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手持式汽油绿篱机论文和设计-王勇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手持式汽油绿篱机,包括外壳和汽油发动机,所述外壳的外壁固定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二把手下端的边侧和凹槽的内壁分别固定有第二限位块和第一限位块,所述外壳的边侧安装有出气管,所述汽油发动机安装于外壳的底部,所述转盘的顶部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一移动杆的端部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导轨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刀片,所述第二导轨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且第二导轨的边侧固定有第二刀片。该新型手持式汽油绿篱机,结构简单,从而能够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生产的时间,且能够对汽油发动机产生的废气进行过滤,从而降低了废气对操作者的危害,能够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进而保证了操作者能够长时间作业。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型手持式汽油绿篱机,包括外壳(1)和汽油发动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壁固定有第一把手(2),且第一把手(2)的顶部开设有凹槽(3),并且凹槽(3)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把手(4)的下端,所述第二把手(4)下端的边侧和凹槽(3)的内壁分别固定有第二限位块(6)和第一限位块(5),且第一限位块(5)和第二限位块(6)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7),所述外壳(1)的边侧安装有出气管(8),且出气管(8)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9),所述汽油发动机(10)安装于外壳(1)的底部,且汽油发动机(10)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转轴(11)的下端,并且第一转轴(11)的上端固定有转盘(12)的中部,所述转盘(12)的顶部通过第二转轴(13)与第一移动杆(14)的端部相互连接,且第一移动杆(14)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15)与第二移动杆(16)的一端相互连接,并且第二移动杆(16)的另一端贯穿于外壳(1)的内部与第一导轨(17)的端部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导轨(17)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刀片(18),且第一导轨(17)位于第二导轨(19)的上方,并且第二导轨(19)的端部设置于外壳(1)的外壁,所述第二导轨(19)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21),且第二导轨(19)的边侧固定有第二刀片(22),并且限位槽(21)的内部通过第三限位块(20)与第一导轨(17)的下端相互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新型手持式汽油绿篱机,包括外壳(1)和汽油发动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壁固定有第一把手(2),且第一把手(2)的顶部开设有凹槽(3),并且凹槽(3)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把手(4)的下端,所述第二把手(4)下端的边侧和凹槽(3)的内壁分别固定有第二限位块(6)和第一限位块(5),且第一限位块(5)和第二限位块(6)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7),所述外壳(1)的边侧安装有出气管(8),且出气管(8)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9),所述汽油发动机(10)安装于外壳(1)的底部,且汽油发动机(10)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转轴(11)的下端,并且第一转轴(11)的上端固定有转盘(12)的中部,所述转盘(12)的顶部通过第二转轴(13)与第一移动杆(14)的端部相互连接,且第一移动杆(14)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15)与第二移动杆(16)的一端相互连接,并且第二移动杆(16)的另一端贯穿于外壳(1)的内部与第一导轨(17)的端部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导轨(17)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刀片(18),且第一导轨(17)位于第二导轨(19)的上方,并且第二导轨(19)的端部设置于外壳(1)的外壁,所述第二导轨(19)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21),且第二导轨(19)的边侧固定有第二刀片(22),并且限位槽(21)的内部通过第三限位块(20)与第一导轨(17)的下端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手持式汽油绿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把手(4)的顶部设计为中空结构,且第二把手(4)的底部设计为“T”字型结构,并且第二把手(4)与凹槽(3)构成旋转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手持式汽油绿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5)和第二限位块(6)均关于第二把手(4)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第一限位块(5)的端部与第二把手(4)的边侧相互贴合,所述第二限位块(6)的端部与凹槽(3)的内壁相互贴合,且第二限位块(6)与弹性元件(7)构成伸缩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手持式汽油绿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8)与外壳(1)为螺纹连接,且出气管(8)的内壁与活性炭过滤网(9)的边侧相互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手持式汽油绿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杆(14)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13)与转盘(12)顶部的边侧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一移动杆(14)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15)与第二移动杆(16)的端部构成转动结构,并且第二移动杆(16)与外壳(1)构成滑动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手持式汽油绿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块(20)设计为“T”字型结构,且第三限位块(20)在第一导轨(17)的下端面等间距分布,并且第三限位块(20)与限位槽(21)构成滑动结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油绿篱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手持式汽油绿篱机。

背景技术

绿篱机又称绿篱剪,适用于茶叶修剪、公园、庭园、路旁树篱等园林绿化方面专业修剪,且绿篱机的分类:绿篱机有手动人力简便机、汽油绿篱机、手持式电动和车载大型,其中的汽油绿篱机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汽油绿篱机结构复杂,从而导致制造成本高,且生产时间长,并且容易损坏;

2、现有的汽油绿篱机上的把手大多都是固定式的,从而需要操作者两只手同时移动汽油绿篱机才能够改变汽油绿篱机的方向,进而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汽油绿篱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手持式汽油绿篱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的汽油绿篱机结构复杂,且把手大多都是固定式的,从而需要操作者两只手同时移动汽油绿篱机才能够改变汽油绿篱机的方向,进而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手持式汽油绿篱机,包括外壳和汽油发动机,所述外壳的外壁固定有第一把手,且第一把手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并且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把手的下端,所述第二把手下端的边侧和凹槽的内壁分别固定有第二限位块和第一限位块,且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所述外壳的边侧安装有出气管,且出气管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所述汽油发动机安装于外壳的底部,且汽油发动机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转轴的下端,并且第一转轴的上端固定有转盘的中部,所述转盘的顶部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一移动杆的端部相互连接,且第一移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二移动杆的一端相互连接,并且第二移动杆的另一端贯穿于外壳的内部与第一导轨的端部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导轨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刀片,且第一导轨位于第二导轨的上方,并且第二导轨的端部设置于外壳的外壁,所述第二导轨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且第二导轨的边侧固定有第二刀片,并且限位槽的内部通过第三限位块与第一导轨的下端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把手的顶部设计为中空结构,且第二把手的底部设计为“T”字型结构,并且第二把手与凹槽构成旋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均关于第二把手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第一限位块的端部与第二把手的边侧相互贴合,所述第二限位块的端部与凹槽的内壁相互贴合,且第二限位块与弹性元件构成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与外壳为螺纹连接,且出气管的内壁与活性炭过滤网的边侧相互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转盘顶部的边侧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一移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二移动杆的端部构成转动结构,并且第二移动杆与外壳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三限位块设计为“T”字型结构,且第三限位块在第一导轨的下端面等间距分布,并且第三限位块与限位槽构成滑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手持式汽油绿篱机,结构简单,从而能够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生产的时间,且能够对汽油发动机产生的废气进行过滤,从而降低了废气对操作者的危害,能够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进而保证了操作者能够长时间作业;

1、在汽油发动机、第一转轴、转盘、第二转轴、第一移动杆、第三转轴、第二移动杆、第三限位块和限位槽的相互配合的作用下,使得第一导轨能够在第二导轨的上方进行左右循环运动,从而使得第一导轨上的第一刀片和第二导轨上的第二刀片能够形成切割的效果,进而能够对植被进行修剪,上述结构比现有的汽油绿篱机结构简单,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进而缩短了生产的时间;

2、活性炭过滤网能够对汽油发动机产生的废气进行过滤,从而降低了废气对操作者的危害,同时活性炭过滤网能够通过其上的螺栓取下进行清洗,从而便于活性炭过滤网的清洗;

3、以第二把手为圆心,推动第一把手时,外壳能够绕着第二把手转动,且松开第一把手时,弹性元件产生的弹力能够使得外壳恢复到原状态,从而使得汽油绿篱机能够进行大面积的切割,同时弹性元件产生的弹力,能够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进而保证了操作者能够长时间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弹性元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限位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转盘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把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第一把手;3、凹槽;4、第二把手;5、第一限位块;6、第二限位块;7、弹性元件;8、出气管;9、活性炭过滤网;10、汽油发动机;11、第一转轴;12、转盘;13、第二转轴;14、第一移动杆;15、第三转轴;16、第二移动杆;17、第一导轨;18、第一刀片;19、第二导轨;20、第三限位块;21、限位槽;22、第二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手持式汽油绿篱机,包括外壳1、第一把手2、凹槽3、第二把手4、第一限位块5、第二限位块6、弹性元件7、出气管8、活性炭过滤网9、汽油发动机10、第一转轴11、转盘12、第二转轴13、第一移动杆14、第三转轴15、第二移动杆16、第一导轨17、第一刀片18、第二导轨19、第三限位块20、限位槽21和第二刀片22,外壳1的外壁固定有第一把手2,且第一把手2的顶部开设有凹槽3,并且凹槽3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把手4的下端,第二把手4下端的边侧和凹槽3的内壁分别固定有第二限位块6和第一限位块5,且第一限位块5和第二限位块6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7,外壳1的边侧安装有出气管8,且出气管8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9,汽油发动机10安装于外壳1的底部,且汽油发动机10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转轴11的下端,并且第一转轴11的上端固定有转盘12的中部,转盘12的顶部通过第二转轴13与第一移动杆14的端部相互连接,且第一移动杆14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15与第二移动杆16的一端相互连接,并且第二移动杆16的另一端贯穿于外壳1的内部与第一导轨17的端部相互连接,第一导轨17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刀片18,且第一导轨17位于第二导轨19的上方,并且第二导轨19的端部设置于外壳1的外壁,第二导轨19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21,且第二导轨19的边侧固定有第二刀片22,并且限位槽21的内部通过第三限位块20与第一导轨17的下端相互连接;

第二把手4的顶部设计为中空结构,且第二把手4的底部设计为“T”字型结构,并且第二把手4与凹槽3构成旋转结构,第一限位块5和第二限位块6均关于第二把手4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第一限位块5的端部与第二把手4的边侧相互贴合,第二限位块6的端部与凹槽3的内壁相互贴合,且第二限位块6与弹性元件7构成伸缩结构,当操作者的一只手握住第二把手4时,外壳1能够被固定住,且以第二把手4为圆心,推动第一把手2时,外壳1能够绕着第二把手4转动,且松开第一把手2时,弹性元件7产生的弹力能够使得外壳1恢复到原状态,从而使得汽油绿篱机能够进行大面积的切割,同时弹性元件7产生的弹力,能够降低人的劳动强度,进而保证了操作者能够长时间作业;

出气管8与外壳1为螺纹连接,且出气管8的内壁与活性炭过滤网9的边侧相互贴合,保证了出气管8能够从外壳1上取下来进行清洗,同时也便于活性炭过滤网9取下来清洗,并且活性炭过滤网9能够对汽油发动机10产生的废气进行过滤,从而减小了对操作者的危害;

第一移动杆14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13与转盘12顶部的边侧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一移动杆14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15与第二移动杆16的端部构成转动结构,并且第二移动杆16与外壳1构成滑动结构,保证了汽油发动机10通过第一转轴11带动转盘12旋转时,转盘12能够通过第二转轴13带动第一移动杆14的一端在转盘12上做圆周运动,同时第一移动杆14的另一端能够通过第三转轴15拉动第二移动杆16在外壳1上做循环的左右运动,从而第二移动杆16能够带动第一导轨17进行左右运动,使得第一导轨17上的第一刀片18能够与第二导轨19上的第二刀片22做相互运动,从而能够对植被形成切割力;

第三限位块20设计为“T”字型结构,且第三限位块20在第一导轨17的下端面等间距分布,并且第三限位块20与限位槽21构成滑动结构,保证了第一导轨17能够通过第三限位块20和限位槽21平稳的在第二导轨19上进行滑动,从而保证了第一刀片18和第二刀片22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新型手持式汽油绿篱机时,首先启动汽油发动机10,接着汽油发动机10通过第一转轴11带动转盘12进行旋转,接着转盘12通过第二转轴13带动第一移动杆14的一端进行圆周运动,再接着第一移动杆14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15拉动第二移动杆16在外壳1的作用下,做着左右运动,从而第二移动杆16拉动第一导轨17通过第三限位块20和限位槽21在第二导轨19的顶部进行左右运动,从而第二导轨19上的第二刀片22能够与第一导轨17上的第一刀片18形成切割的效果,进而能够对植被进行修剪,当操作者的一只手握住第二把手4时,外壳1能够被固定住,且以第二把手4为圆心,推动第一把手2时,外壳1能够绕着第二把手4转动,且松开第一把手2时,弹性元件7产生的弹力能够使得外壳1恢复到原状态,从而使得汽油绿篱机能够进行大面积的切割,同时弹性元件7产生的弹力,能够降低人的劳动强度,且旋转出气管8时,出气管8能够与外壳1分离,从而能够对出气管8进行清理,同时也能够将活性炭过滤网9通过其上的螺栓取下来进行清洗,并且活性炭过滤网9能够对汽油发动机10产生的废气进行过滤,从而减小了对操作者的危害。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新型手持式汽油绿篱机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2561.2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435858U

授权时间:20190927

主分类号:A01G 3/053

专利分类号:A01G3/053

范畴分类:12A;

申请人:浙江皇嘉园林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皇嘉园林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21100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经济开发区(兰江街道上黄路9号)

发明人:王勇

第一发明人:王勇

当前权利人:浙江皇嘉园林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郑文涛

代理机构:33251

代理机构编号: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新型手持式汽油绿篱机论文和设计-王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