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论苑】
摘 要孔子提出“乡愿,德之贼也”,是基于儒家根本之“仁”的思想,批评乡愿者以“媚于世”的态度作为自身的处世原则。从道德层面讲,孔子认为乡愿者存在的背后是道德价值观念的扭曲。从生存方式上说,孔子在这里批评的恰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此在存在的“非本真状态”——沉沦。与孔子的区别在于,海德格尔虽极力避免对“沉沦”作任何道德评价,却希望人们能走出“沉沦”,做回本真的自己,但对召唤的此在本身是什么却始终未置一言。
关键词孔子;海德格尔;乡愿;沉沦;本真
一、孔子之“乡愿”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子曰:‘乡愿,德之贼也’”[1]这句话是说孔子认为没有是非的好好先生是足以败坏道德的小人。《孟子》对“乡愿”具体解释为:“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2](孟子作“原”)朱熹解释说:“乡愿,乡人之愿者也。盖其同流合污以媚于世,故在乡人之中,独以愿称。”[3]可知“乡愿”指的是与世俗同流合污,只为了迎合大众而做人。乡愿者这种“媚于世”的状态使人联想到《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所说此在以非本真状态存在的沉沦。“沉沦中的存在论的关键在于:此在不是以自己本身作为立足点存在而是以与众人共在的身份存在”[4],此在作为特殊存在者的人,从其自身脱落,不立足于自己本身而以众人的身份存在,失离本真,沉沦于世界之中。根据孔子的描述,乡愿者便是以众人的身份存在并以此为愿的此在。朱熹解释说:“(乡愿者)人既生于此世,则但当为此世之人,使当世之人皆以为善则可矣,此乡愿之志也。孟子言此深自闭藏,以求亲媚于世,是乡愿之行也。”[5]乡愿者通常丧失个人的决断,没有自主的思考和判断,别人说什么便以别人说的为准并以此行动。儒家给这种沉沦的行为加入了明确的道德价值判断。乡愿者的行为在于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只求安稳于世。孔子强调的并不在于他的行为方式,而在于乡愿者这种行为背后的道德价值观念的扭曲,孔子认为以伪善的态度处事做人违背了尧舜之道、仁义之德,这点虽与海德格尔对于沉沦“非负面性”描述的最终指向不同,沉沦仅仅作为描述此在作为与他人共在的“常人”,本质上属于此在的一种生存方式,但抛开儒家道德价值的评判,仅就“乡愿者”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即存在方式而言,孔子在这里批评的恰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提到的此在存在的“非本真状态”——沉沦。
二、此在的沉沦
要讲海德格尔所说“沉沦”,先要解释何为“此在”。此处“所要追究的是存在”[6],现象学是由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中存在的内部困难和内部问题所引发的一场运动,这个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个别与普通、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传统形而上学靠范畴等维持着唯理论架构,而“海德格尔所追问的,有别于形而上学的主导问题即‘为什么存在者在而无不在’。他要追索‘存在的展开状态’,要‘松解存在之遗忘所封锁所掩蔽的’”[7],“实际上哪有什么抽象,永远是你的成见已经走在了前头,你才能看出那个共同点”[8],海德格尔正是看到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局限而对其展开批判[注]“西方传统哲学在这个重要问题上的无能,就像童话‘皇帝的新装’,大家讲得头头是道,发明了各种理论,好像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某种解决,甚至是完全的解决,实际上不过是‘皇帝的新装’,织了半天,最后是‘nothing’”。张祥龙:《现象学导论七讲——从原著阐发原意(修订新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第7页。。
(2)能促进地理信息资源的整合升级和新型基础测绘的构建。随着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转型升级,升级整合现有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拓展开发新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提升特色保障型地理信息资源等成为了构建新型基础测绘,改善资源供给的重要内容。融合生产的方法实现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有机整合与升级,也促使基础测绘向按需测绘转变,这些也正是构建新型基础测绘,改善资源供给的体现。
“所以必须通过存在者通达存在”[9]。海德格尔注意到传统形而上学不断强调存在背后的东西,即作为本质与普通的抽象的存在者,而真正的存在却被人长期轻视甚至遗忘。因此,海德格尔决定对存在进行重新的思考与整理进而重新审视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认为,存在者无法直接等同于存在,存在者之所以存在是就存在显现自身的方式而言,存在本身无法把捉,只能通过存在者才能探寻存在本身的内容及一切,但“并非什么存在者都行”[10],“必须找到一种存在者,在它那里,存在不是完全被封闭着而是已经以某种方式展开了,这样才可能通过这种特定的存在者通达存在”[11]。对海德格尔来说,人就是“此在”,而“此在”(人)就是这个探寻者。
彩排演出时,整个帮腔团队和乐队的精神面貌就令人难忘。不仅领唱和鼓师,每个成员都极为专注,因专注而投入,因投入而自信,因自信而从容。俨然是这部作品无可或缺的重要一角。这,也许只能用“道之所在”的感召力来解释吧。
“沉沦”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定义为陷入罪恶的、痛苦的境地。在海德格尔那里沉沦的意义有所区别,沉沦被理解为一种生存论现象,是此在在世状态的一种。海德格尔认为此在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本真状态”,另一种是“非本真状态”。沉沦是此在的“非本真状态”[注]“沉沦中的生存论存在论要点在于:此在不立足于自己本身而以众人的身份存在。失本离真,故称之为‘非本真状态’。”参见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14,第79页。。海德格尔恰恰认为沉沦是现代人日常存在的基本方式,人们作为“常人”与他人共在,混迹于常人之中迷失在我,海德格尔将沉沦视为此在在世的一种基本状态,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失去自我独立思考能力,把自我本身归入群体中,用群体思维来思考问题的状态。
海德格尔认为,人消散于沉沦的这种非本真状态之中,但海德格尔表示“这个名称并不表示任何负面的评价”[12],海德格尔意在将沉沦视为一种常态,避免道德评价。人从一出生就处于一种原始的被抛状态,与周围的世界打交道,而沉沦则体现了此在的内在结构,是此在本身的存在方式,决定了此在在世界之中。只是这种作为“常人”的此在,“沉沦在世是起引诱作用和安定作用的”[13],这使得人们以为自己活得真实而安定,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但事实却并没有。沉沦中的此在“同时也就是异化着的”[14],这是此在将其自身压入非本真状态中,压入其本身的一种可能的存在方式之中,由沉沦所带来的安定是一种异化状态。在现实中,不论你是否愿意,人们为了生存只能去适应环境,人们为了能有更好的生存环境,需要忙着与周围的一切打交道,在这过程中,人们丧失了本真状态的我,但需要注意的是,海德格尔在“沉沦”的描述过程中始终强调沉沦不含道德的价值判断,沉沦只是此在本身的存在方式。
即使海德格尔并不以负面评价的方式对待“沉沦”,但终究是区分了常人的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并且将沉沦视为非本真状态。那么,人该如何走出沉沦、回到本真状态?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了两种使此在(人)走出沉沦、回归本真状态的方法:一为“向死而生”,二为“良知的呼唤”。海德格尔说:“死亡是完完全全的此在之不可能的可能性,于是死亡展露为最为本己的、无所关联的、不可逾越的可能性”[15]。也就是说,死亡是向来属于此在的,是一种无法躲避的事实可能性,并且想要走回本真必须要经历死亡,死亡不可避免,死亡有警醒的作用,能使此在拥有获得自由的可能性。死亡把此在抛入无法选择的境地,而良知则是从沉沦于世界的常人处境下唤起此在本身,但“这个被召唤的本身是什么,仍还空无规定”[16]。也就是说,此在能够在沉沦中唤回自我,唤回良知,而正如海德格尔说的那样,良知还未有具体规定,那么良知之为良知,并不包括儒家思想强调的德性蕴意,而是对此在自身的呼唤,这种呼唤以沉默的方式进行。“此在在良知中呼唤自己本身”[17],这种呼唤“绝不是由我们本身计划的或准备的或有意作出的”[18],这种呼声“在无家可归的沉默样式中言谈”[19]。此在沦为众人,随波逐流于众人言论,失去自主的判断与选择,丧失本真的自我,而良知的呼唤使人从常人的人云亦云中走出,做本真的自己。海德格尔认为,我们所能做的,只是静下心来,聆听良知无言的呼唤。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184.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316-319.
[3][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167.351.
[4][6][7][9][10][11]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79.53.45.53.53.53.
[8]张祥龙.现象学导论七讲——从原著阐发原意[M].修订新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7.
[12][13][14][15][16][17][18][19]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247.251.251.347.378.378.379.381.
秦 云纹
中图分类号B21;B51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25(2019)06-0233-03
作者简介刘林静(1992-),女,山东东营人,中国人民大学,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王 崇】
标签:海德格尔论文; 乡愿论文; 本真论文; 孔子论文; 状态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欧洲哲学论文; 欧洲各国哲学论文; 德国哲学论文; 《文化学刊》2019年第6期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