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电分选机论文_郭守志

导读:本文包含了介电分选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滚筒,种子,棉种,参数,农业工程,进料,常数。

介电分选机论文文献综述

郭守志[1](2015)在《玉米种子电场处理与棉花种子介电分选机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电分选是根据种子本身活力的大小对种子进行分级,且介电分选装置结构简单、适应性强。本课题首先通过研究棉花种子的介电特性和阻抗特性,发现介电分选后Ⅰ级棉花种子的介电常数小于对照(CK),Ⅱ级棉花种子在频率为0.2 MHz~0.8 MHz测试区间略高于CK,之后又低于CK,Ⅲ级棉花种子的介电常数大于CK,且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数都随测试频率的升高而增大;阻抗特性实数部分(电阻R)随着测试频率的升高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虚数部分(电抗X)则是随着测试频率的升高而增大,阻抗幅值随着测试频率的升高而不断降低,而阻抗相位角整体呈上升趋势。在分选电压和滚筒转速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Deign-expert软件设计正交试验,结果显示:Ⅰ级棉花种子发芽率明显高于CK,且有显着或极显着差异(P<0.01或0.05),Ⅰ级棉花种子发芽率随分选电压和滚筒转速的提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Ⅱ级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基本高于CK,有显着或极显着差异(P<0.01或0.05),但也有个别处理低于CK,Ⅱ级棉花种子发芽率随分选电压和滚筒转速的提高也是先增大后减小,但从单因素分析来看,滚筒转速对其影响更大;Ⅲ级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参差不齐,有些较CK有所提高,但基本是低于CK的,Ⅲ级棉花种子发芽率随分选电压和滚筒转速的提高呈线性关系,且单因素分析表明滚筒转速对其影响较大。利用电晕场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得到最优处理条件:场强350 kV/m,处理时间5.5 min,处理后玉米种子的发芽率较CK提高了10.5%(绝对百分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测量试验过程中的电晕电流和电压波形并进行分析,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电晕电流考虑在内,用处理能量来说明电晕场对玉米种子的影响。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处理能量为1354.32J,处理后的玉米种子发芽率较CK提高了11.33%(绝对百分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另外,处理能量较小时,电晕场对玉米种子活力的影响不大,但处理能量过大时,电晕场可能对种子的萌发有一定抑制作用,只有适当范围大小的处理能量才有利于其种子活力的提高。在介电分选原理及分选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新型介电分选装置。整个分选过程是在滚筒内部完成,根据种子的机械物理特性,在分选滚筒的内壁沿圆周方向加工出比棉花种子平均粒径略大的沟槽,以及用来放置电极导线的圆弧形槽。该结构能够保证单粒种子落入分选凹槽内,并且能够保证被分选的种子落入一个强度均匀的电场中。(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5-06-14)

史建新,王庆惠,宋玲[2](2007)在《新型介电式棉种分选机的设计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述了现有介电式分选机的结构特点,介绍了一种新型介电式棉种分选机。新机型减少了种子在分选滚筒上的跳动,使具有相同介电常数的种子受到基本相同的极化力,缩短了种子从过渡到稳定极化的时间。分选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棉种分选机能提高棉种的发芽率。(本文来源于《农机化研究》期刊2007年10期)

王庆惠[3](2007)在《介电式种子分选机的设计及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电式种子分选机具有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可按种子活力进行分级的特点,吸引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但由于对该原理及机具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使得介电分选在生产上未能得以大面积的应用。本文对介电式种子分选机的设计和试验进行了研究。通过介绍介电式种子分选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种子的电生理特性、所受极化力和在滚筒上的运动进行了分析,指出影响种子极化力的因素还与其在滚筒上的姿态、位置,种子存储时间和环境等因素有关。根据介电分选原理和作物自身的特性,采用叶轮式喂入辊,在分选滚筒的正上方放置一刮板,并首次采用由PVC材料制成的隔板式分选滚筒,PVC隔板间夹着两根极性相反的电极导线,相邻的两PVC隔板间形成比种子平均直径略大的沟槽,由理论分析和试验证明了该结构的合理性。该结构解决了种子在分选滚筒上随机分布的问题,保证了每个被分选的种子所处的电场都很均匀,并且具有相同介电常数的种子落入一个电场强度均匀的电场中,提高了分选效果。分别对棉花、苜蓿、油白菜和酱用番茄种子进行分选试验,对影响种子分选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测量每组分选的种子质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得出同一组中每级种子与对照组间的关系。对种子做发芽试验和数据分析,得出以分选电压和滚筒转速为变量的回归方程,并对方程进行检验,经检验回归方程显着,得出不同作物种子的最佳分选参数。(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大学》期刊2007-06-01)

姜学东,庄振春[4](2006)在《介电种子分选机分选滚筒设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介电种子分选原理和分选要求,在对介电种子分选机分选滚筒上种子的受力、分选机的工作能力以及电极尺寸和绝缘层等滚筒参数进行分折的基础上,提出了介电种子分选机分选滚筒设计方法及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本文来源于《莱阳农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姜学东,万作琳,接志波,庄振春[5](2005)在《介电种子分选机进料滚筒设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种子介电分选机分选工艺过程和种子的大小和形状特征的分折,根据介电分选对种子进料的要求,提出了种子介电分选机进料滚筒设计方法及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本文来源于《莱阳农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张晓海,坎杂,王丽红,田学艳,曲金丽[6](2004)在《介电式脱绒棉种分选机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棉花种子的发芽率,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研制了介电式棉种分选机,达到了利用种子的介电特性进行分选的目的。试验表明,该机工作稳定可靠,操作方便,完全满足种子精选的要求,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机化》期刊2004年05期)

刘毅,李慧[7](2004)在《介电式种子分选机设计参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对已有的介电式种子分选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 ,改进了整体结构 ,使其更加紧凑 ,外观更漂亮 ;优化了电源 ,减少了高压电场的振荡 ;改进了调速装置 ,使调速更加灵活可靠 ;改进了传动机构 ,使传动更加平稳 ;速度、电压均以数字形式显示 ;所有显示、控制装置分布在控制面板上 ,操作、监测更方便 .该产品已获得了国家专利 ,专利号为 :ZL0 0 2 382 84 9.(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米双山,阎岩,李百儆[8](2003)在《介电式带绒棉种分选机滚筒数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介电式带绒棉种分选机应配备的滚筒数量 ,在单滚筒介电分选机上对带绒棉种进行了不同分选电压下不同分选次数的试验 ,并利用t检验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显着性检验。结果表明 :介电式带绒棉种分选机配置 2个滚筒是必要的 ,可以显着提高分选效果 ;如果配置 3个滚筒进行 3次分选 ,不仅不能提高分选效果 ,反而会使棉种损失量增加。(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6期)

米双山,聂香振,籍凤荣[9](2002)在《介电式种子分选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绕线圈滚筒式介电种子分选机,主要由喂入机构、分选滚筒、种刷、接料斗、传动机构和电器控制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探讨其结构参数、工艺参数及各部件间的配置,有助于优化设计。 一、介电分选机的结构参数 1.分选滚筒 分选滚筒(如图2所示)是实现种子分选的关(本文来源于《河北农机》期刊2002年06期)

张昭霖,丁敬平,谢力生[10](2001)在《种子介电分选机进料滚筒设计计算的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种子介电分选机分选工艺过程的分析,根据介电分选对种子进料的要求,提出了种子介电分选机进料滚筒设计理论及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通过分析种子的大小和形状特征,提出了进料滚筒系列化产品设计的理论方法.(本文来源于《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期刊2001年01期)

介电分选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简述了现有介电式分选机的结构特点,介绍了一种新型介电式棉种分选机。新机型减少了种子在分选滚筒上的跳动,使具有相同介电常数的种子受到基本相同的极化力,缩短了种子从过渡到稳定极化的时间。分选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棉种分选机能提高棉种的发芽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介电分选机论文参考文献

[1].郭守志.玉米种子电场处理与棉花种子介电分选机的研制[D].山东农业大学.2015

[2].史建新,王庆惠,宋玲.新型介电式棉种分选机的设计与试验[J].农机化研究.2007

[3].王庆惠.介电式种子分选机的设计及试验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

[4].姜学东,庄振春.介电种子分选机分选滚筒设计分析[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6

[5].姜学东,万作琳,接志波,庄振春.介电种子分选机进料滚筒设计分析[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5

[6].张晓海,坎杂,王丽红,田学艳,曲金丽.介电式脱绒棉种分选机的研制[J].中国农机化.2004

[7].刘毅,李慧.介电式种子分选机设计参数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

[8].米双山,阎岩,李百儆.介电式带绒棉种分选机滚筒数量的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

[9].米双山,聂香振,籍凤荣.介电式种子分选机的研究[J].河北农机.2002

[10].张昭霖,丁敬平,谢力生.种子介电分选机进料滚筒设计计算的理论分析[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1

论文知识图

棉种介电分选机结构示意图稿日...双绕线圈滚筒式介电分选机梅种介电分选机结构示愈圈i.良种...6 棉种介电分选机结构示意图选技...双绕线圈式分选滚筒介电式种子分选机的结构示意图

标签:;  ;  ;  ;  ;  ;  ;  

介电分选机论文_郭守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