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迁移论文-闵红,杨静,呼延婷婷,绳金房

微生物迁移论文-闵红,杨静,呼延婷婷,绳金房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生物迁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片剂,水分活度,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微生物迁移论文文献综述

闵红,杨静,呼延婷婷,绳金房[1](2019)在《片剂水分活度迁移规律与载荷微生物生长状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片剂药品储存于不同水分活度(aw)环境时,aw迁移规律与载荷微生物生长状况,为制订符合国情的"非无菌制剂水分活度测定的应用指导原则"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将自然污染后的妇康片分别置aw为0. 328,0. 529,0. 753,0. 902,0. 973的密闭环境中,研究药品aw的水分迁移规律和载荷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药品储存于5种不同aw环境,表现出药物的aw在第1周急剧增加,随后缓慢增加,并逐渐与环境aw趋于一致的变化规律;药品置低aw环境时,需氧菌总数(TAMC)及霉菌和酵母菌总数(TYMC)随着时间的延长有降低趋势,置高aw环境时,TAMC和TYMC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平稳趋势。结论本身aw较低的片剂可考虑根据历史检测数据和有效证明文件进行微生物指标的参数放行,或采用aw取代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实现从终端控制到源头和过程控制的目标。(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9年22期)

陈煜[2](2019)在《荧蒽在浅层地下水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其微生物强化修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长期的人类活动和工农业发展影响下,环境污染问题成了令人类担忧的世界性问题。浅层地下水系统作为地球环境的重要部分,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相较于地表水体,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更具隐蔽性,而且修复困难。多环芳烃(PAHs)是一种具有叁致效应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来源广泛,在世界各地各种环境中普遍分布。对PAHs污染规律,迁移转化和修复的研究对于环境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环境中PAHs污染来源、现状等文献综述基础上,以沈阳郊区某场地的浅层地下水PAHs调查为背景展开了浅层地下水系统中PAH迁移转化和生态修复研究。根据采样检测,郊区场地受周边农田和交通影响,地下水中PAHs的总浓度在9.0-3344.7 ng/L范围内,荧蒽的浓度范围在ND-384.3 ng/L内。通过室内土柱模拟实验,包气带表层土壤中浓度20μg/g的荧蒽在淋滤作用下将以2.0μg/L左右的稳定浓度被淋滤出来;淋滤液中的荧蒽有60%-89%被包气带介质吸附,穿过包气带介质后的水溶液中荧蒽稳定浓度约0.6μg/L;含荧蒽200μg/L的污染地下水经过饱和含水介质后,出水中荧蒽浓度仅剩1.1μg/L。根据实际检测数据和土柱模拟参数,推算场地土壤中荧蒽最高浓度为3.8μg/g。在土壤土着微生物的自然降解作用下,初始浓度为200μg/g的荧蒽在64 d后的生物降解率在97.7%左右,降解速率约2.2μg/(g·d)。荧蒽的介入使得土壤中微生物菌落组成和细菌相对丰度发生改变,尤其是γ-变形菌纲和α-变形菌纲细菌;污染土壤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部分微生物能够恢复,如α-变形菌纲内的鞘脂单胞菌科、红螺菌目和柄杆菌科细菌,经过驯化后的微生物群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荧蒽的降解。为加快污染土壤中荧蒽的降解,从污染场地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柄杆菌科_短波单胞菌属的降解菌,该菌对初始浓度为500μg/L,1000μg/L,2000μg/L荧蒽的降解率在44%-56%之间,而且不受场地重金属Cd复合污染的影响。将该降解菌加入到受荧蒽污染的土壤中能够加快土壤中荧蒽的降解,33 d的降解率可达86.4%,而且降解菌的加入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并能够抑制未定名菌株的生长。(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刘扬[3](2019)在《基于流域水循环的微生物驱动氮素迁移转化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流域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大系统,由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各个子系统组成。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流域生态系统中水循环要素通量发生了深刻变化,影响了生态系统环境因子。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中唯一贯穿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并与环境因子实现密切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一类生物,是流域内环境元素循环的重要驱动力,也敏感地响应着气候变化。青海湖流域是青藏高原典型的高原咸水湖泊流域。位于中国西北干旱区、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带。流域生态系统脆弱敏感,生态重要性突出。近年来,青海湖流域呈现暖湿化趋势,流域生态系统中水循环通量及伴生的环境因子通量均发生变化。青海湖流域是一个贫磷湖泊,因此氮素迁移转化规律直接影响了流域营养程度。作为元素迁移转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基因的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将会共同影响流域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基于流域水循环的微生物驱动氮素迁移转化机理研究,是实现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发展、保证流域生态功能正常发挥的微观基础。它还为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定量工具和解决方案。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气候变化背景下,青海湖流域气象要素呈现暖湿化趋势,径流通量随之增加,伴生过程的无机环境因子也呈现多样变化。环青海湖地区气象站气温、降水年平均变化率和年变化率差异较大,具有较强的各向异性。流域气温和降水呈“暖湿”趋势。气温年际倾向率为0.356℃/10a,增温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冬季已经取代春季成为气温增幅最高的季节。2010年代增温最为显着,“暖冬”格局已形成。全年中,降水由高到低的增长速度为夏季>春季>冬季,而秋季呈下降趋势。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94.2%,春夏两季贡献较大。径流随气温和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也呈现出径流集中,占全年径流量的84.5%,其中7月份达到57.1 m~3/s的趋势。2010年代增幅最大,夏秋两季贡献巨大;但春季呈下降趋势。水循环伴生过程中的无机环境因子的变化各异。通过对1975、2008和2016年的坡面土壤有机质含量监测结果表明,坡面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下降,特别是高海拔地区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低海拔地区。青海湖流域湖泊和河流水体水质均优于地表Ⅱ类水环境质量标准,其中湖泊水体pH值和氨氮指标明显高于河流水体监测点,高锰酸盐指数略低于河流水体监测点,溶解氧则差异不大。在入湖河流中布哈河水质最优。(2)揭示了青海湖流域微生物群落的空间格局,从流域地质成因、地球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等方面解析了分布格局一致性和差异性。系统梳理了青海湖流域的地质成因和六大沉积体系。通过原位观测实验,分析了青海湖入湖河流河口和湖泊水体中多元素空间特征,划分了四个组别,分别为主湖组、卫星湖组、入湖支流组和倒淌河组;并从流域地质成因和地球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等方面解释了不同组别水体中元素来源的相似性和各异性。以布哈河流域为核心,从水循环产汇流过程的坡面、河流、湖泊叁个环节,综合分析流域微生物群落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为青海湖流域陆域和水域的优势门类,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为优势种属。在陆域土壤中,河流下游低海拔地区的土壤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上游高海拔地区。河流水体中,微生物种类的相对丰度具有较强一致性,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和蓝藻(Cyanobacteria)是河流水体中最优势门类,黑马河比布哈河具有更丰富的细菌谱系。湖泊水体中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也是最重要的门类,相对丰度在40%以上。在咸水湖中,优势门类相对丰度具有较强一致性,依次均为α变形杆菌(α-Proteobacteria)、拟杆菌(Bacteroidetes)、蓝藻(Cya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放线细菌(Actinobacteria),但丰度上略有差异;在淡水湖中,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差异很大。(3)依据水文循环机理筛选关键因子,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阐释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和对水文过程的响应规律。依据水文循环机理,筛选出坡面土壤有机质、河流断面融雪径流占断面径流比例、湖泊水体盐度为关键因子来表征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影响,并和其它水环境因子一起与微生物门类进行相关分析。其中河流断面的融雪径流比例由构建的基于WEP模型的青海湖布哈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提供,该模型能很好的描述该流域的水文循环过程。结果表明,在陆域坡面生态系统中,对比了节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黄杆菌属、微杆菌属、冰川细菌属等微生物菌属,只有微杆菌属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显着负相关,其他菌属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没有显着相关性。在河流生态系统中,水环境因子中,pH、电导率、总氮、硝酸盐氮、溶解性有机碳等是影响微生物种类的主要因素;对微生物门类影响最显着的指标从高到低为海拔高度、融雪径流比例、电导率。其中海拔高度分别与蓝藻门呈现显着正相关,与变形杆菌门和Thermi呈现显着负相关。融雪径流比例与酸杆菌呈正相关,与拟杆菌呈负相关。电导率与厚壁菌呈正相关,与放线菌呈负相关。湖泊生态系统中,盐度、电导率、总氮、硝酸盐氮、氨氮和溶解性有机碳,这些指标均强烈影响着湖泊水体中的微生物。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和Thermi对这些指标呈显着相关,而拟杆菌门、蓝藻门、变形杆菌门、疣微菌门、无壁菌门却与水循环及水环境因子无显着相关。(4)对比分析了河流和湖泊生态系统中的六大过程基因对氮代谢的贡献率;构建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微生物驱动氮素迁移转化模型,为未来青海湖布哈河流域氮素和微生物群落的演变趋势提供定量工具。识别了水体中微生物代谢的功能基因和相对丰度;聚焦氮素转化的六大过程,定量分析了河流和湖泊水体中氮素转化功能基因相对丰度的差异,确定对氮素转化的贡献。河流水体的代谢基因高于湖泊水体,河水中氮代谢基因的相对丰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异化硝酸盐还原>同化硝酸盐还原>反硝化>固氮>硝化>厌氧氨氧化;湖水中氮代谢基因相对丰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与河水基本相同,依次为同化硝酸盐还原>异化硝酸盐还原>反硝化>固氮>硝化>厌氧氨氧化。构建了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微生物驱动氮素迁移转化模型,采用水土流失方程和河道一维水质模型的耦合,重点针对识别出的氮代谢过程,采用莫诺方程和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的模式进行改进,定量描述了微生物与氮素转化的机理关系,为定量评估微生物对氮素迁移转化规律提供定量工具。(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窦培谦[4](2018)在《再生水中病原微生物在铜钼矿浮选过程中的迁移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再生水用于铜钼矿浮选的健康风险,研究了病原微生物在浮选过程中的赋存及界面吸附行为,基于实验测定的接触角和Zeta电位,运用经典DLVO和扩展DLVO(XDLVO)理论获取了病原微生物与矿物颗粒之间的作用能信息,揭示了病原微生物在矿物颗粒表面的吸附机理,利用QMRA方法评估了再生水用于浮选的健康风险,并提出了风险控制措施。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噬菌体MS2、ΦX174、大肠杆菌能够被矿物颗粒迅速吸附,绝大部分病原微生物在磨矿过程被矿物颗粒吸附,其中95%以上的病原微生物被尾矿吸附,粗精矿、中矿对病原体的吸附率不足5%;选矿废水中未检测到病原体,继续用于浮选流程病原微生物感染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病原微生物在矿物颗粒表面的吸附符合XDLVO理论,疏水作用和特异性吸附是影响病原微生物与矿物颗粒吸附的关键因素。矿物颗粒对病原微生物的吸附能力顺序为:ΦX174>MS2>大肠杆菌,病原微生物-矿物颗粒体系XDLVO作用能垒顺序为:大肠杆菌>噬菌体MS2>噬菌体ΦX174;由于大肠杆菌表面的胞外聚合物与铜钼矿颗粒的桥连作用,铜钼矿物颗粒对大肠杆菌的不可逆吸附/灭活率明显高于两种噬菌体;提高体系pH值或增加离子强度能使病原微生物和铜钼矿颗粒Zeta电位增加,静电斥力增大导致吸附减弱,pH值从7.5增加到9.5,噬菌体MS2、ΦX174、大肠杆菌浓度衰减分别降低了 38.19%、9.30%、53.70%,吸附速率常数 λ0 分别降低了 26.6%、15.83%、69.10%;缓冲体系中P043-、CO32-与铜钼矿颗粒发生特异性吸附,挤占了铜钼矿颗粒表面的吸附点位导致吸附减弱,由于Ca2+、Mg2+等二价阳离子对负电荷的屏蔽作用,噬菌体MS2、ΦX174、大肠杆菌浓度衰减分别提高了 0.64%、0.5%、35.57%;煤油、PJ053和CaO大大增强了矿物颗粒对病原体的吸附,二号油加入影响不明显。病原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雨季再生水中粪大肠杆菌浓度明显高于旱季,矿物颗粒中粪大肠杆菌浓度高于浮选用水:暴露剂量为1mL,选矿厂所有岗位粪大肠杆菌单次暴露感染概率均处于可接受水平,矿物颗粒中粪大肠杆菌的年感染概率为0.08~0.33,远高于人体最大接受风险(1.7×10-2),暴露于浮选用水中粪大肠杆菌的年感染概率为0~0.35,处于可接受水平的概率为83%;臭氧氧化处理工艺对粪大肠杆菌的去除高达3~4-1gMPN/L,使用臭氧氧化处理的再生水用于浮选试验,所有岗位暴露于浮选用水和矿物颗粒中粪大肠杆菌的健康风险均处于可接受水平,臭氧氧化处理工艺能同时兼顾再生水的安全卫生和浮选指标,可作为再生水用于浮选时应对大肠杆菌健康风险的处理技术。(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期刊2018-10-30)

卢雪蓉,冯晓丽,刘朝莹,李潜[5](2018)在《纳米银的迁移转化对环境微生物毒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银(AgNPs)因其优越的抗菌、导电、催化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和日常生活中,成为当前产量和用量最高的纳米材料之一。但纳米银产品在生产、运输、洗涤、侵蚀、废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释放到自然环境中。在复杂环境因素影响下,纳米银本身的赋存状态发生转化,并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探究纳米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纳米银研究现状中存在的不足,综述了天然有机质、pH值、溶解氧、离子强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对纳米银迁移转化行为以及其对微生物毒性效应的影响,并进一步深入探讨了纳米银的毒理机制,旨在为纳米银的环境行为特征研究以及风险评估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生态毒理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邹丽娜[6](2018)在《硫肥和猪粪肥对土壤-水稻系统砷迁移转化的影响及微生物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砷(As)是我国南方地区面积广大的水稻土中典型的污染物之一,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人类摄取As的主要途径。因此,如何降低As的生物有效性、减少水稻As吸收从而缓解水稻土 As污染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硫(S)和有机质是影响土壤中As迁移转化的重要因素。因土壤缺硫现象在我国日益严重,硫肥的应用逐渐被重视。猪粪肥作为有机物料施用于农田可以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增加土壤肥力,但其本身含有As,可能增加As的环境风险。因此,探究这两种肥料对As在土壤-水稻系统中迁移转化的影响对合理施肥、保障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选取稻田土壤中的As为研究对象,进行盆栽和大田试验,将传统化学分析方法与高通量测序技术和荧光定量PCR结合,考察硫肥和猪粪肥施用对As形态转化、生物有效性与水稻吸收的影响,探讨硫肥和猪粪肥施用对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基因的影响,揭示不同肥料影响水稻吸收As的微生物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阐明了硫肥对土壤-水稻系统As形态转化、生物有效性与水稻吸收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进行研究发现,不同土壤中影响土壤溶液As和Fe(Ⅱ)移动性的因素不同,在外源As污染土壤中微生物介导的还原溶出和非生物介导的还原溶出均存在,而实际As污染土壤以微生物介导的还原溶出为主。硫肥的添加降低了根际、非根际土壤溶液中的As和Fe(Ⅱ),降低了 As的移动性,且As(Ⅲ)和As(Ⅴ)的浓度也有一定的降低。相同硫含量的硫酸钠比单质硫效果更显着。硫肥添加促进了水稻生长,增加了水稻产量,并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稻地上部对As的累积。(2)弄清了硫肥施用影响As形态转化、生物有效性与水稻吸收的微生物作用机制。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和qPCR技术研究发现,非根际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略低于根际土壤,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具有相似的群落组成。硫肥对As循环功能基因影响较小。而硫酸钠的施用显着增加了根际土壤中与Fe(Ⅲ)和硫酸盐还原相关的微生物,这与Fe(Ⅲ)还原菌和硫酸盐还原基因的表达量的增加是一致的。在淹水环境中As(Ⅲ)的存在及Fe(Ⅱ)和硫化物的增加,促进了砷硫化物或砷铁硫化矿物的形成,从而降低了 土壤溶液中的As(Ⅲ)及Fe(Ⅱ)浓度,减少了水稻吸收。(3)揭示了猪粪肥影响土壤As生物有效性及水稻吸收的规律与微生物作用机制。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发现尽管猪粪肥中含有As,但并未增加土壤总As,而是促进了土壤稳定态As向非稳定态As的转化。长期猪粪肥施用增加了水稻组织中As的累积。根中As主要分布在根表皮和外皮层,而稻米中的As主要分布在谷皮、糊粉层和靠近糊粉层的胚乳中。猪粪肥施用对稻米中的总As没有显着影响,但是稻米中的As(Ⅲ)显着增加。长期猪粪肥的施用没有显着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但显着增加了根际Anaeromyxobacter(铁/砷还原菌)和Bradyrhizobium(内生根瘤菌)的相对含量,可能促进了水稻As(Ⅲ)吸收及产量增加。这与砷还原基因(arsC)的增加一致,表明猪粪肥的施用促进了 As还原。(4)明确了根表胶膜微生物在影响水稻吸收砷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提取水稻根表胶膜进行研究发现,根表胶膜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低于根际土,并且微生物群落组成有一定的转换。猪粪肥添加显着影响根表胶膜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其中 Bradyrhizobium、Burkholderia、Ralstonia 等与 As、Fe、S 循环相关的菌属相对含量显着变化,与根表胶膜中As、Fe、S相关功能基因的变化一致。猪粪肥的添加促进了根表胶膜中的As还原,抑制了 Fe和S还原。根表胶膜上的微生物,特别是与As、Fe、S相关微生物,与根际土相比,更能影响As形态转化及水稻吸收。(5)研发了基于肥料和水分管理的农田砷污染调控措施。发现不淹水条件下,FeSO4的添加降低了土壤As生物有效性。FeSO4的添加和不淹水条件在保证水稻存活的同时,显着促进了水稻的生长,显着降低了水稻地上部对As的吸收。FeSO4的添加促进了水稻根表胶膜的形成,根表胶膜截留了大部分的As。FeSO4的添加和不淹水条件显着降低了 As从根向水稻地上部的转移,主要可能的原因是土壤中As生物有效性的降低、水稻根的阻碍作用及更多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形成。FeSO4的添加辅以水分管理是一种可能的改善砷污染稻田中水稻生长和降低As吸收的原位调控方法。(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9-01)

武宇辉,杨悦锁,赵传起,张茜,陈煜[7](2018)在《水土环境中微生物胞外聚合物对污染物迁移和归宿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土壤和水环境中存在大量微生物,附着在其表面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在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等的迁移和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保护水土环境、提升污染水土修复效率的科学和工程问题为目标,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对EPS的组成和结构、影响微生物EPS分泌的因素、EPS的提取方法以及其生物降解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系统分析了EPS参与土壤和水环境中金属及有毒有机物质生物降解和去除的微观机制,进而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EPS在土壤和水环境中的进一步研究空间,特别是如何提高理解EPS的生物和化学修复工程意义提出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童秀娟[8](2018)在《微生物对渭河河床沉积物—水界面Cr迁移转化的作用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黏粒含量沉积物中铬的其赋存形态及释放潜能,分析了沉积物对Cr的还原吸附特征。通过厌氧耗氧条件下水槽模拟实验对比研究,阐明了水动力条件对微生物介导下沉积物-水界面Cr迁移转化和赋存形态变化影响。结合微生物培养、纯化、形态观察及菌种鉴定研究,揭示了微生物对沉积物-水界面铬迁移转化和赋存形态变化的影响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如下:1)沉积物基本特征为:不同黏粒含量沉积物的pH呈中性,具有较强的氧化性,电导率均>600μm/cm,沉积物中重金属Cr均高于其环境背景值;而渭南段的黏粒和有机质含量高于咸阳段。同时,渭河两段河水水质存在部分指标超标现象。2)不同黏粒含量的渭南段和咸阳段沉积物,连续浸提时其沉积物Cr的生物有效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所占比例均远小于残渣稳定态,其残渣态所占比例>97%。铬的吸附还原实验结果显示铬的还原率大部分在40%以上,吸附率较小,低于15%;渭南段黏粒土质对铬的吸附还原量大于咸阳段沙质土。不同黏粒含量的沉积物,其单一浸提剂的提取铬的效果存在差异性,渭南段黏粒含量较高沉积物中重金属Cr的提取率高低顺序CaCl_2>DTPA>HCl,而咸阳段黏粒含量较低沉积物的为HCl>CaCl_2>DTPA,且咸阳段黏粒含量较低沉积物中重金属Cr比渭南段黏粒含量较低的更容易释放到水环境中。3)在高铬水不断更新条件下,使得微生物为适应新环境其数量和种群变化主要经历四个时期:初步适应期,微生物数量较少菌种较杂;快速增长期,微生物数量持续增高杂菌较多;竞争生长期,微生物数量逐渐降低,杂菌较少;稳定期,微生物数量稳定均为耐高Cr菌种(蜡样芽孢杆菌、蕈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假蕈状芽孢杆菌)。而渭南段黏粒和有机质含量较高的表层沉积物中微生物菌落和种群数明显高于咸阳段的沙土质。4)耗氧和厌氧条件下渭南段和咸阳段不同黏粒含量沉积物-水界面Cr~(6+)的含量均随水体更新率变化先快速增长,后趋于稳定;而Cr~(3+)的含量随水体更新率变化先快速增长,后仍持续增长,但其增长速度较之前缓慢;厌氧条件下Cr~(6+)和Cr~(3+)的整体含量高于耗氧条件下的,渭南段Cr~(6+)和Cr~(3+)的含量整体低于咸阳段的。这主要是渭南段沉积物黏粒和有机质含量高微生物作用导致的,咸阳段沉积物黏粒和有机质含量较低,铬的价态变化易受耗氧厌氧环境条件变化影响。渭南段黏粒土沉积物铬的释放强度小于咸阳段沙质土沉积物。5)在水动力作用下,不同黏粒含量沉积物表层中铬残渣态所占比例大于95%,铬的生物有效态中有机结合所占比例呈递减趋势,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呈递增趋势;在耗氧厌氧条件下渭南段和咸阳段沉积物生物有效态表现为:耗氧渭南段>厌氧咸阳段>耗氧咸阳段>厌氧渭南段;与原沉积物铬赋存形态相比,铬的赋存形态向Fe-Mn氧化物结合态转化,该形态较易释放到水环境中。6)渭南段黏粒土质沉积物-水界面铬的迁移转化机理由微生物和物理化学共同作用影响,蜡样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释放还原性酶将六价铬转化成叁价铬形成Cr(OH)_3,同时物理化学作用主要是还原性离子将六价铬还原成叁价铬,最终叁价铬沉淀一部分自然沉降到沉积物表层,一部分与微生物吸附络合形成菌胶团悬浮在水体中,从而减少水体中铬含量。而咸阳段黏粒含量较小的沉积物-水界面铬的迁移转化主要受物理化学作用影响,还原性离子将六价铬转化成叁价铬,并形成絮状沉淀被有机物络合吸附形成胶状聚集体悬浮在水体中。(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5-09)

张林[9](2018)在《微生物介导下砷和锑迁移规律及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砷(As)和锑(Sb)污染是世界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其可在环境土壤和地下水相互转化和迁移。砷(As)和锑(Sb)污染高的环境中土着微生物对于砷和锑形态转化及环境迁移起着关键作用,探明土着微生物特性对于控制砷(As)和锑(Sb)污染和环境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从高砷污染地区筛选出的好氧砷还原菌Pantoea sp.IMH和兼性菌株Shewanella sp.ANA-3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砷和锑的形态转化特性及其机制,为地下水修复提供理论支撑。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高砷单独体系中,好氧砷还原菌Pantoea sp.IMH作用下的砷铁释放规律以及还原机理。(2)好氧砷还原菌Pantoea sp.IMH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对砷锑迁移转化特性及其影响。(3)兼性菌株Shewanella sp.ANA-3在厌氧条件下砷锑形态转化以及释放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探讨了砷和锑分别存在时,菌株Pantoea sp.IMH内基因arsC的表达情况,发现在含有As(V)和Sb((40)(40)(40))体系中arsC的表达量很大,而在含有Sb(V)的体系中arsC的表达量很小,在Sb((40)(40)(40))和Sb(V)共存体系中arsC的表达量和只有Sb((40)(40)(40))时arsC的表达量差不多。因为砷和体的分子结构不一样。因此又探讨了在只含有砷的体系中,在菌株IMH的作用下砷的释放情况,发现静态培养下IMH不能还原Fe((40)(40)(40)),同时还发现IMH只还原溶解态的砷而不还原吸附态的砷。(2)研究了在砷锑共存的土壤中,发现菌株Pantoea sp.IMH活菌体系中很快能将大量的As(V)还原为As(III),但是不能还原Sb(V)。在死菌体系中,Pantoea sp.IMH只能将少量的As(V)还原为As(III),同样没有还原Sb(V),表明As和Sb的还原机制不同。死菌体系中As和Sb的释放量远远大于活菌体系和非生物对照组中,因为细菌裂解后的一些基团可以将土壤中的As和Sb萃取下来,将大量的As和Sb释放到溶液中,从而使得死菌体系中As和Sb释放量远远超出活菌体系和对照组。(3)研究了在厌氧条件下,兼性菌株Shewanella sp.ANA-3,对土壤中砷放释放规律以及还原情况。发现ANA-3能够同时还原砷和锑,但是ANA-3也只还原溶解态的砷而不是吸附态砷。(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盖瑞哲,李锡龙,沈立业,晏驰,蔡兰坤[10](2018)在《Cu~(2+)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及其迁移转化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中Cu~(2+)对其产电性能的影响以及Cu~(2+)的迁移转化过程。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54~88.64mg/L的Cu~(2+),使其最大功率密度增加到536.6mW/m2,此时Cu~(2+)去除率大于95%。大部分的Cu~(2+)(89.24%)被生物膜吸附或还原,6.15%的Cu~(2+)沉积在阳极室底部,3.12%的Cu~(2+)附着在石墨阳极表面,只有极少量Cu~(2+)(小于0.1%)迁移到了阴极,Cu~(2+)对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最低致毒质量浓度为22.16 mg/L。通过SEMEDS和XPS分析得出大部分Cu~(2+)(63.56%)在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生物膜表面被还原为Cu~+和Cu~0。这一发现将为去除和回收有机废水中的重金属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微生物迁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长期的人类活动和工农业发展影响下,环境污染问题成了令人类担忧的世界性问题。浅层地下水系统作为地球环境的重要部分,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相较于地表水体,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更具隐蔽性,而且修复困难。多环芳烃(PAHs)是一种具有叁致效应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来源广泛,在世界各地各种环境中普遍分布。对PAHs污染规律,迁移转化和修复的研究对于环境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环境中PAHs污染来源、现状等文献综述基础上,以沈阳郊区某场地的浅层地下水PAHs调查为背景展开了浅层地下水系统中PAH迁移转化和生态修复研究。根据采样检测,郊区场地受周边农田和交通影响,地下水中PAHs的总浓度在9.0-3344.7 ng/L范围内,荧蒽的浓度范围在ND-384.3 ng/L内。通过室内土柱模拟实验,包气带表层土壤中浓度20μg/g的荧蒽在淋滤作用下将以2.0μg/L左右的稳定浓度被淋滤出来;淋滤液中的荧蒽有60%-89%被包气带介质吸附,穿过包气带介质后的水溶液中荧蒽稳定浓度约0.6μg/L;含荧蒽200μg/L的污染地下水经过饱和含水介质后,出水中荧蒽浓度仅剩1.1μg/L。根据实际检测数据和土柱模拟参数,推算场地土壤中荧蒽最高浓度为3.8μg/g。在土壤土着微生物的自然降解作用下,初始浓度为200μg/g的荧蒽在64 d后的生物降解率在97.7%左右,降解速率约2.2μg/(g·d)。荧蒽的介入使得土壤中微生物菌落组成和细菌相对丰度发生改变,尤其是γ-变形菌纲和α-变形菌纲细菌;污染土壤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部分微生物能够恢复,如α-变形菌纲内的鞘脂单胞菌科、红螺菌目和柄杆菌科细菌,经过驯化后的微生物群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荧蒽的降解。为加快污染土壤中荧蒽的降解,从污染场地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柄杆菌科_短波单胞菌属的降解菌,该菌对初始浓度为500μg/L,1000μg/L,2000μg/L荧蒽的降解率在44%-56%之间,而且不受场地重金属Cd复合污染的影响。将该降解菌加入到受荧蒽污染的土壤中能够加快土壤中荧蒽的降解,33 d的降解率可达86.4%,而且降解菌的加入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并能够抑制未定名菌株的生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生物迁移论文参考文献

[1].闵红,杨静,呼延婷婷,绳金房.片剂水分活度迁移规律与载荷微生物生长状况研究[J].中国药业.2019

[2].陈煜.荧蒽在浅层地下水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其微生物强化修复研究[D].吉林大学.2019

[3].刘扬.基于流域水循环的微生物驱动氮素迁移转化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4].窦培谦.再生水中病原微生物在铜钼矿浮选过程中的迁移特征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8

[5].卢雪蓉,冯晓丽,刘朝莹,李潜.纳米银的迁移转化对环境微生物毒性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18

[6].邹丽娜.硫肥和猪粪肥对土壤-水稻系统砷迁移转化的影响及微生物作用机制[D].浙江大学.2018

[7].武宇辉,杨悦锁,赵传起,张茜,陈煜.水土环境中微生物胞外聚合物对污染物迁移和归宿影响的研究进展[J].化工学报.2018

[8].童秀娟.微生物对渭河河床沉积物—水界面Cr迁移转化的作用机理[D].长安大学.2018

[9].张林.微生物介导下砷和锑迁移规律及机制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10].盖瑞哲,李锡龙,沈立业,晏驰,蔡兰坤.Cu~(2+)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及其迁移转化过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标签:;  ;  ;  ;  

微生物迁移论文-闵红,杨静,呼延婷婷,绳金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