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网络模型论文_赵晖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理网络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网络,地理,模型,网络资源,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兴趣。

地理网络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赵晖[1](2018)在《网络地理信息安全监管的模型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出现以后,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从理论到手段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需要依据网络地理信息安全监管的基本规律和固有特质,建构一个以准入、审批、风险管控为框架的网络信息安全监管的理论模型,建立复合型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风险防控机制,通过网络地理信息准入系统、审批系统、风险管控系统、外部保障系统的协调与配合,实现网络地理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同时建立信息安全需求、安全保护措施、检测、补救等一整套程序,以保障网络地理信息安全模型的有效运行。(本文来源于《行政论坛》期刊2018年05期)

张龙,周杨,施群山,罗向阳,赵海鹏[2](2018)在《与地理空间紧关联的网络空间地图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网络数据可视化中与地理空间信息紧密结合表达的研究较少,难以支撑网络资源测绘数据表达与分析,制约了网络资源测绘数据可视化理解和认知。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与地理空间紧关联的网络空间地图模型。首先,界定了本文网络空间的定义,分析了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的关系;给出了与地理空间紧关联的网络空间地图模型及组成要素;最后,详细阐述了与地理空间紧关联的网络空间地图中涉及的网络资源符号体系、多尺度可视化表达和分析应用叁项关键技术。本文希望能够为地理信息辅助下的网络空间态势感知提供新的探索方式和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信息安全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张芷芊[3](2018)在《基于神经网络的用户下一个地理兴趣点推荐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下一个地理兴趣点推荐的任务在近年来被广泛研究,然而,由于各相关因素的异构性,设计一个包含与地理兴趣点和用户相关的多个因素的统一的框架仍然是十分有挑战性的。而且,如何设计能有效处理冷启动样本的机制也是一个难题。近年来,神经网络快速发展,在多个领域中都有着不错的表现。受此启发,我们在这篇工作中提出了一个虽然简单,但是有效的神经网络框架,称为NEXT,对用户下一个地理兴趣点进行推荐。NEXT是一个统一的框架,通过一种综合的方式结合多种因素来学习用户下一次行动有关的潜在意图。具体地,在NEXT里,我们结合了额外的元数据信息,比如,用户社交、地理兴趣点的文本描述以及两种时间上下文(比如,两次签到之间的时间间隔和签到时间)。为了利用签到数据的连续特性以及地理位置的影响,我们利用DeepWa1k,一种网络表示学习技术,来编码这种知识。我们对比了 NEXT与目前最先进的方法和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的效果,在叁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NEXT在用户下一个地理兴趣点实时推荐上显着优于其他的基线方法。进一步的实验也表明NEXT在处理冷启动方面也有着不错的表现。(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8-05-01)

鄢文凤,孙玲璃[4](2017)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在网络诈骗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14年中国网络诈骗研究报告中的数据,针对中国大陆31个省级尺度的地区,结合相关资料,最终选择城镇人口比重、网络普及率、各省GDP、各省人口总数、男性占比作为解释变量,经过探索性空间分析,可得31个省的网络诈骗数量具有空间自相关性,说明网络诈骗数及影响因素适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通过对GWR模型与普通线性回归(OLS)模型的比较,发现GWR模型的AIC,σ2,R2和校正R2均优于OLS模型,这说明GWR模型更能深刻揭示网络诈骗数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关系.(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周全,郭健,李爱光[5](2017)在《基于地理实体的道路网络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交通迅速发展,道路网络呈现出空间结构复杂、数据量大、时效性强等特点。本文讨论了传统路网模型的特点,顾及道路的信息完整性、数据冗余性、管理高效性3个指标,研究了以道路实体为基本元素的路网模型;运用面向对象技术对路网模型进行了数据建模,并通过动态交通信息更新机制对路网的动态属性进行管理;构建了城市道路实体化实验系统,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期刊2017年02期)

高红光,魏强,武将伟[6](2016)在《水利水电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利水电网络地理信息系统采用ArcServer作为GIS的设计平台,以ArcSDE作为空间数据管理引擎,以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Geodatabase作为系统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基础。系统的设计从整体出发,为系统建设做好长远规划,在实施上实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方案,系统具有可扩展性,以保证该系统的可持续性利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期刊2016年02期)

杨之江,方建明[7](2015)在《一种扩展地理网络互操作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不同地理网络GIS应用间信息集成和功能共享难于实现的问题,该文提出地理网络互操作模型OpenNet。该模型通过定义一系列与平台无关的地理网络对象和方法,扩展和完善了开放地理信息协会简单要素规范,并解决地理网络GIS互操作问题。OpenNet包括对象模型和操作模型两部分,前者定义网络对象并规范对象方法,后者定义网络类和网络对象两个层次的修改操作。该文以ARCGIS和MapGIS两种主流GIS平台上的地理网络互操作为例,验证了OpenNet模型的可行性,证明它能够实现数据和功能的互操作,并支持与平台无关的通用地理网络应用系统的开发。(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期刊2015年10期)

姬祥[8](2015)在《基于网络测量的IP地理定位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为互联网服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服务中的用户推荐功能及定向广告等均依赖于对用户地理位置的了解,确定用户的地理位置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此外,在安全等领域,IP地理定位技术也有着一定的价值。已有的基于IP地理信息数据库的IP地理定位服务精准度、覆盖面不足,无法满足现在商业应用的需求。本文在深入分析和研究基于网络测量的IP地理定位模型及其发展趋势之后,结合中国网络的具体情况,设计了精度达到市区级别的两层IP地理定位模型。主要工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在研究分析其它基于网络测量的IP地理定位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对中国网络的研究,设计了两层定位模型。(2)在模型的第一层,将IP地址定位到城市这一过程中,采用基于网络拓扑的IP地理定位方式。首先对从BGP路由表中获得的IP地址块采取基于相邻地址块的划分,利用迭代的方法对获得的路由IP进行聚类,并使用聚类结果对IP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更新。(3)模型的第二层,在城市内部对IP地址的定位过程中,采用基于网络时延的IP地理定位方式。采用修复算法解决多次测量路由路径不一致,以及路由膨胀的问题。利用主机间延迟估计的方法获得参考点到达目标点的网络时延,基于这些网络时延数据采用距离最近-时延最小模型对目标点进行定位。实验证明,在模型第一层中,利用网络拓扑可以对IP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有效的更新。在模型第二层中,利用距离最近-时延最小模型,可以获得误差较小的定位结果。综合两层定位结果,较之前的在大陆地区进行的定位工作有较大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5-01-05)

李新运,徐焰华[9](2014)在《再谈ADDIE模型下网络地理教师培训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的网络培训层出不穷,然而许多培训缺少系统性,因此系统的培训方式应运而生。将江苏省2010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成果"ADDIE"模型引入地理网络教研---蓝月亮地理YY频道中来,形成了一个蓝月亮地理YY频道培训的全新模型。频道的培训设计不断完善,在此介绍了深化后的网络地理教师培训的操作方法。(本文来源于《地理教学》期刊2014年20期)

罗惠,郭斌,于志文,王柱,封云[10](2014)在《基于网络拓扑和地理特征融合的朋友关系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朋友关系预测已成为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LBSN)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拓扑特征和地理融合的面向LBSN的朋友关系预测方法。首先,利用信息增益评估不同特征对朋友关系的影响,最终选取3种重要特征:用户社交拓扑、用户签到地点类型和用户签到地点。然后,提出基于这3种特征融合的朋友关系预测方法,分别采用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朴素贝叶斯3种分类算法建模实现朋友关系推理。最后通过Foursquare和街旁的实际签到数据验证了特征选取的有效性和朋友关系预测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4年06期)

地理网络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现有网络数据可视化中与地理空间信息紧密结合表达的研究较少,难以支撑网络资源测绘数据表达与分析,制约了网络资源测绘数据可视化理解和认知。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与地理空间紧关联的网络空间地图模型。首先,界定了本文网络空间的定义,分析了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的关系;给出了与地理空间紧关联的网络空间地图模型及组成要素;最后,详细阐述了与地理空间紧关联的网络空间地图中涉及的网络资源符号体系、多尺度可视化表达和分析应用叁项关键技术。本文希望能够为地理信息辅助下的网络空间态势感知提供新的探索方式和研究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理网络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赵晖.网络地理信息安全监管的模型建构[J].行政论坛.2018

[2].张龙,周杨,施群山,罗向阳,赵海鹏.与地理空间紧关联的网络空间地图模型[J].信息安全学报.2018

[3].张芷芊.基于神经网络的用户下一个地理兴趣点推荐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18

[4].鄢文凤,孙玲璃.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在网络诈骗分析中的应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5].周全,郭健,李爱光.基于地理实体的道路网络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

[6].高红光,魏强,武将伟.水利水电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模型研究[J].中国水利.2016

[7].杨之江,方建明.一种扩展地理网络互操作模型[J].测绘科学.2015

[8].姬祥.基于网络测量的IP地理定位模型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

[9].李新运,徐焰华.再谈ADDIE模型下网络地理教师培训探究[J].地理教学.2014

[10].罗惠,郭斌,于志文,王柱,封云.基于网络拓扑和地理特征融合的朋友关系预测模型[J].计算机科学.2014

论文知识图

1 矿井地理网络模型的拓扑结构编...城市公共交通相依地理网络模型消防站布局优化地理网络模型救援物资库布局地理网络模型基础设施网络综合仿真模型分层结构示...燃气物理网络示意图

标签:;  ;  ;  ;  ;  ;  ;  

地理网络模型论文_赵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