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锚拉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深基坑,锚拉支护结构,锚索轴力,侧向位移
锚拉桩论文文献综述
李嵩,张莲花[1](2019)在《深基坑锚拉桩锚索轴力及桩身变形监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对深基坑锚索轴力及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成果分析,得出了典型的锚索轴力变化可分为快速下降、波动上升、趋于稳定叁个阶段。下层锚索的张拉对上层锚索的卸荷作用不显着。该基坑较为典型的深层水平位移图像呈弓字形,两端小中间大,锚索的施加改变了桩身变形的局部形态,土体对桩的嵌固作用显着,桩体最大位移出现在两道锚索之间。锚索的张拉和锁定是决定锚索能否较好发挥工作性能的关键步骤,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张拉会使锚索预应力损失较小。(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19年01期)
陈颖骐,王全才[2](2019)在《新型截水导流式锚拉桩板墙排水抗滑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降雨渗流和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巨大,而传统坡内排水设施受地质条件影响突出,难以满足巨型滑坡的排水要求。针对大型边坡地质条件复杂、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截水导流式锚拉桩板墙。基于FLAC 3D中的流-固耦合理论模块,对传统滑坡支挡结构(泄水隧洞+抗滑桩)和截水导流式锚拉桩板墙支护下坡体与结构应力、位移、锚索轴力以及排水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新型结构长期排水性能较好,坡体最大剪应力、结构的最大剪应力和最大位移以及锚索最大轴力均低于传统结构显示了新型结构的优越性。截水导流式锚拉桩板墙有利于坡体内部排水,更有利于坡体稳定性。研究成果可为巨型滑坡治理工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9年01期)
高晖,许天祥,李元松,王亚军,姜成潼[3](2018)在《可调索力锚拉桩在深厚土层边坡治理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应力锚拉抗滑桩因其能改善桩的受力特性,控制桩顶位移,降低工程造价等诸多优点,在大型边坡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因预应力损失量大,蠕变稳定时间长等缺点,在深厚土层边坡治理工程中往往效果并不理想。鉴于此,引入一种可调索力锚固装置,通过事后补偿张拉控制锚索拉力,进而保证锚拉桩的加固效果。将该装置应用于某高速公路边坡治理设计,结果表明,后期预应力补偿张拉,可挽回25%~45%的预应力损失,桩顶位移减少50%~60%,大幅度提高了抗滑桩的治理效果。(本文来源于《路基工程》期刊2018年01期)
郭印[4](2017)在《深基坑锚拉桩工作性状的实测和计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北京市某深基坑,在现场实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二维有限元法和规范中的m法分别对桩锚支护基坑进行计算分析,将桩身位移和内力的分析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规范中的m法相比,基于硬化土本构模型的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法可以更好地模拟土钉墙和锚拉桩复合支护体系,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较接近;然后分析了m值和土层模量对支护桩身位移和内力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参数m值和硬化土本构模型中土层模量的取值建议,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分析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特种结构》期刊2017年06期)
杨忠平,刘永权,刘新荣,谢应坤[5](2016)在《深基坑锚拉桩上外荷载及其受力变形开挖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基坑的整个开挖过程中,锚拉桩上作用的外荷载是不断变化的,研究支护桩所受土压力和锚索拉力的变化规律及其内力变形开挖响应,对优化桩锚支护结构的设计、保证开挖过程中基坑的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重庆市某深基坑工程,通过FLAC3D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的方法,分析了在基坑分步开挖过程中锚拉桩所受的土压力和锚拉力的变化规律,以及桩身变形和弯矩随基坑开挖的变化。结果表明:数值分析与现场监测所得规律较为符合;在开挖过程中,支护桩所受的土压力值逐渐由静止土压力向主动土压力转变,开挖完成后呈现"上下小,中间大"的分布特征,最终作用的土压力小于经典理论计算值;锚索预拉力在初始张拉锁定后较短时间内即发生25%~35%的损失,在开挖期间呈现波动增大的趋势,最后稳定值大致为初始预拉力的80%;桩身弯矩和变形的分布形状协调一致,均为朝向基坑开挖侧的外凸型,最大值出现位置经历"从上往下再往上"的变化轨迹。(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简文星,邓先华,熊亚萍[6](2016)在《粒子群算法在锚拉桩桩身参数优化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锚拉桩结构的桩身设计参数组合的求解是锚拉桩优化设计的重要内容,在所有满足要求的设计参数组合中,必定存在一组设计参数,可使锚拉桩的造价最低,因此获得这组设计参数对于锚拉桩桩身设计具有十分显着的工程实用价值。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特点,通过一个滑坡治理的工程实例,以单位宽度的滑坡土体设置的锚拉桩的造价作为目标函数,对锚拉桩的桩截面宽b、桩截面长a、桩身长l、桩间距d这4个关键设计参数进行迭代搜索求解;采用MATLAB编写PSO的计算程序,并创建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用户图形界面(GUI),即PSO-GUI,获得4个关键设计参数的组合;应用Visual C++编程计算优化前和优化后的锚拉桩桩身内力和变形,并与各自的桩身内力设计值和变形允许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安全储备相同的条件下,两种参数组合设计的锚拉桩桩身内力和变形均在安全控制范围之内,但优化后设计的锚拉桩与优化前设计的相比,还能节省一定的工程造价,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且PSO的优化效果明显,也说明采用PSO对锚拉桩桩身进行优化设计具有可行性,为锚拉桩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工程》期刊2016年02期)
闫秀海[7](2016)在《预应力锚拉桩板墙在高边坡支护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应力锚拉桩板墙有效的将垂直边坡支护结构与景观绿化结合在一起,在安全性、整体和美观性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提高。结合具体的高速公路边坡支护施工实例,探讨预应力锚拉桩板墙的具体施工过程。(本文来源于《华东公路》期刊2016年01期)
蒋莉[8](2015)在《砂卵石场地深基坑锚拉桩支护结构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前提下,高层建筑和地下结构取得了突出的发展成就,同时深基坑的深度和规模也不断发展。随着建筑结构类型的不断优化发展,砂卵石场地的深基坑处理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涉及到锚拉桩支护结构的整体设计,在实践过程中必须了解施工要点,并根据其变化趋势,确定结构的应用形式。本文将以深基坑锚拉桩支护结构形式为研究点,对具体的设计形式和应用方向进行详细的分析。(本文来源于《四川水泥》期刊2015年06期)
杨柳[9](2015)在《新型支挡结构桩顶竖向锚拉桩挡土墙的提出及其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滑桩挡土墙结构体系具有支挡力大、对环境破坏小、施工技术成熟等特点,在边坡工程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对于环境限制多、地质条件复杂、边坡高度大的边坡工程,大多数都是采用抗滑桩支挡结构体系。就边坡工程而言,抗滑桩支挡结构体系已经成为高、大、疑难边坡的主要支护体系。虽然抗滑桩支挡结构体系已经大量使用,成为比较经典的挡土结构体系,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有待于解决,其中最大的缺点就是成本高。论文针对“基岩较低且平缓、边坡又陡”的地质情况,分析比较了已有支挡结构传统的悬臂桩、斜锚索预应力锚拉桩、门式架式双排桩所存在的不足,提出新型的支挡结构形式桩顶竖向锚拉桩挡土墙。该支挡结构具有扩大锚拉桩的应用范围、节约工程造价、减小对水平锚拉条件的依赖等优点。但是该支挡结构自身竖向布置的锚索与边坡位移和推力方向大致垂直,导致了锚索处于十分不利的受力状态,鉴于此,本文提出用套筒隔离避让技术(即在锚索周围设置一定直径的套筒,使之在桩后土压力或滑坡推力的作用下可产生一定的滑移空间来达到保护锚索的效果)予以解决。另外,桩身弯矩和桩身水平位移是抗滑桩支挡结构的两个重要指标,本文采用理论推导的方法求出桩顶竖向锚拉桩的桩身弯矩和桩身水平位移解析解,并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TS验证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对于隔离避让技术本文从隔离方法和隔离结构两方面入手,事实上就是解决隔离套筒的内径与壁厚问题。最后本文通过工程算例来总结并提出了一套适合该支挡结构的设计计算步骤,为该支挡结构的工程设计和后续学术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5-05-01)
李子运,刘博明[10](2015)在《预应力锚拉桩支护下的深基坑变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易产生垮塌变形的特点,采用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对预应力锚拉桩支护下的深基坑工程进行模拟。通过对预应力锚拉桩的受力情况分析,找到基坑中易出现应力集中的区域,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支护加强措施,以减少基坑变形,增加基坑稳定性。模拟结果表明,在预应力锚拉桩支护下的软土地区深基坑变形受到有效控制,支护方案安全可靠。(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锚拉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降雨渗流和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巨大,而传统坡内排水设施受地质条件影响突出,难以满足巨型滑坡的排水要求。针对大型边坡地质条件复杂、排水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截水导流式锚拉桩板墙。基于FLAC 3D中的流-固耦合理论模块,对传统滑坡支挡结构(泄水隧洞+抗滑桩)和截水导流式锚拉桩板墙支护下坡体与结构应力、位移、锚索轴力以及排水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新型结构长期排水性能较好,坡体最大剪应力、结构的最大剪应力和最大位移以及锚索最大轴力均低于传统结构显示了新型结构的优越性。截水导流式锚拉桩板墙有利于坡体内部排水,更有利于坡体稳定性。研究成果可为巨型滑坡治理工程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锚拉桩论文参考文献
[1].李嵩,张莲花.深基坑锚拉桩锚索轴力及桩身变形监测分析[J].四川建筑.2019
[2].陈颖骐,王全才.新型截水导流式锚拉桩板墙排水抗滑性能分析[J].人民长江.2019
[3].高晖,许天祥,李元松,王亚军,姜成潼.可调索力锚拉桩在深厚土层边坡治理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路基工程.2018
[4].郭印.深基坑锚拉桩工作性状的实测和计算分析[J].特种结构.2017
[5].杨忠平,刘永权,刘新荣,谢应坤.深基坑锚拉桩上外荷载及其受力变形开挖响应[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6
[6].简文星,邓先华,熊亚萍.粒子群算法在锚拉桩桩身参数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6
[7].闫秀海.预应力锚拉桩板墙在高边坡支护中的应用[J].华东公路.2016
[8].蒋莉.砂卵石场地深基坑锚拉桩支护结构设计研究[J].四川水泥.2015
[9].杨柳.新型支挡结构桩顶竖向锚拉桩挡土墙的提出及其设计方法[D].重庆大学.2015
[10].李子运,刘博明.预应力锚拉桩支护下的深基坑变形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