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文献论文-余治平

传世文献论文-余治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传世文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儒学史,传世文献,高峰论坛,整理与研究

传世文献论文文献综述

余治平[1](2019)在《重视董仲舒传世文献的挖掘、整理与研究——2019年中国·德州“董仲舒思想研究高峰论坛”开幕辞》一文中研究指出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又是一年秋高气爽、金桂飘香的季节,我们又来到德州董子书院一起探讨董仲舒的思想与学术,在这样山清水秀的环境内坐而论道,无疑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所以,我谨代表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委员会向"董仲舒思想研究高峰论坛"的承办方——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德州学院、德州市董子书院表示诚挚的感谢,辛苦你们了!这次论坛的主题非常好,"董仲舒‘大一统’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很有特色,能够简明扼要地勾勒(本文来源于《德州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程圳生[2](2019)在《苏轼、黄庭坚传世书迹的文献价值与文本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记录:版行东坡长短句,《贺新郎词》云:"乳燕飞华屋。"尝见其真迹,乃"栖华屋"。《水调歌词》,版行者末云:"但愿人长久。"真迹云:"但得人长久。"以此知前辈文章为后人妄改亦多矣。~([1]57)(本文来源于《中国苏轼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王思程[3](2019)在《从传世文献看殷周文化变革的自发性与连续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古代的历史语境中,殷周之变这个历史进程长期被掩盖,殷周之变的实质内容与实际过程皆未得到充分的讨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上古叁代的文献太少,"不足征",只能根据某种后世的历史哲学来想象,另一方面也可以归因于殷周之变事实上的历史进程本身就是自发的、连续的渐变过程,并不存在一个使人印象深刻的突破发生,所以很难对后世的历史记忆产生更显着的影响。殷周之变是种隐性的渐变这个事实本身为中国古代的历史话语忽略这场变革、建构叁代的同质性提供了条件。殷周之变事实上的自发性与连续性跟古代历史语境中叁代文化的一脉相承是可以互相参证的。(本文来源于《时代报告》期刊2019年05期)

雷安军,郑显华[4](2019)在《从“柔远能迩”看西周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治理——以金文和传世文献的比较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文字的研究,结合汉代"强干弱枝"政策,"柔远能迩"应释为"使远人柔弱,使近人刚强",即安抚远方国族,使其柔顺,与中央王朝友好相处;使近处国族强壮,以拱卫中央王朝。西周金文和传世文献对"柔远能迩"的记载存在不同,金文强调统治者的"德"是实现"柔远能迩"的前提。金文和传世文献强调"柔远能迩"政策能够安定各邦,使蛮夷顺服、百姓受惠、周王安定,使神喜悦。在民族大变动的背景下,西周的统治者以"柔远能迩"为中心,结合法律手段和战争手段,对边疆少数民族实施了有效治理,建立起稳固的邦国秩序,对当代中国的边疆治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宜宾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胡波[5](2018)在《先秦两汉“橐”、“囊”演变考——基于传世与出土文献的综合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表示"袋子"义的名词,先秦两汉主要有"橐"和"囊"两个。从传世文献的考察来看,先秦多用"橐"少用"囊",西汉"囊"赶超"橐",并在汉末"囊"替换了"橐";但从简帛文献来看,两汉以前多用"囊"少用"橐",两汉则"橐"多于"囊",它并未被"囊"所取代。"橐"与"囊"并无大小之别,而是无底与有底之分。可见,要研究先秦两汉常用词的演变,应当结合传世和出土文献进行综合考察、相互印证,只有这样才能使结论更加接近语言演变的事实。(本文来源于《励耘语言学刊》期刊2018年02期)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6](2018)在《《藏区民间所藏藏文珍稀文献丛刊》(精华版) 文海觅珠 经典传世》一文中研究指出《藏区民间所藏藏文珍稀文献丛刊》(精华版)(以下简称《藏文文献》)是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和光明日报出版社联合出版,着名书籍设计家吕敬人及其团队领衔设计,深圳雅昌艺术公司承印的藏文古籍图书。本书是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唯一一部同时获得装帧设计奖和印刷复制奖两项大(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期刊2018-11-19)

丁媛[7](2018)在《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涉医内容中的“建除”术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战国秦汉时期的《日书》、唐宋时期的敦煌具注历日、明清时期的选择《通书》中都有以"建除"行事宜忌指导医疗活动的记载。敦煌《发病书》中有与"建除"有关的疾病占卜方法,古医籍中也有与"建除"相关的治病宜忌,这都说明古人在日常医疗活动中常常据此择吉避凶。(本文来源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期刊2018年05期)

潘会月[8](2018)在《出土文献对传世文献的学术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近百年,我国许多地方出土了大量古代文献,如甲骨文献,金石文献,简帛文献,敦煌文献等,它们数量庞大,涉及的内容广泛。随着大量简帛佚籍的不断问世,出土文献具有的重大价值也逐渐被发现和重视。在其价值中,便具有对传世文献的补充和纠缪的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8年09期)

方一新[9](2018)在《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互证浅説——读北大简《苍颉篇》随札》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大简《苍颉篇》整理本已有较为详细的注释和校勘,但仍有可讨论的馀地。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就其释义、举证方面的问题进行商补或进一步论证,旨在説明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互证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文献语言学》期刊2018年01期)

殷盼盼[10](2018)在《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相结合的经典之作——孟宪实着《出土文献与中古史研究》介评》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3月孟宪实先生所着《出土文献与中古史研究》(以下简称"孟着")由中华书局出版,此书是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丛刊》推出的第十二部着作。《丛刊》"出版弁言"称将选择"位于前沿、专业质量一流的科研成果",可见《丛刊》在内容选择上的极高标准。孟着收录其多年来在敦煌吐鲁番学与十六国北朝及唐史研究方面的二十七篇论文,利用敦煌吐鲁番文书、近年出土墓志,并结合传世典籍,提出了一些颇具创见的观点,对相关问题的(本文来源于《吐鲁番学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传世文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记录:版行东坡长短句,《贺新郎词》云:"乳燕飞华屋。"尝见其真迹,乃"栖华屋"。《水调歌词》,版行者末云:"但愿人长久。"真迹云:"但得人长久。"以此知前辈文章为后人妄改亦多矣。~([1]57)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世文献论文参考文献

[1].余治平.重视董仲舒传世文献的挖掘、整理与研究——2019年中国·德州“董仲舒思想研究高峰论坛”开幕辞[J].德州学院学报.2019

[2].程圳生.苏轼、黄庭坚传世书迹的文献价值与文本意义[J].中国苏轼研究.2019

[3].王思程.从传世文献看殷周文化变革的自发性与连续性[J].时代报告.2019

[4].雷安军,郑显华.从“柔远能迩”看西周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治理——以金文和传世文献的比较为中心[J].宜宾学院学报.2019

[5].胡波.先秦两汉“橐”、“囊”演变考——基于传世与出土文献的综合考察[J].励耘语言学刊.2018

[6].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藏区民间所藏藏文珍稀文献丛刊》(精华版)文海觅珠经典传世[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

[7].丁媛.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涉医内容中的“建除”术及其应用[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8

[8].潘会月.出土文献对传世文献的学术价值[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

[9].方一新.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互证浅説——读北大简《苍颉篇》随札[J].文献语言学.2018

[10].殷盼盼.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相结合的经典之作——孟宪实着《出土文献与中古史研究》介评[J].吐鲁番学研究.2018

标签:;  ;  ;  ;  

传世文献论文-余治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