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A柱加强结构论文和设计-刘亮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A柱加强结构,包括A柱主体、适形设置在A柱主体上的上内板加强件和下加强板加强组件,所述下加强板加强组件包括下加强板加强件Ⅰ和下加强板加强件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A柱加强结构,能够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确保了A柱的强度,减小了碰撞事故中A柱变形情况的发生,降低因A柱变形使车门变形无法打开的概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汽车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A柱主体、适形设置在A柱主体上的上内板加强件和下加强板加强组件,所述下加强板加强组件包括下加强板加强件Ⅰ和下加强板加强件Ⅱ。

设计方案

1.一种汽车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A柱主体、适形设置在A柱主体上的上内板加强件和下加强板加强组件,所述下加强板加强组件包括下加强板加强件Ⅰ和下加强板加强件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板加强件设置在A柱主体上部,所述下加强板加强件Ⅰ设置在A柱主体中部,所述下加强板加强件Ⅱ设置在A柱主体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主体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从上到下间隔设置有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和第三凸起部,所述上内板加强件位于第一凸起部上,所述下加强板加强件Ⅰ位于第二凸起部和第三凸起部之间,所述下加强板加强件Ⅱ位于第三凸起部与安装腔边缘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板加强件、下加强板加强件Ⅰ和下加强板加强件Ⅱ截面均为“几”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板加强件包括从左向右依次顺序设置并一体成型的上内板加强件连接部、上内板加强件过渡部和上内板加强件加强部;所述上内板加强件连接部贴合于安装腔边缘上,所述上内板加强件过渡部贴合于安装腔腔壁,所述上内板加强件加强部位于安装腔内的第一凸起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板加强件连接部和上内板加强件加强部上设置有上内板加强件安装孔;所述上内板加强件加强部上设置有减重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加强板加强件Ⅰ包括连接成“几”字形的底部安装板Ⅰ、中部过渡板Ⅰ和顶部安装板Ⅰ;所述底部安装板Ⅰ贴合于第二凸起部和第三凸起部之间的凹槽,所述底部安装板Ⅰ两侧的中部过渡板Ⅰ和顶部安装板Ⅰ分别贴合于第二凸起部和第三凸起部;所述底部安装板Ⅰ上设置有下加强板加强件Ⅰ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过渡板Ⅰ左右两侧还设置有分别与安装腔左右侧壁贴合的中部支撑板Ⅰ。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加强板加强件Ⅱ包括连接成“几”字形的底部安装板Ⅱ、中部过渡板Ⅱ和顶部安装板Ⅱ;所述底部安装板Ⅱ贴合于第三凸起部和安装腔边缘之间的凹槽,所述底部安装板Ⅱ两侧的中部过渡板Ⅱ和顶部安装板Ⅱ分别贴合于第三凸起部和安装腔边缘;所述底部安装板上设置有下加强板加强件Ⅱ安装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A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过渡板Ⅱ左右两侧还设置有分别与安装腔左右侧壁贴合的中部支撑板Ⅱ。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A柱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当汽车发生较为严重的正面碰撞时,A柱的上内板和下加强板会受到机舱内部件和轮胎的挤压作用而变形,从而引起前门框变形,极易导致车门打不开的情况出现。车门打不开不仅会妨碍乘员的逃生,而且会阻碍救护人员对乘员的施救,从而导致错过最佳的医治时间,增加事故的伤亡率。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汽车A柱加强结构,能够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确保了A柱的强度,减小了碰撞事故中A柱变形情况的发生,降低因A柱变形使车门变形无法打开的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汽车A柱加强结构,能够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确保了A柱的强度,减小了碰撞事故中A柱变形情况的发生,降低因A柱变形使车门变形无法打开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A柱加强结构,包括A柱主体、适形设置在A柱主体上的上内板加强件和下加强板加强组件,所述下加强板加强组件包括下加强板加强件Ⅰ和下加强板加强件Ⅱ。

进一步的,所述上内板加强件设置在A柱主体上部,所述下加强板加强件Ⅰ设置在A柱主体中部,所述下加强板加强件Ⅱ设置在A柱主体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A柱主体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从上到下间隔设置有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和第三凸起部,所述上内板加强件位于第一凸起部上,所述下加强板加强件Ⅰ位于第二凸起部和第三凸起部之间,所述下加强板加强件Ⅱ位于第三凸起部与安装腔边缘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上内板加强件、下加强板加强件Ⅰ和下加强板加强件Ⅱ截面均为“几”字形。

进一步的,所述上内板加强件包括从左向右依次顺序设置并一体成型的上内板加强件连接部、上内板加强件过渡部和上内板加强件加强部;所述上内板加强件连接部贴合于安装腔边缘上,所述上内板加强件过渡部贴合于安装腔腔壁,所述上内板加强件加强部位于安装腔内的第一凸起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内板加强件连接部和上内板加强件加强部上设置有上内板加强件安装孔;所述上内板加强件加强部上设置有减重孔。

进一步的,所述下加强板加强件Ⅰ包括连接成“几”字形的底部安装板Ⅰ、中部过渡板Ⅰ和顶部安装板Ⅰ;所述底部安装板Ⅰ贴合于第二凸起部和第三凸起部之间的凹槽,所述底部安装板Ⅰ两侧的中部过渡板Ⅰ和顶部安装板Ⅰ分别贴合于第二凸起部和第三凸起部;所述底部安装板Ⅰ上设置有下加强板加强件Ⅰ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中部过渡板Ⅰ左右两侧还设置有分别与安装腔左右侧壁贴合的中部支撑板Ⅰ。

进一步的,所述下加强板加强件Ⅱ包括连接成“几”字形的底部安装板Ⅱ、中部过渡板Ⅱ和顶部安装板Ⅱ;所述底部安装板Ⅱ贴合于第三凸起部和安装腔边缘之间的凹槽,所述底部安装板Ⅱ两侧的中部过渡板Ⅱ和顶部安装板Ⅱ分别贴合于第三凸起部和安装腔边缘;所述底部安装板上设置有下加强板加强件Ⅱ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中部过渡板Ⅱ左右两侧还设置有分别与安装腔左右侧壁贴合的中部支撑板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汽车A柱加强结构,通过在A柱主体的上部、中部、下部三个不同位置分别设置加强件,然后再将A柱其他部件如上内板、下加强板、上边梁加强板等安装在A柱主体上,增加A柱结构强度,减小了碰撞事故中A柱变形情况的发生,降低因A柱变形使车门变形无法打开的概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内板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内板加强件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内板加强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加强板加强件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加强板加强件Ⅰ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下加强板加强件Ⅱ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下加强板加强件Ⅱ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汽车A柱加强结构,包括A柱主体1、适形设置在A柱主体1上的上内板加强件2和下加强板加强组件,所述下加强板加强组件包括下加强板加强件Ⅰ3和下加强板加强件Ⅱ4。在A柱主体1对应上内板和下加强板的位置分别设置加强件,然后再将A柱其他部件如上内板、下加强板、上边梁加强板等部件安装在A柱主体1上,增加A柱结构强度,减小了碰撞事故中A柱变形情况的发生,降低因A柱变形使车门变形无法打开的概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内板加强件2设置在A柱主体1上部,所述下加强板加强件Ⅰ3设置在A柱主体1中部,所述下加强板加强件Ⅱ4设置在A柱主体1下部。下加强板的上下两侧分别使用下加强板加强件Ⅰ3和下加强板加强件Ⅱ4进行加强,效果好,稳定性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A柱主体1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安装腔11,所述安装腔11从上到下间隔设置有第一凸起部12、第二凸起部13和第三凸起部14,所述上内板加强件2位于第一凸起部12上,所述下加强板加强件Ⅰ3位于第二凸起部13和第三凸起部14之间,所述下加强板加强件Ⅱ4位于第三凸起部14与安装腔11边缘之间。本说明书所说的上、下、左、右均是基于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际装配中,本说明书所说的上为车辆顶部相对于水平地面的位置,下与上相反,左是指车头相对于车尾的位置,右与左相反。A柱主体1上设置向下凹陷的安装腔11,安装腔11由A柱上部向下延伸直至A柱底部,然后在安装腔11间隔设置有多个向上凸起的凸起部,使A柱主体1凹凸不平,可以增加A柱主体1自身强度。所述上内板加强件2位于第一凸起部12上,所述下加强板加强件Ⅰ3位于第二凸起部13和第三凸起部14之间,所述下加强板加强件Ⅱ4位于第三凸起部14与安装腔11边缘之间,进一步增加A柱主体1强度,防止变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内板加强件2、下加强板加强件Ⅰ3和下加强板加强件Ⅱ4截面均为“几”字形,“几”字形是为了便于与安装腔11及第一凸起部12、第二凸起部13和第三凸起部14配合,“几”字形截面由左向右的移动路径分别形成上内板加强件2、下加强板加强件Ⅰ3和下加强板加强件Ⅱ4,上述加强件两端均与安装腔11侧壁接触,防止安装腔11变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内板加强件2包括从左向右依次顺序设置并一体成型的上内板加强件连接部21、上内板加强件过渡部22和上内板加强件加强部23;所述上内板加强件连接部21贴合于安装腔11边缘上,所述上内板加强件过渡部22贴合于安装腔11腔壁,所述上内板加强件加强部23位于安装腔11内的第一凸起部12上。上内板加强件连接部21、上内板加强件过渡部22和上内板加强件加强部23由“几”字形截面沿“Z”字形移动路径形成,上内板加强件连接部21的位置高于上内板加强件加强部23,配合上内板加强件2,降低碰撞时安装腔11沿图1中水平方向上的变形量。上内板加强件2为“几”字形,顶面贴合于第一凸起部12顶部,侧面与第一凸起部12侧壁和第一凸起部12两侧的凹槽贴合,增加第一凸起部12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内板加强件连接部21和上内板加强件加强部23上设置有上内板加强件安装孔24,用于安装时定位,上内板加强件连接部21固定于安装腔11外部边缘的凸起上,上内板加强件加强部23固定在第一凸起部12,定位方便快捷且牢固。所述上内板加强件加强部23上设置有减重孔25,上内板加强件加强部23与第一凸起部12顶部贴合部位有较大的面积,增加强度主要是靠上内板加强件2与安装腔11和第一凸起部12侧壁贴合,在上内板加强件加强部23与第一凸起部12顶部贴合部位增加减重孔25对强度影响不大却能节约成本和减轻重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加强板加强件Ⅰ3包括连接成“几”字形的底部安装板Ⅰ31、中部过渡板Ⅰ32和顶部安装板Ⅰ33;所述底部安装板Ⅰ31贴合于第二凸起部13和第三凸起部14之间的凹槽,所述底部安装板Ⅰ31两侧的中部过渡板Ⅰ32和顶部安装板Ⅰ33分别贴合于第二凸起部13和第三凸起部14;所述底部安装板Ⅰ31上设置有下加强板加强件Ⅰ安装孔34。下加强板加强件Ⅰ3可以增加第二凸起部13和第三凸起部14的强度,防止第二凸起部13和第三凸起部14之间的凹槽变形。下加强板加强件Ⅰ安装孔34用于将下加强板加强件Ⅰ3固定在A柱主体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部过渡板Ⅰ32左右两侧还设置有分别与安装腔11左右侧壁贴合的中部支撑板Ⅰ35,中部支撑板Ⅰ35分别抵靠在安装腔11左右侧壁上,碰撞时安装腔11受力会经过中部支撑板Ⅰ35将力传至成中部过渡板Ⅰ32和顶部安装板Ⅰ33上,能增加安装腔11强度,减少安装腔11变形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加强板加强件Ⅱ4包括连接成“几”字形的底部安装板Ⅱ41、中部过渡板Ⅱ42和顶部安装板Ⅱ43;所述底部安装板Ⅱ41贴合于第三凸起部14和安装腔11边缘之间的凹槽,所述底部安装板Ⅱ41两侧的中部过渡板Ⅱ42和顶部安装板Ⅱ43分别贴合于第三凸起部14和安装腔11边缘;所述底部安装板上设置有下加强板加强件Ⅱ安装孔44。下加强板加强件Ⅱ4可以增加第三凸起部14的强度,防止第三凸起部14和安装腔11边缘之间的凹槽变形。下加强板加强件Ⅱ安装孔44用于将下加强板加强件Ⅱ4固定在A柱主体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部过渡板Ⅱ42左右两侧还设置有分别与安装腔11左右侧壁贴合的中部支撑板Ⅱ45。中部支撑板Ⅱ45分别抵靠在安装腔11左右侧壁上,碰撞时安装腔11受力会经过中部支撑板Ⅱ45将力传至成中部过渡板Ⅱ42和顶部安装板Ⅱ43上,能增加安装腔11强度,减少安装腔11变形量。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设计图

汽车A柱加强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9582.1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5(重庆)

授权编号:CN209467211U

授权时间:20191008

主分类号:B62D 25/04

专利分类号:B62D25/04

范畴分类:32B;32G;

申请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第一申请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申请人地址:402260 重庆市江津区双福新区九江大道1号

发明人:刘亮;陈胜;杜飞;胡源源

第一发明人:刘亮

当前权利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代理人:吕小琴

代理机构:11129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汽车A柱加强结构论文和设计-刘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