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道德范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道德,范畴,耶鲁大学,道德经,多义词,古希腊,心理。
道德范畴论文文献综述
隋英霞,高秀雪[1](2019)在《原型范畴理论下《道德经》“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原型范畴理论为研究视角,考察《道德经》多义词"身",构建其语义范畴。研究发现,在《道德经》中"身"共现七种义项:一个中心义项和六个非中心义项;义项之间通过认知转喻机制建立起认知理据联系,构成原型范畴,表现为一个系统的、呈连锁和辐射状的语义网络结构。多义词"身"体现叁层语义:物质性、精神性以及物质精神的统一,是《道德经》所独有的范畴,也是揭示老子身体观的重要概念。(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杨洋[2](2019)在《商业道德范畴内RFID技术发展的社会后果及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增加,技术误用可能性也随之增加。随着物联网概念的提出RFID?技术作为数据采集的关键技术之一。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RFID是一种颠覆性的技术但在现有供应链管理领域实践应用中存在许多漏洞。本文通过对新兴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影响进行分析,包括技术选择、社会影响结果和从业者的理性问题展开研究;分析了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指出其存在的风险和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RFID?技术的广泛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作为一种新兴的供应链管理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商业场景中以提高服务和生(本文来源于《环渤海经济了望》期刊2019年02期)
李义天[3](2018)在《作为道德心理学范畴的灵魂概念——基于古希腊伦理思想史的梳理与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心理学是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为者的心理结构与心理功能,从来都是伦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在伦理思想史,尤其是古希腊伦理思想史上,这方面的讨论典型地表现为关于灵魂概念的内涵与功能的探究。作为道德心理学范畴的灵魂概念,在早期希腊哲学中经历了一个从存在论转向伦理学、从描述物质实体转向描述心理实体的转变。在古典时期,灵魂概念的结构及其内容得到更加丰富的建构,灵魂概念的心理意义和伦理意义更加突出。在希腊化时期,当人们面对一个极具不确定性的世界图景时,愈发强调内心的安宁。此时的伦理思想不仅"收敛于"心理层面,而且试图进一步地"收敛于"单一的心理要素。这种策略虽然有助于满足灵魂概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却是以牺牲其多样性和真实性为代价的。(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邓立[4](2018)在《经典道德范畴诠释的心学化向度——王阳明“种德者必养其心”论发微》一文中研究指出阳明心学之经典诠释可谓心学思想激流的渊薮,以范畴为表征的经典道德在征引、解读、诠释的境域下紧扣心学内核,其价值通过情理互动、互融的动态过程进一步彰显。由王阳明"种德者必养其心"的观点审视,无论是仁、义、礼、智,还是孝、悌、忠、信等等经典范畴,在整体的理论预设及运思历程中与心学体系化建构融为一体,以"心"养德、以"心"种德、以"心"明德的心学诠释建构本体、实践、超越的叁维向度,遂成为理想人格形塑的"立德"之基。(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8年04期)
田小福[5](2018)在《对“挫折”概念及范畴的认识——关于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中《增强生命的韧性》这一课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上册《增强生命的坚韧性》这一课中关于对挫折是什么是这样认识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对此,我有点不同的看法需要进一步思考挫折的概念及范畴。下面我的这些思考已经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作了一点补充及延伸。我认为任何涉及到人文思考的内容都是需要不断探索与延伸的。我们知道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会遇到挫折,但对挫折却没有(本文来源于《启迪与智慧(教育)》期刊2018年01期)
杨晓[6](2018)在《以赛亚·伯林“共通人性”视阈下的“基本道德范畴”》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个价值多元主义者,伯林对人类生活中的决定论理念的反对与他对道德生活的观点之间存在着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凸显为伯林根据选择活动来认识人性的构成。伯林认为价值虽然受文化所限,但反映人类基本需求的价值通常是具有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这种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基本道德范畴"并非倚仗形而上学的庇护,而是体现在欧洲文明共同的历史和语言以及思想之中。自由作为人类所需的"基本道德范畴",伯林并没有简单地在自然层面和传统层面予以区分,而是在这两种层面之间设定一种价值缓冲的范畴——亦即在大多数文化中,人们生存所必需的价值并不具有永恒性或与基本价值相类似。同时,伯林也意识到对人性的研究离不开对一些基本道德概念的用法的理解,对伯林而言,一种合适的以基本道德为基础的理念通常被认为是和需要基本道德规则支撑的"共通人性"相类似。(本文来源于《道德与文明》期刊2018年01期)
楚超[7](2017)在《好人长寿有科学依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随着影片《芳华》的热映,片中的这个能够引领主旨、点出核心的金句引起了观众的共鸣,男主人公刘峰的遭遇与为人,无不令人对其产生怜悯和敬重。影片的热映,激发了人们对于善良、好人之类概念的重新审视(本文来源于《保健时报》期刊2017-12-28)
周浩[8](2016)在《浅析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传统道德范畴》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的文化,伦理道德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传统的伦理道德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形成的某些生活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它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在剔除其封建糟粕的同时,是可以吸取许多宝贵的精华,具有重大的现代价值的。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概括出了中华民族的十大传统美(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6年20期)
姜淮[9](2016)在《会展诚信,道德范畴抑或市场契约?》一文中研究指出20多年前读研时,笔者曾写过《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一文被学报登载。那时的感觉,所谓这个那个“主义”都是针对别人的,世人仿佛都会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每每“俯瞰”芸芸众生,所谓“诚信”,似乎是道德层面形而上的东西。直到去年国发15号(本文来源于《中国贸易报》期刊2016-07-12)
徐玉仙[10](2016)在《越过道德底线的行为是否应纳入法律规制范畴——以“挟尸要价”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伦理、道德与法律叁者之间的关系,从来都是道德哲学家与法哲学家争论的焦点。普遍地,在人们的意识里有这样一句话"法律不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而是最低的道德底线",而面对层出不穷、道德沦丧的行为事件时,该如何定义道德的底线,是简单的道德现象,还是严谨的法律问题。"挟尸要价"行为是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相互博弈,揭示出的现实问题是法治时代对正义的呼唤。(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6年18期)
道德范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增加,技术误用可能性也随之增加。随着物联网概念的提出RFID?技术作为数据采集的关键技术之一。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RFID是一种颠覆性的技术但在现有供应链管理领域实践应用中存在许多漏洞。本文通过对新兴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影响进行分析,包括技术选择、社会影响结果和从业者的理性问题展开研究;分析了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指出其存在的风险和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RFID?技术的广泛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作为一种新兴的供应链管理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商业场景中以提高服务和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德范畴论文参考文献
[1].隋英霞,高秀雪.原型范畴理论下《道德经》“身”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9
[2].杨洋.商业道德范畴内RFID技术发展的社会后果及控制[J].环渤海经济了望.2019
[3].李义天.作为道德心理学范畴的灵魂概念——基于古希腊伦理思想史的梳理与考察[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4].邓立.经典道德范畴诠释的心学化向度——王阳明“种德者必养其心”论发微[J].理论月刊.2018
[5].田小福.对“挫折”概念及范畴的认识——关于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中《增强生命的韧性》这一课的思考[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
[6].杨晓.以赛亚·伯林“共通人性”视阈下的“基本道德范畴”[J].道德与文明.2018
[7].楚超.好人长寿有科学依据[N].保健时报.2017
[8].周浩.浅析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传统道德范畴[J].知识文库.2016
[9].姜淮.会展诚信,道德范畴抑或市场契约?[N].中国贸易报.2016
[10].徐玉仙.越过道德底线的行为是否应纳入法律规制范畴——以“挟尸要价”为例[J].法制博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