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雨花医院210013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初次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初次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及遵医率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对有效维持初次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护理干预;健康教育
我院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初次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系统护理干预,同期行常规护理50例,现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的差别,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100例初次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51~72岁,平均年龄(61.4±4.8)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52~71岁,平均年龄(61.6±5.5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并发症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不强调特殊护理内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
1.2.1刚入院时①基础护理:由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糖尿病的病因、病程、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和体征、血糖正常值等必要知识,以及饮食、运动、心理状态与病情的相关性。②心理护理:纠正“只要多吃药就可控制病情”的错误认知。帮助患者制定初步的饮食计划、运动计划,并告知患者合理用药的有关事项。
1.2.2住院期间①控制饮食:指导患者合理进餐,严格计算和控制其糖份和脂肪的摄入。②合理运动:运动量因人而异,一般以中、低强度运动为主,必要时可由运动医学专家参与制定适合患者的方案。③对易感染部位的护理: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保持皮肤清洁,且动作要轻柔。④并发症的护理:告知患者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监测血糖、尿糖、酮体,发现异常时要立即治疗,同时叮嘱患者注意足部护理。
1.2.3出院随访持续监督及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随访时间为6个月,叮嘱规范用药,定期复查血糖、尿糖、眼底等;指导患者注射胰岛素的的部位和方法、血糖仪的使用方法。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中,空腹血糖异常者2例,餐后2h血糖异常4例,糖化血红蛋白异常2例;对照组分别为7例、8例和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出院6个月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遵医行为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的遵医合格人数为:按时检查48例,饮食疗法49例、药物疗法50例;对照组分别为20例、30例和4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为P<0.05)。
3讨论
遵医行为是指患者求医后的行为,如服药、饮食控制或生活方式与医生对其要求的临床医嘱的相符程度[1]。我们的研究显示,经系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遵医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由此可见,系统的护理干预对初次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可以随时监督并指导患者合理科学地控制饮食。合理的饮食控制可以减轻胰岛中β细胞的负荷,有利于血糖控制[2]。监测中还要指导患者进行适量锻炼,做好感染护理、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原因,可能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关。有报道称,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越好,遵医率越高。出院后的定期随访、复查、咨询、指导等工作保证了患者病情监测的连贯性和重复性。实践证明,它可有效控制血糖范围,提高患者的遵医率,较常规护理方式有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1]王玉莉,邹继华.大庆社区初次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患者自护行为能力的社区护理干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9,9(2):23-25.
[2]王红霞,王立英,范书英.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6):634-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