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官僚阶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鸦片战争,心态,官僚士大夫
官僚阶层论文文献综述
杨金客[1](2016)在《探析鸦片战争中上层社会的心态——以官僚士大夫阶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70多年前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历史进入近代阶段。但整个社会对这场战争的失利,并未痛定思痛。道光帝在战争中忽战忽和,犹豫不定;而以林则徐、琦善、耆英等为代表的封疆大吏则从严禁烟片、剿办英夷,到中后期主和签约,这一系列变化虽有因战事失利而心生忧愤,但是整个官僚集团及其最高决策者的皇帝仍以天朝上国自居,把签订合约作为对外夷的羁縻之策。甚至在战争后的几年里,夷夏之辩在社会思潮中占据绝对地位,他们在心态的变化上也鲜有波澜。然而,士大夫们却开启了中国早期的启蒙,介绍西方地理、政治、军事、社会等方面知识,并主张学习西方。(本文来源于《宿州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代谦,别朝霞[2](2016)在《土地改革、阶层流动性与官僚制度转型:来自唐代中国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中国的选官制度在唐代(618—907)完成了向"科举制"的转型。"科举制"下,贵族"门阀"的政治垄断被打破,毫无背景的平民进入统治集团,实现向上的流动,阶层流动性大大增强。通过分析《旧唐书》和《新唐书》的人物列传信息,本文发现这一变革与唐代长期施行的"均田制"紧密相关。"均田制"破坏了"门阀制"的经济基础,使"门阀"衰微,社会结构趋于"扁平化"。社会平民和朝廷都摆脱"门阀"而直接发生政治经济联系,传统中国围绕"科举制"形成新的形态。(本文来源于《经济学(季刊)》期刊2016年01期)
李琼[3](2014)在《唐开元前墓志所见官僚阶层的殡葬礼俗》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墓志是研究唐代社会的重要资料,含有大量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信息,为研究当时社会制度、文化习俗提供了依据。本文从《唐代墓志汇编》中搜集资料,以开元前官僚阶层的墓志入手来探讨唐代前期的殡葬礼俗,进而考察唐前期社会的组织结构及其宗族观念。本文共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总体介绍了墓志史料中所体现的丧葬礼俗的内容。其中既包括殡葬礼俗的下葬形式、殡葬规格、卒葬年月等内容,又包括葬后祭祀服丧礼俗中有关“解官丁忧”的内容。第二部分以《唐代墓志汇编》中开元前官员墓志为核心研究官僚阶层的殡葬礼俗的细节。如权厝现象,四种主要下葬形式,叁种体现高级官员死后哀荣的殡葬待遇以及官员葬期的考察等。其中在第叁小节部分还穿插讲述了官员品级与丧葬规格的关系。第叁部分根据前文的论述从唐开元前官僚阶层的殡葬礼俗中看到,当时社会上不仅流行着灵魂不灭的风水观,而且体现了官僚阶层那种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以及尊卑分明的等级观念。进而从殡葬礼下移成俗的层面更深一步论证了,唐开元前官僚阶层是一个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等级体系。(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4-05-01)
薛小荣[4](2013)在《苏联官僚特权阶层形成的根源》一文中研究指出苏联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以至固化是造成苏联亡党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苏联官僚特权阶层形成的根源,主要在4个方面:俄国的治国传统、苏共的组织伦理、干部的身份设定和监督的空泛虚化。正是这4个方面的因素,共同造就了苏联历史上独特的官僚特权阶层,为苏联党国覆灭埋下了祸根。(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陶林[5](2013)在《论苏联官僚特权阶层的历史演变及其深远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苏联时期的官僚特权阶层历史演变经过了斯大林时期的官名册制度,再到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最终形成、戈尔巴乔夫时期的壮大并阻碍改革叁大阶段。苏联官僚特权阶层既是苏联解体苏共亡党的根源之一,也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形成的最早利益集团。(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3年08期)
王晓秋[6](2013)在《论官僚特权阶层与苏联解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苏联的官僚特权阶层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壮大于勃列日涅夫时期,变质于戈尔巴乔夫时期,官僚特权阶层对苏联解体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汲取前苏联在官僚特权阶层问题上的教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吉林工商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宋娜[7](2012)在《西汉官僚阶层伦理观念与社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逻辑顺序与自然历史顺序相结合,理论阐释、背景分析与文本解读相结合,从思想与社会的互动的角度,论述了西汉官僚阶层伦理观念与社会这个问题。第一章主要论述了秦末汉初,在朴素的大丈夫观念以及功业思想影响下,社会从上到下,建功立业、封王拜侯的热情十分高涨,楚汉之争中异姓分封乃是时势之必然。而异姓诸侯王将自身的伦理角色定位为在自己封地内“南面称孤”的诸侯王,奉刘邦为天下共主,这种伦理定位和刘邦“帝业”与“家天下”的观念大相径庭,在这种君臣错位的情势下,异姓诸侯王的覆灭成为一种必然。第二章从“白马之盟”的视角,阐述了异姓诸侯王覆灭后,西汉初年占官僚阶层主体的军功大臣在君臣关系中的伦理定位、军功大臣的价值标准及其对西汉初年政治架构的影响。第叁章论述了官僚阶层在西汉专制皇权加强下的角色调整及其对官僚阶层和社会的影响。随着“功臣”完成了向“社稷臣”的角色转换,官僚阶层的价值观念也从“军功为大”转变为以皇帝的意志为旨归,自觉淡化自身的政治存在,恪守臣位、谨守臣职成为这一时期的官僚政治行为选择的主流,价值判断的裁决权也从军功大臣手中移交到了皇帝手中。第四章主要论述了西汉中后期儒学独尊之后,在西汉经学影响下,官僚阶层价值观念和伦理定位的发展和变化。第五章从西汉时期官僚阶层与民众的关系入手中,论述了西汉官僚阶层在与民众互动中的伦理角色的定位与调整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第六章结论部分,总结了不同历史阶段,西汉官僚阶层与皇权之间、与民众之间的伦理定位和价值观念的发展演变,并从思想与社会的互动角度,提出了西汉官僚阶层伦理观念对此后社会的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2-03-01)
唐静,李鹏[8](2012)在《试析苏联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时间——兼论苏联早期特权腐败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外学术界对于苏联官僚特权阶层腐败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在形成时间上存在着比较大的分歧。本文试图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方面探讨苏联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同时分析苏联前期的官僚主义和特权现象的巨大危害。(本文来源于《上海党史与党建》期刊2012年01期)
王正泉[9](2011)在《官僚特权阶层:苏联“亡党亡国”的致命根源》一文中研究指出1917年,列宁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二战"中,苏联战胜了德国法西斯,挽救了人类文明。随后,苏联减为与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但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却出现了"亡党亡国"的惨剧。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苏共的路线方针和领导体制犯了错误,导致出现一个官僚特权阶层,他们脱离群众,以权谋私,最后与亲西方的社会精英结合,干出了集体背叛的勾当。(本文来源于《人民之友》期刊2011年09期)
商爱玲,张鸿[10](2011)在《政治驱动型社会道德教化模式——基于中国古代官僚阶层政治品格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在社会道德建设方面形成了很多有特色的做法。总体而言,其社会道德教化主要是由王权推动实施的,可以概括为政治驱动型的社会道德教化模式。欲"治民"先要"治官",成为治国理政者实施社会道德教化的一条重要经验和心得。培养和塑造与官僚阶层特定政治角色相适应的政治品格,在有效实施社会道德教化、增强国家对社会的控制能力、确认其权力合法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1年07期)
官僚阶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统中国的选官制度在唐代(618—907)完成了向"科举制"的转型。"科举制"下,贵族"门阀"的政治垄断被打破,毫无背景的平民进入统治集团,实现向上的流动,阶层流动性大大增强。通过分析《旧唐书》和《新唐书》的人物列传信息,本文发现这一变革与唐代长期施行的"均田制"紧密相关。"均田制"破坏了"门阀制"的经济基础,使"门阀"衰微,社会结构趋于"扁平化"。社会平民和朝廷都摆脱"门阀"而直接发生政治经济联系,传统中国围绕"科举制"形成新的形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官僚阶层论文参考文献
[1].杨金客.探析鸦片战争中上层社会的心态——以官僚士大夫阶层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6
[2].代谦,别朝霞.土地改革、阶层流动性与官僚制度转型:来自唐代中国的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6
[3].李琼.唐开元前墓志所见官僚阶层的殡葬礼俗[D].辽宁大学.2014
[4].薛小荣.苏联官僚特权阶层形成的根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5].陶林.论苏联官僚特权阶层的历史演变及其深远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2013
[6].王晓秋.论官僚特权阶层与苏联解体[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
[7].宋娜.西汉官僚阶层伦理观念与社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8].唐静,李鹏.试析苏联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时间——兼论苏联早期特权腐败现象[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
[9].王正泉.官僚特权阶层:苏联“亡党亡国”的致命根源[J].人民之友.2011
[10].商爱玲,张鸿.政治驱动型社会道德教化模式——基于中国古代官僚阶层政治品格的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