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延: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应用效果论文

李红延: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应用效果论文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0 例糖尿病患者,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前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的40 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在FBG、2HPg以及HbAlc 水平中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FBG、2HPg 以及HbAlc 水平中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更为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多方面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

0 引言

糖尿病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在目前该病还没有彻底治愈的方式,只能够通过药物与其他治疗方式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控制。而根据临床研究显示[1],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良好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主要选取了本院80 例糖尿病患者,主要针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图6、图7分别为含砂流对窄8贴片(外拱璧处)和窄10贴片(外拱璧处)冲蚀后的损伤形貌。图6中可观察到若干条较长的犁沟型划痕,图7中既有犁沟型划痕,也有较多的串坑。外拱璧处附近的流场为高压区,流动在弯管横断面处呈对称的旋涡流,沿着流向呈螺旋流动[17,19],故外拱璧附近流场中的固相颗粒携带着较高的动量多次撞击和切削外拱壁,导致其具有较严重的疲劳损伤和质量损失。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择了我院在2017 年5 月至2019 年3 月所收治的80 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对照组40 例患者中,男性23 例,女性17 例,患者的年龄在32~81 岁;平均年龄(58.18±10.53)岁;研究组40 例患者中,男性24 例,女性16 例,患者的年龄在31~83 岁;平均年龄(57.46±9.29)岁;2 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资料中可以进行对比。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1)健康宣教:在患者入院之后,需要安设专门的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有关疾病的知识,提高患者对于疾病与自身的了解程度;健康宣教的方式可以采用一对一口述、发放宣传手册以及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以此来促使患者能够充分了解糖尿病,防止患者出于对疾病的不了解而产生恐惧心理,并以此来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2)心理护理: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大部分患者往往会长期处于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等状态;而这些不良心理状况不但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了解患者的心理矛盾,并帮助患者解决遇到的问题,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提高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3)用药指导:由于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的年龄较大,其记忆力有所降低,时常会忘记药物的使用剂量与方法;因此,对于种类较多或是容易混淆的药物,护理人员可以将药物的使用方法写在纸上贴在药品上,以此来帮助患者区分药物;(4)生活指导:为促使患者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对患者进行饮食与运动干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饮食计划,让患者少食含糖量较高的食物;运动方式主要以太极、散步为主,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运动时间与运动量,若患者运动过程中出现头晕等情况则需要立刻停止运动。

如果将胞元结构等效成一个等体积均质实心单元,则该等效单元在yoz面内与所取胞元结构有相同的剪切模量。该等效单元在yoz面内所承受的剪应力为:

1.3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F B G)、餐后2 h 血糖(2 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2]。

1.4统计学方法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血糖水平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而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各项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所示。

2 结果

此次研究中80 例糖尿病患者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9.0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2 组患者在血糖水平各项指标中采用±s”进行计算,行t 检验。

加速稳定性试验可在短时间内考察制剂在极端条件下的含量变化情况,以初步预测其稳定性,同时也是对制剂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短暂的超常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模拟考察[16]。长期稳定性试验可明确制剂在常规条件下贮存的稳定性情况,以确定药品的有效期,是稳定性试验的核心[17]。本研究中,两种包衣样品的稳定性无明显差异,均较稳定;但各时间点的测定结果显示,两种包衣样品中薄膜包衣样品的龙脑含量均较高,提示薄膜包衣样品中挥发性成分损失较少。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对比

组别(n=40)FBG(mmol/L) 2Hpg(mmol/L) HbAlc(mmol/L)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8.35±2.28 6.18±1.32 10.24±2.54 7.63±2.02 7.76±1.71 6.41±0.84对照组 8.27±2.31 7.92±1.57 10.16±2.23 9.23±2.16 7.77±1.83 7.14±1.02 t 0.1559 5.3651 0.1497 3.4217 0.0253 3.4941 P 0.8765 0.0000 0.8814 0.0010 0.9799 0.0008

3 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不良的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使得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了逐年递增的趋势[3]。糖尿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情况,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均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必须要控制好患者的血糖水平,促使患者能够注重自身的行为,改善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进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现阶段,综合护理干预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临床护理中;与传统护理方式不同,综合护理干预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其无论是在护理范围、护理细节以及护理内容中更为全面[4]。在临床护理中,能够通过健康宣教,加强患者对于疾病的重视程度,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通过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对抗疾病的信心;通过用药指导,能够促使患者按时、按量进行服药,避免患者由于疏忽大意而出现忘记服药的情况[5];而通过生活指导,则能够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与生活习惯,从饮食方面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避免患者过多食用高糖食物,提高患者的运动量,进一步促进患者血糖的平稳。在本次研究中:护理前,研究组患者FBG、2Hpg 以及HbAlc 水平分别为:(8.35±2.28)mmol/L、(10.24±2.54)mmol/L 以 及(7.76±1.71)mmol/L;对 照组患者FBG、2Hpg 以及HbAlc 水平分别为:(8.27±2.31)mmol/L、(10.16±2.23)mmol/L 以 及(7.77±1.83)mmol/L;由 此 可 见,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血糖水平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FBG、2Hpg 以及HbAlc 水平分别为:(6.18±1.32)mmol/L、(7.63±2.02)mmol/L 以及(6.41±0.84)mmol/L;对 照 组 患 者FBG、2Hpg 以 及HbAlc 水 平 分 别 为:(7.92±1.57)mmol/L、(9.23±2.16)mmol/L 以及(7.14±1.02)mmol/L;由此可见,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各项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相比于传统的护理模式,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淑娟.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在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7,9(1):69-70.

[2]王燕萍. 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对2 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和血糖的控制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17,15(7):34-35.

[3]刘宝霞.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6(3):82-83.

[4]黄婵娟,童丽灵,陈萍萍.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对2 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7,24(17):125-126.

[5]孔令娜,魏彩第,才战军.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在青壮年2 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17(05):78-80.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86.223

本文引用格式:李红延.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6):341.

标签:;  ;  ;  ;  ;  ;  ;  ;  ;  ;  ;  ;  

李红延: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应用效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