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貌助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助词,体貌,方言,回族,汉语,汨罗,句法。
貌助词论文文献综述
杜金文[1](2018)在《安远方言体貌助词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安远方言中的体貌助词采用的是"噔""倒""稳"叁字,其作用大致等同于普通话的"着"字,主要表示动作的状态,以"噔"字使用频率最高。主要描述了叁个体貌助词的语法形式,有"V+A"式、"V+A+了"式、"V+A1(O/VP)"式、"V1+A1+V2"式、"V1A+V1A+V2P"式和"V+A1作主语"式六种语法形式。比较了叁个体貌助词在使用上频率和语法表达上的差异,并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分析它们产生差异的来源。(本文来源于《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陈山青,施其生[2](2015)在《湖南汨罗方言的体貌助词“开”》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南汨罗方言里的"开[·k~ha]"对应普通话的"了_1",按语义及句法功能的差异,可分为两个:"开_a"和"开_b"。汨罗话另有一个也相当于"了_1"的"得_1[_ctei]",是个更典型的体貌助词。但两者并不相同:"开_a"关乎动作完结,具有现时相关眭,是个表示"完成"的体貌助词;"得_1"关乎动作成为事实,不一定完结,不一定具有现时相关性,是个表示"实现"的体貌助词。"开_a"有其限定的使用环境,虚化不很彻底;"得_1"使用上很自由,已完全虚化。"开_b"也表实现,可换说为"得_1"而意义无别,只是使用范围要窄得多。"开"的主要用法是充当完成体,不能被"得_1"所取代,在汨罗方言体貌系统中的地位不可或缺。从演变轨迹看,体貌助词"开"由作补语、表扩张义的趋向动词"开趋[_ck~ha]"语法化而来。(本文来源于《方言》期刊2015年04期)
蒙丽娜[3](2015)在《浅析原州区回族汉语中表示“起始”的体貌助词》一文中研究指出起始体表示在某一个参照时间点或时间段,动作行为的开始,或者情况状态变化的开始,对于整个事件来说,处于开始状态。在原州区回族汉语方言里主要通过"脱"和"开"两个体标记词来表示。除此之外还有动词"起"做补语,表起始。(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曾文青[4](2015)在《湖南洞口县高沙方言体貌助词“倒”》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南省洞口县高沙方言中的体貌助词"倒"可表示动作的进行、状态的持续,也可表示动作的完成,还有舒缓语气等作用。本文对体貌助词"倒"的句法功能、句法格式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期刊2015年09期)
蒙丽娜[5](2015)在《原州区回族汉语中表示“完成”的体貌助词“下”》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话的"下"有动词、趋向动词的用法,但没有进一步虚化为体貌助词。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回族汉语方言的"下"可以作动词、趋向动词,也可以是表示"完成—已成事实"意义的体貌助词。(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9期)
刘芳[6](2014)在《长治方言体貌助词及相关助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山西晋语的大背景下,以晋语上党片长治方言的体貌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和借鉴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长治方言的体貌助词及相关助词进行共时和历时考察。从共时角度看,着重对每个体貌助词及相关助词的句法分布和语法意义进行全面系统的描写分析,并注重谓词与体助词以及其他宾补成分的搭配关系,找出影响体貌表达的制约条件;从历时角度看,着重对个别特点突出的体助词进行历时探讨,与近代汉语用法基本一致的体助词将不作历时考察。在此基础上,通过长治方言与普通话、长治方言与山西晋语各点及其他方言的比较,揭示长治方言的体貌特点,为晋语语法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全文共分叁章,加上绪论和结语共五部分。绪论论述了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现代汉语普通话及方言体貌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研究方法和材料来源,长治的地理概况及历史沿革,长治方言的特点;最后是文中使用符号及调查人情况。第一章体貌范畴及长治方言的体貌系统。本章在前贤研究基础上,对体貌定义、系统分类和表达手段进行了梳理和评述,指出“体”是观察事件(动作、状态或现象)在时间进程中所处的方式,“貌”反映事件本身的时间特点及说话人的主观意愿。体系统分为完整体和非完整体。完整体分为完成体和经历体,非完整体分为起始体、持续体和进行体。貌系统分为动量减少貌和随意貌。体貌助词、动词重迭和包含体貌意义的语气词是本文体貌范畴的主要表达手段。最后整理出长治方言的体貌系统。第二章长治方言的“体”系统。本章对长治方言的完整体(完成体和经历体)和非完整体(起始体、持续体和进行体)进行了考察。在完成体中,我们着重考察了谓词与完成体助词“唠”、“啦”、“将”、“上”、“下”及其他宾补成分的搭配关系,并对体助词及相关助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根据“唠”所处的位置和语法意义的不同,文中分出“唠1”、“唠2”、“唠3”、“唠4”,这四个助词可看作是同一语言形式的不同阶段用法。“啦”具有表完成和情态的双重功能,通过“唠”、“啦”共现及与普通话“了”的比较,凸显了长治方言“唠”、“啦”的特点,在山西晋语内,体现出区域的一致性和单点的差异性。“将”作为长治方言中很有特点的一个词,本文着重阐述了它在不同句法位置上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过程。“上”、“下”由空间到时间的虚化过程与山西晋语各点用法基本一致。在经历体中,我们探讨了“过”和“来”的用法。分析了经历体助词“过2”与各句法成分的搭配关系,并与表完成的“过1”和“唠1”进行比较,进而突出“过2”的特点;讨论了“来”在不同句型和句类中的特点,并通过与相关成分的比较,突出“来”表曾然经历和申明语气的特点。起始体分析了体助词“开”和“将”的用法。持续体着重讨论了体助词“哩2”在存在句、连谓句等结构中的用法,通过“哩2”与“唠1”的比较,对两者互换的制约条件有了进一步的理论认识。与此同时,我们对兼进行和情态的“哩3”的句法分布和语法意义进行了描写分析,并通过“哩2”、“哩3”的比较以及“哩3”与普通话“呢”的比较,突出“哩3”体态结合的特点。第叁章长治方言的“貌”系统。本章对反映事件本身时间特点的“动量减少貌”和“随意貌”进行了探讨。动量减少貌讨论了“一时子”和动词重迭“VV”的分布特点和语法意义,并对其使用限制和相关形式进行了探讨,突出了客观的动量减少义和说话人的主观意愿。随意貌分析了“圪V”和“V打”的用法,并指出“圪”、“打”在构词基础上发展为表随意、不经意的构形成分。结语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对今后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提出一些设想,总结出长治方言体貌系统简表。(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4-06-01)
周敏莉[7](2013)在《新邵话的持续体貌助词“倒”和“起”》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邵话的"倒、起"都可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各自形成了一些特定格式:"倒"可构成祈使句"V倒、V倒嘚"、作状语的重迭式"V倒V倒",等等;"起"可用于"VV起、V起V起、V起个N唧"等描写句。有些句法格式中两者都可以出现,在动词和趋向动词或介词结构之间时,"倒"的运用要强势;在静态存在句中,"起"的运用要稍强势。语法化程度也有差异:助词"倒"是纯粹的持续体貌标记,而"起"是带有结果补语痕迹的准体标记。(本文来源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周敏莉[8](2012)在《湘语新邵方言的先行体貌助词“嘚”——基于行、知、言叁域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行、知、言"叁域来考察新邵湘语位于句末的先行体貌助词"嘚"的语义,能更好地解释一些同形歧域现象,为汉语方言同类助词的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其中,表示说话人希望某个动作行为先发生的行域义是最基本的意义,其它意义都是在此基础上引申发展而来。(本文来源于《铜仁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蒙丽娜[9](2011)在《原州区回族汉语方言中表“完成”体貌助词“咧”》一文中研究指出完成体的意义比较宽泛,有的表示动作、行为、事件成为"现实",有的表示状态发生了变化。原州区回族汉语方言中,表示完成的体貌助词是"咧",相当于普通话的完成体助词"了",本文将对原州区回族汉语方言中的表"完成"的体貌助词"咧"做一描写。(本文来源于《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陈山青[10](2011)在《湖南汨罗方言的持续体貌助词“徛”、“徛个”》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南汨罗方言的"徛[t i21]""徛个[t i21kei33]"是使用频率很高的持续体貌助词,前者用法复杂、分布面广。两者关系密切,但在句法分布、语义组合等方面存在差别。"徛"的声母不送气,而汨罗四周方言及湖南境内诸多方言的持续体"起[□□i]"都是送气声母,显得颇不"合群"。不过,虚成分"徛"的多功能模式与汨罗邻近的长沙、宁乡等方言中对应的"起"大致平行,加上有周边省份方言作为旁证,可推测"徛"读不送气应该是动词"起"在虚化过程中伴随了语音弱化的结果,"徛"的语源极有可能就是趋向动词"起"。(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2期)
貌助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湖南汨罗方言里的"开[·k~ha]"对应普通话的"了_1",按语义及句法功能的差异,可分为两个:"开_a"和"开_b"。汨罗话另有一个也相当于"了_1"的"得_1[_ctei]",是个更典型的体貌助词。但两者并不相同:"开_a"关乎动作完结,具有现时相关眭,是个表示"完成"的体貌助词;"得_1"关乎动作成为事实,不一定完结,不一定具有现时相关性,是个表示"实现"的体貌助词。"开_a"有其限定的使用环境,虚化不很彻底;"得_1"使用上很自由,已完全虚化。"开_b"也表实现,可换说为"得_1"而意义无别,只是使用范围要窄得多。"开"的主要用法是充当完成体,不能被"得_1"所取代,在汨罗方言体貌系统中的地位不可或缺。从演变轨迹看,体貌助词"开"由作补语、表扩张义的趋向动词"开趋[_ck~ha]"语法化而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貌助词论文参考文献
[1].杜金文.安远方言体貌助词比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
[2].陈山青,施其生.湖南汨罗方言的体貌助词“开”[J].方言.2015
[3].蒙丽娜.浅析原州区回族汉语中表示“起始”的体貌助词[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
[4].曾文青.湖南洞口县高沙方言体貌助词“倒”[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5
[5].蒙丽娜.原州区回族汉语中表示“完成”的体貌助词“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
[6].刘芳.长治方言体貌助词及相关助词研究[D].山西大学.2014
[7].周敏莉.新邵话的持续体貌助词“倒”和“起”[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8].周敏莉.湘语新邵方言的先行体貌助词“嘚”——基于行、知、言叁域的视角[J].铜仁学院学报.2012
[9].蒙丽娜.原州区回族汉语方言中表“完成”体貌助词“咧”[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
[10].陈山青.湖南汨罗方言的持续体貌助词“徛”、“徛个”[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