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房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无人值守配电房用防水防潮装置,包括放置座、底座、抽水管、水泵、输水管、空气过滤管道、室内空气进口管道、配电设备内空气进口管道、风机、除湿装置、送风管、排风管、控制器、浸水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其中,所述放置座设置在底座的顶部,所述放置座上设有用于放置配电设备的放置槽,所述放置座和底座之间设有空腔,所述水泵安装于空腔内部,所述抽水管的一端贯穿底座并与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及时将雨水排出配电房,有效防止配电设备受到雨水浸泡以致损坏,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同时能够降低配电房内空气的含水量,防潮效果佳,有效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无人值守配电房用防水防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座(1)、底座(2)、抽水管(5)、水泵(6)、输水管(7)、空气过滤管道(8)、室内空气进口管道(9)、配电设备内空气进口管道(10)、风机(11)、除湿装置(12)、送风管(13)、排风管(15)、控制器(16)、浸水传感器(17)和湿度传感器(18),其中,所述放置座(1)设置在底座(2)的顶部,所述放置座(1)上设有用于放置配电设备的放置槽(3),所述放置座(1)和底座(2)之间设有空腔(4),所述水泵(6)安装于空腔(4)内部,所述抽水管(5)的一端贯穿底座(2)并与水泵(6)的进水端连接,所述输水管(7)的一端与水泵(6)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输水管(7)的另一端贯穿底座(2)的底部并与配电房地下过水通道连接,所述放置座(1)和底座(2)之间对应设有用于嵌设空气过滤管道(8)的管道半圆槽(14),所述室内空气进口管道(9)和配电设备内空气进口管道(10)均连接于空气过滤管道(8)上,所述配电设备内空气进口管道(10)的另一端与配电设备排风端连接,所述风机(11)和除湿装置(12)分别安装于空腔(4)的内部对应水泵(6)的一侧,所述空气过滤管道(8)的出风端与风机(11)的进风端连接,所述风机(11)的出风端通过送风管(13)向除湿装置(12)送风,所述除湿装置(12)包括箱体(1201)、布风板(1202)、内箱体(1203)、电机(1204)、转轮(1205)、干燥剂模块(1206)、排风机(1207)、活性炭吸附模块(1208)和连接管(1209),所述箱体(1201)上设有与送风管(13)连接的进风口,所述布风板(1202)设置在箱体(1201)的内部并与进风口连接,所述内箱体(1203)设置在箱体(1201)内部且进风端与布风板(1202)连接,所述电机(1204)安装于内箱体(1203)远离布风板(1202)的一端,所述转轮(1205)设置于内箱体(1203)的内部并与电机(120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干燥剂模块(1206)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安装于转轮(1205)上,所述排风机(1207)安装于内箱体(1203)的排风口端,所述活性炭吸附模块(1208)设置在箱体(1201)内对应内箱体(1203)远离布风板(1202)的一侧,所述排风机(1207)的出风端通过连接管(1209)与活性炭吸附模块(1208)连接,所述箱体(1201)上设有排风口,所述活性炭吸附模块(1208)排风端通过排风管(15)与排风口连接,所述控制器(16)设置在箱体(1201)的侧壁上,所述浸水传感器(17)设置在底座(2)上对应抽水管(5)的一侧并与抽水管(5)高度一致,所述湿度传感器(18)设置在底座(2)上对应空气过滤管道(8)的一侧,所述水泵(6)、风机(11)、电机(1204)、排风机(1207)、浸水传感器(17)和湿度传感器(18)分别与控制器(16)电性连接。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673878.X
申请日:2019-05-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4(南京)
授权编号:CN209608107U
授权时间:20191108
主分类号:H02B 1/28
专利分类号:H02B1/28;H02B1/46;E04H5/04
范畴分类:37C;
申请人:南京维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南京维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浦口大道11号1号楼2201室
发明人:周靖
第一发明人:周靖
当前权利人:南京维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汤东凤
代理机构:1135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配电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