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族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少数族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少数族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族群,少数民族,文化,穆斯林,天主教,威尔士,菲律宾。

少数族群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刘子云[1](2019)在《从西域到岭南:教育流动视阈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族群认同与文化适应——一项教育民族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流动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青年的一种普遍现象,具有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空间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特征。在教育流动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地理环境、语言交流、知识学习、族群互动和文化环境等方面面临文化适应和族群认同的双重困境。从其文化适应的表征来看,他们主要采取了生存、工具和认同等叁种价值取向的文化适应模式,并重塑了原生性和建构性认同、个体和集体认同、开放性和封闭性认同等多元的族群认同型态。少数民族大学生青年为更好地适应跨文化学习生活,主要采取了两种策略:交往理性和选择性认同。(本文来源于《高教论坛》期刊2019年08期)

杜兴雨,苏蕊[2](2019)在《从《华女阿五》到《无声告白》:华美族群“模范少数族裔”光环的幻灭》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女阿五》中华埠女孩"玉雪"的形象通常被视作华美族群战后崛起为"模范少数族裔"的典型范例。"模范少数族裔"实质上是西方主流文化抹杀、掩盖、甚至"阉割"亚裔个性特征的隐性种族歧视,其构建的华美族群刻板印象是导致《无声告白》中女儿莉迪亚突然自杀的直接原因之一,也是"模范少数族裔"话语对华美族群带来的致命创伤。通过分析从《华女阿五》到《无声告白》两代华美文学中主人公不同的生存境遇,追溯了"模范少数族裔"话语兴起的历史轨迹,探讨了"模范"光环下族裔理想破灭的根源。(本文来源于《梧州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尹雪曼[3](2019)在《中国高校“全球代”受众对美剧再现的少数族群形象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剧在中国先后引起两次热潮,其传播之广、热度之高引发部分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警惕,认为美剧是美国媒介帝国主义的载体,严重影响了美剧的正常引进和中美影视文化的交流。虽然创作者是否持有传播意识形态的意图难以测量,但受众究竟如何解读,观念是否受到影响却可以通过实证研究进行考察。美剧的受众多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属于“全球代”(global generation),是受全球电子通信技术影响最深、跨文化沟通最便利的一代,鉴于持媒介帝国主义观点的学者认为高校学生最易受到美剧中的意识形态影响,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浙江大学学生作为全球代受众,对美剧中建构的少数族群形象的解读方式,验证美剧作为媒介帝国主义载体的论点是否成立。本文第一、二章简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第叁章梳理了跨文化传播中媒介帝国主义和“主动的受众”的理论脉络和内涵,并介绍了“全球代”和“流行文化世界公民”两个概念,借以理解中国受众群体对跨文化产品的解读;此外,还回顾了美剧的中国受众研究,以及美剧对少数族群形象的再现以及中国民众对其他族群和族群关系的看法。第四、五章提出研究问题、假设和研究方法,第六、七章陈述研究发现,包括对美剧《摩登家庭》再现的少数族群形象的文本分析,以及由浙江大学在校学生组成的焦点小组对这些形象的解读,包括复述模式和解读模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对剧中再现的拉丁美裔、亚裔、非洲裔族群形象及族群关系的解读。第八章提出结论并反思。本文发现虽然《摩登家庭》的角色设置上体现了种族多样性,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几位少数族裔角色仍然具有刻板印象的特征。在焦点小组讨论中,批评式解读的比例高于参照式解读,有出国访学经历和丰富美剧观看经历的受访者,更多地采用了批评式解读,能够联系自己的经历对剧中再现的刻板印象进行反驳,且显示出跨国电视观众所具有的全球性视野;而经验不足的受访者更多采用参照式解读,易对少数族群产生片面和负面的印象。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校全球代受众在面对跨文化产品时并非如“媒介帝国主义”理论的假设全盘接收,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选择性解读,且对文本背景的了解度和对该文类的熟悉度越高,这种批评能力就越强。因此,本文认为应支持和鼓励优质跨文化产品在我国的引进和传播,推动中外影视文化的交流发展。(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4-01)

闫俊文[4](2019)在《对话台湾“原住民议事联盟”主席、赛夏族群头目根志优:大陆少数民族政策真是好!》一文中研究指出10年前,40多岁的根志优接受过本刊的采访,那时,适值由全国台联主办的"台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展"在京开展,那次展览是台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系统性地推向大陆的首次尝试。作为那次展览的艺术总监,他包办了从场地设计、展品收集等等事无巨细的工作,他好似有用不完的热情,就像台湾中央山脉永不停落的飞鹰,他将推广台湾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称之为"血管里流淌的责任"。岁月终究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飞鹰"渐显老态,两鬓掩映白发,眼睛下吊着眼袋,帅气硬朗的五官显示出一种成熟与稳重。年轻时,他从事过记者、摄像、编辑、撰稿人等职业,曾获得两岸诸多奖项。而今,他专注于台湾少数民族发展与两岸少数民族交流。在某种程度上说,成熟意味着某种"保守",他更加务实,更加学会了为台湾少数民族争取实实在在的权益。英雄豪言壮志消末的背后,是对承担更重责任的默写。那颗心依旧在勃动,飞鹰一天不落地,就要一直飞翔。趁着本刊记者跟随报道台湾少数民族辽宁参访团的机会,我与中评社记者联合专访了根志优。(本文来源于《台声》期刊2019年04期)

吕博文[5](2017)在《文化冲突下少数民族族群权利的维护——以《赛德克·巴莱》为解读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影《赛德克·巴莱》讲述了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将中国台湾岛割让给日本后,日本残暴统治下,中国台湾高山族的日常生活遭遇到外来文化入侵和本地文化逐渐消亡时,面对自身文化、信仰和社会结构面临着的巨大改变,在族群信仰、身份认同和生命尊严之间所做出的生死抉择的过程。本研究对“雾社事件”的产生及其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解构,试图从该事件中去找寻过去甚至当下仍然存在的文化冲突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个人反思,对少数民族未来发展和相关保护给出个人建议,找出一条适合少数民族族群的文化、信仰、社会等问题的发展之路。(本文来源于《人口·社会·法制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武承淑[6](2018)在《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农民工族群性的中介效应——以兰州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族群特色鲜明的兰州市少数民族农民工为研究对象,探索城镇化进程中发挥族群性对少数民族农民工城镇化中介效应的必要性,提出利于张扬族群性的措施,以提高少数民族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生活的能力,为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怀化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卢梦琳[7](2018)在《文化差异与少数族群认同建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南亚各国穆斯林族群冲突问题在过去几十年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近些年以来,作为少数族群的穆斯林群体不断地要求在政治和文化上获得更多的参与权和自治权,这无疑对东南亚各国的社会安全和领土完整等方面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在泰国、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的冲突案例中,中央政府给予在穆斯林群体一定的自治权后,有效地缓解了穆斯林族群冲突。然而,菲律宾南部的摩洛穆斯林冲突问题仍是至今尚未解决的少数族裔分离难题。菲律宾摩洛穆斯林分离运动或者说冲突问题的特殊性在于菲律宾是一个天主教主体的国家,一方面只占8%数量的穆斯林群体难以获得占85%以上数量的天主教群体的认同,另一方面冲突的持续和反复反映了矛盾的复杂。因此,本文所要分析和探究的是摩洛穆斯林的冲突问题缘何发起,以及冲突是否有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甚至于解决。本文试图以文化主义的视角切入,针对菲律宾摩洛穆斯林族群和天主教群体的文化差异进行比较分析,讨论冲突产生的原因;针对菲律宾不同时期天主教主体政府,主要是马科斯政府和拉莫斯政府之间,关于对待摩洛穆斯林问题上的政策比较,讨论冲突调节的可能性、如何调节,以及文化在其中扮演的关键性力量。菲律宾摩洛穆斯林和主体民族天主教之间的冲突有深远的历史烙印,从殖民时期到后殖民时期,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以宗教上的差异作为冲突的表现形式贯穿始终,整合政策中体现的在法律、土地和教育上的观念不同,说明了文化差异塑造了文化认同,逐步形成族群认同并进一步导致冲突的扩大和升级,但并不是冲突的根本原因。文化差异背后的政治权利是关键,作为少数族群的摩洛穆斯林在政治权利上受到区别对待,在社会认同上受到歧视和偏见。究其原因,一方面穆斯林的敌对身份成为巩固天主教团结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穆斯林族群通过宗教认同团结本就少数的族群力量。文化在政治形态中成为工具性的话语资源出现,而摩洛穆斯林的斗争最终是指向文化权利,即社会平等的获取和政治身份的认同。文化差异背后的冲突如何调节,通过比较马科斯政府和拉莫斯政府的政策导向,我们知道族群认同已经被构建和存在,如何去化解族群认同与不同族群之间的紧张关系,其关键点在于构建凌驾于族群认同之上的国家认同,而理解和尊重文化上的差异对于缓解冲突能够提供重要支持。对于族群间的关系,要么融合,要么分离,即存在同化和多元化的区别。菲律宾在历史上就有被西班牙殖民政府和美国殖民政府同化的痕迹,而殖民后菲律宾天主教政府潜移默化中采用的也是同化政策来构建族群关系,构建国家认同。从同化的阶段论来看,马科斯政府具有文化同化的倾向,是一种粗暴的方式对待穆斯林族群;拉莫斯政府在结构同化上做了更多努力,迎来了短暂的和平。因此,文化差异在认同中扮演关键性因素,政治冲突中的文化主义视角具有更强的解释力,文化和政治变迁的关系具有紧密的联系。(本文来源于《华东政法大学》期刊2018-05-14)

赵梦琪[8](2018)在《少数族群的社会融合:威尔士借助语言的民族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元化的少数民族,虽然人口不多,但却构成了多元文化的威尔士。鉴于威尔士日益增强的种族和文化多样性,一个恢复自治权的政府拥有更好的机会结构去解决社会融合问题,采取民族建构策略。虽然威尔士有比以前更多的机会和权力来应对社会一体化议题,但少数民族群体的威尔士认同仍被忽视。更严重的是,因为威尔士政府没有重视这个问题,妥善管理并给予公民明确的民族认同,种族多样性对威尔士的社会一体化和凝聚力构成了一定威胁。与此同时,威尔士出现了一股语言复兴潮流,政府正积极将威尔士语法制化,为民族建构提供了有效手段。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建议突出强调文化领域的威尔士民族建构事业应该针对少数民族群体并通过威尔士语复兴展开。因此,本文旨在评估威尔士是否可以威尔士语的日常使用实现对少数族群的社会融合,以及少数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学习和使用威尔士语增强对威尔士的民族认同感。本文试图回答威尔士民族建构是如何通过语言实现社会融合,希望填补针对少数民族的威尔士民族认同的学术空白。更重要的是,本文希望为其他地区或国家的类似情况提供经验教训。关于英国的民族建设工程如何针对少数民族进行社会融合的问题,已有许多着作。文献综述主要围绕威尔士民族建设的着作中出现的四大问题,它们是:与苏格兰民族建设相比,政治和学术界对威尔士的关注较少;威尔士民族主义被当成是国家民族主义的对立面;聚焦在结构组织层面的民族建设分析和威尔士身份的构成。基于对以往着作的分析,文献综述部分总结了本文研究问题是如何诞生以及学术创新点。论文由四个章节组成。和一章将根据种族,社会领域和民族构建等核心概念来设计理论框架图。同时,将波尔迪厄的惯习,身份认同形成中的语言作用和民族主义研究中的日常视角等重要文献和理论联系起来,为下一步的数据分析和研究提供逻辑和指导方针。接下来的叁章致力于通过提出和回答叁个次要问题来回答主要研究问题。它们是威尔士机构如何以及为什么采用威尔士语言作为民族构建在日常实践中的主要工具,少数民族群体每天是如何体验威尔士民族性,以及少数族群是否真的能通过学习和使用威尔士语提高对威尔士的民族认同。最终,在问题得到解答后,本文对威尔士如何更好地借助威尔士语言整合少数民族群体提出建议,并最终总结全文。政府组织采取的民族构建政策以及少数民族威尔士语的日常实践将成为研究的主要课题。因此,全文的研究内容是通过社会构建而不是客观感知而来的,这决定了解释说明性研究成为本文的研究范式和方法选择。本文将采用更具个性和灵活性的方法来捕捉人际对话和文本语句的意义。在探讨社会结构与日常生活中与民族认同相关的日常实践之间的相互作用时,政府文件、报纸文章、访谈和已经完成的调查中的语句将得到批判性分析,使得本文能够详细描述少数民族的威尔士的身份认同感。全文的理论框架基于布尔迪厄的实践理论设计而成。它认为实践是从某个特定社会领域产生的惯习的结果,在这个社会领域中存在某些规则,同时实践反映了人们思考,感受,感知和行动时所表现的惯习。领域、惯习和实践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理论概念可以用于日常实践的分析,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作为惯习的民族身份认同是如何形成,最终实现社会一体化的目的。基于语言在维护和形成民族认同中的作用,少数民族中为了对威尔士产生民族认同而学习和使用威尔士语将成为本文的研究主题。就像理论框架展现的那样,本文试图解释两个过程。在自上而下的过程中,惯习来自于一个具体的社会系统,在这个社会系统中,威尔士语成为进入特定社会领域的入场规则。惯习应该被看作是社会系统的一种新兴特性,也是一种特定系统的行为模式。这是本文的关键命题,这说明身份认同形成的过程中组织结构有很大的影响。相反,自下而上的机制表明,日常接触,威尔士语言的使用或学习为民族身份构建提供了契机,最终推动更好的社会融合。对于希望融入主流社会并在教育或工作场所等特定领域找到自己位置的少数民族群体而言,威尔士语的学习和使用是官方设立的入场规则之一。威尔士政府的政策发明了两种措施,一种措施是鼓励人们获取语言,另一种措施可以让公众在媒体或工作环境中学习和使用该语言。因此,政策分析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方面是教育,另一方面是媒体,工作场所和公共服务等其他领域,但都与威尔士语有关。它试图说明政府针对少数族裔群体学习和使用威尔士语言创造了怎样的政策环境和语言背景,以便他们能够维持和改善他们在特定社会领域的地位。为什么威尔士政府号召并推动威尔士语的使用可以在具体的理论中找到答案。接下来一章介绍了少数民族群体是如何在学校,家庭,社区,工作场所以及儿童和成人社区服务等不同领域日常中体验和使用威尔士语。在惯习的驱动下,黑人少数族群愿意使用和学习威尔士语。惯习可以被解构为社会化的规范,内化的观念,从而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一方面,掌握威尔士语作为特定社会领域的入场规则,以及威尔士语渗透在方方面面,使得少数族群产生学习威尔士语的动力和诉求。另一个原因人们承认是中家认同与威尔士语之间的紧密联系。日常使用的结果是,在威尔士的少数民族群体中出现了一种民族语言活力,虽然个人不一定把每次语言使用经历都视为身份认同的努力和实践上,但它们客观上确实是威尔士认同的重要标志。现实中少数族群的威尔士语言能力和民族认同并不像理论描述的那样美好。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特别是在卡迪夫的大多数少数社群中,威尔士语言能力及认同感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尽管威尔士的学习者和使用者比那些不了解威尔士语的人相比,更有可能认同威尔士语,但是在语言能力和民族认同之间并不存在直接联系。这种现象可归因于四个原因,包括自身语言的反作用,威尔士作为额外语言提供服务的不足,对语言功能的争论以及威尔士性概念的模糊性。相应地,本文提出了四点建议,希望通过政府组织层面能够更好地利用语言民族联系提高威尔士在少数族群中的民族认同,确保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5-04)

张放[9](2018)在《统一后德国中小学少数族群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国有着悠久的移民迁入历史,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伴随着德国的经济崛起,其对大量劳动力的需求使联邦德国成为重要的移民目的地。20世纪90年代德国完成统一进程,联邦德国已经被公认为是一个移民国家。在这种移民过程中,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外来少数族群,如何通过教育来促进他们融入德国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选取德国少数族群中人数最多和影响力最广的土耳其裔群体来对德国的教育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第一章对统一后德国中小学土耳其族群教育问题的形成过程进行论述。土耳其族群在德国的融入情况堪忧,形成了堪称“国中之国”的土耳其社区,这对他们的教育问题的解决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而德国当局也没有对土耳其群体给予足够的支持,反而在立法、教育、宗教方面有颇多歧视。本章还对两德统一前德国中小学中的土耳其群体的教育政策及缺陷进行了评述。第二章对统一后德国中小学土耳其族群教育问题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土耳其裔的教育难题除了表现在其学业成绩较差和升学层次较低外,还表现在德国的教育体系缺陷、教育隔离、教育歧视和宗教教育的缺失等方面,这些都是德国政府急需解决的社会难题。第叁章简要的列举了统一后德国为解决土耳其族群的教育问题而采取的教育政策,分为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MK)、联邦各州和学校叁部分来论述。其中2000年开始举办的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估的匹萨测试是一个转折点,德国学生在之后的几次测试中的排名较低使得政府开始意识到少数族群的教育问题来,开始出台从语言学习、学校教育、宗教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来解决问题。第四章对联邦德国中小学少数族群的教育政策进行了评价与建议。评价部分已德国在PISA2009上的表现的来论述德国的教育改革的效果,用2012年德国统计局进行的年度微普查的数据来具体分析土耳其族群的教育进步不是很大;随后对土耳其族群教育落后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最后根据具体的教育难题症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刘华芳[10](2018)在《少数民族电影音乐建构特点及其族群认同功能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少数民族电影音乐与其它电影音乐相比具有其独特的音乐建构特点,主要体现为原生性音乐要素的多态运用及次生改编、再生创作。这些音乐不仅具有常规的服务电影剧情发展、人物性格塑造、情节氛围烘托的功能,还起到重要的族群认同作用。其中即包括强化本族群成员的文化记忆、建构族群民族心理、自我认识,实现个体对族群的归属和认同作用。此外,还包括被主流意识认同的需求,通过"折中"的方式,实现族群之间的相互理解。(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期刊2018年02期)

少数族群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华女阿五》中华埠女孩"玉雪"的形象通常被视作华美族群战后崛起为"模范少数族裔"的典型范例。"模范少数族裔"实质上是西方主流文化抹杀、掩盖、甚至"阉割"亚裔个性特征的隐性种族歧视,其构建的华美族群刻板印象是导致《无声告白》中女儿莉迪亚突然自杀的直接原因之一,也是"模范少数族裔"话语对华美族群带来的致命创伤。通过分析从《华女阿五》到《无声告白》两代华美文学中主人公不同的生存境遇,追溯了"模范少数族裔"话语兴起的历史轨迹,探讨了"模范"光环下族裔理想破灭的根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少数族群论文参考文献

[1].刘子云.从西域到岭南:教育流动视阈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族群认同与文化适应——一项教育民族志研究[J].高教论坛.2019

[2].杜兴雨,苏蕊.从《华女阿五》到《无声告白》:华美族群“模范少数族裔”光环的幻灭[J].梧州学院学报.2019

[3].尹雪曼.中国高校“全球代”受众对美剧再现的少数族群形象的解读[D].浙江大学.2019

[4].闫俊文.对话台湾“原住民议事联盟”主席、赛夏族群头目根志优:大陆少数民族政策真是好![J].台声.2019

[5].吕博文.文化冲突下少数民族族群权利的维护——以《赛德克·巴莱》为解读对象[J].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17

[6].武承淑.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农民工族群性的中介效应——以兰州市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8

[7].卢梦琳.文化差异与少数族群认同建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8

[8].赵梦琪.少数族群的社会融合:威尔士借助语言的民族构建[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

[9].张放.统一后德国中小学少数族群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10].刘华芳.少数民族电影音乐建构特点及其族群认同功能探究[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8

标签:;  ;  ;  ;  ;  ;  ;  

少数族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