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吸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物,底质,传导性,磷灰石,纳米,羟基,多孔。
生物吸收论文文献综述
吴琪,史建波,胡立刚,曲广波[1](2018)在《金属纳米颗粒生物吸收的高通量单细胞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纳米材料的广泛生产和使用,纳米材料不可避免的进入到环境中,从而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效应。目前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1])四膜虫是一种广泛分布在水体中的单细胞真核生物,由于其生长周期短,有良好的纳米颗粒内化系统,对环境中的有毒物质敏感性强,因此常作为模式生物应用于环境科学研究。~([2])四膜虫在食物链(网)中处于初级营养级,是食物链中污染物传递中的"入口"。~([3])纳米材料的污染可以导致其在四膜虫种累积,并随食物链传递进入人体导致间接的人体暴露,同时纳米材料本身也会引起四膜虫的毒性。~([4])纳米材料对机体的毒性往往与在生物体内累积的量相关,因此检测纳米颗粒在细胞中的累积量对正确评估纳米材料的毒性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纳米金颗粒(AuNPs,5 nm)为例,使用单颗粒质谱技术,建立了单个四膜虫中痕量金属纳米颗粒的检测方法。利用~(193)Ir标记细胞,作为"细胞ID",~(195)Pt标记死细胞,分别检测1 ng/mL剂量暴露下,两种不同表面修饰(Citrate,PVP)的AuNPs在四膜虫体内的积累情况,同时检测四膜虫的存活状态。实验结果表明,经过24 h的暴露后,并非所有的四膜虫都积累了纳米金颗粒。Citrate与PVP修饰的纳米金暴露后,吞噬纳米金颗粒的四膜虫所占比例分别为40.5%和46.9%。痕量纳米金颗粒的暴露对四膜虫的影响较小,两种纳米金颗粒暴露后四膜虫存活率均大于90%。本研究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单细胞水平痕量金属纳米颗粒以及生物效应的检测。(本文来源于《第五届全国原子光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9-20)
杨钰桦[2](2018)在《单细胞生物吸收复合金属盐的储能材料及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能源日趋紧张的现代社会,传统的化石能源,比如石油、煤、天然气等的开发利用不但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它们不可再生并呈枯竭之态。因此就需要科研人员寻找或开发出新的,比如风能、太阳能等能源。与此同时,人们对能源的有效利用和存储也日益紧迫,而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高容量、轻质、无记忆性等特点,超级电容器因为其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高效能量转换等优势脱颖而出。以锂离子电池或超级电容器为动力的设备、机械电子产品如: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等电动产品;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手环、可充电衣服等可穿戴日用品均需要这些储能材料。基于高性能储能材料需求的美好前景和实际应用当中存在的问题,作者利用现代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分别展开了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相关研究。1.在论文第2章中,针对锂离子电池在应用中的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存在需要进一步改善的情况,本章中创造性地采用细菌原位吸收并完美包覆Mn金属阳离子的方式,结合新兴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对电池柔性的需求,制备出柔性Mn_2P_2O_7–C@RGO膜电池材料。通过电池性能测试,发现由此材料制备的电极稳定性极佳,可以达到长时间的循环而比容量不衰减。同时,它的倍率性能优秀,即使在电流密度持续增大的情况下,电池的比容量也非常高,当最后回到小电流密度时,它的比容量依然恢复良好。在电流密度为100 mA g~(-1)情况下它拥有的平均比容量为880.0 mA h g~(-1);电流密度为1000 mA g~(-1)循环200次以上时比容量为585 mA h g~(-1);电流密度为5000 mA g~(-1)循环2000次以上时比容量为400 mA h g~(-1)。所制备出的材料,无论是细菌的外表面还是还原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均无杂质,而经细菌吸收并被退火后的空心碳壳里可见金属盐的颗粒状物质。对于没有吸收金属盐的纯细菌,碳化后的结果显示内部并无金属盐颗粒。这证明细菌成功地吸收Mn金属阳离子,达到了碳包覆金属盐的目的。2.因为细菌对Mn金属阳离子具有富集作用,所以制备出的锂离子电池性能好,但是,利用细菌吸收金属阳离子复合还原氧化石墨烯的方法是否只能够适用于Mn金属阳离子,对于富集性差的金属阳离子,本论文也做了尝试。在论文第3章部分,作者选择Ni金属阳离子作为细菌吸收的金属阳离子,制备出柔性Ni_(12)P_5–C@RGO膜电池,随后对所制备出来的锂离子电池进行测试,通过对纯细菌的对比结果发现,细菌对富集性差的Ni金属阳离子,也具有较好的吸收作用,电池比容量、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好,远远高于石墨粉或纯细菌制备的碳材料。尤其是它的循环性能好,能够达到5千次循环而容量没有衰减。3.细菌吸收金属阳离子,完美包覆金属阳离子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可行。那么,用耐盐度极高的另一种原始生物盐藻,是否也能制备出性能良好的锂离子电池,本论文在第4章部分做了研究,选择的是Sn金属阳离子。同时,制备成普通的锂离子电池,结果发现,其性能同样优异。它在2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稳定后容量可以达到619.09 mA h g~(-1),在大电流密度1000 mA g~(-1)时容量持续上升,在最高处可以达到574.97 mA h g~(-1),充分展示了它优异的性能。4.在本论文第5章中,对另一种能源存储材料超级电容器做了研究。由于ZnWO_4结构的高稳定性,而且极易沉淀,因此作者没有发现通过静电纺丝方式制备出ZnWO_4纳米材料的报道,于是通过尝试,采用静电纺丝方法,成功制备出多孔ZnWO_4纳米颗粒材料。论文中多孔ZnWO_4纳米颗粒电极在测试电压0.3-0.55 V,电流密度为2、5、10、20、40、60、80和100 A g~(-1)时的比容量分别为2590、2385、2355、2070、1880、1710、1600和1500 F g~(-1)。在电压区间为0-0.55 V时,电流密度为2、5、10、20、40、60、80和100 A g~(-1)时的比容量也分别为1089.8、1035.5、996.4、887.3、829.1、774.5、741.8、745.5 F g~(-1)。该电压范围下,当电流密度为100 A g~(-1)时,多孔ZnWO_4纳米颗粒电极仍然展示出745.5 F g~(-1)的比容量(74.8%的容量保持率从10到100 A g~(-1)和96.3%容量保持率从60到100 A g~(-1)),它甚至比80 A g~(-1)时的比容量741.8 F g~(-1)还要高。通过形貌的表征结果作者发现,通过静电纺丝方式制备出来的ZnWO_4超级电容器材料是一种多孔ZnWO_4纳米颗粒,这种形貌在静电纺丝中极为少见。(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5-08)
叶舟[3](2018)在《人为扰动背景下城郊溪流底质磷的生物非生物吸收及释放风险》一文中研究指出城乡交错带是介于城市建成区与乡村地域之间的一种空间过渡性区域,兼有城市和乡村生态经济系统的组合优势,同时也是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相应地,位于该区域范围内小河流水体污染特征表现出受人为扰动影响很大的特点。沉积物磷的生物非生物吸收是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保护领域一项颇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也是当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热点研究方向。本文以合肥城乡交错带3种人为扰动情形下溪流沟渠底质为研究对象,按月采集上覆水样和表层底质样品,据此开展溪流沟渠水环境生态状况及磷素赋存形态分析,评估溪流生态潜力和底质磷释放风险,并对底质磷的生物吸收/非生物吸收进行定性和量化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磨店溪流水质基本呈弱碱性。仅自然渠段情形下水生态功能评价达标,其余情形均为劣Ⅴ类并黑臭。溪流沟渠底质TP含量为127.748mg·kg~(-1)~1232.832m g·kg~(-1),毗邻排污口下方排污口情形总磷污染评价为高风险,其余情形均为较低风险。(2)研究渠段溪流新鲜底质生物、非生物吸收潜力均值各为0.950μg?(g?h)~(-1)、2.461μg?(g?h)~(-1),风干底质生物、非生物吸收潜力均值各为0.159μg?(g?h)~(-1)、0.921μg?(g?h)~(-1)。总体上,非生物吸收潜力要高于生物吸收潜力,且新鲜底质样品生物、非生物吸收潜力远高于生物吸收潜力。(3)无论新鲜样品还是风干样品,底质磷的生物吸收贡献率基本都远低于非生物吸收贡献率。其中风干样品非生物吸收贡献率约为80%,生物吸收贡献率约为20%。(4)毗邻排污口的3号采样点,底质磷的生物、非生物吸收潜力各季节均较其他点位偏高,表现出水体污染越严重底质磷吸收潜力越大的现象。3种情形下两两各指标间差异性较为显着,亦说明人为扰动给溪流底质环境带来更多的复杂性。(5)3种情形下溪流底质PSI值自然渠段最高,均值为32.150(mg?L)·(100g·u mol)~(-1),水土流失段最低,均值为25.379(mg?L)·(100g·umol)~(-1)。季节上,各点位基本呈现在夏季达到峰值的变化特征。由PSI、DPS及ERI评估得到的磷释放风险特征基本一致,相应的磷释放风险水平高低依次为:排污口段>水土流失段>自然渠段。(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8-02-01)
李如忠,叶舟,高苏蒂,郑侠[4](2017)在《人为扰动背景下城郊溪流底质磷的生物-非生物吸收潜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对城郊溪流底质磷吸收的影响,2016年6~11月在合肥市城市边缘某一源头溪流逐月采集溪流底质样,利用实验培养法分析人为扰动背景下溪流底质磷的生物与非生物吸收潜力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底质磷的总吸收潜力和非生物吸收潜力都表现为夏季高于秋季;毗邻排污口的3号采样点沉积物磷的总吸收潜力和非生物吸收潜力明显高于其它各采样点;无论是夏季还是秋季,6个采样点位底质磷的生物吸收贡献率都低于相应的非生物吸收贡献率,而且彼此之间差异十分明显;各采样点底质磷的吸收潜力、吸收贡献率的逐月变化态势,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引发的强烈人为扰动对溪流底质磷的生物吸收影响很大.(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7年08期)
高向阳,朱盈蕊,高遒竹,王长青[5](2015)在《固定时间—加标浓度直读法测定小麦中铜的生物吸收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小麦与土壤中微量铜的相关性和生物吸收比特性,以南阳彩色小麦、周麦16、偃展4110为样品,用固定时间—浓度直读法进行快速测定。结果表明:各地区种植的小麦粉中铜含量为2.17~7.81μg/g,蓝麦铜含量较高,周麦16铜含量较低。巩义地区小麦铜含量在4.599~7.808μg/g,高于各品种小麦的本底;郑州地区小麦铜含量在2.17~4.52μg/g,均低于同一麦种的铜含量。小麦的生物吸收比与品种、土壤特性密切相关,周麦16生物吸收比较低,为13.06%~22.73%;蓝麦生物吸收比较大,为30.98%~39.81%。(本文来源于《粮油食品科技》期刊2015年04期)
高向阳,高遒竹,朱盈蕊,王长青[6](2015)在《微波消解—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小麦中铬及其生物吸收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小麦及其土壤中微量铬的相关性,为富铬小麦品种的选育和富铬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用微波消解样品,建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彩色小麦、普通小麦以其土壤中铬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在五个地区种植的六个品种小麦,铬含量在0.126 3~0.451 6μg/g之间。不同品种小麦的铬含量有所不同,普通紫麦的铬含量较高;同一品种小麦在不同地区种植,其铬含量也不同,商丘地区小麦铬含量较高。在同一生长环境下,不同品种的小麦铬的生物吸收比不同,普通紫麦的生物吸收比较大,商丘地区种植的普通紫麦的生物吸收比高达27.62%,是补充铬的理想原料,有一定的培育前景。(本文来源于《粮油食品科技》期刊2015年03期)
王博,潘进芬,徐婷,江婷婷,刁明亚[7](2014)在《海洋环境中纳米金属的生物吸收及生物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特别是纳米金属,因其独特的物化性质,在各行各业中的使用量呈指数增长,致使其在大气、水域、土壤环境中的安全性问题引起公众关注。尤其是在受到人类活动密切影响的近岸海洋环境中,纳米金属的潜在生态效应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重点综述了由于海洋环境的理化因子以及纳米金属独特的物化性质导致的纳米金属的环境行为,海洋生物对纳米金属的吸收,以及纳米金属的生物效应和可能的致毒机制,旨在为评估海洋环境中纳米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完善纳米材料的监管机制及保障纳米科技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生态毒理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汪安,于丽凤,陈建荣,张磊[8](2014)在《生物吸收性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支架的骨传导性体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对新型生物吸收性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CAP)支架材料的骨传导性进行评价。方法: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向诱导后定植于CAP支架材料上共同培养,通过扫描电镜、MTT、ALP定量检测、OCN定量检测评价成骨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附着、增殖和分化情况。结果:成骨细胞定植4h后均已开始黏附、增殖,分化情况良好。40%孔隙率的CAP对分化的促进作用明显。结论:CAP支架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本文来源于《第八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4-09-24)
Jian,WANG,Wen-xiong,WANG[9](2014)在《从金属纳米颗粒的理化性质以及生物吸收动力学角度探究金属纳米颗粒对水生生物的毒性(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研究金属纳米颗粒在进入水体后的一系列动力学过程对金属纳米颗粒的生物可利用性和毒性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方法:针对在毒性测试中金属纳米颗粒的解析现象,选取叁种常见的金属纳米颗粒(纳米氧化锌、纳米银和纳米二氧化钛),总结了它们在毒性测试中的解析动力学、溶解性以及毒性。同时,综合水生生物对金属纳米颗粒以及离子的吸收动力学,利用动态模型进行模拟,阐述解离的离子在生物对金属纳米颗粒吸收中的贡献。重要结论:在评价金属纳米颗粒和解析离子对水生生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毒性的测试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金属纳米颗粒的理化性质以及生物吸收动力学过程。(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期刊2014年08期)
汪安,陈建荣,于丽凤,张磊[10](2014)在《生物吸收性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支架的骨传导性体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对新型生物吸收性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CAP)支架材料的骨传导性进行评价。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诱导后,定植于不同孔隙率及不同碳酸根含量的CAP支架材料上共同培养,通过扫描电镜、细胞黏附及增殖检测(MTT法)、碱性磷酸酶(ALP)定量检测、骨钙素(OCN)定量检测,评价成骨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附着、增殖和分化情况。结果:成骨细胞定植于不同孔隙率及碳酸根含量的支架材料上,4 h均已开始黏附、且增殖情况良好。分化实验中,ALP和OCN在各组支架材料分化良好。不同孔隙率支架材料组间比较,40%孔隙率的实验组对ALP分化的促进作用有明显优势。结论:CAP支架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是一种良好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本文来源于《口腔颌面外科杂志》期刊2014年03期)
生物吸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能源日趋紧张的现代社会,传统的化石能源,比如石油、煤、天然气等的开发利用不但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它们不可再生并呈枯竭之态。因此就需要科研人员寻找或开发出新的,比如风能、太阳能等能源。与此同时,人们对能源的有效利用和存储也日益紧迫,而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高容量、轻质、无记忆性等特点,超级电容器因为其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高效能量转换等优势脱颖而出。以锂离子电池或超级电容器为动力的设备、机械电子产品如: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等电动产品;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手环、可充电衣服等可穿戴日用品均需要这些储能材料。基于高性能储能材料需求的美好前景和实际应用当中存在的问题,作者利用现代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分别展开了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相关研究。1.在论文第2章中,针对锂离子电池在应用中的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存在需要进一步改善的情况,本章中创造性地采用细菌原位吸收并完美包覆Mn金属阳离子的方式,结合新兴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对电池柔性的需求,制备出柔性Mn_2P_2O_7–C@RGO膜电池材料。通过电池性能测试,发现由此材料制备的电极稳定性极佳,可以达到长时间的循环而比容量不衰减。同时,它的倍率性能优秀,即使在电流密度持续增大的情况下,电池的比容量也非常高,当最后回到小电流密度时,它的比容量依然恢复良好。在电流密度为100 mA g~(-1)情况下它拥有的平均比容量为880.0 mA h g~(-1);电流密度为1000 mA g~(-1)循环200次以上时比容量为585 mA h g~(-1);电流密度为5000 mA g~(-1)循环2000次以上时比容量为400 mA h g~(-1)。所制备出的材料,无论是细菌的外表面还是还原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均无杂质,而经细菌吸收并被退火后的空心碳壳里可见金属盐的颗粒状物质。对于没有吸收金属盐的纯细菌,碳化后的结果显示内部并无金属盐颗粒。这证明细菌成功地吸收Mn金属阳离子,达到了碳包覆金属盐的目的。2.因为细菌对Mn金属阳离子具有富集作用,所以制备出的锂离子电池性能好,但是,利用细菌吸收金属阳离子复合还原氧化石墨烯的方法是否只能够适用于Mn金属阳离子,对于富集性差的金属阳离子,本论文也做了尝试。在论文第3章部分,作者选择Ni金属阳离子作为细菌吸收的金属阳离子,制备出柔性Ni_(12)P_5–C@RGO膜电池,随后对所制备出来的锂离子电池进行测试,通过对纯细菌的对比结果发现,细菌对富集性差的Ni金属阳离子,也具有较好的吸收作用,电池比容量、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好,远远高于石墨粉或纯细菌制备的碳材料。尤其是它的循环性能好,能够达到5千次循环而容量没有衰减。3.细菌吸收金属阳离子,完美包覆金属阳离子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可行。那么,用耐盐度极高的另一种原始生物盐藻,是否也能制备出性能良好的锂离子电池,本论文在第4章部分做了研究,选择的是Sn金属阳离子。同时,制备成普通的锂离子电池,结果发现,其性能同样优异。它在2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稳定后容量可以达到619.09 mA h g~(-1),在大电流密度1000 mA g~(-1)时容量持续上升,在最高处可以达到574.97 mA h g~(-1),充分展示了它优异的性能。4.在本论文第5章中,对另一种能源存储材料超级电容器做了研究。由于ZnWO_4结构的高稳定性,而且极易沉淀,因此作者没有发现通过静电纺丝方式制备出ZnWO_4纳米材料的报道,于是通过尝试,采用静电纺丝方法,成功制备出多孔ZnWO_4纳米颗粒材料。论文中多孔ZnWO_4纳米颗粒电极在测试电压0.3-0.55 V,电流密度为2、5、10、20、40、60、80和100 A g~(-1)时的比容量分别为2590、2385、2355、2070、1880、1710、1600和1500 F g~(-1)。在电压区间为0-0.55 V时,电流密度为2、5、10、20、40、60、80和100 A g~(-1)时的比容量也分别为1089.8、1035.5、996.4、887.3、829.1、774.5、741.8、745.5 F g~(-1)。该电压范围下,当电流密度为100 A g~(-1)时,多孔ZnWO_4纳米颗粒电极仍然展示出745.5 F g~(-1)的比容量(74.8%的容量保持率从10到100 A g~(-1)和96.3%容量保持率从60到100 A g~(-1)),它甚至比80 A g~(-1)时的比容量741.8 F g~(-1)还要高。通过形貌的表征结果作者发现,通过静电纺丝方式制备出来的ZnWO_4超级电容器材料是一种多孔ZnWO_4纳米颗粒,这种形貌在静电纺丝中极为少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吸收论文参考文献
[1].吴琪,史建波,胡立刚,曲广波.金属纳米颗粒生物吸收的高通量单细胞检测[C].第五届全国原子光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2].杨钰桦.单细胞生物吸收复合金属盐的储能材料及其机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8
[3].叶舟.人为扰动背景下城郊溪流底质磷的生物非生物吸收及释放风险[D].合肥工业大学.2018
[4].李如忠,叶舟,高苏蒂,郑侠.人为扰动背景下城郊溪流底质磷的生物-非生物吸收潜力分析[J].环境科学.2017
[5].高向阳,朱盈蕊,高遒竹,王长青.固定时间—加标浓度直读法测定小麦中铜的生物吸收比[J].粮油食品科技.2015
[6].高向阳,高遒竹,朱盈蕊,王长青.微波消解—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小麦中铬及其生物吸收比[J].粮油食品科技.2015
[7].王博,潘进芬,徐婷,江婷婷,刁明亚.海洋环境中纳米金属的生物吸收及生物效应[J].生态毒理学报.2014
[8].汪安,于丽凤,陈建荣,张磊.生物吸收性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支架的骨传导性体外研究[C].第八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4
[9].Jian,WANG,Wen-xiong,WANG.从金属纳米颗粒的理化性质以及生物吸收动力学角度探究金属纳米颗粒对水生生物的毒性(英文)[J].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A(AppliedPhysics&Engineering).2014
[10].汪安,陈建荣,于丽凤,张磊.生物吸收性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支架的骨传导性体外研究[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