动数据分析 |
6.1.1 “池州”等关键词百度指数分析 |
6.1.2 池州市政府政务微博微信账号数据分析 |
6.2 池州城市形象传播效果问卷调查 |
7 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的不足与应对策略 |
7.1 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的不足 |
7.1.1 城市形象定位不明确,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不完整 |
7.1.2 与受众互动不足 |
7.1.3 媒体利用不够深入 |
7.1.4 缺乏媒体联动 |
7.2 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的对策 |
7.2.1 明确城市形象定位,打造城市视觉形象识别系统 |
7.2.2 加强分众传播,拓展传播手段 |
7.2.3 深入挖掘媒体平台特性,强化媒介联动 |
7.2.4 提升城市形象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池州城市形象传播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池州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征集方案 |
附录三 :关于池州市体验旅游活动策划 |
文化旅游体验活动 |
生态旅游体验活动 |
(9)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以九华山景区二圣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图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及研究概述 |
1.3.2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及研究概述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旅游概念 |
2.1.2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 |
2.2 理论基础 |
2.2.1 核心——边缘理论 |
2.2.2 系统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驱动力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3.1 基本特征 |
3.1.1 景区依托性 |
3.1.2 资源与产品的互补性 |
3.1.3 客源、市场共享性 |
3.2 发展驱动力分析 |
3.2.1 内在动力分析 |
3.2.2 外在动力分析 |
3.3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
3.3.1 缺乏统一规划,景区带动作用不明确 |
3.3.2 管理缺位,服务质量低下 |
3.3.3 旅游形式单一,无法满足游客需求 |
3.3.4 利益分配不均,开发主体间矛盾突出 |
3.3.5 营销宣传方式少,不良竞争突显 |
3.3.6 较短的景点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较难 |
第四章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原则、开发模式、开发措施 |
4.1 开发原则 |
4.1.1 统筹规划,系统开发 |
4.1.2 突出核心作用,带动边缘发展 |
4.1.3 打造旅游特色,形成优势互补 |
4.1.4 加强思想认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4.2 开发模式 |
4.2.1 政府领导模式 |
4.2.2 乡村社区联动模式 |
4.2.3 企业推动模式 |
4.3 开发措施 |
4.3.1 整合思想认识,建立旅游合作 |
4.3.2 提高交通质量,助力乡村旅游开发 |
4.3.3 建立优质品牌,推广乡村旅游 |
第五章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案例研究——以二圣村为例 |
5.1 二圣村旅游发展现状 |
5.1.1 二圣村基本概况 |
5.1.2 二圣村目前乡村旅游业发展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
5.2 二圣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5.2.1 二圣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必要性 |
5.2.2 二圣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可行性 |
第六章 二圣村乡村旅游开发对策分析 |
6.1 依托九华山景区制定发展规划 |
6.2 旅游产品开发差异化 |
6.3 建立健全运营管理体系、利益协调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6.3.1 建立健全运营管理体系、利益协调机制 |
6.3.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6.4 加强与九华山景区的联合营销 |
6.4.1 依托九华山景区构建联合营销 |
6.4.2 建立健全营销机制 |
6.4.3 运用多种营销策略 |
6.5 完善乡村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
6.5.1 完善道路交通设施 |
6.5.2 建设信息咨询服务平台 |
6.5.3 打造星级农家乐和特色民宿 |
6.6 旅游资源适度开发,确保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10)九华山庙会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创新点 |
四、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一) 基本概念 |
(二) 相关理论 |
第一章 九华山庙会形成背景及发展脉络 |
一、九华山庙会形成背景 |
(一) 自然地理背景 |
(二) 历史人文背景 |
二、九华山庙会发展脉络 |
(一) 九华山传统庙会起源和发展 |
(二) 九华山传统庙会中断和复兴 |
第二章 九华山庙会文化资源分析 |
一、九华山庙会文化资源概况 |
(一) 物质文化资源 |
(二) 非物质文化资源 |
二、九华山庙会文化资源特征 |
(一) 地域性 |
(二) 多元性 |
(三) 脆弱性 |
三、九华山庙会文化资源价值 |
(一) 历史价值 |
(二) 文化价值 |
(二) 经济价值 |
(三) 社会价值 |
第三章 九华山庙会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现状与问题 |
一、九华山庙会文化资源保护现状 |
(一) 入选国家级和省级非遗名录 |
(二) 获得政府政策资金支持 |
(三) 注重遗产的保护修缮和普查记录 |
二、九华山庙会文化资源利用现状 |
(一) 制定旅游发展规划 |
(二) 节庆旅游开发卓有成效 |
三、九华山庙会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庙会文化遭到破坏 |
(二) 管理部门权责不清 |
(三) 保护利用理念存在偏差 |
(四) 旅游节庆品牌尚未形成 |
(五) 节庆旅游发展基础设施不健全 |
第四章 九华山庙会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对策研究 |
一、九华山庙会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基本原则 |
(一) 整体性原则 |
(二) 真实性原则 |
(三) 生态性原则 |
(四) 适度性原则 |
二、九华山庙会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具体措施 |
(一) 明确政府权利责任 |
(二) 鼓励民间参与保护 |
(三) 采用多种保护模式 |
(四) 丰富节庆旅游产品 |
(五) 创新利用发展思路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池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评审(论文参考文献)
- [1]明确定位 强化措施 加快步伐 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N]. 唐馥娴. 池州日报, 2022
-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演变分析[D]. 包剑飞.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机场群效率研究[D]. 曾竹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4]长三角城市群文旅产业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度研究[D]. 颜鑫.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乡村振兴视域下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应用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D]. 陆婷婷.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6]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S省“转型试点”高校为例[D]. 谢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研究 ——基于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分析[D]. 谷甜甜. 东南大学, 2019(11)
- [8]全媒体语境下池州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 孙斌斌.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7)
- [9]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以九华山景区二圣村为例[D]. 牛治源.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10]九华山庙会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D]. 曹凌晗.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