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抑价论文-刘一博,武媛媛

短期抑价论文-刘一博,武媛媛

导读:本文包含了短期抑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茅台,抑价,短期,市场价格,销售渠道,价格稳定,性波动,销售公司,市场供应量,做空

短期抑价论文文献综述

刘一博,武媛媛[1](2018)在《茅台春节投放率目标90% 短期放量能否抑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商报讯( 刘一博 武媛媛)茅台集团针对市场供应量再出控价新要求。2月2日,茅台集团在茅台酒市场工作会议上透露,为抓好春节期间茅台酒的价格稳定和市场供应,集团要求所有经销商必须把库存的茅台酒全部投放市场,近期进货的市场投放率不能低于90%。同时,茅(本文来源于《北京商报》期刊2018-02-05)

刘谆谆[2](2015)在《英国IPO短期抑价现象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IPO短期抑价(Initial public offering underpricing)普遍存在于各国证券市场,且IPO在不同股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价。大量理论研究试图运用各种方法验证并解释这一现象。以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IPO为例,运用平均超额累计收益率、T检测、富时相对数以及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IPO短期抑价及其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黄山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魏妍妍[3](2012)在《创业板IPO抑价及短期价格调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IPO即新股首次公开发行,是指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发行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研究表明在IPO过程中存在抑价、IPO长期表现欠佳、IPO火爆的发行市场叁大异常现象。对于IPO上市后首日收盘价高于发行价的现象,称之为IPO抑价。经过对IPO抑价半个世纪的探索,学者们发现产生抑价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新股发行价过低,即从理性的角度解释的抑价;二是新股上市首日过度反应,即从非理性的角度解释的抑价。鉴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来分析我国创业板市场存在抑价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级市场折价还是二级市场上的高估;对IPO抑价产生主要影响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作为高科技的受市场热捧的行业与其他行业在抑价市场及影响因素方面是否存在区别;创业板新股在上市后股票价格是如何表现的,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及其他行业在股价表现上的区别。首先,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和行为金融理论,从IPO定价的合理性出发,探寻创业板作为新的交易板块引起抑价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一级发行市场还是二级交易市场,并进一步分别选取相关市场的解释变量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创业板IPO抑价的形成机理,对新股发行的有效性提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其次,本文研究了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在IPO抑价产生市场和影响因素的区别,更深入地揭开了受市场热捧行业IPO抑价的独有特点。最后,本文对创业板IPO后60个交易日的股票价格走势进行了分析,对IPO的持续影响和后续表现分行业做了研究,重点研究了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行业,为拟在新股上市短期内进行投资的投资者提供了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2-05-01)

刘安超[4](2011)在《国内外IPO短期抑价问题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市公司IPO短期抑价是IPO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首次公开发行市场的短期抑价(IPOUnderpricing)现象在世界各国的证券市场普遍存在。许多国内外学者对这一现象展开了大量研究,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解释。本文拟从现有的各种解释IPO抑价的理论及对我国股市IPO抑价的研究两方面对国内外的IPO抑价研究加以综述。(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11年20期)

郭冀德[5](2010)在《A股市场IPO短期抑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发行)是指首次获准公开发行股票上市的公司与其承销商共同确定的将股票公开发售给特定或非特定投资者的行为。在资本市场中普遍存在着IPO短期抑价现象(short-run underpricing), IPO短期抑价是指IPO价格系统性的低于二级市场的价格表现(二级市场价格是指上市首日收盘价)的现象。长期的IPO短期抑价使得巨额资金从二级市场流出到一级市场,还把风险留给了二级市场,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申购新股的所需冻结的大量资金还会对货币市场产生短期的冲击。除此之外,对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对其他金融产品的发行的干扰等等影响也确实存在。本文的研究在充分地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在对各种假说进行梳理和总结之后,结合我国A股市场特点,找出我国A股市场中可能影响IPO短期抑价的多种影响因素。之后,分两个步骤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本文使用方差分析、无参数估计对不同制度环境对IPO短期抑价的影响进行分析,考察不同发行审核制度以及在一定发行审核制度下不同发行定价机制对IPO短期抑价的影响;进而,在特定制度环境下(发行审批制度为核准制,发行定价机制为询价机制),本文使用因子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对我国A股市场询价制度下影响IPO发行定价和短期抑价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考察新股定价的合理性以及影响IPO短期抑价的因素的影响力度。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最后得出结论:与国外“抑价”理论相反,我国新股定价高于企业财务指标所体现的企业价值,属于“过高溢价”发行;我国A股市场新股的超高首日收益率主要来自于市场非理性、二级市场炒作等影响因素。最后,本文提出相应对策来解决A股市场IPO无效率。(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0-03-01)

钟剑锋[6](2009)在《IPO短期抑价文献评述——基于信息经济学的观点》一文中研究指出IPO短期抑价之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受到国内外学者们广为关注和研究,对此的文献也是层出不穷。这些文献大多是基于信息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而展开的,以不同关系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主线,对IPO短期抑价国外文献研究进行了比对和评述。(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09年15期)

张磊[7](2008)在《发售机制、公司治理与IPO短期抑价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市企业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问题,一直是学术界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其中最受关注的是IPO股票短期收益率或初始收益率偏高(High Initial Returns of IPOs)的问题,即IPO上市后短期间内的市场交易价格一般大于其发行价格,又称IPO抑价之谜。针对这个问题,国内外的研究者们给出了许多的理论,包括从信息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等方面的解释等等。新股折价发行对于发行公司来讲是一项沉重的发行成本,因此对于价值较高的公司而言,就会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来透露其公司特性给予外部投资者,以降低其折价发行的程度。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讯号,可以传递给外部投资者。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包括合理的股权结构、合理的董事会治理结构等等,它可以减少代理成本,提高公司的内在价值。笔者认为,既然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传递公司价值的讯息,也就会影响其IPO时的发行价格。随着资本市场不断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数量逐年递增,个人投资者也更加趋于理性,以往投资者仅仅通过观察上市企业公布的财务数据就对其进行简单定价的局面已经得到很大程度地改观。投资者已经开始关注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包括从公司治理、财务分析等等一些角度对其进行全面分析。这样,公司治理的因素就会被吸收到新股的发行定价当中来,既而影响到新股上市首日的初始收益率。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时间还很短,市场化的整体程度还不高。我国新股的发行审批制度也在不断演变当中,先后经历了审批制和核准制两个阶段。在IPO发售机制改革方面,相继经历了:固定市盈率定价、相对固定市盈率定价、网上网下累计投标定价、控制市盈率定价、以及目前的询价制等几个阶段。总体而言,整个新股发行制度在逐步走向市场化。在当前我国新股发售机制的演变过程中,新股的定价效率是否真正得到了提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成果进行实证检验。而新股发行的短期抑价程度就是反映定价效率的一个主要的标志。公司治理的影响因素随着发售机制的改革不断地被吸收进入新股的发行定价当中来,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我国新股发行制度的进步和定价效率的提高。本文主要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同时辅以必要的理论解释和说明。全文共分为5部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不同发售机制下我国IPO的短期抑价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导论。作为全文的起点,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主要贡献、文章结构安排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IPO定价机制基本内容。首先对IPO发售机制进行阐述。接着介绍了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叁种主要发售机制:固定价格机制、拍卖机制和累计投标询价机制;随后重点对于累计投标询价制度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包括国外、国内对询价制度的理论研究成果;最后对我国IPO发售机制的历史变迁进行回顾与思考,发现累计投标询价机制更有利于IPO定价效率的实现。第叁部分:IPO抑价的理论与研究综述。先是对现有的有关IPO超额收益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从信息不对称观点和其他观点对IPO超额收益的研究成果进行分类阐述。传统观点是从一级市场信息不对称角度来解释IPO抑价发行的原因,主要包括:逆向选择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显示理论;其他观点从信息对称、制度、行为金融等角度对IPO抑价发行进行了解释,主要包括:法律成本理论、市场交易理论、前景理论、从众假说等。紧接着,列举了国内对IPO超额收益现象的文献状况,研究中国学者对于此问题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成果。随后,本部分又回顾了国内外对公司治理的文献资料,并剖析了公司治理与IPO定价的关系。第四部分:IPO公司短期抑价实证检验。通过设计实证研究方法,对公司治理与新股抑价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本文选取了2001年5月18日至2007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发行的所有A股进行研究,提取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管理层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等8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首日超额收益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根据发售机制的不同,本文将样本分为两个阶段,即固定价格机制和累计投标询价机制。从变量显着性检验分析的结果来看,固定价格发售机制下各个解释变量符号虽然与假设基本一致,但是统计上均呈现出不显着。但在累计投标询价制度下,就可以发现回归结果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独立董事比例、法人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对发行抑价有显着影响,而管理层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国有股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兼职、主承销商声誉对抑价影响仍然不显着。第五部分: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同时,结合实证研究结果,对提高我国IPO定价效率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包括:加快资本市场的市场化进程;继续完善询价机制;完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机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保荐机构的声誉和定价能力等。本文主要创新与研究贡献在于:1.以往的国内研究主要还是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研究新股发行的短期抑价问题。本文将公司治理因素与新股上市的短期抑价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就从另一个视角来分析抑价问题,这在国内研究中并不多见。研究的结果肯定了公司治理在IPO定价中的作用,这对于我国很多企业在发售新股时通过粉饰财务报表来欺骗投资者高价认购的行为敲响了警钟。2.本文区分了不同的发售机制,将公司治理因素与新股上市短期抑价的结合置于不同的发售机制下进行比较研究。这样就能够更加直观地发现,在我国实行不同的发售机制下,公司治理的因素是如何被吸收进入IPO定价当中的。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我国的IPO超额收益现象,从而对于评价我国IPO市场改革的成效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观察点。本文尚需完善之处:由于在国内没有相关的研究文献,所以本文在实证研究的过程中可能存在解释变量选择不准确的现象。另外,本文采集数据时,由于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善和数据库的本身原因,遇到了很多缺失的样本,不得不进行剔除,这可能会部分地削弱实证结果的意义。本文还未能考虑产业因素等因素。这些因素的研究对于揭示IPO超额收益的构成和探索合理的IPO股票发行定价方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如工业企业其上市的折价程度是否异于其他产业,未进行具体地分析。因而未来的研究有必要把新股收益与发行价格、上市价格结合起来,在统一的分析框架中探讨发行价格与上市价格、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均衡关系;也有必要把新股过高收益放在一个更大的参照系中考察,如把新股收益与发行人、承销商的成本收益一起考察,等等。所有这些,都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期刊2008-12-01)

崔涛,李昆,武婷婷[8](2008)在《中小板块与主板IPO抑价度和短期走势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了中小板块启动以来至2007年6月30日上市的139支中小板块股票和沪深两市主板同期上市的43支股票,将其发行的抑价度进行比较,发现中小板股票IPO的抑价度明显高于主板股票IPO的抑价度,同时发现在剔除了上市第一天的初始收益率后,中小板块和主板的累计收益率在短期内没有显着的区别,进一步研究发现扣除第一天的收益率后,中小板块股票的投资价值在短期内是低于主板股票的。(本文来源于《现代商业》期刊2008年11期)

李广存,陈海明[9](2004)在《我国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的原因、影响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不仅在我国存在,而且我国抑价程度还相当高,这一问题引起了证券主管部门、业内人士及广大学者的极大关注。因此,必须具体分析我国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的原因、影响,才能进一步完善我国新股发行定价的政策。(本文来源于《商业研究》期刊2004年16期)

陈海明,李东,陶生明[10](2004)在《国外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及其理论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在世界各国的股票市场中几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成熟市场还是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 ,都普遍存在着显着的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对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进行研究仍然是目前较为热门的课题之一。国外学者对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的研究所形成的一些理论解释对我国认识这一现象将具有一定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4年02期)

短期抑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IPO短期抑价(Initial public offering underpricing)普遍存在于各国证券市场,且IPO在不同股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价。大量理论研究试图运用各种方法验证并解释这一现象。以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IPO为例,运用平均超额累计收益率、T检测、富时相对数以及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IPO短期抑价及其影响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短期抑价论文参考文献

[1].刘一博,武媛媛.茅台春节投放率目标90%短期放量能否抑价[N].北京商报.2018

[2].刘谆谆.英国IPO短期抑价现象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黄山学院学报.2015

[3].魏妍妍.创业板IPO抑价及短期价格调整研究[D].天津大学.2012

[4].刘安超.国内外IPO短期抑价问题研究综述[J].时代金融.2011

[5].郭冀德.A股市场IPO短期抑价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

[6].钟剑锋.IPO短期抑价文献评述——基于信息经济学的观点[J].经济研究导刊.2009

[7].张磊.发售机制、公司治理与IPO短期抑价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8].崔涛,李昆,武婷婷.中小板块与主板IPO抑价度和短期走势比较[J].现代商业.2008

[9].李广存,陈海明.我国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的原因、影响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4

[10].陈海明,李东,陶生明.国外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现象及其理论综述[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标签:;  ;  ;  ;  ;  ;  ;  ;  ;  ;  

短期抑价论文-刘一博,武媛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