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菌论文_刘舒彦,熊光权,李海蓝,郑妍,锄晓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腐败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腐败,优势,抑菌,鉴定,大黄鱼,加州,能力。

腐败菌论文文献综述

刘舒彦,熊光权,李海蓝,郑妍,锄晓艳[1](2019)在《加州鲈优势腐败菌的分离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加州鲈的优势腐败菌,采用16S r DNA基因测序手段进行腐败菌的分离鉴定。以感官评价、pH、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值)及产量因子(YTVBN/cfu)为指标,对菌种的致腐能力进行系统评估。鉴定结果表明,加州鲈肉样中共分离9种菌,分属普罗维登斯菌属(Providencia),哈夫尼菌属(Hafnia),气单胞菌属(Aer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肠球菌属(Enterococc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和巨球菌属(Megasphaera)。其中,革兰氏阳性菌3种,革兰氏阴性菌6种。致腐能力实验结果显示,巴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asteuri)样品从高品质终点到达感官拒绝点仅需1.5 h;培养24 h,样品pH最高可达7.35±0.33,TVBN最大可达160.02±0.28 mg/100 g,产量因子YTVBN/cfu可达227.32±1.08(10~(-9) mg TVBN/cfu),显着高于其他菌种样品(p<0.05)。综上所述,巴氏葡萄球菌具有极强的致腐能力和蛋白质分解能力,是加州鲈鱼肉的优势腐败菌。(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李德红,祝传海,岳晓霞,王璇,吕云雄[2](2019)在《气调包装酱卤鸭食管冷藏期间理化指标变化及优势腐败菌的分离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气调包装酱卤鸭食管冷藏条件下贮藏品质的变化,将未加抑菌剂的气调包装酱卤鸭食管在冷藏(0~4℃)条件下贮存12 d,分别测定其pH值、水分活度、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值、感官评分及微生物菌相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气调包装酱卤鸭食管的感官品质显着降低、pH值显着下降,而TBARs值呈显着上升趋势,水分活度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很小;将分离纯化后的腐败菌采用16S rDNA测序方法进行鉴定,发现冷藏条件下气调包装酱卤鸭食管中的优势腐败菌主要有副黄假单胞菌、特基拉芽孢杆菌、肉芽肿克雷伯氏菌和香坊肠杆菌。(本文来源于《肉类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刘小莉,图尔荪阿依·图尔贡,王帆,潘建林,付龙龙[3](2019)在《纳米银对革兰氏阴性水产品腐败菌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生物还原法制备的纳米银颗粒及3种食品防腐剂,以分离自腐败淡水鱼中的4种特征性革兰氏阴性腐败细菌作为抑菌试验指示菌,在体外抑菌试验中比较抑菌性能,并研究纳米银对腐败菌细胞膜的作用。结果显示:纳米银具有良好的广谱抑菌活性,对4种革兰氏阴性水产腐败菌的生长都有显着的抑制作用,最低抑制质量浓度在0.3125~1.250 mg/mL范围,而3种市售防腐剂均无抑制活性。纳米银作用于腐败菌能破坏菌体细胞膜,使胞内蛋白质等紫外吸收物质及钾离子溶出,表现出良好的缓释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雯,卞丹,阮成旭,时祥柱,倪莉[4](2019)在《大黄鱼源腐败菌的黏附特性与生物膜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分离纯化自冰鲜大黄鱼的3株希瓦氏菌(MA1-5、MA1-7、MA1-13)和3株假单胞菌(R3-1、R3-2、R3-5)为供试菌株,研究鱼源腐败菌的表面疏水性、自凝聚能力、生物膜和腐败菌对鱼体(鱼肠、鱼鳃和体表)黏液的黏附能力,探明黏附特性与不同部位黏附能力的相关性,并进一步研究生物膜在不同因素下的形成特性。研究表明,希瓦氏菌具有更强的表面疏水性和自凝聚能力,对鱼体黏液的黏附性强,并具有更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说明黏附能力在属间存在差异性,属内具有相似性。腐败菌对鱼肠和鱼鳃的黏附能力与自凝聚能力和生物膜形成能力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对体表黏附能力只与生物膜形成能力有关。腐败菌生物膜的形成受初始菌浓度、培养时间、温度、pH值、盐含量等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希瓦氏菌在初始菌浓度106 CFU/mL以上、37℃、pH 7~8、0.8%NaCl时形成的生物膜量最多;生物膜在12~24 h期间快速形成,并在36 h达到峰值后,随培养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经鱼体黏液包被后,生物膜形成量受到显着影响,鱼鳃黏液促进生物膜形成,鱼肠黏液抑制生物膜形成。(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9年14期)

杨海雁,于喆源[5](2019)在《黄芪、党参水提物对自制腊肠中5种腐败菌的抑菌活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水提醇沉法提取黄芪、党参,研究黄芪、党参水提物对腊肠中腐败菌的生长抑制作用。用涂布法测定两种水提物对腊肠中分离出的5种腐败菌的抑菌作用并测定最低抑菌浓度。两种水提物对腐败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对霉菌和酵母菌的抑制作用较细菌强,其中黄芪水提物的作用最强。黄芪粗水提物在质量浓度0.03 mg/mL时,开始对5种腐败菌表现出抑菌效果;党参粗水提物在质量浓度0.06 mg/mL时,开始对5种腐败菌表现出抑菌效果。黄芪、党参水提物对细菌、霉菌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且在抑制效果上存在一定差异性。(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导刊》期刊2019年21期)

韩翠萍,葛子榜,刘庆冠,许慧,江连洲[6](2019)在《豆腐中主要腐败菌的分离鉴定及与品质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离鉴定北方豆腐中的优势腐败菌,研究豆腐品质变化与腐败菌的相关性。以腐败变质的散装、盒装豆腐为研究对象,从中分离纯化出优势腐败菌,通过形态学特征,选择分离培养,比色法及VITEK2-Compact高级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等方法鉴定散装与盒装豆腐中腐败微生物;然后将腐败菌回接到新鲜豆腐中,观察豆腐品质变化,同时以总酸度为测定指标,确定不同腐败菌对豆腐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4株优势腐败菌,分别鉴定为溶血性葡萄球菌、克假丝酵母、短芽孢杆菌、托尔豪特链球菌。其中克假丝酵母、溶血性葡萄球菌及托尔豪特链球菌是导致豆腐发粘、涨袋及质构变软的主要微生物,而短芽抱杆菌对豆腐腐败变质无明显影响。托尔豪特链球菌是导致两种豆腐变酸的主要菌种。对豆腐品质变化有影响的腐败菌主要是克假丝酵母、溶血性葡萄球菌及托尔豪特链球菌。(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李萌,马永生,李智博,杨朋霏,丁吉佟[7](2019)在《不同基质条件下食品防腐剂对冷藏河鲀鱼片腐败菌的抑菌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冷藏红鳍东方鲀鱼片的复配保鲜剂,本文通过稀释平板法分离筛选冷藏河鲀鱼片感官腐败末期的腐败菌,利用16s r DNA序列进行菌株鉴定,测定接种腐败菌后冷藏河鲀鱼片TVBN和TMA值衡量各腐败菌致腐能力;采用酶标比浊法测定山梨酸钾、尼泊金乙酯和乳酸链球菌素(Nisin)在培养基和河鲀鱼肉汁2种基质条件下对腐败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在冷藏红鳍东方鲀鱼片腐败末期分离获得4株腐败菌,分别为荧光假单胞菌、莓实假单胞菌、热杀索丝菌和乡间布丘氏菌,均有显着的致腐能力;随山梨酸钾溶液浓度的降低对腐败菌的抑菌活性显着下降,在鱼肉汁中的抑菌效果显着优于液体培养基条件;尼泊金乙酯溶液在不同基质下均能高效抑制4株腐败菌的生长繁殖;Nisin溶液仅对热杀索丝菌具有显着的抑菌效果,且抑菌活性易受基质的影响。不同防腐剂对冷藏河鲀鱼片腐败菌的抑菌活性排序为尼泊金乙酯>山梨酸钾>Nisin,尼泊金乙酯和山梨酸钾可成为冷藏河鲀鱼片的复配保鲜剂。(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赵宏强,蓝蔚青,孙晓红,刘书成,谢晶[8](2019)在《冷藏鲈鱼片优势腐败菌的分离鉴定及致腐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冷藏鲈鱼贮藏末期的优势腐败菌及其致腐能力,采用选择性培养基获得鲈鱼贮藏末期的特定菌落,结合感官分析确定所筛菌株中的优势腐败菌。通过多次划线分离获得纯菌株,结合菌落形态观察、传统生理生化试验与16S rDNA技术,确定所筛菌株属种,并将所鉴定的优势腐败菌接种至无菌鲈鱼样品上,在4℃条件下贮藏,测定不同贮藏时间段的挥发性盐基氮(TVB-N)与菌落总数,以TVB-N产量因子(YTVB-N)衡量各腐败菌的致腐能力。结果得出,筛选获得的5株菌株中,有假单胞菌属P1(WCS374)1株,草莓假单胞菌P2(P121)与P3(B-727)2株、希瓦式菌属S1与S2(OS185)2株。其致腐能力排序为S1>S2>P2>P3>P1,其中腐败希瓦式菌属细菌S1的致腐能力最强。由产量因子分析表明,草莓假单胞菌P2的致腐能力强于一般假单胞菌属细菌P1与P3。经综合比较,鲈鱼鱼肉中希瓦式菌属细菌的致腐能力强于假单胞菌属细菌。(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胡秀虹,张廷辉,李建会,李培,王翔[9](2019)在《低糖腌制韭菜根中优势腐败菌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胀袋变质的低糖腌制韭菜根为材料,对贮藏过程中的主要腐败微生物进行分离筛选与鉴定。利用纯培养法共筛选出菌落形态差别较明显的优势细菌菌株4株,经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确定了各菌株的种属。结果发现,腌韭菜根中的主要致腐菌由1株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1株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1株解淀粉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amylolyticus)和1株莴苣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lactucae)构成。(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9年06期)

李宁[10](2019)在《冷鲜猪肉中微生物多样性和优势腐败菌分子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由微生物引发的食品腐败问题已成为食品行业关注的重点。猪肉作为我国肉类产品中主要的消费对象,其丰富的营养成分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由于猪肉在宰杀、储藏、加工等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被微生物污染,因此猪肉极易腐败。猪肉的腐败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也会引发肉品安全问题。本论文以冷鲜猪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冷鲜猪肉新鲜度随储存时间的变化,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储存期间微生物多样性,明确了冷鲜猪肉储藏过程中的优势腐败微生物,同时建立了基于属水平上检测优势腐败微生物的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和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techniques,LAMP)。本论文对超市中冷鲜猪肉储藏过程中的感官品质、pH、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菌落总数和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16S rDNA序列的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共鉴定出微生物分别属于21个门、259个属。结果表明,随储存时间的变化,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发生了明显变化。储存5天后,发现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成为优势微生物,尤其是发光杆菌属,先前的研究中很少报道与肉类腐败有关。研究结果表明,以上叁类微生物与冷鲜猪肉的腐败有关。储存期间,pH和TVB-N的变化趋势相似;此外,随着菌落数持续增加,感官评分持续下降。菌落数、pH、TVB-N和感官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冷鲜猪肉在储存第5天时已为非新鲜肉。采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对优势腐败微生物假单胞菌成功筛选出了新的属内特异性基因sucD,该基因是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α亚基的编码基因。针对sucD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其特异性进行验证,并优化qPCR反应的退火温度。以细菌纯培养物的基因组DNA为标准品,建立了qPCR标准曲线。结果表明,仅12株假单胞菌出现大小相符的DNA扩增条带,其它22株非假单胞菌均无扩增条带,表明qPCR的引物特异性好;最佳退火温度60℃。qPCR的标准曲线为y=-3.2034x+40.3640,R~2=0.9956,扩增效率为105%,纯培养物的灵敏度为8.1×10~2 CFU/mL,人工污染样品的检出限为7.8×10~3CFU/g,人工污染样品的qPCR检测结果和平板计数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980,相关性好。根据假单胞菌16S rDNA序列设计引物,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饱和型核酸染料Eva Green,基于实时荧光检测仪建立并优化了假单胞菌属实时荧光LAMP检测技术。通过12株假单胞菌和23株非假单胞菌对引物特异性进行了验证,并比较了实时荧光LAMP与普通LAMP检测技术的灵敏度差异,同时对人工污染样品的检出限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显示,12株假单胞菌为阳性,23株非假单胞菌为阴性,表明实时荧光LAMP的引物特异性高;反应的最佳体系浓度为:6 mmol/L Mg~(2+),1.0 mmol/L dNTPs,0.30 mol/L甜菜碱,F3/B3:LF:FIP/BIP=1:4:8(1=0.2μmol/L),退火温度为65℃。实时荧光LAMP检测细菌纯培养物的灵敏度为3.2×10~1 CFU/mL,是普通LAMP检测灵敏度的10倍。人工污染样品的检出限为1.7×10~3 CFU/g,实时荧光LAMP技术可在2.5 h内完成冷鲜猪肉中假单胞菌的检测。(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腐败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气调包装酱卤鸭食管冷藏条件下贮藏品质的变化,将未加抑菌剂的气调包装酱卤鸭食管在冷藏(0~4℃)条件下贮存12 d,分别测定其pH值、水分活度、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值、感官评分及微生物菌相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气调包装酱卤鸭食管的感官品质显着降低、pH值显着下降,而TBARs值呈显着上升趋势,水分活度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很小;将分离纯化后的腐败菌采用16S rDNA测序方法进行鉴定,发现冷藏条件下气调包装酱卤鸭食管中的优势腐败菌主要有副黄假单胞菌、特基拉芽孢杆菌、肉芽肿克雷伯氏菌和香坊肠杆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腐败菌论文参考文献

[1].刘舒彦,熊光权,李海蓝,郑妍,锄晓艳.加州鲈优势腐败菌的分离鉴定[J].现代食品科技.2019

[2].李德红,祝传海,岳晓霞,王璇,吕云雄.气调包装酱卤鸭食管冷藏期间理化指标变化及优势腐败菌的分离鉴定[J].肉类研究.2019

[3].刘小莉,图尔荪阿依·图尔贡,王帆,潘建林,付龙龙.纳米银对革兰氏阴性水产品腐败菌的抑制作用[J].中国食品学报.2019

[4].张雯,卞丹,阮成旭,时祥柱,倪莉.大黄鱼源腐败菌的黏附特性与生物膜特性分析[J].食品科学.2019

[5].杨海雁,于喆源.黄芪、党参水提物对自制腊肠中5种腐败菌的抑菌活性的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19

[6].韩翠萍,葛子榜,刘庆冠,许慧,江连洲.豆腐中主要腐败菌的分离鉴定及与品质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食品学报.2019

[7].李萌,马永生,李智博,杨朋霏,丁吉佟.不同基质条件下食品防腐剂对冷藏河鲀鱼片腐败菌的抑菌差异[J].中国食品学报.2019

[8].赵宏强,蓝蔚青,孙晓红,刘书成,谢晶.冷藏鲈鱼片优势腐败菌的分离鉴定及致腐能力分析[J].中国食品学报.2019

[9].胡秀虹,张廷辉,李建会,李培,王翔.低糖腌制韭菜根中优势腐败菌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调味品.2019

[10].李宁.冷鲜猪肉中微生物多样性和优势腐败菌分子检测技术研究[D].江南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接种腐败菌的鱼块在5℃贮藏中微...接种腐败菌的鱼块在5℃贮藏中的...腐败菌染色形态接种腐败菌的鱼块在5℃贮藏中T...1 接种各腐败菌的解冻猪肉在- 5...1 接种腐败菌的无菌鱼块在 5℃贮...

标签:;  ;  ;  ;  ;  ;  ;  

腐败菌论文_刘舒彦,熊光权,李海蓝,郑妍,锄晓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