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电机组,包括内燃机,该内燃机通过动力输出轴连接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包括与所述动力输出轴连接的飞轮,该飞轮内安装有磁钢、绝缘骨架、绕组和冲片。本实用新型将磁钢、绝缘骨架、绕组和冲片安装在启动飞轮内组成发电机,减少了发电机本身的飞轮,同时内燃机的动力输出轴也作为发电机的动力输入轴,一方面减小了发电机的体积,降低了成本,在同等体积情况下,功率比以前提高了50%;另一方面在保证电机装配精度的同时,更好地保证了内燃机与发电机之间的同轴度,提高了发电机组的性能,且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及维护。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燃机(1),该内燃机(1)通过动力输出轴(2)连接有发电机(3),所述发电机(3)包括与所述动力输出轴(2)连接的飞轮(31),该飞轮(31)内安装有磁钢(33)、绝缘骨架(36)、绕组(32)和冲片(35)。
设计方案
1.一种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燃机(1),该内燃机(1)通过动力输出轴(2)连接有发电机(3),所述发电机(3)包括与所述动力输出轴(2)连接的飞轮(31),该飞轮(31)内安装有磁钢(33)、绝缘骨架(36)、绕组(32)和冲片(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31)包括圆环状的侧壁(310),该侧壁(310)的一端连接有底壁(311),所述侧壁(310)和所述侧壁(310)之间围成安装凹腔(312),所述磁钢(33)、绝缘骨架(36)、绕组(32)和冲片(35)安装在该安装凹腔(312)内,所述底壁(311)的中部穿设有轴套(313),所述轴套(313)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凹腔(312)内,所述冲片(35)套设在该轴套(313)上,所述动力输出轴(2)连接在该轴套(31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壁(311)上沿其周向分布有散热孔(314)。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壁(311)的外侧沿其周向还分布有散热鳍片(315)。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壁(310)的内侧还设置有磁钢护环(34),所述磁钢(33)固定在该磁钢护环(34)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电机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电机组中的电机结构。
背景技术
发电机组是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成套机械设备,由动力系统、控制系统、消音系统、减震系统、排气系统组成,动力系统一般包括内燃机和发电机,内燃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启动飞轮与电机的动力输入轴同轴连接,即发电机是整体安装在启动飞轮中,这样一方面造成发电机整体体积偏大,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由于二次装配降低了装配精度,同时也降低了内燃机和发电机之间的同轴度,进而影响到发电机组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保证内燃机与发电机之间同轴度,且体积较小的发电机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电机组,包括内燃机,该内燃机通过动力输出轴连接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包括与所述动力输出轴连接的飞轮,该飞轮内安装有磁钢、绝缘骨架、绕组和冲片。
上述技术方案,将磁钢、绝缘骨架、绕组和冲片安装在飞轮内,电机飞轮和电机的启动飞轮合二为一,减少了电机本身的飞轮,同时内燃机的动力输出轴也作为发电机的动力输入轴,保证发电机装配精度的同时,更好地保证了内燃机与发电机之间的同轴度,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在同等体积下功率可提高50%。
作为优选,所述飞轮包括圆环状的侧壁,该侧壁的一端连接有底壁,所述侧壁和所述侧壁之间围成安装凹腔,所述磁钢、绝缘骨架、绕组和冲片安装在该安装凹腔内,所述底壁的中部穿设有轴套,所述轴套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凹腔内,所述冲片套设在该轴套上,所述动力输出轴连接在该轴套内。
作为优选,在所述底壁上沿其周向分布有散热孔。
作为优选,在所述底壁的外侧沿其周向还分布有散热鳍片。
作为优选,在所述侧壁的内侧还设置有磁钢护环,所述磁钢固定在该磁钢护环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磁钢、绝缘骨架、绕组和冲片安装在启动飞轮内组成发电机,电机飞轮和电机的启动飞轮合二为一,减少了电机本身的飞轮,同时内燃机的动力输出轴也作为发电机的动力输入轴,一方面减小了发电机的体积,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在保证电机装配精度的同时,更好地保证了内燃机与发电机之间的同轴度,提高了发电机组的性能,且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及维护,且在同等体积下功率可提高5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飞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附图3所示的发电机组,包括内燃机1,该内燃机1通过动力输出轴2连接有发电机3,该动力输出轴2也作为发电机3的动力输入轴,发电机 3包括与动力输出轴2连接的飞轮31,该飞轮31内安装有磁钢33、绝缘骨架 36、绕组32和冲片35,飞轮31为电机的启动飞轮,减少了电机本身的飞轮,磁钢33、绝缘骨架36、绕组32和冲片35的结构以及其在飞轮31内的安装方式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在此不作详细描述。
从图3结合图1和图2可以看出,上述飞轮31包括圆环状的侧壁310,该侧壁310的一端连接有底壁311,侧壁310和侧壁310之间围成安装凹腔312,上述磁钢33、绝缘骨架36、绕组32和冲片35安装在该安装凹腔312内,在侧壁310的内侧还设置有磁钢护环34,上述磁钢33固定在该磁钢护环34上。在底壁311的中部沿其轴向穿设有轴套313,轴套313的一端伸入安装凹腔312内,冲片35套设在该轴套313上,动力输出轴2连接在该轴套313内。在底壁311上沿其周向分布有五个散热孔314。在底壁311的外侧沿其周向还分布有散热鳍片315。
上述发电机组中未提及的其他结构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在此不作详描述。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6781.0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5(重庆)
授权编号:CN209329888U
授权时间:20190830
主分类号:H02K 7/18
专利分类号:H02K7/18;H02K7/02
范畴分类:37A;
申请人:神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神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00708 重庆市北碚区童家溪镇同兴北路200号
发明人:艾纯;桂连绍
第一发明人:艾纯
当前权利人:神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陶娥
代理机构:50211
代理机构编号: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