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权益论文_吴青伦

导读:本文包含了净权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权益,产权,会计,利息,所有者权益,财政,理论。

净权益论文文献综述

吴青伦[1](2016)在《股权资本利息税前扣除与定性——以巴西净权益利息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比利时、意大利、列支敦士登、拉脱维亚、塞浦路斯等国的税法允许纳税人如同对借款的处理一般,在税前扣除根据股东权益计提的虚拟利息支出。本文以巴西税法中的净权益利息为例,简要梳理其在巴西税法中的相关规定和在其他国家(如德国、西班牙与美国)税法中的所得定性。(本文来源于《国际税收》期刊2016年09期)

邹立,谢诗芬[2](2004)在《对净权益性质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探讨净权益性质的意义所有者权益在会计理论和实践中是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本文称其为净权益。汤云为、钱逢胜在《会计理论》中明确指出:迄今为止,所有者权益尚未有一个令人信服的定义,并且所有者权益的内容与不同的权益理论有着明显的关系。现在普遍接受的净权益定义(本文来源于《财会月刊》期刊2004年21期)

邹立[3](2003)在《论新经济环境下的净权益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迄今为止,净权益(所有者权益)尚未有一个令人信服的定义。现在普遍接受的定义,并没有说明本质属性,而仅涉及到净权益的计量(资产减负债的差额)。现行净权益概念的外延仅包括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未包括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这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环境的变化。净权益不仅是会计理论和实践中一个很重要的基本概念,而且对净权益性质的认识还直接关系到许多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解决。 本文主要运用了规范研究方法,并以经济理论中的企业理论为基础,试图从理论上阐明净权益的性质。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动机、方法、内容和结构。辨析了几组与本文相关的概念,阐述了研究净权益性质的意义。 第二章“传统权益理论述评”对六种传统的权益理论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论,指出了传统权益理论的特点和局限性。传统权益理论的特点在于: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有不同的权益理论,不同的权益理论又对应着不同的会计等式,而不同的会计等式又反映了不同的会计目的。传统权益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其仅仅从计量的角度来认识净权益,忽略了知识经济条件下共同治理的契约观念,没有反映出人力资本所有者应有的权益,它已不能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 第叁章“净权益性质:剩余索取权”利用经济学中企业理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对净权益性质认识的两个重要启示:(1)净权益性质应反映不同利益主体的产权关系;(2)净权益在经济实质上是产权主体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本文的基本观点,即净权益性质是对企业做出主要贡献的利益主体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 第四章“与净权益性质相关的问题”是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该章主要阐述了会计等式的新变化,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确认以及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净权益性质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03-04-01)

胡凯[4](2000)在《产权理论对净权益研究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净权益作为产权在会计领域的集中体现 ,是产权理论与会计理论二者融合的基础。事实上 ,会计文献中把权益称为产权、把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分别称为业主产权与债权人产权 ,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本文将从产权理论的角度对净权益的几种代表性观点进行分析 ,以揭示其(本文来源于《财会月刊》期刊2000年06期)

徐加胜[5](1999)在《净权益与产权关系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净权益作为会计的基本要素之一,它表示的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在西方,净权益在独资、合伙企业称为业主权益,而在股份有限公司称为股东权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净权益统称为所有者权益。净权益的会计计量采用的是倒挤的方法,即企业净权益等于全部资产减去全(本文来源于《财会月刊》期刊1999年04期)

王吴庆[6](1996)在《谈会计上的净权益与产权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谈会计上的净权益与产权的关系王吴庆目前,关于净权益与产权的关系有多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净权益即为产权,它们是同一事物在不同领域的外在表现;另一种观点认为,净权益不同于产权,它们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还有观点认为,净权益与产权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随着现代...(本文来源于《会计之友》期刊1996年03期)

肖淳[7](1996)在《《净权益会计论》正式出版》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净权益会计理论探索这个课题,是当前现代会计学术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比较深刻的新课题。同时,也是我国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和会计改革中亟需认真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立信(本文来源于《财经研究》期刊1996年06期)

朱肖鼎[8](1996)在《评《净权益会计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净权益会计理论是现代会计学术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课题,同时,也是我国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和会计改革中,亟需认真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最近,立信会计出版社推出的“立信会计丛书”之一:《净权益会计论——对我国所有者权益会计的探索》一书,是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陈信元博士的一本新着。 全书分为五章,计14.5万字,分别论述了:一、当前经济环境的变革孕育了净权益会计,这是势所必要,也是会计界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通过净权益与负债的对比,较全面地考察并进而(本文来源于《会计研究》期刊1996年04期)

王吴庆[9](1995)在《净权益计量理论所蕴含的产权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净权益计量理论所蕴含的产权观西南财经大学王吴庆当前,产权理论向会计理论的渗透日渐深入,净权益要素作为产权在会计领域的集中体现,构成了二者融合的基础。会计对于产权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能够赋予其可计量性特征,因此,净权益的计量理论必然与产权理论有着密不可分...(本文来源于《四川会计》期刊1995年10期)

陈信元[10](1994)在《论净权益的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如何界定净权益的内涵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要素的含义,指出“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严格地说,债权人由于拥有对企业的债权,所以也是企业一部分资产的所有者。在会计等式中,所有者权益可用资产减去负债求得,是(本文来源于《会计研究》期刊1994年04期)

净权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探讨净权益性质的意义所有者权益在会计理论和实践中是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本文称其为净权益。汤云为、钱逢胜在《会计理论》中明确指出:迄今为止,所有者权益尚未有一个令人信服的定义,并且所有者权益的内容与不同的权益理论有着明显的关系。现在普遍接受的净权益定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净权益论文参考文献

[1].吴青伦.股权资本利息税前扣除与定性——以巴西净权益利息为例[J].国际税收.2016

[2].邹立,谢诗芬.对净权益性质的探讨[J].财会月刊.2004

[3].邹立.论新经济环境下的净权益性质[D].湖南大学.2003

[4].胡凯.产权理论对净权益研究的启示[J].财会月刊.2000

[5].徐加胜.净权益与产权关系的比较分析[J].财会月刊.1999

[6].王吴庆.谈会计上的净权益与产权的关系[J].会计之友.1996

[7].肖淳.《净权益会计论》正式出版[J].财经研究.1996

[8].朱肖鼎.评《净权益会计论》[J].会计研究.1996

[9].王吴庆.净权益计量理论所蕴含的产权观[J].四川会计.1995

[10].陈信元.论净权益的内涵[J].会计研究.1994

论文知识图

销售净利率变动趋势—5权益净利率折线图:2012-2016年唯品会和聚美优品权益...4.2(a)销售净利率趋势图4.1新能源中小板及创业板公司2012...4.2(c)权益净利率趋势图

标签:;  ;  ;  ;  ;  ;  ;  

净权益论文_吴青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