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跨连续梁论文-徐胜乐,宋磊,商岸帆

双跨连续梁论文-徐胜乐,宋磊,商岸帆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跨连续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连续刚构桥,连续梁桥,静动力分析,动力特性

双跨连续梁论文文献综述

徐胜乐,宋磊,商岸帆[1](2013)在《双跨式连续刚构桥与连续梁桥静动力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跨径为2×50m连续刚构桥与连续梁桥为例,在截面尺寸、材料类型、施工方法均相同的条件下,建立了两座桥梁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两跨式连续刚构桥及连续梁桥的静、动力计算,比较分析了两种桥型的静动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刚构桥桥墩柔度较小的情况下,连续刚构桥主梁的静力特性与连续梁桥类似,在设计时可以按连续梁桥进行设计;连续刚构桥自振周期大小与连续梁桥基本相同,两种结构低阶振型及频率相差较小,而高阶振动频率差异较大。研究结论可为同类型桥梁的设计及方案比选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3年01期)

张耀春,张壮南,王春刚[2](2007)在《悬伸梁和双跨连续梁的整体稳定承载力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悬伸梁和双跨连续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整体稳定性能,对两种单轴对称截面形式(上翼缘加强、下翼缘加强)、两种悬伸长度(1200mm、1600mm)共计5根悬伸梁,以及一种单轴对称截面形式(上翼缘加强)、叁种相邻跨度之比(1∶0.48、1∶0.64、1∶1)共3根双跨连续梁进行了试验研究。在进行破坏试验前,对悬伸梁进行了叁种荷载作用位置的弹性试验,对连续梁进行了叁种加载比例的弹性试验,并利用Southwell法确定了临界荷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最大弯矩出现在悬伸梁的简支跨且上翼缘受压时,上翼缘加强构件稳定承载力明显高于同尺寸的下翼缘加强构件;悬伸长度为1600mm的构件承载力明显高于悬伸长度为1200mm的构件承载力;荷载作用在简支梁段跨中时构件稳定承载力最低,荷载作用点离中间支座越近构件稳定承载力越高。双跨连续梁中,在等比例加载时,相邻跨度之比越大,构件稳定承载力越高。此外,对试验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张壮南[3](2007)在《单轴对称工字形单悬伸梁和双跨连续梁整体稳定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弯扭屈曲是钢梁的重要的破坏模式之一,不同的截面形式、边界条件以及荷载形式对梁的失稳模式和稳定承载力有很大影响。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各国学者针对各种形式的梁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有关各种条件下单跨梁的整体稳定性能的研究已经很成熟,各国规范中用于计算单跨梁的整体稳定承载力公式也基本一致。由于悬伸梁和连续梁屈曲问题的复杂性,目前还没有简便的方法来计算其弯扭屈曲荷载。国外学者对双轴对称截面的连续梁进行过试验研究,国内尚未查阅到相关的试验资料。现今学者们提出用于计算悬伸梁和连续梁的整体稳定承载力计算方法多针对双轴对称截面,而且荷载作用点高度和截面不对称性对整体稳定性能的影响考虑的不够全面。因此,对单轴对称工字形悬伸梁和连续梁的整体稳定性能及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还需进行深入的研究。本课题采用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单轴对称工字形单悬伸梁和双跨连续梁的整体稳定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据此提出了可考虑截面形式、荷载作用位置的临界弯矩和极限弯矩的简化计算公式。考虑到国内缺少悬伸梁和连续梁的试验数据,本文对5根单轴对称工字形单悬伸梁和3根单轴对称工字形双跨连续梁进行了集中荷载作用在上翼缘时的整体稳定承载力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单悬伸梁控制稳定的部分在简支段,且大部分上翼缘受压时,相同条件下,上翼缘加强截面的极限承载力明显高于下翼缘加强截面。当自由端荷载位置不变,简支段的集中荷载越靠近悬伸段支座,悬伸段对简支段的约束越大,梁的极限承载力也随之增大;对于双跨连续梁,当控制梁段跨度不变时,随着约束梁段的跨度逐渐增大,梁段间的相互约束逐渐减弱,梁的极限承载力降低。并且当约束梁段上作用荷载为零时,其对控制梁段的约束最小。在进行梁的整体稳定试验时,可利用Southwell法获得较精确的构件弹性临界荷载,从而可以利用有限的试件得到更多的试验数据。采用截面法对焊接单轴对称工字形截面的残余应力分布进行了测量。根据实测值建立了接近试验情况的单轴对称工字形截面残余应力分布模型,并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能自动生成初应力文件的程序。利用ANSYS进行非线性屈曲分析时读入初应力文件,计算得到的极限承载力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经分析发现不考虑残余应力的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差较大。在试验的基础上,分别对单轴对称工字形单悬伸梁和双跨连续梁进行了大量的参数分析。通过研究截面形式、截面尺寸、梁跨度、相邻梁段跨度比及荷载作用点高度等参数对极限弯矩的影响发现:对于单悬伸梁,当集中荷载作用在下翼缘,悬伸段对简支段的约束随悬伸长度与简支段跨度比η的增大或简支段与悬伸段荷载之比R的减小而增强;当集中荷载作用在上翼缘,R值较大时,悬伸段对简支段的约束随η增大而增强,而当R值较小时,约束随η增大反而减弱。单悬伸梁受均布荷载时,梁段间的约束随η增大而增强,与相同条件下集中荷载作用时相比,R对极限弯矩的影响不如η大。对于双跨连续梁,约束梁段的跨度越大,梁段间的相互约束越弱。以有限元分析结果为依据,通过对集中荷载(或均布荷载)作用下单轴对称工字形单悬伸梁、双跨连续梁临界弯矩与相同条件下单跨简支梁临界弯矩之比Mc/Mce(或Md/Mde)的研究,发现在其它条件一定时,Mc/Mce(或Md/Mde)随控制梁段的扭转刚度系数K1的变化呈抛物线变化。由此回归得到了单轴对称工字形单悬伸梁和双跨连续梁临界弯矩的计算公式。通过对弹塑性弯扭屈曲模拟结果的回归得到了极限弯矩与临界弯矩的关系式。开展了单、双轴对称工字形双跨、单跨梁在焊接残余应力影响下整体稳定性能的探索性研究。分析了荷载形式、荷载作用高度、截面不对称性、梁跨度及翼缘残余拉、压应力面积之比对梁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并提出了考虑残余应力梁的极限弯矩与折算长细比的关系式。通过分析发现,当受压翼缘残余拉、压应力面积之比大于1时,残余应力会提高出平面相对长细比较大的梁的极限承载力,其提高程度不容忽视。这与本文的试验结果完全吻合。(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7-07-01)

张壮南,张耀春[4](2007)在《单伸臂梁和双跨连续梁的整体稳定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单轴对称工字形单伸臂梁和双跨连续梁整体稳定试验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中考虑了材料非线性、初始几何缺陷及残余应力的影响,提出了合理的有限元分析模型与网格划分密度,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截面类型、荷载作用位置、加荷比例以及梁段的跨度比对构件的稳定承载力影响显着,焊接残余应力对构件的整体稳定承载力影响不可忽视。采用有限元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构件的实际受力状态,可以用来进行大量的参数分析,从而取代复杂的物理试验。(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07年01期)

张毅奇,阎奇武,袁锦根[5](2004)在《连续梁单双跨在高温下的抗火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4根双跨连续梁的高温试验,通过对单跨和双跨加温的比较,得出了一些连续梁抗火性能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04年03期)

蒋大骅,张仁爱[6](1989)在《双跨连续梁按允许挠度及裂缝控制的允许调幅》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内力重分配,特别是调幅值及实用弯矩系数,作了研究。除梁的承载能力外,着重考虑了梁的使用质量,即刚度及裂缝宽度。认为梁的允许调幅,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随梁的跨高比的减小而减小,随钢筋直径的增加而减小,随荷载的增大而增大,等等。文中以双跨连续梁为例,按即将施行的新规范的有关公式及其他资料,说明计算的方法,提出允许调幅值及实用弯矩系数值。(本文来源于《结构工程师》期刊1989年04期)

双跨连续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悬伸梁和双跨连续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整体稳定性能,对两种单轴对称截面形式(上翼缘加强、下翼缘加强)、两种悬伸长度(1200mm、1600mm)共计5根悬伸梁,以及一种单轴对称截面形式(上翼缘加强)、叁种相邻跨度之比(1∶0.48、1∶0.64、1∶1)共3根双跨连续梁进行了试验研究。在进行破坏试验前,对悬伸梁进行了叁种荷载作用位置的弹性试验,对连续梁进行了叁种加载比例的弹性试验,并利用Southwell法确定了临界荷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最大弯矩出现在悬伸梁的简支跨且上翼缘受压时,上翼缘加强构件稳定承载力明显高于同尺寸的下翼缘加强构件;悬伸长度为1600mm的构件承载力明显高于悬伸长度为1200mm的构件承载力;荷载作用在简支梁段跨中时构件稳定承载力最低,荷载作用点离中间支座越近构件稳定承载力越高。双跨连续梁中,在等比例加载时,相邻跨度之比越大,构件稳定承载力越高。此外,对试验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跨连续梁论文参考文献

[1].徐胜乐,宋磊,商岸帆.双跨式连续刚构桥与连续梁桥静动力对比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2].张耀春,张壮南,王春刚.悬伸梁和双跨连续梁的整体稳定承载力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7

[3].张壮南.单轴对称工字形单悬伸梁和双跨连续梁整体稳定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4].张壮南,张耀春.单伸臂梁和双跨连续梁的整体稳定性能分析[J].建筑结构.2007

[5].张毅奇,阎奇武,袁锦根.连续梁单双跨在高温下的抗火性能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

[6].蒋大骅,张仁爱.双跨连续梁按允许挠度及裂缝控制的允许调幅[J].结构工程师.1989

标签:;  ;  ;  ;  

双跨连续梁论文-徐胜乐,宋磊,商岸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